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斷案集

第96章 冤魂安,舊案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素衣執杖 本章︰第96章 冤魂安,舊案了

    甘草伸手取下通風口邊緣那張薄紙,指尖觸到時,麻箋已半干,紅花汁印在背光處顯出暗褐紋路。他未展開,先以指腹摩挲紙面,辨得紋理出自滇南騰沖老槽坊特制麻皮,專用于逆藥閣內部傳訊。

    柴胡近前,接過紙片平鋪于案。風從破窗斜入,吹得邊角微顫。紙上墨跡斑駁,僅存五人姓氏首字︰柏、遠、白、前、?,籍貫欄殘缺,唯“瀾滄”二字可辨。柴胡取出懷中《騰沖藥戶名錄》,翻至末頁附錄,對照歷年失蹤備案。紅花立于側,忽道︰“柏子仁,永昌人,拒售雪蓮根;遠志,騰越匠戶,因不交紫河車被拘。”她每說一人,便從袖中取出一枚刻名竹簽,擺上桌面。

    甘草點頭,將竹簽依次與殘頁比對,間距、筆勢皆合。他又取出爐中所得焦布條,展于燈下,其上火燎痕跡與麻箋邊緣吻合,原是一整張告罪令撕裂而成。名單第六人無名,唯末行小字︰“丹皮者,焚以淨爐。”

    熟地低聲道︰“丹皮性烈,燃之有杏香,常作祭藥。”

    干姜皺眉︰“若真焚尸,必留骨灰。船底或有藏處。”

    甘草起身,召麥冬、黃芩隨行,帶衙役數人直入主艙底層。鐵門三重封鎖,門縫滲出淡綠霧氣。干姜止步,開箱取陶甕兩只,內置甘草、綠豆、明礬研末混燒,燻煙成縷,順隙導入。一刻後,霧色轉清。

    眾人破門而入。艙室狹長,壁嵌六格藥匣,形如棺槨。前五具封存完好,骨骸齊整,隨葬皆為藥戥、切刀、印章,身份可證。第六格焦黑凹陷,木炭夾雜碎骨,中央一枚玉佩懸于釘鉤,刻“丹皮”二字,字口尚新。

    柴胡俯身查驗,指節輕叩玉佩背面,內里中空。旋開後,藏一卷微型羊皮,列控心劑初試記錄︰十二味引藥配伍、服藥者反應、死亡時辰。末頁批注為藜蘆親筆︰“丹皮不服,焚之以儆余者。”

    消息傳出,碼頭聚起數十人影。有老者拄杖而來,見柏子仁印章,伏地痛哭;一婦人抱骨匣不放,乃前胡遺孀,言其夫被捕前夜尚在熬制小兒止咳湯。人群躁動,有人高呼掘藜蘆祖墳,以血償命。

    甘草立于高台,取出朝廷加急文書,當眾宣讀。詔書明定︰桃仁、雄黃、人參諸案系構陷,即日起平反昭雪;蒼術被迫供藥,免予追究;丹參雖為脅從,但知情不報,改判監禁十年,期滿釋歸;紅花代父呈證,賜醫籍正名。

    宣畢,無人鼓掌。風卷紙角,百姓目光仍滯于骨匣。

    甘草轉身,命將六具遺骸暫厝西山藥寮舊址。靈堂設六位,每位前置一味藥材︰柏子仁位放安神丸,遠志位供益智仁,白前位陳化痰散,前胡位列解表湯,?蟲位焚地龍香,丹皮位獨置清水一碗——無藥可用,因其身已成灰。

    香火燃起,甘草立于靈前,聲不高,卻透全場︰“藥有君臣佐使,人分善惡是非。今日不以勝敗論功,不以復仇定罪。只求一問︰你們的名字,還能不能堂堂正正寫進藥方?”

    台下靜默。良久,一老藥師顫手翻開《滇南本草》,翻至“桃仁”條目,朱筆勾去“禁用”二字,寫下“活血通經,正品入藥”。

    人群緩緩跪下,非拜官,非謝恩,只為認名。

    翌日辰時,京兆府差役持令騰退侵佔產業。三七藥鋪原址上一家綢緞莊拒不搬離,掌櫃稱租契合法。校尉出示戶部批文,言此地產權從未轉移,系逆藥閣偽造文書強佔。半個時辰內,貨品清空,匾額卸下。

    新匾由紅花親題“三七正源”,懸掛門楣。三七遺孤年方十四,穿青布衫,捧父遺下的銅秤登堂,當眾校準砝碼,聲言︰“今後凡我所售,差一錢,賠十倍。”

    半夏莊亦復原貌。族人自外縣歸來,見庭院荒蕪,跪地掬土而泣。莊中老井旁立碑,刻“半夏清毒井”,記當年逆藥閣欲投毒未遂之事。

    西山藥寮重建更為艱難。原址被改建為私倉,梁柱已腐。熟地帶工匠拆屋時,在地基下挖出石函,內藏七枚藥瓶,瓶身標簽分別為“茯苓”“川芎”“當歸”等常用藥,但瓶中藥粉皆被調換為控心劑半成品。瓶底刻字︰“試藥七人,姓名不錄。”

    甘草下令將七瓶並入靈堂,增設第七位。無名,只標“試藥者”。

    藥材商家屬聯名贈匾,漆金大字“還我親人”,欲掛于中和堂正門。然甘草尚未返京,京中亦未正式授勛,故牌匾暫寄碼頭義廳。

    黃昏,海風漸起。甘草立于義廳前,手撫匾額。干姜走來,遞上一封密報︰江南貢院前坪已布防完畢,抗逆聯盟各部就位,只待他歸京主持大局。

    “你明日啟程?”干姜問。

    “今夜便走。”甘草答,“潮汛正好。”

    干姜點頭,忽道︰“石菖蒲家人接他回鄉了。臨行前他說,那枚銅牌,是你故意讓他滑落的?”

    甘草未應。他望向遠處官船,帆影已升,燈火初點。

    紅花此時走來,手中提一小籃,內盛三七粉包,另有一罐藥膏。“這是我父親當年研制的護心膏,未成方。如今交給你,或許能救下一個不該死的人。”

    甘草接過,放入行囊。

    熟地率人完成最後清場,確認全船無殘留毒劑。麥冬與黃芩繳獲兵器盡數封箱,貼上京兆府封條。柴胡整理完《藥毒解要》新增卷宗,合冊入匣。

    校尉前來稟報︰囚犯藜蘆已押上囚船,丹參及其弟同艙看管,沿途嚴防。另五具遺骸家屬願隨行返京,觀朝廷正式追祭。

    甘草逐一查看交接文書,簽字畫押。最後一份為義廳寄存憑證,“還我親人”四字壓于指下。他提起朱筆,在備注欄添一行小字︰“待冤魂歸冊,再懸中和堂。”

    夜色漸濃,碼頭燈籠次第點亮。甘草站在渡口石階上,身後是熄滅的引藥爐,前方是歸航的官船。他解下腰間藥囊,檢查其中物件︰正品甘草切片、紅花汁小瓶、拼合銅牌、密信副本。

    腳步未動,目光已遠。

    遠處海面,一艘烏篷船悄然靠岸,船頭立一人,披簑戴笠,手中竹竿挑著一盞素燈。

    喜歡甘草斷案集請大家收藏︰()甘草斷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甘草斷案集》,方便以後閱讀甘草斷案集第96章 冤魂安,舊案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甘草斷案集第96章 冤魂安,舊案了並對甘草斷案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