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這里不可以

第66章 榮歸故里與新的風波

類別︰ 作者︰青銅猴面 本章︰第66章 榮歸故里與新的風波

    飛機舷窗外,熟悉的城市輪廓在雲層下逐漸清晰。林清音靠在窗邊,指尖無意識地在舷窗上輕輕敲擊著一段《破曉》的旋律。歐洲巡演的輝煌如同一個絢爛的夢,而此刻,夢醒歸家,腳下是實實在在的、承載著她夢想起航的土地。

    接機口的盛況空前。無數粉絲舉著燈牌和鮮花,媒體記者的長槍短炮嚴陣以待。當林清音在江以辰和團隊人員的護衛下走出來時,歡呼聲和閃光燈瞬間將她淹沒。

    “清音看這里!”

    “林老師,歐洲巡演大獲成功,此刻心情如何?”

    “接下來有什麼新的計劃嗎?”

    問題如同潮水般涌來。林清音穿著簡單的白色襯衫和牛仔褲,長發束成利落的馬尾,臉上帶著長途飛行後的些許疲憊,但眼神清亮,笑容得體。她停下腳步,簡短地回應了幾句,感謝了樂迷的支持,並表示會盡快投入新的工作。

    她的沉穩與大氣,與半年前那個在校園里還會因為江以辰的“騷擾”而面紅耳赤的女孩,已然判若兩人。

    江以辰始終站在她身側稍後的位置,沒有搶鏡,也沒有過多言語,但他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宣告。他偶爾在她需要時,會微微上前半步,用一個眼神或一個細微的動作,示意工作人員隔開過于擁擠的人群。那種默契的守護,比任何親密互動都更讓cp粉們尖叫。

    回到學校,更是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民樂社張燈結彩,趙磊和社員們幾乎是用吼的來表達他們的激動與驕傲。

    “清音!你現在可是咱們民樂社的金字招牌了!現在報名加入的新生,都快把門檻踏破了!”趙磊興奮地臉都紅了。

    林清音看著活動室里熟悉又增添了許多新面孔的景象,心里暖融融的。這里是她夢想開始的地方,無論走得多遠,根始終在這里。

    然而,榮譽與鮮花之下,潛流的寒意也開始悄然涌動。

    就在回國後的第二天,一篇題為《資本入場,藝術何存?——論“辰音文化”與民樂創新的邊界》的評論文章,悄然登上了國內某權威音樂論壇的首頁。

    文章沒有直接點名林清音,卻以“某位憑借融合音樂在國際上聲名鵲起的青年演奏家”為例,尖銳地指出,其背後新成立的、由商業巨頭控股的“辰音文化”,標志著資本力量正式大規模介入傳統民樂領域。文章擔憂,這種深度綁定,是否會為了追求市場效益和國際認可,導致民樂創新偏離其文化根基,淪為“迎合西方審美”的“文化快餐”?是否會讓年輕音樂人在資本的裹挾下,失去藝術創作的獨立性與純粹性?

    這篇文章觀點“中立”,邏輯看似嚴謹,卻巧妙地煽動起了部分傳統音樂圈人士和樂迷對“資本玷污藝術”的固有擔憂與抵觸情緒。一些評論開始悄悄蔓延︰

    【說得有道理,以前覺得是創新,現在背後站著辰光這麼大的資本,味道就變了。】

    【不會以後她的曲子都要經過商業評估才能發布吧?】

    【希望清音能保持初心,別被資本綁架了。】

    這些聲音雖然不算主流,卻像細小的沙礫,落入原本一片贊譽的輿論湖泊中。

    林清音是在練琴休息時,從李姐欲言又止的表情中察覺到不對勁的。她點開文章看完,沉默了片刻。

    “清音,你別往心里去,這些人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李姐連忙安慰。

    林清音卻搖了搖頭,臉上沒有什麼憤怒或委屈,反而是一種異常的平靜︰“他們擔心的,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她關掉手機,重新將手指放在琴弦上,目光落在窗外熟悉的校園景致上,輕聲道︰“但這恰恰說明,我們需要用更扎實的作品,來證明資本可以是翅膀,而不是枷鎖。”

    她沒有被流言困擾,反而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未來的責任與方向。

    晚上,江以辰來接她。他顯然也看到了那篇文章,車內氣氛有些低沉。

    “看到了?”他打著方向盤,語氣听不出情緒。

    “嗯。”林清音系好安全帶,轉頭看他,“‘辰音文化’的江總,壓力大嗎?”

    江以辰嗤笑一聲,側頭瞥了她一眼,眼神里是他慣有的狂妄與不屑︰“一點噪音而已。”他頓了頓,語氣轉為低沉認真,“林清音,記住,‘辰音’存在的意義,是為你,以及像你一樣有才華的音樂人,掃清障礙,提供彈藥,而不是給你套上韁繩。”

    他的手伸過來,緊緊握住了她的,掌心滾燙︰“你的指揮棒,永遠在你自己手里。你想怎麼飛,‘辰音’就為你鋪多長的跑道。其他的,交給我。”

    他的話,如同定海神針。

    林清音回握住他的手,感受著那份力量,心中一片澄澈︰“我知道。”她頓了頓,忽然想起什麼,語氣帶上一絲狡黠,“不過,江總,作為‘辰音’的頭號藝人,我是不是該有點特權?”

    “比如?”江以辰挑眉。

    “比如,”林清音眼楮彎起,“我想用社里最新的錄音設備,錄一版純粹不插電的《竹韻》原始版本,就只用一把箏,回歸最本真的狀態,放到網上。算是……對那篇文章的非正式回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她用最純粹的音樂,回應關于“純粹”的質疑。

    江以辰看著她眼中閃爍的智慧光芒,嘴角滿意地勾起︰“準了。”

    幾天後,一段由林清音在民樂社活動室錄制的《竹韻》純箏版視頻,悄然發布在她的個人賬號上。沒有華麗的舞台,沒有復雜的編曲,只有她,一把箏,和窗外灑落的陽光。指尖流淌出的,是褪去所有鉛華後,最原始、最真摯的,對故鄉竹林的眷戀與情感。

    視頻配文只有簡單一句︰“根,在這里。”

    沒有反駁,沒有解釋,卻勝過千言萬語。

    視頻瞬間引爆網絡。樂迷們紛紛贊嘆這才是“初心”,是“靈魂之音”。就連之前發表質疑文章的作者,也默默刪除了文章。

    榮歸故里的光環下,一場小小的風波,被她用最藝術的方式,輕松化解。

    在民樂社活動室錄制完最後一個音符,林清音抬起頭,看到江以辰不知何時靠在門框上,正靜靜地看著她,眼神深邃而溫柔。

    她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仰頭一笑︰“老板,還滿意嗎?”

    江以辰伸手,將她被風吹亂的一縷發絲別到耳後,指尖在她耳廓流連片刻,聲音低沉︰

    “這里,”他目光落在她因錄制而微微泛紅的臉頰上,意有所指,

    “以後,只準錄給我一個人听。”

    新的風波只是插曲。

    而他們的樂章,依舊堅定地,奏響在通往未來的路上。

    第六十六集 完)

    下一集預告︰

    “辰音文化”正式啟動首個大型項目——“新國風計劃”,旨在挖掘培養民樂創新人才,卻引來了傳統音樂學院權威教授的公開批評。與此同時,江瀚對“辰音文化”的獨立運營並未死心,一場圍繞項目主導權的博弈悄然展開……敬請期待《學長,這里不可以》第六十七集︰《新國風計劃與權威的質疑》。

    喜歡學長,這里不可以請大家收藏︰()學長,這里不可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學長,這里不可以》,方便以後閱讀學長,這里不可以第66章 榮歸故里與新的風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學長,這里不可以第66章 榮歸故里與新的風波並對學長,這里不可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