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的車隊按日程來說,昨日就應返回長安的,怎麼到了今日也沒有任何消息,怕不是在沙漠中迷路了,馬岱你熟悉西北地界,你率一隊人馬去接應一下”
“速速將此密信送至襄陽,務必要交到關將軍手中”
“告訴當地官員!不能因為地方偏遠就不進行戶籍普查,凡是我大漢子民,均要登記在冊!”
“……”
距離攻下長安已經三年之久了,在諸葛亮的治理下,雍涼地區已經完全的融入到了蜀漢中,長安也開始逐漸顯露出曾經的繁榮,唯一沒變的就是諸葛亮在丞相府中一日又一日的處理國事。不過這一世,人才濟濟,諸葛亮的壓力得到了很好的分擔,加上華佗高徒每日形影不離的調理,諸葛亮的身體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每日精力充沛,不過不知為何,今日諸葛亮總覺得心神不寧,精神不濟,困意陣陣襲來,不多一會兒,竟然坐著睡著了,然後便陷入了一個奇怪的夢境中。
夢中,劉長明來到了記憶中一個熟悉的地方——五丈原,真正歷史中丞相夢碎的地方。只見寒風卷著枯葉,嗚咽著掠過連綿的蜀軍連營。劉長明的視線被中軍大帳內進進出出的醫官吸引,他也隨之走了進去,藥石的氣味混合著燭火將盡的微焦氣息,彌漫在沉重的空氣里,劉長明下意識的捏了捏鼻子,定眼望去,只見諸葛亮躺在榻上,氣息微弱,那雙曾洞察天下大勢的眼眸,此刻正逐漸失去焦距。
他用盡最後一絲氣力,望向帳頂,仿佛要穿透這營帳,質問那無情的蒼穹,聲音嘶啞破碎︰
“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丞相啊!”即便劉長明曾經接受諸葛亮所有記憶時已經見過了這一幕,但當他身臨其境的時候,還是被這無盡的遺憾和落寞觸動,淚水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丞相啊!長安……長安咱們打下來了”
“東吳……也滅掉了”
“你醒來看一看啊……看一看啊”劉長明帶著哭腔沖到了諸葛亮的身前訴說著,他多麼希望丞相能看到這一切。
“是你呀!”
“誰在說話!”劉長明看著眼前正在慢慢喪失體溫的丞相,不由得心頭一驚。
“咱們曾經在隆中見過,那人果然沒有騙我,你真的將長安打下來了”
劉長明抬起頭,看著那個熟悉的身影,二十七歲風華正茂的身影,正面帶微笑的看著他。
“丞相……你這是……”劉長明下意識的問道。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突然出現了,看來當初把身體給你果然沒有錯。”諸葛亮瞅著自己已經喪失生機的身體說道。
“丞相,我是因為得到了你的所有記憶和能力才能做到這樣,我這算是開掛了,跟你比還是差遠了”。劉長明一邊搖頭一邊說道。
“而且我目前遇到了很大的問題,打下長安已經三年了,我現在總理朝政,卻不知下一步該怎麼做”
“雍涼打下來了……甚至,都按照《出師表》的規劃,還于舊都了……”劉長明喃喃自語,手指無意識地劃過地圖上長安的位置,“可是……接下來呢?”
“歷史的劇本……到這里,已經用完了啊。”
是的,用完了。自劉長明在諸葛亮的身體里甦醒,至今已近二十多年了。他依靠著諸葛亮身體那浩瀚如海的記憶、經天緯地的才學、以及那份沉甸甸的《隆中對》藍圖,磕磕絆絆,竟真的走到了今天這一步。他逼著自己模仿那份從容,學習那份智慧,強迫自己思考每一個計策是否符合“丞相”應有的風格。他成功了,甚至成功到讓所有人都相信,他就是那個算無遺策的諸葛孔明。
連他自己,有時都快要相信了。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步走得有多麼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像一個最高明的模仿者,卻永遠害怕下一幕戲沒有劇本。如今,歷史已知的路徑已然走盡,未來的每一步,都需要他自己真正去思考,去決斷。
劉長明此刻就像是一個迷茫的小孩兒,他又自顧自的說道︰“我能行嗎?我會不會一個錯誤的決定,就葬送了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局面?我會不會……毀了丞相一生的清譽和他的理想?”
看著眼前這哭得毫無形象、語無倫次的少年,對面的“諸葛亮”卻微笑著擺了擺手,聲音溫和而親切,沒有半分責備︰“這些年,辛苦你了。”
只這一句,便讓劉長明瞬間破防,眼眶發熱,幾乎要落下淚來。千般委屈,萬般壓力,似乎都在這一句話中找到了宣泄口。
“我……我做得不好……我怕……我怕後面……”
“你做得很好。”諸葛亮溫和地打斷他,眼神中滿是贊許,“甚至比我想象的更好。你大膽的摒棄了我之前所定的聯吳抗曹之策,反而利用曹丕的死亡時間,一舉蕩滅了東吳,滅吳之策,大膽精妙,是我未曾想過的破局之道。可見,你並非僅是‘模仿’,你早已有了自己的見解和魄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長明怔住了。
諸葛亮的目光看向遠方,仿佛穿透時空,看到了長安未央宮的重檐斗拱,看到了渭水渠旁青青的麥苗,看到了西域商隊帶來的駝鈴悠揚。
諸葛亮繼續說道,語氣變得深沉︰“人無完人。我亦如此。我一生謹慎,凡事力求萬全,雖能避過許多風險,卻也難免……失之迂闊,錯過了不少可能破局的機會。譬如你以‘先帝’驚走曹�矷@擼 幢鬮夷芟氳劍 暈抑 裕 轡幢馗倚寫訟照小?杉 惺薄 凰莆搖 腔凳隆! br />
“可是……您的理想,您的……”
“我的理想,是興復漢室,還于舊都,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諸葛亮的目光望向白霧深處,仿佛看到了更遠的地方,“至于如何實現,並非只有一條路。我的路,未必是最好的路。你既在此位,便應有你的擔當,你的決斷。不必再亦步亦趨,困于我的影子里。”
他走上前,虛虛拍了拍“自己”的肩膀,笑容灑脫︰“放寬心,大膽去做。不必時時思考‘若是諸葛亮會如何’,而應去想,‘此刻,我當如何’。你已做得足夠好,足以承擔起這一切。這身軀,這責任,這未來……都交給你了。”
即將消散的諸葛亮,最後留給他的是一個無比安詳、充滿信任和鼓勵的笑容,一如當年他走出茅廬時,劉備看他的眼神。
“怕甚?你已不是當年的少年。”
話音落下,他的身影漸漸變得透明,最終化作點點流光,消散在白霧中。
劉長明也猛地從夢中驚醒,發現自己仍伏在案上,窗外已是晨曦微露。
夢中的對話清晰得如同真實發生。那份長久以來壓在心頭、幾乎令他窒息的沉重枷鎖,仿佛在那一刻悄然碎裂、消散了。心里空了一塊,卻並非失落,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輕松和……自由。
他不再是那個戰戰兢兢、生怕行差踏錯的模仿者。他就是他,一個承載了諸葛亮的記憶和責任,卻擁有自己獨立靈魂的“諸葛亮”。
他深吸一口氣,感覺連咳嗽帶來的胸悶都減輕了許多。他走到水盆邊,看著水中倒映出的、那張熟悉又陌生的容顏,須發已見斑白,眼神卻不再是以往那種刻意維持的深邃平靜,而是多了一絲屬于年輕人的銳氣和……活力。
“不必再學你了……”他低聲重復著夢中的話語,嘴角緩緩勾起一個真正的、發自內心的笑容,“好,那我就……做我自己。”
他回到案前,目光再次投向那幅巨大的輿圖。目光所及之處,不再僅僅是司馬懿的營壘和漫長的糧道,更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更多的可能性。
“司馬懿想耗?那就耗著吧。雍涼新定,正好需要時間消化。屯田要繼續,而且要更大規模!絲綢之路帶來的財富,要更好地用于強軍富民……”
“江東陸遜那邊,或許可以嘗試更積極的策略,不能總讓他只是牽制……”
他的思維不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變得異常活躍起來。許多過去他因為“這不符合丞相性格”而自我否決的大膽想法,此刻紛紛涌現。
他知道,前路依然艱難,甚至可能因為他的改變而出現新的險阻。但他不再恐懼。因為他不再是為了扮演一個完美的“諸葛亮”而活,而是為了繼承那份理想,用自己的方式,去開創一個真正的、不一樣的未來。
晨光透過帳簾,照在他身上,溫暖而充滿希望。五丈原的秋風依舊凜冽,但帳中的“諸葛亮”,已然新生。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