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

第49章新政三令︰向拯民安武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雲卷雲舒皆是歌 本章︰第49章新政三令︰向拯民安武昌

    武昌城的夏末,依舊帶著長江水汽蒸騰出的悶熱。但比起月前城頭變幻大王旗時的恐慌與死寂,如今的武昌街頭,已然多了幾分活氣,一種小心翼翼、試探著重新燃起的生機。

    原湖廣巡撫衙門,如今掛上了“華夏軍武昌留守府”的牌匾。衙門前寬闊的廣場上,一夜之間立起了三塊巨大的木制告示牌,蒙著醒目的紅布。這一不尋常的景象,吸引了無數百姓遠遠圍觀,交頭接耳,猜測著這位新主君又要頒布什麼新的律令。

    日上三竿,一隊精神抖擻的士兵小跑而來,在告示牌前肅立。隨即,向拯民在一眾文武的簇擁下,大步走上了臨時搭建的木台。他今日未著甲冑,只穿了一身藏青色的常服,身形挺拔,目光沉靜。在他身側,雪魄安靜蹲坐,威儀自成,琥珀色的眼眸掃過下方黑壓壓的人群,竟讓有些騷動的人群瞬間安靜了下來。

    沒有繁瑣的儀式,向拯民走到台前,聲音清朗,透過初夏的空氣,清晰地傳遍廣場︰

    “武昌城的父老鄉親們!”

    只一聲稱呼,便讓許多心存隔閡的本地士紳和百姓微微一愣。不是“子民”,不是“黔首”,而是透著些許親切的“父老鄉親”。

    “自我軍入城以來,承蒙各位信賴,市井漸復,人心稍安。然,亂世求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今日,在此頒布三令,望與武昌上下,同心協力,共度時艱,開創一番新氣象!”

    他話音一頓,猛地揮手︰“揭榜!”

    士兵應聲扯下紅布。三塊巨大的木牌上,用遒勁的楷書,寫著三條簡明扼要的政令︰

    其一︰減免武昌府全境,本年夏、秋兩稅!

    其二︰嚴令保護城中所有手工業作坊,匠戶按技藝評定等級,由官府登記造冊,一體保護,不得侵擾!

    其三︰即日興辦‘武昌學堂’,凡適齡孩童,不論出身,皆可報名入學,免束,學堂設‘格致’新課,授天地萬物之理!

    三條政令,如同三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人群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減免賦稅!還是夏秋兩稅全免!這對于在明末苛捐雜稅下苦苦掙扎的平民百姓而言,不啻于久旱甘霖!人群中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許多老人甚至激動得熱淚盈眶,當場就要跪拜,被維持秩序的士兵連忙扶起。

    保護工匠?這在“士農工商”等級森嚴的時代,簡直是破天荒的事情!圍觀的匠戶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世代被視為“奇技淫巧”,何曾受過官府明令“保護”?有人搓著手,眼眶發紅,喃喃道︰“這……這真是……”

    而第三條,興辦學堂,還免束,更是打破了知識的壁壘。不少貧寒家庭的父母,看著身邊懵懂的孩童,眼中第一次燃起了名為“希望”的光芒。只是那“格致課”是什麼?無人知曉。

    向拯民抬手,壓下鼎沸的人聲,繼續道︰“此三令,非一時權宜之計,乃是我‘華夏’立身之基!民富則國強,工巧則器利,啟智則未來可期!政令頒布,重在落實。自今日起,由覃玉夫人,總領武昌一應民政,負責三令推行!”

    一襲素雅衣裙的覃玉應聲上前一步,向台下百姓微微頷首。她氣質溫婉,目光卻堅定,早已不是當年鄂西山寨中的土司之女。她清亮的聲音響起︰“拯民信重,玉必竭盡全力。即日起,于衙門外設‘民政咨詢處’,專人解答三令細則,辦理匠戶登記、學堂報名事宜。凡有官吏膽敢借機勒索、陽奉陰違者,皆可來此告發,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她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人群中響起陣陣叫好聲。

    新政的頒布,如同給這座飽經創傷的古城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減免賦稅的消息像長了翅膀,飛入武昌府轄下的每一個鄉村,田間地頭,農夫們直起腰桿,臉上露出了多年未見的輕松笑容。

    匠戶登記處排起了長隊。鐵匠、木匠、織工、陶匠……他們拿著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忐忑又期待地等待著官府的評定。一個老銅匠捧著自己精心打造的一只紫銅瑞獸香爐,手都在發抖,對負責登記的柳明道︰“大人,小老兒的手藝,真……真能入冊?以後官府真保護俺們?”

    柳明,這位曾經的落魄秀才,如今身著嶄新的學官服飾,聞言溫和一笑,提筆在冊子上認真記錄︰“老丈放心,此乃向將軍與覃夫人親定之策。技藝入冊,便是受我‘華夏’認可與庇護之匠人,不僅無人敢欺,日後若有軍工、民用之大件,官府還會優先征召,給付工錢。”

    老銅匠聞言,激動得老淚縱橫,連連作揖。

    而最為熱鬧的,莫過于原江夏縣學舊址改建的“武昌學堂”。報名當日,人山人海。不僅有衣衫襤褸的貧家子,也有一些觀望許久,最終被“格致課”勾起好奇心的中等人家子弟。柳明作為首任校長,忙得腳不沾地,親自面試登記,安排分班。

    他手中,正在加緊編纂的《格致入門》教材,已然有了雛形。上面不僅有基礎的算術、幾何,還破天荒地加入了杠桿、滑輪、光的直射、水的浮力等簡單物理現象的解釋,並配以阿鐵工坊里的一些機械圖示。這在當時,無疑是離經叛道的學問,卻也讓柳明自己,在編寫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探索未知世界的巨大樂趣。

    與此同時,在城西劃出的一大片區域內,阿鐵正帶著從施南跟來的核心工匠,以及新招募的本地鐵匠,熱火朝天地籌建著武昌軍工分坊。高大的爐灶已經砌起,水力鍛錘的基座也已打好。

    阿鐵的心思,卻早已飛到了更遠的地方。他拿著向拯民給他的幾張極其粗略的草圖——上面畫著一種與傳統前裝槍截然不同的結構,槍栓、擊針、定裝金屬彈藥……這就是向拯民提到的“後裝槍”概念。

    “大人,這……這真能成?”阿鐵撓著被火星燎得發卷的頭發,眉頭緊鎖。他習慣了鍛造火銃、突火槍,對于這種要從槍管後面裝填彈藥的方式,感到匪夷所思。

    “原理是通的。”向拯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難點在于閉鎖機構要絕對可靠,不能漏氣,還有金屬彈殼的制造。不急,慢慢試,需要什麼材料、人手,直接找覃玉調撥。記住,這是我們未來抗衡甚至超越北方強敵的關鍵!”

    阿鐵看著草圖,眼中漸漸燃起工匠特有的那種執著光芒︰“大人放心,俺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把這‘後裝’的關竅給琢磨出來!”

    新政推行,並非一帆風順。減免賦稅動了某些原本指望從中盤剝的胥吏的奶酪;保護工匠讓一些習慣了欺壓匠戶的豪強不滿;而興辦學堂,尤其是那聞所未聞的“格致課”,更是在一些守舊文人中引起了非議,私下里議論這是“敗壞學風,崇尚奇技”。

    這一日,覃玉正在處理一樁糾紛,幾個舊衙門的胥吏陽奉陰違,試圖在匠戶登記時索要賄賂,被早有準備的覃玉派人抓了個正著,當場杖責革職,以儆效尤。她雷厲風行的手段,頓時震懾了不少宵小。

    忙碌間隙,她與向拯民並肩站在留守府的二層回廊上,望著遠處學堂方向升起的裊裊炊煙——那是學堂為貧寒學子準備的午膳。

    “阻力不小。”覃玉輕聲道,語氣卻無絲毫氣餒,“尤其是學堂那邊,有些老學究,說我們教的不是聖賢書。”

    向拯民負手而立,淡淡道︰“聖賢書要讀,但格物致知之理更要明。時代變了,不能抱著老黃歷等死。讓他們說去吧,十年、二十年後,再看是誰對誰錯。”他轉頭看向覃玉,目光柔和,“辛苦你了,玉兒。”

    覃玉微微一笑,搖了搖頭。她看著城中漸漸恢復的煙火氣,看著匠坊區升起的裊裊青煙,听著隱約傳來的學堂稚子讀書聲,輕聲道︰“只要能看見這萬家燈火,再辛苦也值得。”

    雪魄不知何時來到他們身邊,用大頭蹭了蹭覃玉的手。它似乎也喜歡這座逐漸煥發生機的城市,喜歡看到人們臉上不再是恐懼和麻木,而是帶著希望忙碌的景象。

    夕陽的余暉灑在武昌城的青瓦白牆之上,也灑在這一人一虎的身上。三條新政,如同三顆充滿生命力的種子,已然在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上深深扎根,靜待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的那一天。一個新的武昌,正在這新舊交替的陣痛中,悄然孕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方便以後閱讀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第49章新政三令︰向拯民安武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第49章新政三令︰向拯民安武昌並對喋血明末,白虎戰神掃八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