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女帝記事

129|第125章 |☯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水心清湄 本章︰129|第125章 |☯

    雖然姚靜對于江州秦世元太過狂妄而不喜,不過,和江州結盟對欽州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姚靜還是答應了這個盟約。

    “我主公有一親弟季瑜,向喜書畫,更渴求繁華安順之地,還請晉侯應允,使季瑜前往欽州觀州郡繁華和山川美景以繪之。”

    姚靜目光微閃,想起林虞所說,江州欲和她結秦晉之好,那麼,這個所謂的季瑜,說是來才觀景繪畫,其實就是派來聯姻的質子。

    不過,這來使絲毫不曾挑開說明,這倒是讓姚靜有些懷疑林虞所言是否真假?

    這季瑜是真的被送來的聯姻質子,還是別有所圖,比如,他擅長于書畫,是否也為了窺視她欽州地形和部署?

    姚靜對自己人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對敵人,她都是極其小心的,尤其是她落入桓覽的會盟算計後,遇事多思考多懷疑,已經慢慢成了習慣。

    姚靜不動聲色,讓徐孟安有些摸不著她的想法。

    說起四公子,那真是如淡泊如仙的畫中人,之所以沒直接談及聯姻,那是因為徐孟安觀察所見,這位姚欽州是性格極其強勢的人,從她的二姐出入織室做事,婚姻自主看,姚欽州本身也不會喜歡聯姻。

    所以,徐孟安按下來不提,只管將四公子送來即可。

    更何況,四公子听聞欽州名川勝景、繁華安順也是極其想一觀。

    至于之後,就看能不能促成了。

    如果能夠促成,對于主公來言,日後可能有想不到的好處。

    就是不能促成也無妨,根本沒有什麼損失,四公子在江州的尷尬也是讓主公頭疼的存在。

    太夫人不喜四公子,可四公子和主公兄弟感情不錯,將四公子派出來也算是緩解矛盾。

    江州和欽州盟約一定,兩地相隔太遠,至少有五年的太平時期。如果欽州姚靜兵敗,作為江州州牧的親弟,佔據欽州的諸侯也不會為難四公子,同樣,如果江州在南方兵敗,至少也為秦家保留了嫡系血脈,或許,在欽州的四公子還有為秦家東山再起的機會。

    盟約已定,這樣小小的請求,姚靜沒有理由拒絕。

    “可,本侯會名各州郡郡守奉四公子為上賓。”

    徐孟安給姚靜行了一個大禮。

    &&&

    欽州江州盟誓已定,徐孟安並沒有急著走,反而是在欽州尋找著什麼,然而半月之後,終究無功而返地帶著使者離開欽州。

    遼州都尉上官衡和中都派下來的護軍將軍杜熔終于起了大沖突。

    上官衡是驃騎將軍的同胞弟弟,杜熔是在中都是羽郎將,在朝陽的時候,上官木和何挺帶著少量兵馬護送惠帝之子桓鰩進京登基。

    誰知道,才到中都,上官木和何挺就被強留在中都,上官木和何挺見桓鰩已死,桓覽獨攬大權,之前本身就為桓覽折服,在中都被桓覽渴求一二,兩人自然還是投靠了桓覽。

    桓覽聲稱手下無大將,便命他們兩為主副帥出兵冀州,兩人見桓覽將中都兵權交出來自然感動不已,對此桓覽派小小將軍前去幽遼二弟安撫自然不當一回事。

    上官木和何挺出兵了,但是在半路就被秘密鎖拿,之後就再也沒了消息,一切幽遼所得消息自然很快就有大部分和兩人無緣。

    桓覽派出去的兩位將軍,其本意就是奪權。

    奪權奪權,當然會染指軍權,上官衡接到上官木手信好好對待杜熔,可是他很快發現,他手下的校尉已經投靠了杜熔,這讓上官衡又驚又怒,可是去信中都絲毫沒有得到回應,上官衡之子上官勇死在杜熔的親衛上,讓上官衡積累的怒氣徹底爆發。

    雙方頓時在遼州打了起來,因為時間日久,杜熔又手持上官木的指令,听從上官衡的遠遠少于杜熔,上官衡被驅趕出遼州,上官衡難逃沖進了欽州,並再丹平郡的護送下來到了州府,請求姚靜出兵救援。

    上官衡一把鼻涕一把淚,大聲痛呼桓覽殺天子桓鰩,又言桓覽威逼遼王上官木,作亂遼州。

    桓覽原本因為桓鰩之死受到諸多攻訐,上官衡如此狼狽前來苦求,原本認為桓覽被劉赦冤枉的,這會兒也不免懷疑起來。

    畢竟,如果真的是冤枉的,何必去進犯幽遼兩州,而且幽州和遼州之主都不見了,幽州更是在沒有主人的情況下和中州一起攻冀,這由不得大家不多想。

    姚靜召集欽州文武百官,上官木和何挺一消失,立刻引得大家對桓覽的警惕,贊同出兵遼州的竟然達到九成,由此可見,桓覽此次做得的確不地道。

    姚靜這才表露自己想法,剩下一成也不由地住了嘴,出兵之事已經完全定下。

    隨著上官衡一事傳下去,冀州用那不足一歲的天子傳下旨意,奉姚靜為中軍將軍,並代替驃騎將軍上官木前往幽遼兩州平叛。

    中軍將軍和驃騎將軍同級,這是在變相地將遼州拱手相讓了。

    也不能說是拱手相讓,只能說,姚靜如今出兵遼州,對于劉赦如今的處境大為有利。

    遼州平定,姚靜得了平叛之名,又豈會不繼續前去幽州。

    一旦去了幽州,那麼幽州聯合中州一起攻冀的壓力無疑會大為減少。

    劉赦要壓力減少,姚靜要擴張地盤,兩方心照不宣,姚靜帶領十萬兵馬從丹平出兵遼州。

    欽州和遼州相鄰,其中遼州州城離欽州丹平郡極近,幾乎就在姚靜一點兵,欽州遼州邊境上的南淵關就陳列了三萬大軍。

    杜熔更是比姚靜的軍隊更早到達南淵關。

    三軍如常行軍,南淵關嚴陣以待,姚靜帶兵駐扎在十里坡,並沒有第一時間攻城。

    ***

    上官衡老實地將遼州還有可能歸順得人手告訴了姚靜,姚靜站在坡頂,依稀能見南淵關的模樣。

    “南淵關城高牆固,不過因為面向南方而非塞外,上面關口可守衛的人數不足三千。”

    三千守軍,三萬大軍輪換,那是可以連續支撐十天。

    姚靜的十萬大軍怎麼可能連續攻擊十天?

    隨著欽州一切事宜已經走上了正軌,陳足道這此也難得隨軍了。

    在到達南淵關前,知曉南淵關援兵三萬,兩人就在思考破城之法。

    最快的莫過于將守城將士引出,但是,敵軍又豈非傻的,放棄守城優勢來和姚靜十萬大軍硬踫硬?

    杜熔雖然借了上官木的手令,可是能夠將上官木的弟弟上官衡逼得出逃,可見也是個厲害角色,這樣錯誤的戰法,姚靜是不需要有絲毫指望。

    “將上官衡帶過來。”

    姚靜嘆了一口氣。

    雖然杜熔將上官衡逼得出逃,但是並不代表普通士卒不認同上官家。

    上官木前些年歷經千辛萬苦和遼州的士卒百姓打退匈奴,上官家對于遼州的百姓和普通的士卒不可能沒有絲毫影響力。

    陳足道說道︰“第一日就用上官衡,是否太過浪費?”

    姚靜搖頭,說道︰“杜熔能逼上官衡出逃,他就不可能沒想到上官衡回去挑撥一事,就以此來看看杜熔應對手段,看你我是否低估了他。”

    陳足道說道︰“上官木也太過任人唯親了。”

    上官衡完全是紙上談兵,而且心情軟弱,一被杜熔抓住,就那般容易將權力全部奪走了。

    這上官衡權力被奪走,一心就是逃走,而不是留在遼州召集舊部。

    姚靜點點頭說道︰“這里的兵馬大多數是遼州兵,遼州將士一向守衛邊關,對于中都朝廷有著天然地尊崇,加上還有上官木的詔令,上官木又將一半心腹帶去中都,剩下的交給上官衡實數昏聵之舉。”

    “本以為遼州會出現內戰,誰知上官衡如此不堪一擊,听到上官木被殺,就完全失措,讓杜熔一舉頂了他的位子。”

    陳足道也不由地嘆聲可惜。

    再得知杜熔開始在遼州動作,布置下的內線以上官木被殺的消息好激起雙方爭斗,誰知上官衡如此讓人失算。

    若是內戰,現在他們也不會被擋在這南淵關。

    “啟稟主公,上官衡帶到。”

    姚靜回座坐下,陳足道跪坐下下手研究南淵關附近的地圖。

    “見過晉侯。”上官衡連忙行禮。

    姚靜笑著叫起,並招呼他坐下。

    “晉侯是要攻城了嗎?”他一臉的希冀。

    姚靜笑道︰“南淵關有三萬大軍,杜熔也在,急不得的。”

    上官衡低下頭去去,想起杜熔,他又恨又怕。

    他的長子……

    “晉侯叫我來,所謂何事?”

    姚靜溫聲說道︰“南淵關要強攻,只怕大半個月都沒結果,上官都尉擔憂遼州城內情形,時間緊要。”

    上官衡抬起頭,說道︰“那晉侯可有妙計,盡快破敵?”

    姚靜微笑說道︰“杜熔竊取上官家,名不正言不順,士卒和百姓都為之蒙騙,還請上官都尉今日在陣前揭穿遼王被此賊子殺之的事實,這樣一來,士卒百姓不會為杜熔效力,再攻南淵關就簡單了……”

    上官衡一听,連忙坐起來,說道︰“我這就去說。”

    姚靜安撫道︰“還請上官都尉稍候。”(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國女帝記事》,方便以後閱讀開國女帝記事129|第125章 |☯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國女帝記事129|第125章 |☯並對開國女帝記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