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宮的喧囂終于散去。文武百官或心懷鬼胎,或悲泣難抑,或麻木不仁地退出了大殿,只留下滿地狼藉和死一般的寂靜。孫權揮退了所有內侍宮女,獨自一人,踉蹌著走在空曠而冰冷的宮殿中。
昔日笙歌宴飲的麒麟殿,如今只剩下穿堂而過的寒風,吹動著破碎的帷幔,發出嗚咽般的聲響。他走到那至高無上的王座前,卻沒有坐下,只是用手緩緩撫摸著那冰冷的、雕琢著龍紋的扶手。這象征權力巔峰的寶座,此刻卻像一塊巨大的寒冰,刺痛了他的掌心。
他緩緩踱步,目光掃過殿中熟悉的陳設︰象征著他赫赫武功的巨幅輿圖、記錄著受封吳王榮耀的碑文拓片、還有那柄兄長孫策留下的古錠刀……往昔的輝煌與野心,如同潮水般涌上心頭,卻又被眼前冰冷的絕望狠狠拍碎。
“呵……呵呵……”孫權發出一陣低沉而苦澀的笑聲,笑聲在空蕩的大殿中回蕩,顯得格外淒涼。
他的思緒飄遠了。他想起了父親孫堅戰死時的懵懂,想起了兄長孫策開拓江東時的英姿勃發和自己接過印信時的惶恐與決心。那時,他年僅十九,內憂外患,是周瑜、張昭、程普、黃蓋……那些如今或逝去或離散的臣子們,輔佐他一步步穩定局勢,坐斷東南。
“公瑾……若你尚在,可能救這江東否?”他喃喃自語,眼前仿佛出現了那個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美周郎。赤壁之戰,聯手劉備,共抗曹操,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那是江東最耀眼的光芒。
光芒之後呢?
他的目光逐漸變得迷茫而痛苦。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的目光死死盯住了荊州?是因為關羽的倨傲?是因為劉備勢力的擴張威脅?還是因為……那“全據長江,以圖天下”的誘惑太過迷人?
為了荊州,他趁劉備攻打益州之時背棄了赤壁之盟,偷襲荊州。
為了荊州,他稱關羽威震襄樊之時,白衣渡江。
為了荊州,他與劉備再次結盟共伐曹魏之時,率軍偷襲了荊南四郡。
為了荊州,他反復在曹魏和蜀漢之間搖擺,信用盡失。
為了荊州,他耗盡了江東的國力,寒了宿將的心,最終引來了今日的滅頂之災!
“信義……信義……”孫權反復咀嚼著這兩個字,只覺得滿口苦澀。亂世之中,實力為尊,他曾經對此深信不疑。可如今,當他眾叛親離,被兩個曾經的“盟友”聯手逼入絕境時,他才幡然醒悟︰無信之人,縱有強兵猛將,終是水中月,鏡中花;縱得一時之利,終失天下之心,難逃覆亡之局!他最大的錯誤,不是戰略失當,不是用人不明,而是從一開始,就為了眼前的利益,親手斬斷了作為一方雄主最根本的立身之基——信義!
“孤……錯了……大錯特錯……”他仰起頭,閉上那雙著名的碧眼,兩行渾濁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他不是沒有雄心,不是沒有才干,卻因格局所限,步步皆錯,最終將父兄基業、將江東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殿外,隱約傳來更夫打更的聲音,以及風中飄來的、劉備軍營地隱約的號角聲。天,快亮了。天亮了,就是最後抉擇的時刻。
投降?像劉琮一樣?將江東六郡,孫氏三世基業,拱手獻給劉備?然後呢?苟延殘喘,受盡屈辱,看著宗廟被改易?他孫權,做不到。
死戰?拉上滿城百姓陪葬?最終換來的,不過是史書上“殘暴不仁,自取滅亡”的評語,讓江東大地徹底化為焦土?他孫權,亦不忍。
還有什麼路?
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案幾上。那里,放著兩樣東西︰一方沉甸甸的、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仿品,但代表權力),和一柄寒光閃閃的御用短劍。
公元227年春,吳王孫權,于建業宮中自盡殉國。
翌日清晨,當內侍戰戰兢兢地推開宮門,準備伺候孫權更衣臨朝時,看到的是一幕令他們魂飛魄散的景象。
孫權並未坐在王座上,而是端坐在王座前的階下。他身著正式的諸侯王袍服,頭戴冠冕,衣著整齊,面容似乎經過細致的整理,顯得異常平靜,甚至帶著一絲解脫。只是,他的臉色蒼白如紙,早已沒有了呼吸。
他的身體微微前傾,依靠在身前插在地板縫隙中的那柄御用短劍的劍柄上。劍身已完全沒入他的胸膛,只有華麗的劍柄露在外面,周圍是一灘早已凝固的、暗紅色的血液。那方傳國玉璽,被端正地放在他的手邊,仿佛是他最後交付的東西。
他的眼楮微微睜著,望著殿門的方向,望著江東的疆土,目光空洞,卻再無往日的神采。
“大王!!!”內侍發出一聲淒厲到極致的尖叫,連滾爬跑地沖出大殿。
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瞬間擊垮了所有還抱有一絲幻想的人。
文武百官瘋狂地涌入宮殿,看到的便是他們主公最後的姿態。主戰派如甘寧,撲到孫權身前,看到那決絕的場景,這位百戰悍將發出一聲野獸般的哀嚎,淚如雨下︰“大王!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他想起孫權的知遇之恩,想起往昔的榮耀,此刻盡化塵埃。巨大的悲痛和絕望淹沒了他,他猛地拔出自己的佩刀,環顧四周,嘶聲道︰“大王待我恩重如山,今獨赴黃泉,寧豈能苟活?!”言罷,竟橫刀自刎于孫權尸身旁!血濺丹陛,忠魂相隨。
主降派如張昭、顧雍等人,亦是老淚縱橫,伏地痛哭。無論他們之前如何主張,此刻面對主公如此悲壯的結局,心中唯有無限的悲涼、愧疚與震撼。整個宮殿,被巨大的悲痛和絕望的哭聲所淹沒。
孫權的死,以一種極其慘烈和決絕的方式,為東吳政權畫上了句號。他最終沒有選擇投降受辱,也沒有選擇拉全城陪葬,而是以一己之死,承擔了所有的罪責與後果,換取了江東可能的和平過渡,也保全了最後一絲屬于王者的尊嚴。
他的死去,也徹底擊碎了東吳最後一點抵抗意志。建業城門,緩緩打開。
一個時代,隨著孫權生命的消逝,正式落幕。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喜歡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三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