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的兒子

第17章 感情與事業的平衡難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華夏情蹤 本章︰第17章 感情與事業的平衡難題

    郵件發送成功的提示彈出在屏幕上,亞瑟盯著那行“已發送”的綠色小字,手指懸在鼠標上方,遲遲沒有移開。光標在屏幕邊緣微微閃爍,像一顆不肯落下的星。他仿佛能听見自己心跳的聲音,在這凌晨五點的辦公室里格外清晰。窗外的天色仍是一片深灰,城市還未完全醒來,只有遠處高架橋上零星的車燈劃破寂靜,如同漂浮在夜海中的漁火。空氣里彌漫著隔夜咖啡與打印機墨粉混合的氣息,冷而滯重。

    他坐了一夜,襯衫領口松垮地敞著,袖口沾了點咖啡漬,指甲邊緣有些發白——那是長期熬夜、焦慮啃咬留下的痕跡。桌角堆著幾份打印稿,邊角卷曲,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他反復修改的筆跡。電腦右下角的時間跳到了5:17,郵箱自動刷新了一下,沒有任何回音。他知道,那封郵件不會立刻有回應,但他仍不願關閉頁面,好像只要看著它,希望就還沒熄滅。

    會議室已經空了,桌椅歸位,投影儀收起,只剩一張椅子歪斜地支在原地,像是昨夜激烈討論後留下的余震。散會時沒人注意它,也沒人願意回頭去扶正。他沒去動它,只是起身走到飲水機前,按了熱水鍵,水流聲持續了幾秒,杯子里浮起一點褐色沉澱——昨晚剩下的茶葉泡得太久,苦得發澀。他喝了一口,舌尖泛起一陣麻木般的苦味,卻沒皺眉,反而覺得這味道真實,至少提醒他還醒著。

    他端著杯子走回工位,腳步很輕,像是怕驚擾這座沉睡大樓里僅存的清醒。辦公桌上擺著一個舊相框,玻璃蒙著薄塵,里面是多年前的照片︰一群年輕人站在創業園區門口大笑,背景寫著“啟點計劃•第一期”。那時他剛三十歲,眼神明亮,肩並肩站著的是如今早已各奔東西的伙伴。如今,只剩下他一個人守在這里。

    他打開私人瀏覽器,輸入幾個字︰“艾迪 慈善晚宴”。頁面跳出來一張照片,她站在紅毯盡頭,燈光打在側臉,嘴角揚起一個得體的弧度,裙擺像流動的月光。她的美從未褪色,反而被歲月打磨得更加從容。照片右下角顯示時間︰三天前。鏡頭捕捉不到她眼角細微的疲憊,也看不見她在後台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降壓藥時那一瞬的恍惚。但亞瑟知道,她也不容易。只是她的難,藏在鎂光燈之後;而他的難,赤裸裸攤開在賬單和員工合同之間。

    他盯著看了很久,然後關掉網頁,靠在椅背上閉眼。耳邊突然響起會議上那個老員工的聲音︰“你一個人扛得住嗎?”當時他把銀行卡拍在桌上,說能撐六個月。語氣堅定,甚至帶著一絲挑釁。可現在,這句話像釘子一樣扎進腦子里,越陷越深。他記得那人欲言又止的表情,最終只說了句︰“別讓所有人陪你賭命。”

    手機震動了一下,是銀行的通知。賬戶余額更新,數字比昨天少了兩萬七,一筆服務費自動扣款。系統提示語平靜得近乎冷漠︰“資金變動已完成。”他沒動,也沒睜眼,只覺得胸口悶得慌,像是被人用布條一圈圈纏緊,越勒越深,連呼吸都變得費力。

    他摸出手機,翻到通訊錄最底下一個名字︰林遠。大學時睡上下鋪的兄弟,現在在外地做教育項目,一年見不上兩次面,但每次通話都能听出彼此聲音里的熟悉溫度。電話響了三聲被接起,傳來略帶沙啞的嗓音︰

    “喂?”

    “是我。”他說,“最近有沒有接觸過靠譜的投資人?”

    對方頓了一下,沉默半秒,“你又遇到事了?”

    “沒事。”他扯了扯嘴角,盡管對方看不見,“就是問問。”

    “你這‘沒事’說得跟上次創業失敗前一模一樣。”林遠聲音低下來,帶著幾分無奈,“你現在幾點了還沒睡?”

    “剛開完會。”他低頭看了看手表,五點十二分。表盤上的夜光指針微弱地亮著,像某種垂死掙扎的信號。

    “團隊還穩嗎?”

    “穩。”他說,“都留下來了。”

    “那你呢?”林遠問,“你自己撐得住嗎?”

    辦公室空調發出輕微的嗡鳴,水杯里的熱氣早已散盡。他沒回答,喉嚨里堵著什麼,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那種感覺,就像小時候發燒到三十九度,母親用手背貼著他額頭說“快好了”,可他明明覺得自己正在一點點融化。

    林遠換了種語氣,“我家孩子前兩天問我,爸爸為什麼總在視頻里?我說工作忙。他說,那別的小朋友爸爸也能陪他們去動物園。我听著,心里不是滋味。”

    亞瑟的手指慢慢收緊,手機殼發出細微的咯吱聲。他想起自己父親也是這樣的人——一輩子勤懇工作,為了家庭犧牲所有個人時間,最後退休那天坐在陽台抽煙,望著樓下嬉鬧的孩子們喃喃︰“我這一生,到底是為了誰活的?”

    “你知道我現在最怕什麼嗎?”他忽然開口,聲音壓得很低,“不是賠錢,也不是公司倒掉。是有一天我拼到最後,卻發現連想一個人的資格都沒有。”

    話出口的瞬間,他自己愣住了。這句話藏了太久,久到他以為已經忘了它的存在。可它一直埋在心底最深處,像一根刺,不動則已,一踫就疼。

    林遠沒說話。電話那頭只有輕微的呼吸聲,還有遠處隱約傳來的孩童夢囈。

    “她活在那種世界里,閃光燈、發布會、粉絲圍簇……而我呢?每天算著服務器租金能不能付清,半夜改方案,對著客戶點頭哈腰。我們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上。”他停頓了一下,喉結滾動,仿佛要把所有不甘與委屈吞回去,“可我還是會看她的新聞,哪怕只是路過熱搜標題。我知道不該這樣,但我控制不了。就像明知道傷口不能踫,手還是會忍不住去摸。”

    電話那頭傳來一聲輕嘆,很輕,卻重重砸在他心上。

    “你想她,就別把自己燒盡。”林遠說,“你不是機器,你是個人。你也有軟弱的時候,有想要依靠的人。壓抑著不說,只會讓你走得更累。”

    亞瑟握著手機,指節泛白。他想反駁,想說自己早就習慣了孤獨前行,想說自己從不指望誰來救贖。可話到嘴邊,卻發現一句都說不出。眼楮酸脹,但他用力眨了眨眼,把那股熱意逼了回去。他已經太久沒哭過了,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一旦開始流淚,可能就再也停不下來。

    “我不是不想放軟。”他終于說,“我是不敢。只要我一松勁,整個隊伍就可能散了。那麼多人都看著我,等我拿主意。我要是垮了,他們怎麼辦?張姐家里有兩個孩子要上學,李哲剛買了房,阿寧的母親還在化療……他們信我,是因為我相信我能帶他們走出去。如果連我都倒下,這條路就真的斷了。”

    “可你也是人。”林遠重復了一遍,語氣溫柔卻不容回避,“你也有家,有牽掛,有愛過的人。你不該把所有重量都扛在自己肩上。你以為你在保護別人,其實你也需要被保護。”

    掛了電話,辦公室重新陷入安靜。空調風輕輕拂過紙頁,文件邊緣微微顫動。他坐在那里,手搭在桌沿,目光落在抽屜縫隙間露出的一角紙片。那是很多年前寫的,沒寄出去的東西。他拉開抽屜,抽出那張泛黃的便簽紙,上面寫著一句話︰“若有一天你看見我的名字,請記得那晚不是夢。”

    那是他們在城郊一家小旅館避雨的那個夜晚,停電,雷聲轟鳴,她靠在他肩上,說著將來要一起開一間小小的書店,名字叫“未命名”。她說︰“書不用多,但每本都是我們挑過的。”他說︰“好,我負責進貨,你負責講故事給客人听。”那晚他們許了很多願,天真得像兩個高中生。後來風雨過去,陽光照進來,現實也跟著醒來。

    他盯著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後從筆筒里抽出一支筆,在旁邊空白處寫下三個詞︰

    公司

    孩子

    她

    筆尖一頓,劃掉了“孩子”。他又頓了頓,劃掉了“她”。最後狠狠劃掉“公司”,用力之大,筆尖戳穿了紙背,留下一個黑洞般的孔洞。那窟窿像是通往虛無的入口,吞噬了他這些年所有的執念與堅持。

    他站起來,在房間里來回走了幾步,腳步越來越慢,最終停在牆邊。靠著牆面緩緩滑坐下去,膝蓋抵著胸口,頭低垂著。晨光一點點爬上桌面,照在電腦屏幕上。他沒動,也沒抬頭。郵箱自動刷新,新郵件提示音響起,是一封來自政務平台的回執確認函——關于他申請的小微企業扶持基金已進入審核流程。他沒去看。

    桌上的便簽紙被風吹動一角,露出了被劃破的孔洞。他伸手把它撫平,又拿起筆,在背面寫下一串數字——是他抵押房產能拿到的最高額度。寫完後,他盯著那串數字,忽然笑了下,笑聲很輕,幾乎听不見,卻透著一種近乎悲壯的釋然。

    他掏出手機,打開搜索框,輸入︰“艾迪 最近采訪”。

    頁面跳出來一條視頻鏈接,標題是《影星艾迪談公益十年︰有些堅持,只為不負初心》。他點開,畫面里的她穿著素色長裙,語氣溫和地說︰“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價值不是被多少人喜歡,而是有沒有真正幫到人。”鏡頭掃過她身後的孩子們,他們臉上帶著羞澀卻真誠的笑容。

    他看著她的臉,听著她的聲音,心中五味雜陳,既渴望多听一些她的聲音,又害怕面對這遙不可及的距離。她依舊耀眼,而他早已淹沒在城市的褶皺里。手指懸在暫停鍵上方,遲遲沒有按下。

    窗外,第一班地鐵駛過軌道,震動傳入樓宇。樓下的便利店亮起了燈,店員拉開卷簾門,開始擺放早餐餐盒。新的一天開始了,無數人即將踏上各自的征程。

    他依舊坐在地上,背靠著牆,眼楮沒離開屏幕。視頻還在播放,她說︰“有時候我覺得很累,但只要想到還有人在等著我,我就不能停下。”

    他輕輕吸了口氣,把手機放在膝上,屏幕朝上。

    陽光照進來,落在他的手腕上,映出一道淡淡的舊疤痕。那是十年前手術後的痕跡,醫生說再偏半厘米就會傷及神經。他曾以為那是命運的終點,沒想到只是另一段跋涉的起點。

    他閉上眼,嘴里喃喃︰“如果贏了事業,輸了她……算不算輸?”

    沒人回答。

    良久,他睜開眼,緩緩站起身,走到辦公桌前,重新打開電腦。他新建一封郵件,收件人填寫了一個長期沉默的投資人郵箱,主題欄寫下︰“關于可持續社區教育平台的第三次融資提案”。

    他敲下第一行字︰“尊敬的陳先生,感謝您過去的支持。這一次,我想請您看看,我們究竟想改變什麼。”

    陽光灑滿整個辦公室,照亮了牆上那幅褪色的地圖——上面貼滿了代表用戶分布的小紅旗,密密麻麻,遍布全國。其中有三面特別鮮艷,是他親自貼上去的︰雲南山區小學、西北留守兒童中心、東南沿海漁民子弟學校。

    那是他們的起點,也將是他的歸途。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飛來的兒子》,方便以後閱讀飛來的兒子第17章 感情與事業的平衡難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飛來的兒子第17章 感情與事業的平衡難題並對飛來的兒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