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音文化”的啟動,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江以辰以其一貫雷厲風行的作風,迅速搭建起核心團隊,並高調宣布了首個重磅項目——“新國風計劃”。該計劃旨在面向全球華人年輕音樂人,征集具有創新精神的民樂融合作品,最終優勝者將獲得“辰音文化”的全方位包裝推廣及巨額創作基金,並與林清音同台演出。
消息一出,立刻在音樂界掀起巨浪。支持者歡欣鼓舞,認為這是給年輕創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和機會;觀望者則暗自咋舌于江以辰的大手筆和野心。
然而,質疑聲也隨之而來,且這次的聲音,比之前的網絡議論更具分量。
國內民樂界的泰斗、國立音樂學院終身教授、年近八十的沈墨老先生,在接受一家傳統音樂媒體采訪時,被問及對“新國風計劃”的看法。沈老先生德高望重,門下弟子遍布各大國家級樂團,他的態度,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傳統學院派的立場。
沈老先生並未直接否定,但言辭間充滿了憂慮︰“創新是好事,年輕人有想法也是好事。但是,‘新國風’?這個‘新’字,邊界在哪里?我擔心,過于強調‘新’和‘融合’,會不會讓我們丟了老祖宗留下來的‘根’和‘魂’?民樂的音韻、律法、意境,是幾千年的沉澱,不是靠加點電子節奏、搞點新奇音效就能替代的。嘩眾取寵易,守住根本難啊。”
這番語重心長的話,經媒體報道後,立刻被廣泛解讀為傳統權威對“辰音文化”這種資本驅動、強調“破格”的創新模式的委婉批評。一時間,許多原本摩拳擦掌準備投稿的年輕學生開始猶豫,擔心自己的作品會被視為“離經叛道”。
“辰音文化”的辦公室里,氣氛有些凝重。項目負責人將媒體報道放在江以辰面前,面露難色︰“江總,沈老在學界影響力很大,他的態度,會讓很多原本有興趣的學院派學生望而卻步。”
江以辰掃了一眼報道,臉上沒什麼表情,指尖在辦公桌上習慣性地敲擊著一段冷硬的節奏。他還沒開口,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
林清音推門走了進來。她剛結束學校的課程,穿著簡單的衛衣和牛仔褲,懷里還抱著幾本樂譜。她顯然也看到了新聞,目光直接落在江以辰桌面的報道上。
“看到了?”江以辰抬眸看她。
“嗯。”林清音走到他辦公桌前,將樂譜放下,語氣平靜,“沈老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輩,他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項目負責人有些意外地看著她,沒想到她會“長他人志氣”。
江以辰卻似乎並不意外,只是挑眉看著她,等她的下文。
林清音拿起那份報道,仔細看了看,眼神清澈而堅定︰“但是,沈老先生可能忽略了,或者說不完全了解,我們想要做的‘新國風’,並不是要拋棄根本,恰恰相反,我們是想找到一種當代的語言,讓古老的‘根’和‘魂’,能被更多現代的、甚至未來的人理解和共鳴。這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疊加,更是精神內核的當代表達。”
她頓了頓,看向江以辰,眼中閃爍著挑戰的光芒︰“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回避這種質疑,反而應該主動去對話,去證明。”
“哦?”江以辰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姿態慵懶,眼神卻銳利起來,“怎麼證明?”
“舉辦一場高水平的學術研討會,”林清音顯然早有思考,語速平穩,“就命名為‘傳統的當代表達︰民樂創新的邊界與可能性’。我們不僅要邀請像沈老先生這樣的傳統權威,也要邀請成功的跨界音樂人、音樂理論家、甚至文化評論家。不設立場,開放討論,讓不同的觀點在專業的層面進行踫撞。”
她看著江以辰,語氣帶著一絲懇切與自信︰“只有經過真正深入的思辨和實踐檢驗,‘新國風’才能真正立得住,而不是被簡單貼上‘創新’或‘背叛’的標簽。這也是對參賽的年輕人負責。”
辦公室內一片寂靜。項目負責人瞪大了眼楮,沒想到林清音會提出如此大膽且有深度的建議。這不僅僅是公關手段,更是直指問題核心的文化行動。
江以辰深深地看著她,看著她眼中那份不再需要他時刻庇護、已然能夠獨當一面的光芒,嘴角緩緩勾起一個極其細微、卻帶著巨大驕傲和滿意的弧度。
他的小旋律,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成長為了能夠與他並肩謀劃戰略的伙伴。
“可以。”他幾乎沒有猶豫,直接拍板,“就按你說的辦。規模、規格,按最高級別來。邀請名單,”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掃向項目負責人,“要把那些真正有見地、敢說話的人,都請來。”
他不僅要對話,更要引發一場思想的地震。
就在“辰音文化”緊鑼密鼓地籌備研討會時,另一股暗流也在涌動。江瀚雖然表面上默許了“辰音”的獨立運營,但顯然並未完全放手。
幾天後,江以辰接到消息,集團總部一位負責文化板塊投資的副總裁,私下接觸了幾家原本有意與“辰音”合作的民間樂團和獨立音樂人,提出了更為優厚、但附帶“去創新化”、回歸“純正傳統”演出要求的合作條件。這明顯是在分流“新國風計劃”的潛在合作資源,試圖從側面削弱其影響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江以辰在公寓的書房里接到這個消息時,林清音正窩在沙發里修改她的新作。他掛斷電話,臉上籠罩著一層寒霜。
“怎麼了?”林清音放下筆,敏感地察覺到他的低氣壓。
江以辰走到她身邊坐下,將她攬進懷里,下巴抵著她的發頂,聲音帶著一絲壓抑的煩躁︰“沒什麼,一點商業上的小動作。”
林清音在他懷里轉過身,抬手輕輕撫平他微蹙的眉頭︰“是你父親?”
江以辰冷哼了一聲,沒有否認。
林清音沉默了片刻,忽然說︰“我記得,沈老先生好像……非常喜歡收藏古琴?尤其是唐琴?”
江以辰低頭看她,眼神帶著詢問。
林清音眼楮亮了起來,帶著一絲狡黠︰“羅伯特先生上次不是說,他認識一位隱居在瑞士的修復大師,手里有一把經過考證極可能是唐代‘秋籟’琴同源兄弟的古琴,正在尋找有緣的收藏者嗎?”
江以辰瞬間明白了她的意圖。他不是沒想過從沈老先生這邊入手,但貿然送重禮反而顯得俗氣且目的不純。但如果是通過羅伯特先生這樣的第三方,以學術交流、共賞珍品為由牽線,性質就完全不同了。這不僅能表達對傳統的尊重,更能創造一個平等、真誠的對話契機。
他看著她,眼底的寒冰漸漸融化,被一種激賞和暖意取代。他的小狐狸,不僅音樂上靈氣逼人,連應對這些復雜局面,都開始顯露出驚人的天賦。
他低頭,在她光潔的額頭上印下一個帶著贊賞和寵溺的吻。
“知道了。”他聲音低沉,帶著一絲笑意,“我讓羅伯特先生安排。”
他起身去打電話,林清音重新拿起樂譜,嘴角彎起一抹安心的弧度。
權威的質疑,資本的博弈,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因為他們彼此,就是對方最堅實的後盾和最犀利的武器。
第六十七集 完)
下一集預告︰
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沈老先生的態度是否會轉變?古琴的牽線又能否打開新局面?而江瀚的暗中阻撓並未停止,一場針對“新國風計劃”參賽作品的輿論風波正在醞釀……敬請期待《學長,這里不可以》第六十八集︰《研討會的交鋒與暗處的冷箭》。
喜歡學長,這里不可以請大家收藏︰()學長,這里不可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