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209章 精兵簡政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209章 精兵簡政

    當諸葛亮在未央宮攤開那本畫滿奇怪表格的《軍制革新疏》時,魏延差點把朝笏捏成筷子︰“丞相!您要把八十萬大軍變成扛鋤頭的民兵?司馬懿打過來難道我們用稻谷丟他嗎?!”

    數日後,未央宮,再次大朝。

    諸葛亮再次站在了御階之下。這一次,他帶來的方案比“暫停北伐”更加石破天驚。他深知,沒有錢,一切發展計劃都是空中樓閣。而當前季漢最大的財政黑洞,就是那支規模空前龐大、成分復雜的百萬大軍。

    “陛下,諸公。”他神色肅然,展開了另一卷絹帛,上面甚至用朱筆畫了些簡單的表格和曲線圖,這讓古人們看得有點眼暈,但確實更加直觀了不少,“前議發展生產,然國庫空虛,民力疲敝,何以興農工?亮以為,首要之事,在于裁汰冗兵,革新軍制!”

    “裁軍?!”這兩個字比“暫停北伐”更具沖擊力!武將隊列幾乎瞬間炸鍋!

    魏延果然又是第一個跳出來的,他幾乎要沖到“諸葛亮”面前,臉漲得通紅︰“丞相!萬萬不可!曹魏在側,虎視眈眈!我軍將士浴血奮戰,方有今日之地!豈能自斷臂膀?百萬大軍乃國之柱石,豈可輕言裁撤?此舉無異于自毀長城!” 他身後一眾將領紛紛跪地︰“請丞相三思!”

    諸葛亮看了一眼魏延,內心不禁想到︰“就知道會這樣……魏大爺您真是我的頭號反對黨。應該讓你好好看看少帥,張作霖都說了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我可是丞相,你次次反對我,我不要面子的!不過這次我可是有備而來!

    諸葛亮似乎早有預料,他不慌不忙,示意內侍將幾張寫滿數據的絹帛分發給重臣。

    “文長將軍稍安勿躁,且听亮細細算來。”他拿起羽扇,指向那些“表格”,“諸公請看,我季漢如今賬面兵力,確近百萬。然,這其中,原益州舊部不足二十萬,北伐所得隴涼精銳約十五萬,荊州水軍加上收編東吳降卒及新募兵員,竟多達六十余萬!”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百萬之師,人吃馬嚼,每日消耗糧草堪稱天文數字!更遑論軍餉、甲冑、兵器、撫恤之巨!國庫歲入,十之七八盡填于此窟窿!長此以往,民不堪命,國將不國!”

    他看向文官隊列︰“治粟內史,依你核算,供養眼前這百萬大軍,至年底,國庫尚余錢幾何?糧幾何?”

    被點名的官員顫巍巍出列,哭喪著臉︰“回……回丞相……若維持現有規模,至秋收前,國庫……國庫就要跑老鼠了……各地府庫存糧,恐……恐僅夠大軍三月之需……”

    數據面前,連最主戰的武將們都啞火了。他們只管打仗,何時算過這麼細的賬?

    諸葛亮看著這些止口不言的武將,內心竟有些小小得意︰嘿嘿,數據說話,古今通用!讓你們看看啥叫降維打擊!

    “然,裁軍非是自毀長城。” 諸葛亮話鋒一轉,拋出了他的核心方案,“亮之意,非是散去將士,而是革新軍制,施行‘常備軍’與‘預備役’相結合之策!”

    “何謂‘常備軍’?”他自問自答,“即精選忠誠勇武之士,約二十萬人,分為中央禁軍駐守長安與邊防軍駐守襄陽、漢中、江淮等前線。此軍為國之鋒刃,裝備最精良,訓練最嚴格,糧餉最豐厚,專司征戰與戍衛!”

    “何謂‘預備役’?”這是他現代思維的核心體現,“將其余八十萬將士,大部裁撤,解甲歸田,返歸原籍,成為在鄉壯丁!然,並非放任不管。每州每郡,設‘預備役都督府’管轄之。”

    他詳細解釋預備役制度︰ “一、登記造冊︰所有預備役人員,皆記錄在案,知其所在。 二、定期操練︰每年農閑時節,分批召集至郡縣,進行一個月的軍事集訓,溫習戰陣,保持武藝。由退役老兵或常備軍軍官負責教導。 三、物資儲備︰于各州郡廣設武庫,儲備刀槍弓弩,不必是最精良的,但需足量、旗幟鼓角。預備役人員平時務農務工,戰時憑冊征召,發放兵器,即刻成軍! 四、政策優待︰預備役人員及其家眷,可酌情減免部分賦稅徭役,以為補償。”

    解釋完這一切後,諸葛亮內心想道︰“全民皆兵!藏兵于民!戰時為兵,平時為民!還能促進地方安定和農業生產,完美!我這算不算蜀漢版的生產建設兵團?”

    他越說越順,甚至帶上了點演講的激情︰“如此,一舉數得!”

    “其一,國庫立省巨億!八十萬人的日常糧餉、裝備損耗頃刻消失,省下的錢糧可全力投入興修水利、推廣新式農具、鼓勵工商!”

    “其二,瞬間獲得八十萬青壯勞力!使其歸鄉耕種、進坊做工,則田地不荒,作坊不息,稅賦之源大增!”

    “其三,戰力無損反增!常備二十萬精銳,可專心訓練,成為真正虎狼之師!而八十萬預備役,每年操練,並非徹底荒廢武事,一旦國戰需要,可迅速動員,補充前線,或守衛地方!其規模,更勝昔日百萬冗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其四,穩固地方︰預備役將士歸鄉,無異于將朝廷的威信和軍事力量根植于鄉野,可彈壓地方宵小,安撫新附之地。”

    他最後看向魏延等將領,語氣誠懇︰“諸將軍,非是亮不欲征戰,實欲打造一支更強大、更持久、更能戰之師!待我國力充盈,二十萬精銳甲堅刃利,身後更有百萬經過訓練、聞鼓即起的預備兵源!屆時東征,豈非更有把握?豈非更能減少我等百戰老兵的折損?”

    這番論述,從現實財政壓力出發,提出具體解決方案,邏輯清晰,考慮周全,再次展現了諸葛亮算無遺策的風格。

    朝堂上安靜了。連魏延都張了張嘴,發現找不到理由反駁。省錢、省糧、還能保持甚至增強戰斗力?听起來……好像確實是這麼個道理?雖然感覺哪里有點怪怪的,主要是“預備役”這概念太新,但丞相說的,能有錯嗎?

    趙雲緩緩點頭,他年紀大,更知民生艱難︰“相父此策,老成謀國。既能紓解民困,又能強兵固本,老臣以為可行。” 許多文官更是紛紛附和,裁軍省下的錢,可是能用到他們管理的各項政務上的。

    劉禪再次乖巧點頭︰“相父深謀遠慮,準奏!”

    于是,季漢轟轟烈烈的“精兵簡政”運動拉開了序幕。無數士兵在將領們復雜的目光中脫下戎裝,領取微薄的遣散費和“預備役憑證”,返回故鄉。朝廷派出的官吏忙著登記造冊,籌建地方武庫。而留下的二十萬精銳則開始了更加嚴苛的淘汰和訓練。

    諸葛亮內心os︰搞定!下一步,該搞點真正刺激的了……比如,弄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碑立在未央宮門口?算了算了,慢慢來,別把他們嚇出心髒病。先想想怎麼搞點原始工業革命吧……

    諸葛亮背著手,踱步回相府,看著漸漸恢復生機的長安街市,心情愉悅,甚至下意識地哼起了一段沒人听過的小調。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09章 精兵簡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09章 精兵簡政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