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朋友一起出去玩︰你還是別來了吧,你爸媽不讓[微笑]]
[甚至會自動把你排除在外不考慮你了 這種無形的排擠真的]
[ “小孩會自卑嗎”
“當然會,因為他在最虛榮的年紀一無所有”]
明
李贄盤腿坐于地上,目光灼灼地盯著天幕。
看到小男孩強忍哭泣面時,他嘴角勾起一絲冷笑,隨即站起身來回踱步。
衣袍也隨他的動作翻飛,仿佛胸中激蕩著不平之氣。
“可笑!可笑!童心本自活潑,何須以威壓折其天性!”
他揮袖指向天幕,聲調愈發激昂,
“若父母師長以己之私欲,強縛孩童心性,與折花斷枝何異?”
“‘中式教育’,與程朱理學那套‘存天理滅人欲’的枷鎖又何其相似!”
“後世之人若真悟了《五猖會》之痛,便該如老夫一般,撕破這虛偽教化,還童心一片自在!”
[一邊把我養成自卑感極強,畏畏縮縮不勇敢的人,一邊又在斥責我不夠落落大方[流淚]]
[ 我爸有一次跟我聊天說,父母要嚴慈並濟,我說你從來沒慈過]
[ “孩子不愛跟你說話是不是從小就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呢”]
田間耕作的一些農夫有些氣憤,手中的活都干不下去,干脆聚集在一起。
一老農先是義憤填膺道,
“哎呀,這說的是啥呀?咋能說怕變成父母那樣的人呢?”
“咱做父母的,不都是為了孩子好嗎?一輩子辛辛苦苦種地,就是想讓娃們能過上好日子,咋還成這樣了呢?”
另一人也立刻接到,
“就是呀,俺們雖然沒讀過啥書,可也知道要把孩子教好。咋能說合格的大人就是別亂生孩子呢?”
“俺們小時候,家里窮,父母也沒少打罵,不也都長大了,也沒覺得有啥不好的。”
[我真怕我自己也變成五猖會那樣的父母 所以不生小孩了吧[流淚]]
[明明最討厭這樣的父母 但是我設想一下 我可能就是那樣的父母]
[我感覺我養不好孩子 害怕因為我的行為或者語言讓孩子心靈受傷害 或者走彎路]
[他真的好懂事啊,默默流淚,換我兒子會蹦著哭[淚奔]]
[我覺得這樣的表達方式才是最難受的]
[因為鬧也沒用,沒人會在意,但是他又很傷心,只能默默流眼淚了]
[ “你就只記那些不好的”[微笑]]
莊子看著天幕上來自各時空大儒觀點的彈幕,也很感慨,
“人之天性,如野馬也,當任其自由馳騁。”
“此父強抑其子,恰似以繩縛馬,馬豈能樂?”
“教育之道,應法自然,讓孩子順其本性,逍遙成長。”
[他現在哭著心里面在想什麼,我也經歷過,但是我忘記了,那些都不重要了]
[ 那些童年的回憶,最終會變成追憶,變成一些沒有意義的笑料,但當時我真的很難過]
[評論區真的說出了我的心聲,我下輩子還跟你們做網友]
[童年時淌下的淚,續到了少年的臉上。[流淚]]
[ 我大概真的是病了,第一反應竟然是小男孩最後還是去了,可是哭著去和開開心心的去怎麼會一樣呢]
[哭泣是無聲的,眼淚是要憋回去的,書是必須要讀的,臉必須要好看的表情,病一定是裝的,大的是必須要讓小的]
[ 怕變成父母那樣的人,也怕自己的小孩變成自己]
[ 有些事等長大了就真的知道了[泣不成聲]]
[一個合格的大人最大的修養就是別亂生孩子]
[你親手折斷了玫瑰,卻問他為何枯萎]
“後世之人雖衣食無憂,卻也有他們的煩惱。”
“教育本是人生一大樂事,何來‘折斷玫瑰’之說?此等風氣,若不糾正,何以明理?”
[我一邊想讓他們離我遠去,一邊又舍不得童年的那點溫暖,我分不清他們是好還是壞,就只能剛好停在中間[流淚]]
[我也是上了大學後我一邊想要遠離這個家一邊就覺得他們不容易[流淚]]
[“分不清他們是好是壞”是重點[流淚] 同感,讓人迷惑一生]
西漢
大儒董仲舒,手持書卷,原本平靜的面容因視頻內容泛起層層波瀾。
他微微皺眉,眼中滿是憂慮,
“此與吾儒家倡導之教育,頗有偏差。”
“吾以為教育當以仁愛為本,啟迪心智,而非如此強壓。”
[ 他們真的很擅長怎樣讓我傷心自卑]
[中式教育的內核就是,你想獲得些什麼,必須要先付出代價。所以很多人長大以後,面對突如其來的善意和愛意,第一反應是,我不配。]
[听說過壓力大跳樓的,沒听說過壓力大退學的]
[還有打擊式教育,小時候的願望一一被抹殺,被否定多了就自卑了,然後內向,然後還要被說要開朗一點[流淚]
...
北宋
甦軾斜倚在竹林的石案旁,手中把玩著一只酒盞,目光掃過那些袒露心聲的語句,
輕嘆一聲,隨即仰頭飲盡杯中酒,嘴角泛起一抹似悲似嘲的笑意,
“此事古難全啊……”
他擱下酒盞,隨手折下一段竹枝,在空中虛劃幾筆,
“世間父母誰不望子成龍?只是這‘望’字太重,倒成了‘壓’字。”
“子瞻當年應試,家父亦曾嚴苛,然他臨終前握我手道︰‘莫負你心中明月’——如今想來,那‘明月’才是真教育。”
他頓了頓,又斟滿一杯酒,對身邊同樣眉頭緊鎖的好友陳季常笑道︰
“教育哪有什麼‘閉環’?無非是‘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若讓我勸那孩子,便告訴他待你長大,自會明白——父母亦是紅塵困頓人。”
喜歡老祖宗們圍觀我的現代生活請大家收藏︰()老祖宗們圍觀我的現代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