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

第208章 先不北伐了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童叟 本章︰第208章 先不北伐了吧!

    當諸葛亮在未央宮朝會上掏出那卷《關于大力發展生產力暨暫緩北伐的若干意見》時,魏延的刀疤臉擰成了川字︰“丞相……您是不是被長安的胡餅噎壞了腦子?”

    長安的清晨,未央宮偏殿。

    侍中董允捧著今日待批的奏章,如往常一樣躬身入內,卻差點被門檻絆了個跟頭。

    他目瞪口呆地看著殿內景象︰原本懸掛《隆中對》拓本的牆壁上,此刻貼著一張巨大的、畫滿奇怪表格和箭頭的桑皮紙,上書幾個歪歪扭扭卻氣勢十足的大字——“季漢三年發展規劃及年度kpi分解圖——試行版”。丞相最愛的古琴被挪到了角落,取而代之的是一塊打磨光滑的黑木板,上面用白色石膏塊寫著密密麻麻的“產業鏈”、“規模化”、“刺激內需”等令人費解的詞語。

    而他們那位素來羽扇綸巾、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相父諸葛亮,正挽著袖子,沒錯,是挽著袖子!,一手拿著塊啃了一半的胡餅,一手用炭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嘴里還念念有詞︰

    “……鹽鐵專營利潤模型得優化,引入競爭性投標……嘖,這幫世家肯定要跳腳,不管了……蜀錦出口退稅幾個點合適?得算算邊際效益……哎喲這算盤打得慢死了,好想念exce啊……”

    董允︰“……” 他默默退了出去,抬頭看了看天,懷疑自己還沒睡醒。

    不一會兒,費、蔣琬等重臣也來了,同樣在門口石化。

    “諸位愣著作甚?進來開會!”殿內傳來諸葛亮中氣十足的招呼聲。

    眾人硬著頭皮進去,只見他們的丞相眼楮亮得嚇人,仿佛發現了什麼絕世寶藏。

    “諸位!”諸葛亮興奮地揮舞著炭筆,“以前咱們地盤小,人口少,只能拼命北伐,以攻代守。但現在不一樣了!咱們有關中沃野,有巴蜀糧倉,有荊揚之利,人口、資源都不比曹魏差!可以換個打法,隨我上朝!”

    眾臣︰“???”

    建興十三年春,長安未央宮。

    每日進行的大朝會,氣氛莊嚴肅穆。少年天子劉禪高坐龍椅,雖努力挺直腰板,但仍難掩稚氣。袞袞諸公,文武分立,皆屏息凝神,等待著那位總攬朝政的“相父”做出接下來的戰略部署。光復舊都,兵鋒正盛,所有人都以為,下一步必然是東出潼關,劍指洛陽,完成先帝未竟之業。

    然而,御階下的諸葛亮輕輕咳嗽一聲,從袖中抽出的不是出兵檄文,而是一卷厚厚的、寫滿了密密麻麻字跡的絹帛。他展開絹帛的動作依舊優雅,帶著羽扇綸巾的從容,但說出來的話,卻讓滿朝文武差點以為自己集體幻听。

    “陛下,諸公。”他的聲音平穩,卻投下了一顆炸雷,“亮,懇請陛下下旨,自即日起,暫緩一切大規模北伐軍事行動,集中舉國之力,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夯實國力根基。”

    朝堂之上,瞬間死寂。落針可聞。

    老將軍趙雲第一個反應過來,白眉緊蹙,出列拱手,語氣充滿了不解與擔憂︰“丞相!此言……何意?北伐中原,克復神州,乃先帝遺志,亦是我季漢立國之本!如今我軍新勝,士氣正旺,雍涼底定,正宜乘勝追擊,豈可偃旗息鼓,坐失良機啊!” 他話語懇切,帶著老臣的赤誠。

    “是啊!丞相!”魏延的嗓門更大,他一步踏出,臉上的刀疤都因激動而發紅,“以前咱們就益州一疙瘩地方,窮得叮當響,都敢追著曹魏打!現在地盤大了,兵強馬壯了,反倒慫了?這叫什麼道理!就該一鼓作氣,打出潼關,滅了司馬懿那老小子!末將願為先鋒!” 他身後一眾武將紛紛附和,群情激昂。

    諸葛亮內心os︰來了來了……就知道會這樣。老將軍們腦子里只有打打殺殺嗎?種田發育一波再平推不好嗎?以前是沒辦法,窮光蛋只能賭命,現在好歹是小康之家了,還去梭哈?

    面對質疑,諸葛亮臉上不見絲毫慍怒,反而露出一絲溫和而又極具說服力的微笑。他輕搖羽扇,開始輸出準備好的說辭︰“子龍將軍,文長將軍,諸位將軍,稍安勿躁。”他先肯定對方的忠誠與勇武,“北伐大業,亮一日不敢或忘,此乃國本,毋庸置疑。”

    話鋒一轉︰“然,治國如同用兵,需審時度勢。昔日我季漢偏居益州,地狹民寡,國力與曹魏懸殊,如幼虎對壯牛。若不持續北伐,以攻代守,待其恢復元氣,則我益州危矣。此乃不得已而為之,行險棋也。”

    “然今時不同往日!”他聲音提高,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我大漢已據有益州、荊州、雍涼、乃至江東!疆域之廣,人口之眾,已不遜曹魏多少!此時,若仍一味窮兵黷武,不顧民生凋敝,則如竭澤而漁,恐重蹈……呃,恐耗盡民力,反失根基。”

    諸葛亮內心os︰好險,差點說出“甦聯解體”。得用他們能懂的詞。

    他開始拋出核心觀點,用了一些能讓古人理解但內核很現代的概念︰“諸公可知,國力之根本,在于‘錢糧’二字,然‘錢糧’又從何而來?在于‘生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何為‘生產’?便是讓農夫能產出更多糧食,工匠能造出更多器物,商賈能流通更多貨殖!此乃富國之源,強兵之基!”

    亮意︰

    “一、興修水利,推廣‘諸葛犁’他稍微改進過的曲轅犁)、選育良種,讓關中、漢中、江漢平原,皆成天府之土,糧倉滿溢!”

    “二、設立‘將作大匠府’,專司改進紡織、冶鐵、制瓷之術!造出更鋒利的刀劍、更堅固的甲冑、更舒適的布匹!不僅自用,還可售與西域、南中,換回良馬、珍寶!此謂‘出口創匯’……呃,此謂‘以貨易貨,增強國力’!”

    “三、疏通運河,拓寬直道,降低商稅,鼓勵行商!使天下財貨,如水之就下,匯聚于長安、成都、江陵!貨物其流,則稅賦自足,國庫充盈!”

    “四、于長安、成都設立‘太學工科’與‘格物院’,招募巧思之士,不唯經學,凡于農事、工匠、算學有能者,皆可授官賜爵!給予……‘專項研發經費’!”

    諸葛亮內心os︰gdp!產業鏈!產學研一體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他描繪的藍圖,具體而新穎,尤其是“格物院”、“工匠授官”等概念,讓許多文官都陷入了思考。

    “諸公試想,”諸葛亮最後總結,目光掃過全場,“待我大漢倉廩實,府庫足,兵器利,道路通,百姓安居樂業,人才輩出之時。我再起大軍東征,所攜乃十倍于前的糧草軍械,所驅乃天下最精良的甲騎具裝!屆時,以泰山壓卵之勢,擊彼內部傾軋、民生困頓之曹魏,豈非更穩妥?更勝算在握?豈非更能減少我將士傷亡,更快一統天下,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一番長篇大論,有理有據,既有戰略高度,又有具體措施,更關鍵的是,完美契合了諸葛亮一貫謹慎穩妥、謀定後動的形象。

    朝堂之上安靜了。趙雲撫須沉吟,顯然被說動了。大部分文官和部分務實派武將都露出了贊同的神色。經濟碾壓,听起來確實比血肉磨盤更有吸引力,也更符合“仁政”的理念。

    然而,魏延依舊梗著脖子,他腦子里還是沖鋒陷陣的快意,對這些“種地、打鐵、做生意”的慢功夫實在提不起勁,嘟囔道︰“丞相說得輕巧,這得等多少年?萬一這幾年曹魏緩過氣來了呢?”

    諸葛亮內心os︰魏大爺您真是頭鐵啊……算了,也不能全指望他們轉變思想。先干起來再說!

    諸葛亮微微一笑,不再糾纏,轉向劉禪,躬身道︰“陛下,此乃臣之淺見。請陛下聖裁。”

    少年天子劉禪早就听得暈暈乎乎,只覺得相父說什麼都是對的,連忙點頭︰“相父深謀遠慮,所言極是!準奏!一切都依相父之意辦理!”

    于是,季漢這台戰爭機器,在它的最高指揮官的強行扳道下,開始緩緩轉向一條前所未有的“種田流”爭霸之路。

    朝會散後,諸葛亮回到相府,屏退左右,毫無形象地癱坐在席上,長長舒了一口氣。

    “呼……搞定!接下來,就該本ceo大展拳腳了!先定個小目標……把長安gdp干到洛陽的水平!”他低聲嘀咕著,從袖子里摸出那串自己削的木珠,得意地盤了起來。

    窗外,是古老的長安城。而這座城市,即將迎來一場來自千年後的、畫風清奇的改造。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08章 先不北伐了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第208章 先不北伐了吧!並對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