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馮言簡出了孝,州牧府辦起了喜事。
姚靜的長姐姚香出嫁。
這一日,州牧府人潮涌動,熱鬧異常。
徐孟安遠遠看向姚家千金進了花轎,目光轉向門口的姚靜還有他身邊的文臣武將。
自從踏入欽州,他之前還有些懷疑林虞是否對欽州是否太夸大其實了,可現在一路走來,無論民生還是行政,都是異常安穩。
這里的生活富裕,根本看不到干旱的痕跡。
要知道,這欽州是從去年冬天才恢復正常的雨水降落,別的州郡民不聊生地抬眼可見。
可是這欽州,絲毫未見。
這里的百姓說,只要不偷懶很想活,就沒有活不下去的。
需要男工的水泥廠、磚瓦廠、水車農廠,需要女工的織室,進去了吃住不成問題,還能豐衣足食。
進不去這些地方,城內外到處都需要開墾修路的工人,飽腹完全可以。
百姓生活安定這已經讓徐孟安刮目相看了。
更重要的,是這里百姓心之所向,他一路走來,看到很多百姓心念的不是天子,而是晉侯這個‘仙人弟子’,好像只要有她在,他們有吃有穿還能出息。
每城招兵,總會擁擠著無數青壯,和別的州郡看見征兵就逃逸的相差太遠。偏偏如此,這些青壯沒有被挑中,還一個個垂頭喪氣的。
徐孟安多了解了一會兒,知道欽州對士卒異常看重,入軍在這塊地方當做一件很神聖很有出息的一件事。
除了正經被招進軍營的,這欽州還弄了一個民兵,就是非農忙時節,以亭為隊,亭內青壯每五日要接受訓練。
徐孟安進不去軍營,看不出軍營士卒的戰力,但是就這已民當兵訓練,讓徐孟安心中嘆息。
這些民兵,完全可以在戰時出站了。
欽州上下,皆可為兵。
徐孟安得到出這樣一個結果,和塞外一般無二。
安平年景能有如此結果,這不得不說晉侯治理有方了。
今日晉侯家嫁女,從這架勢上看,雖然不是他見過的最繁華的婚宴,但是卻是他見到最多的人為這場婚宴欣喜。
家家戶戶,州牧府沒有下令,但是這里的百姓都自主買了喜慶的紅綢紅燈掛在門口,他們也都穿了自身最喜慶的衣服,可見,晉侯在欽州百姓心中的民望。
再打听欽州的士族……
徐孟安對于欽州處處驚嘆滿意,唯獨這一點,他的心情沉重。
士族不養私兵,完全听令于州牧,更讓徐孟安有些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士族沒有覺得什麼不對,反而覺得如此更好。
這怎麼可能?
士族私兵可是士族的利器,沒有私兵,憑什麼保護他們的利益?
听得州城原本四大家族有三家搬遷入幽州,他心里稍微安慰一下,還是有明白人的。
可是隨著了解城內士族的狀況後,徐孟安根本笑不出來了。
這欽州弄出來的,根本是在扶持中小士族和庶族的,完全不和大士族的利益,也無怪欽州本地的大士族要舉家搬遷了。
徐孟安目光深遠,他出身大士族,自然難免對這不喜,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舉措是最符合主君的統治。
“孝和還沒有消息嗎?”
“只是查到林先生曾在朝陽出現。”
徐孟安搖搖頭︰“在欽州好好找找。”
他了解林虞,他出現在朝陽定然是料到朝陽要發生的事情。
他也清楚,他會忍不住去看看中都天子桓覽。
他們這些學文多年,雖然心中清明,可是還是忍不住對大齊抱有幻想。
如今林虞沒有從朝陽回到欽州,如果不是桓覽在朝陽失利,他可能還會懷疑林虞他投靠了桓覽。
現在,他沒有出現在欽州等待他們,又沒有投靠桓覽,他到底去了哪里?
姚香送走後,姚靜隨意說了幾句場面話,在大宴上就不多留了。
姚峰很快來稟報,江州使者今日剛剛進城。
姚靜想了想,還是換了身普通的衣裳,去了圈養林虞的別院。
林虞難得沒有喝酒,應該說,自從那日姚靜離開後,他喝酒的次數少了。
他正在作畫,畫的是風景圖,山清水秀的,也不知是哪里。
“這里是江州雲桐書院的後山。”
江州雲桐書院,天下聞名,和中州的清河書院、荊州的岳麓書院被稱為最出人才的三大書院。
傳聞,這三大書院出來的弟子,只要想入士,哪怕是庶族出身,也是會被舉薦為官的。
當然,庶族想進入這三大書院那是非常困難的,幾乎一家書院就那麼三五人出身庶族。
林虞是雲桐書院的學生,不得不說他少時極其有天資,而且運氣還不錯。
否則,天下中有天資的人不少,但是能進入三大書院的又有幾個?
“你知道徐孟安來了?”
林虞平靜地說道︰“原本不知道,但是晉侯今日到訪,便已經知道了。”
姚靜坐下來,林虞繼續說道︰“今日晉侯家大喜的日子,能來我這,除了孟安兄到了,別無可能。”
“他現在懷疑你在欽州。”
林虞連忙擺手,笑說道︰“晉侯可是疑我?虞對天發誓,虞和八兩沒有半分將消息傳出去的行為。”
姚靜收回目光。
“本侯過幾日就會出征,你……太不安分了。”
林虞放下了筆,將剛畫好的畫撕了。
“你年紀也不小了,既然喜歡欽州,不妨在此落戶,娶妻生子可好?”姚靜雖然是笑說,但是聰明人能夠听到她語氣中的危險。
林虞當然也是听清楚了。
“修為有成的道長曾為我算過,三十後若能活著方可娶妻,晉侯還是莫要害人家姑娘。”
說得清清淡淡,好像知道自己活不過三十歲是件尋常事一樣。
姚靜皺眉,可見,他似乎也不怕死。
姚靜垂下眼,這下頭疼了,眼下他乖乖在這里,是真的不想走,若是哪一天他真想走了,連死都不怕的他還真沒什麼可以限制的。
“你就不想留個後?”
林虞輕笑一聲︰“無妨。”
真是太違背這個年代人的常理了。
這個年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林虞見姚靜沉吟,心中了然她在擔憂自己不受控制了。
“八兩和我自小一塊長大,他隨林姓,日後的子嗣也是林家子嗣,也不算斷了香火,他年紀也大了,晉侯若是願意,替他說親,虞絕不阻攔。”
真是善解人意,姚靜抓不到把柄,林虞就自動送上來了。
姚靜冷哼一聲,起身不再理會他。
林虞目送姚靜離開的身影,好笑地搖了搖頭。
她要出征?
他不由地閉上眼楮,幽遼二州,就算主將在中州,也不是那麼好得的。
秦世元掌權的速度比他想象中的快,還以為以秦邕的身子骨,怎麼還能再等兩年。
荊州、幽遼二州?
倒是要看兩方誰先拿下!
林虞為姚靜囚,外界的消息他極難得到,但是仍然可以從一些市井雜七雜八的消息推測到,不得不說,他真的不凡。
***
“江州來使徐清見過晉侯。”
徐孟安文士風采出眾,風度翩翩、優雅斯文,在這個世界上,要說如玉君子,說得就是這一類人。
姚靜微微抬手︰“徐長史不必多禮。”
徐孟安是江州新任長史,這麼年輕就擔當此重任,可謂新秦侯秦世元的心腹中的心腹。
“秦使遠道而來,不知秦侯有何見教?”
徐孟安一怔,姚欽州此話,頗為不客氣,難道是他對江州對主公有所不滿?
不對啊,江州和欽州相距太遠,兩方也沒什麼交集,更別說什麼摩擦了。
面上絲毫不怒,他道︰“江州地處平原丘陵,如今主公帶三軍披孝為父報仇,希望能得姚欽州支持,江州上下,定對姚欽州感激不已。”
姚靜淡淡地說道︰“秦使尋求支持,襄州、中州、越州和幽州豈不是更好?”
徐孟安定了定心,說道︰“姚欽州此言甚是,然而此時天下大亂,襄州助延州攻劉,中州幽州攻冀,越州攻吳,都無暇他顧,只有姚欽州安穩平順,前途遠大,我主立足南地,懇請和姚欽州結盟,守望互助。”
此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別的地方都打得熱鬧,姚欽州你是唯一清閑的,幫助哪一方哪一方就得大助。又說姚靜前途遠大,對她有信心解決北方戰亂,再表面他們志在南方,兩者不沖突,可以相互合作。
姚靜當然听明白了。
說來,其實結盟真沒什麼實質上幫助,之所以結盟,似乎就像距離萬里押寶一樣。
如果押對了,姚靜真的統一北方了,那麼礙于此盟約,不好隨便南下。
同理,江州定鼎南方,也因為這盟約不方便北上。
當然,一南一北,如果姚靜打到中州和幽州,守望互助,江州會提供幫助。同樣的,江州打到了襄州和徐州,守望互助,姚靜也要給江州提供幫助。
姚靜對于江州如此看好她並不覺得高興,反而因為他此言,姚靜有些皺眉。
因為,她覺得這江州年紀輕輕的秦世元太過狂妄了,亂世開始,就急著來和姚靜來談分裂南北的事情。
不過她也沒掉以輕心,能讓林虞看重的主公,若是真的狂妄自大,他也不會不離開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