這幾年,街上雖在變化,但變化並不算大。好些舊瓦房被拆了,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水泥樓房。但大部分都還好好的在那里,她記的最清楚的就是那個打鐵鋪。小時候,爸爸帶她到街上打钁頭,叮當叮當的敲打聲幾經歲月蹉跎,至今仍然在耳邊回響。
賣涼皮,賣燒饃的大姐看到他們就笑眯眯的招呼︰“你們兩個想吃點啥?那里有位子。天氣熱先坐吧。”長長的老虎凳已經被人們的屁股磨得光滑無比,太陽一照就閃著青光。桌子是新買的壓縮板桌子,上面印著水果蔬菜圖案,滑溜溜的,和凳子很不搭配。
薔薇見她們那麼憨厚熱情,就和陳默坐在用久了的遮陽傘下。然後要了兩個燒饃,兩碗涼皮,一邊喝水一邊等著吃的上桌。不多時,手腳麻利的大姐就把吃的端了上來。
那就算是中午飯了,吃完之後,兩人邊往學校走,邊看著正在變化中的大荊街。除了打鐵鋪,一兩家銀飾加工鋪和老鼠藥鋪子還在以外,其余的老房子直剩下斷壁殘垣。有資本的人已在原來的地基上建了超市,手機專賣店,家電城,飯店,飾品店等各種新興商鋪。老板挺直脊背站在店門口,正在忙著招呼客人。生意雖然算不上紅火,可進進出出的人還真不少。
薔薇望著煥然一新的大街不禁感慨萬千,和現在相比,她更喜歡過去的大荊街,過去的大荊街古樸,沉穩,有著讓人內心沉靜的歷史韻味。她瞅著腳下這條還像過去一樣坑坑窪窪的水泥路,路上雖然到處都是果皮,爛菜葉子,廢紙,塑料袋和各種垃圾,但並非骯髒不堪,反而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十幾分鐘之後,拐過那個街角,終于到了大荊中學門口。薔薇蹦蹦跳跳的沖進校門,然後伸開雙臂對著昔日的教學樓大喊了一聲,陳默見她那麼開心自然非常高興。
迎面而來的幾個小女生看到薔薇就交頭接耳,指指點點。她一時有些納悶,猜想她們可能是村里誰家的孩子,見她一身城市著裝,因此感到異樣罷了。
學校沒怎麼變化,操場還是過去的操場。黃土地上有許多凌亂的腳印,腳印有大有小,依稀能听見學生調皮,活潑的嬉鬧聲。楊樹比以前高了壯了,繁密的葉片遮住了藍天,有個男孩正在樹蔭下背課文。這是陳默所期望的,環境不變,某些往事就有跡可尋,看來這回不虛此行了。
大荊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在整個商洛地區教學質量數一數二的重點中學。可容納初高中師生大約一千多人。
教師公寓,學生宿舍,食堂總共有多少間薔薇也沒細數過,總共佔地面積多少她也很少留意。如果用兩個字形容在校師生人數和學校規模的話,那就是“很多”,“很大”。
整個校區被青灰色磚牆團團圍住,剛進校門是開闊的操場,操場後面是坐落在斜坡上的教學樓和師生宿舍樓,操場與教學樓,師生宿舍樓之間被一道青灰色的磚牆隔開。
從校門往進走,走到操場與師生宿舍樓中間那道圍牆時,左邊就是被同學們的手腳磨的油光發亮的單杠和雙杠。這時候,也沒學生去玩,只能孤零零的杵在那里,像是被學生暫時給冷落了。
薔薇跳上單杠坐在一邊拍了拍手︰“嗨,歇會吧。”陳默走過來把零食塞到她手里抱怨︰“這可都是買給你的,你連踫都不踫,提著累死人了。你看,手都勒青了。哪,拿著我去買包煙。”薔薇不好意思的看著他歪著頭擠了擠眼楮︰“對不啊,我現在就把它吃光光行了吧?”
三三兩兩的學生夾著書本正在往校外走,一看到陳默就捂著嘴邊笑邊說著什麼。
這種小女生陳默見多了,于是就對薔薇說︰“這樣最好不過了,等我回來你必須把它們吃完。”薔薇見他向校外走去嘟著嘴嘀咕︰“你當我是豬啊,又沒鬧饑荒真不知道你屯這麼多東西干什麼。”說著剝了一個草莓味的棒棒糖放進嘴里,悠閑的晃著小腿,扭頭望著寬闊的操場,眼前的一切不知不覺就變成了黑白色。
初三那年,硯川中學初三年級和大荊中學初三合並,薔薇不得不來到離家更遠的大荊中學讀書。也就是在那一年,校長動員全體師生投入到學校的局部環境整頓工作中。那時候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同學們興高采烈的拿著鐵杴和钁頭,竹籠(竹筐裝土用),掃帚,棍子,將教學樓和師生宿舍樓之間的泥巴空地和道路還有綠化帶進行了一番整修。
不幾天,花園里的木槿花,石榴樹,無花果,側柏,萬年青,太陽花,玉蘭花,茱萸,玫瑰花……等許多名貴花木全被挖了出來,移植到校區別的地方,要麼干脆被砍掉。
改造後的學校瞬間變的煥然一新,但同時也顯的空寂和無趣了許多。
下課後,同學們除了上廁所外,其余時間就站在陽台望著被太陽曬得白花花的,鋪著磚塊的地面,昔日躲在花叢和竹子後捉迷藏的幸福時光便隨著那場彌漫著泥土味的秋雨漸漸消失在遠方。
薔薇很喜歡教學樓前那幾個樹木掩映的花園,自從那些花園被填平,里面種上一大片小草和幾棵雪松之後,雖然看上去視野開闊了許多,可一到下課時間,同學們只能三五成群的站在陽台上,再也不到樓下去玩了。
陳默從商店回來,見薔薇像是丟了魂,呆呆的坐在那里,就走上前問︰“傻愣著想什麼呢?”薔薇眯縫著眼楮將吃的剩一小點的棒棒糖從嘴里拿了出來︰“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著鞭兒向四方,百鳥齊歌唱……還記的這首歌嗎?”陳默踢了踢她的腳底板點了一支煙︰“記得,兒歌嘛。怎麼?懷舊啊?”
薔薇把零食遞給他從單杠上跳了下來︰“兒歌?你唱兩句我听听?”听到這話陳默嘻嘻一笑︰“我啊?不會,我是音盲。一開口就跑調,你提著我在抽煙呢。”薔薇歪著嘴說︰“姐姐我年紀大了提不動,你還是自個拎著吧。”陳默無奈的搖搖頭嘀咕︰“真是個自私鬼。”
這時,吃過午飯的學生陸續來到操場,還不到上課時間,他們索性把課本放在地上,提了提往下掉的褲子便開始玩耍。
有兩隊男生在南面操場打籃球,女生圍在四周給他們加油,喝彩。到處塵土飛揚,吶喊聲響成一片。報考體育的學生正在繞著操場跑步,偶爾會停下到籃球場地看個熱鬧。有的女生在打乒乓球,有的在打羽毛球。個別在沙坑里跳遠。還有一些學生像個小牛犢似的在操場上蹦蹦跳跳,你追我趕,也不知他們是考試考了高分,還是有了貧困生助學金,總之張著笑臉,就像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煩惱。
操場邊沿的楊樹,茁壯,筆直,高大而且茂盛。數十年如一日的站在那里,就像英勇的士兵不畏雪雨風霜。
薔薇站在通往教學區的大路中間,望著南北兩面牆上的拱門。四個拱門上分別題著︰讀書齋,翰林苑,東風閣,狀元坊。這題名是她到大荊中學讀書前就刻上去的,時隔幾年,如今再次看到卻給人一種渾厚的歷史感。
透過橢圓形的拱門向里面望去,只見那白牆,青瓦,綠門窗,“人”字形屋頂的師生宿舍門前是青磚鋪成的,大約一米寬的小路。師生宿舍和路中間是長方形的花園,里面是老師種的各種時令花木。路的另一邊種著一排小楊樹,風一吹,楊樹的葉子就會搖頭晃腦啦啦作響。
左右師生宿舍後面各有一棟七八十米長,二三十米寬,四層高的教學樓。薔薇在學校時,那兩棟教學樓才投入使用了兩三年。
兩棟教學樓後面是個長方形的大花園,花園里種著幾棵大雪松,玉蘭和楓樹。其余的地方全被如茵的青草覆蓋著。那兩棵大柳樹就長在兩棟教樓的拐角處,和花園里的雪松枝葉交錯,形成一把巨大的太陽傘,遮住毒辣的陽光,給貪玩的學生帶來一片難能可貴的蔭涼。
長方形大花園後面是初中教學樓,教學樓後面又是兩排青瓦白牆的師生宿舍,宿舍後面是初三那年新落成的兩層老師公寓,公寓後面就是圍牆。圍牆緊挨著種著小麥的山坡。
由于記憶深刻,薔薇閉著眼楮都能指出每一個場所的所在。
長方形大花園前,左邊的高中教室與右邊的實驗樓在同一條線上,兩棟大樓的側面牆壁上,各有一塊黑板。
薔薇能寫會畫,高二的時候,班主任點名讓她和學習委員在上面辦過板報。板報不好布局,必需獨具慧眼先瞄準圖案與文字所佔的面積,然後再把準備好的內容寫到上面。剛辦的板報很養眼,每天從這里經過的師生都會駐足觀看上面的圖畫和文字,當他們投去贊賞的眼目光時,薔薇別提有多驕傲了。
不過三四年時間,這兩棵柳樹和柏樹越發的高大了。此時,就有很多學生坐在樹下,有的看書,有的畫畫。大部分在戲耍,只有個別在乘涼。
陳默坐在花園邊的鐵圍欄上,眯著雙眼望著高三教室那扇窗戶。當年,他和宮婷就坐在那扇窗戶邊的座位上。無聊時伸出手,就能摸到柔軟的柳樹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