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踏過青石板,發出空響。行至官道三里外驛站,甘草勒韁下馬,袖中地圖殘片隨動作滑落掌心。他攤開手,指腹撫過釉片裂痕——太陽倒影頂端偏移半分,非拼合之誤,而是刻意錯位。逆藥閣以殘圖引人入局,若依原圖直奔海藻島,必陷埋伏。
他將殘片反折,塞入內袋,喚來驛卒取清水一碗。水波靜後,取出懷中密信封皮浸入,墨跡未化,卻浮出細線勾勒的碼頭輪廓。與殘圖比對,海岸線吻合,唯有一處新增標記︰東側淺灣泊有雙桅船,旁注“藜蘆”二字。
正凝神,小童遞上泥封急信,火漆印為蘆根特制竹節紋。拆信即見三行字︰柴胡已由黃芩、青蒿自暗牢救出,藏身西山藥寮;控心劑可破,需甘草入藥調和,生姜加速解毒;藜蘆親率殘部抵東海,大會前三日布哨圍控會場。
甘草閱畢,信紙投入燈焰。若無生姜協同,解毒遲緩,服者仍有癲狂之險。而今敵已先至,布防嚴密,單人潛入難成事。
天未明,他折返城郊。新鋪後院霧氣未散,紅花立于井邊,手中捧一玉瓶,封口纏蠟,外裹油綢。見其來,只道︰“這是十二坊聯合提煉的純紅花汁,耗三七粉五斤,損藥材十七種,僅得此一瓶。”她頓了頓,“父親當年未能護住的藥,今日交你護住天下。”
甘草雙手接過,觸瓶微溫,知是以體溫恆久保存。他另取油布三層包裹,再以細繩十字捆扎,藏入胸前內袋,緊貼肌膚。二人無言,紅花退後半步,垂首撫額,似禮,亦似訣別。
出巷口不遠,干姜已在藥鋪門前候著。他背藥箱,手持牛皮冊,見甘草近前,遞出︰“滇南三百七十九家藥坊名錄,附各家藥材流向、信譽評級、可動員人手。”又道︰“我已代你傳話,凡願抗逆者,皆記在冊。”
甘草翻開冊頁,每家名下均有細注︰某坊擅炮制根睫,某莊通海運路徑,某戶可藏匿物資。頁角暗印“同心結”標記,三圈纏繞,不閉合,正是抗逆聯盟暗號。翻至末頁,空白處一行小字︰“若有變故,可調集二百零三人,備車四十七輛,船九艘。”
他合冊納入行囊,心中已有聯絡次序︰江南走水路最便,太醫院需借巡查名義通行,北方藥商則須避關卡盤查。
驛站密室,香爐燃起。甘草淨手,研特制藥墨,筆鋒沉穩。
第一書致青皮︰
“江南解毒隊速發,攜常用解表藥為掩護,沿運河北上,在清河口接應。帶陳皮、紫甦葉,備煙囊三具,以防途中遇截。”
第二書致人參︰
“太醫院驗藥隊宜假借巡查名義,帶‘風寒方’通行令,直趨東海。查驗貢茶時,以銀針試毒,勿輕動明火。”
第三書致茯苓︰
“秘藥改良組攜防潮藥箱,走山道避關卡,務必帶齊半夏、貝母等鎮咳鎮靜之品。若遇突發,可用安和飲壓制癥狀。”
信畢,喚驛卒召三名信使。皆為老卒,面有刀疤,眼神沉定。甘草逐一看過,點頭︰“三路出發,不得同行。若中途失聯,余者不得停留,繼續前行。”
一名信使問︰“若對方設伏,如何辨認?”
甘草從懷中取出一枚銅錢,置于案上。正面刻“順”,背面刻“逆”。
“沿途驛站皆有此錢為憑。若接頭人出示反面,即已被控,不可交信。”
信使收錢入袖,領命而去。
香燼三寸,天光漸透窗紙。甘草起身,檢查腰刀,刀鞘無塵,刃口微亮。行囊中物俱全︰拼合地圖、藥商名錄、密信副本、紅花吊墜、純紅花汁。
他走出密室,見干姜立于廊下,手中端一碗湯劑,蒸汽升騰。
“這是最後一味解毒輔藥。”干姜遞出,“含生姜汁、遠志末、茯苓粉,可延緩控心劑發作兩個時辰。”
甘草接過,一飲而盡。碗底殘留褐色藥渣,他未擦拭,直接收入囊中。
“你不必留。”他說。
干姜搖頭︰“我守這里。若有後續消息,可由此轉發。”
甘草點頭,轉身登馬。韁繩拉緊,馬首昂起。
干姜忽道︰“若你在會上揭破控心劑,他們必當場發作。屆時混亂,如何脫身?”
甘草按住胸前布包,那里貼著心跳的位置。
“我不打算全身而退。”他說,“只要藥能發出去。”
馬蹄啟動,踏碎晨露。
行至渡口岔道,他停下,從行囊取出蘆根信中所附碼頭圖,對照遠處桅影。雙桅船確在淺灣停泊,甲板無人走動,帆未收,錨鏈垂入水中。異常靜默。
他收圖,正欲策馬,忽覺胸口一熱。低頭看去,內袋中紅花汁瓶微燙,似有反應。
同一瞬,東南方向傳來三聲鑼響——非報時,非開市,是藥坊緊急集結信號。
甘草握緊韁繩,目光釘向碼頭方向。
鑼聲未歇。
喜歡甘草斷案集請大家收藏︰()甘草斷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