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280章 金蟬脫殼︰毒計連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280章 金蟬脫殼︰毒計連環

    當李嚴的手指觸到那盒“西域珍玩”的鎖扣時,司馬昭的袖箭正抵在他第三根肋骨下方——“李都督現在收手,是等著諸葛亮用這份‘通敵鐵證’誅你九族,還是願做第二個劉玄德,在成都武擔山南面稱孤?”

    公元242年初春,長安城的寒意未消,西市一家看似普通的胡商貨棧後院,卻彌漫著一種異樣的緊張。夜色深沉,只有檐下幾盞風燈在微風中搖曳,投下斑駁晃動的光影。

    李嚴一身便服,裹在厚重的斗篷里,面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面前擺著一個紫檀木盒,雕工精美,鎖扣卻是冰冷的精鋼所制,透著生人勿近的氣息。這就是那批引人注目的“西域珍玩”。

    “打開。”李嚴的聲音沙啞,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身旁僅跟著兩名絕對心腹的家將,手始終按在刀柄上。

    貨棧老板,一個滿臉堆笑、眼神卻精明的粟特人,聞言上前,掏出鑰匙,小心翼翼地打開鎖扣。盒蓋掀開,里面並非預想中的寶石美玉,而是幾卷看似陳舊的羊皮卷,以及幾件造型古樸、卻隱隱透著肅殺之氣的青銅兵符——那形制,分明帶著曹魏官造的風格!

    李嚴的瞳孔驟然收縮!他猛地抬頭,死死盯住那粟特商人︰“這是何意?!”他心中警鈴大作,這根本不是之前約定的、用于洗錢的普通珠寶古董!這是足以坐實他“通敵”罪名的鐵證!

    粟特商人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冰冷的漠然。他後退一步,陰影中,一個身著黑衣、面容隱藏在兜帽下的身影緩緩走出。正是司馬昭。

    “李都督,何必動怒?”司馬昭的聲音平靜無波,仿佛只是在談論今天的天氣,“這些東西,不過是讓我們的合作,顯得更加‘真實’一些。畢竟,空口無憑,總需要些……像樣的‘投名狀’,不是嗎?”

    李嚴氣得渾身發抖,手指著司馬昭︰“司馬昭!你……你算計我?!”他終于徹底明白,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個針對他的陷阱!司馬昭從未真心想幫他扳倒諸葛亮,其真正目的,就是要將他逼上絕路,讓他李嚴不得不反!

    “算計?”司馬昭輕輕笑了,兜帽下的目光銳利如刀,“都督言重了。昭只是幫都督認清現實,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選擇而已。”

    他踏前一步,語氣帶著一種致命的誘惑和壓迫︰“難道都督以為,事到如今,您還能回頭嗎?從您第一次在昆明池畔見我,從您收下第一筆‘匿名’資金,從您暗中聯絡益州豪強對抗新政開始……您覺得,諸葛亮會相信您是‘清白’的嗎?”

    “你……!”李嚴目眥欲裂,卻無法反駁。司馬昭說的每一個字,都像重錘砸在他的心上。

    “更何況,”司馬昭的聲音如同毒蛇吐信,“您覺得,我為何要選擇在此時,此地,以此種方式與您‘交易’?真的只是為了這些無關緊要的‘證物’?”

    李嚴心中一寒,一個更可怕的念頭浮現︰“你……你是故意引諸葛亮的人來?!”

    “都督果然聰明。”司馬昭坦然承認,“若無‘人贓並獲’,若無‘鐵證如山’,以都督托孤重臣的身份,諸葛亮即便懷疑,又豈能輕易動您?唯有將事情鬧大,鬧到無法收場,鬧到天下皆知您李嚴‘勾結魏國,圖謀不軌’,您……才別無選擇!”

    話音未落,貨棧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而整齊的腳步聲,以及甲冑踫撞的鏗鏘之聲!火光驟然亮起,將整個貨棧後院照得如同白晝!

    “里面的人听著!奉丞相令,搜查魏國細作!束手就擒,違令者格殺勿論!”一個洪亮的聲音在外面響起,充滿了肅殺之氣。

    來了!諸葛亮的人果然來了!而且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巧!

    李嚴臉色瞬間慘白如紙,身體晃了晃,幾乎站立不穩。他身邊的兩個家將更是面露絕望,握刀的手青筋暴起。

    司馬昭卻依舊鎮定,他甚至好整以暇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袖口,仿佛外面的喧鬧與他無關。他看向李嚴,目光中充滿了某種近乎殘酷的“期待”。

    “李都督,你看,”他輕聲說道,如同惡魔的低語,“諸葛亮已經布下天羅地網。您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出去‘解釋’,然後被按上謀反的罪名,身敗名裂,九族盡誅。二……”

    他頓了頓,聲音充滿了蠱惑力︰“……跟我走,立刻離開長安,前往成都!以您在益州的威望和根基,振臂一呼,清君側,誅諸葛!事成,您便是季漢第一人,權傾朝野!事若不成,退守益州天府之國,據險而守,亦不失為一方諸侯,猶如當年先帝之基業!”

    貨棧外的喊殺聲和兵刃交擊聲已經清晰可聞,顯然司馬昭的隨從正在外面拼死抵抗,為里面爭取時間。火光透過門窗的縫隙投射進來,映照著李嚴扭曲掙扎的面容。

    絕望、憤怒、恐懼、不甘……種種情緒如同狂潮般沖擊著他的理智。他知道,司馬昭說得對,自己已經完全落入了對方的算計之中。從踏入這個貨棧的那一刻起,不,從他在昆明池畔鬼使神差地沒有立刻拿下司馬昭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出去解釋?怎麼解釋?這滿屋的“鐵證”,外面虎視眈眈的官兵,一切都指向他通敵叛國!諸葛亮會信他嗎?就算諸葛亮為了穩定朝局暫時不殺他,他這輩子也完了,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家族亦將蒙受滅頂之災!

    可是……謀反?清君側?

    這個詞如同驚雷在他腦海中炸響。他李嚴,受先帝托孤之重,位極人臣,一直以來,即便對諸葛亮再不滿,也從未想過要走這一步!這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是遺臭萬年的叛逆!

    “司馬昭!你好毒的心計!”李嚴從牙縫里擠出這句話,眼中充滿了血絲,恨不得將眼前這個年輕人碎尸萬段。他終于看清,自己從頭到尾,都只是司馬昭用來擾亂季漢、牽制諸葛亮的一枚棋子,一枚用後即棄的棋子!

    “都督,時間不多了。”司馬昭無視他的憤怒,語氣依舊冷靜得可怕,“是束手就擒,引頸就戮,保全那虛無縹緲的‘忠臣’之名,卻連累家族隨你一同覆滅?還是拼死一搏,為自己,為家族,搏一個可能的前程?是成為階下囚,還是成為……第二個劉玄德?”

    “第二個劉玄德……”這五個字,如同擁有魔力,狠狠撞擊著李嚴內心最深處的野望。當年劉備,不也是從顛沛流離中崛起,最終三分天下嗎?他李嚴,論出身,論資歷,論在益州的根基,難道就真的比當年的劉備差嗎?憑什麼諸葛亮就能總攬朝政,而他只能屈居人下,甚至隨時可能被清算?

    強烈的求生欲和對權力的渴望,在這一刻,終于壓倒了理智和忠誠。

    外面的抵抗聲越來越弱,官兵似乎馬上就要沖進來了。

    李嚴猛地抬起頭,眼中最後一絲猶豫被瘋狂的決絕所取代。他死死盯著司馬昭,一字一句地說道︰“司馬昭,今日之‘恩’,我李嚴記下了!他日必有厚報!”

    這話里的恨意,幾乎凝成實質。但他終究還是選擇了司馬昭給他指的那條“生路”——或者說,那條通往更深地獄的道路。

    司馬昭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他知道,他成功了。“都督明智。請隨我來,此地另有密道。”

    他不再猶豫,迅速走到貨棧角落,挪開幾個沉重的貨箱,露出一個黑黝黝的洞口。顯然,他早已為自己和李嚴準備好了退路。

    李嚴最後看了一眼那盒足以要他命的“珍玩”,又看了看外面映天的火光,一咬牙,對兩名家將喝道︰“我們走!”

    三人緊隨司馬昭,迅速鑽入密道之中。在他們身後,貨棧的大門被轟然撞開,如狼似虎的官兵涌了進來,只看到空蕩蕩的院子和那個敞開的、象征著陰謀與背叛的紫檀木盒。

    密道狹窄而潮濕,充滿了泥土和霉變的氣息。幾人借著司馬昭手中一顆夜明珠微弱的光芒,深一腳淺一腳地快速前行。身後隱約傳來的搜索和呵斥聲,提醒著他們危險的迫近。

    沒有人說話,只有粗重的喘息聲和腳步聲在密閉的空間里回蕩。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李嚴的心如同在油鍋里煎炸。他知道,從踏出這一步開始,他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他不再是季漢的托孤重臣,而是國家的叛徒,是諸葛亮必欲除之而後快的逆賊。恐懼和負罪感如同毒蛇啃噬著他的內心,但與此同時,一種破釜沉舟後的扭曲的“解脫感”和“興奮感”也在滋生——他終于不用再在諸葛亮的陰影下委曲求全了!他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現了一絲微弱的光亮。密道的出口,隱藏在城外一處荒廢的磚窯里。

    鑽出密道,重新呼吸到冰冷的空氣,幾人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夜色依舊深沉,遠處長安城的輪廓在黑暗中如同蟄伏的巨獸,城牆上火把移動,顯然全城已經戒嚴。

    “就此別過吧,李都督。”司馬昭停下腳步,轉身對李嚴說道,語氣恢復了那種彬彬有禮的疏離,“昭的任務已完成,不便久留。預祝都督……馬到成功,早日廓清君側,還大漢朗朗乾坤。”

    他的話語依舊帶著諷刺,但此刻李嚴已無心計較。

    “你要回洛陽?”李嚴冷冷地問。

    “不勞都督掛心。”司馬昭微微一笑,“昭自有去處。都督還是盡快上路吧,諸葛亮反應極快,通往益州的各條要道,恐怕很快就會設下重重關卡。”

    李嚴深吸一口氣,他知道司馬昭說得對。他現在必須爭分奪秒,在諸葛亮反應過來、布下天羅地網之前,以最快速度逃回益州老巢。

    “好!”李嚴不再多言,深深看了司馬昭一眼,似乎要將這個將他推入深淵的年輕人的樣貌刻在心里,“我們走!”他招呼兩名家將,選定方向,很快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司馬昭獨立在荒涼的磚窯旁,望著李嚴消失的方向,臉上那抹虛偽的笑容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冰冷的、一切盡在掌握的漠然。

    他知道,他成功地在季漢這個看似鐵板一塊的政權內部,埋下了一顆致命的炸彈。李嚴的叛亂,無論成敗,都將給諸葛亮帶來巨大的麻煩,極大地消耗季漢的國力,為魏國爭取到寶貴的喘息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葛亮……這份‘大禮’,希望你喜歡。”司馬昭低聲自語,隨即也轉身,如同鬼魅般隱入了另一方向的黑暗中,他自有安全的渠道離開季漢控制區。

    丞相府內,氣氛凝重得如同結冰。

    諸葛亮看著擺在案頭的那盒“證物”,以及“天眼”剛剛送來的緊急報告——李嚴與疑似司馬昭者,于西市貨棧被發現,雙方爆發短暫沖突後,利用預設密道逃脫,目前下落不明。

    果然!李嚴!果然是你!還有司馬昭……竟然真的是你親自來了!好手段,好算計!竟然用這種方式逼反李嚴!

    他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並非全然因為李嚴的背叛,更因為司馬昭的陰險毒辣,以及自己竟然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直到最後時刻才完全看清其真正目的。這種被算計的感覺,讓他非常不爽。

    龐統、徐庶、陸抗等人肅立在下,人人面色沉重。李嚴叛逃,這無疑是季漢立國以來最嚴重的政治事件之一!

    “丞相,”徐庶沉聲稟報,“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和那密道的走向分析,李嚴極有可能潛逃往益州方向!他在益州經營多年,根深蒂固,若讓其逃回成都,振臂一呼,後果不堪設想!”

    龐統咬牙切齒︰“這個李正方!枉費先帝如此信任他!竟然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還有那司馬昭小兒,端的可惡!丞相,必須立刻派兵追捕!絕不能讓他回到益州!”

    陸抗補充道︰“已下令封鎖通往益州的所有官道、小路,嚴加盤查。但……李嚴對蜀道極為熟悉,恐怕……”

    諸葛亮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憤怒解決不了問題。他迅速分析著局勢。

    李嚴叛逃,目標必然是益州。他在益州擁有龐大的舊部和人脈,尤其是那些對新政不滿的豪強,很可能被其利用。一旦讓他在成都站穩腳跟,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必然會造成益州乃至整個季漢的巨大動蕩,甚至可能引發內戰!這是司馬昭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絕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傳令!”諸葛亮的聲音恢復了往日的冷靜與決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一、以陛下名義,發布海捕文書,全國通緝李嚴!罪名︰勾結魏國,密謀叛亂!凡提供線索或擒獲者,重賞!窩藏包庇者,同罪!”

    “二、八百里加急,傳令成都留守蔣琬、費,以及各地郡守、駐軍將領!嚴密監視李嚴黨羽,控制局勢,嚴防叛亂!若李嚴現身,不惜一切代價,擒拿或格殺!”

    “三、命鎮東將軍王平,速率五千精騎,沿金牛道、米倉道等多路追擊!務必在李嚴進入成都平原之前,將其截殺!”

    “四、命大將軍關平,總督荊州軍事,嚴密監視魏國動向,謹防司馬懿趁機發難!”

    “五、朝堂之上,即刻宣布李嚴罪狀,穩定人心!凡與李嚴過往密切者,皆需接受審查!”

    一道道命令迅速發出,整個季漢的國家機器開始高效運轉起來,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巨大危機。

    諸葛亮看向遠方內心想道︰李嚴啊李嚴,你真是糊涂!被司馬昭當槍使了還不知道!你以為逃到成都就能成事?笑話!我在益州的根基,豈是你能想象的?人民站在我這邊!不過……這場叛亂,必須盡快撲滅,絕不能給司馬懿任何可乘之機!

    他走到窗邊,望向西南方向,目光深邃而冰冷。

    “李嚴,既然你選擇了這條路,那就別怪我不念舊情了。這場由司馬昭點燃的叛亂之火,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徹底撲滅!”

    長安的夜空,星光黯淡。

    一場由陰謀引發的內部風暴,已然降臨。

    季漢面臨著立國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之一。而遠在洛陽的司馬懿,此刻或許正露出滿意的笑容,期待著他兒子導演的這出“好戲”,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最終的勝負,取決于諸葛亮能否在李嚴造成更大破壞之前,將其雷霆鎮壓。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80章 金蟬脫殼︰毒計連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80章 金蟬脫殼︰毒計連環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