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先生把最後一塊青磚碼放整齊,這“封金井”的活兒,就算是徹底完事了。
    老常太太,入土為安。
    常老三往墳上壓了墳頭紙,本來就一口人只能壓半張,現在二老團圓了,得換上整張的,
    隨後帶著家人,對著那嶄新的墳包,結結實實地磕了三個響頭。
    這一次,他們沒有再嚎啕大哭。悲傷還在,但更多的是一種塵埃落定的平靜。
    李山河看著那座靜靜矗立在晨光中的新墳,心里頭也松了口氣。
    從昨天半夜到現在,他那根弦一直繃著,這會兒,總算是能松快松快了。
    他招呼著彪子他們幾個,開始收拾家伙什。
    按照村里的規矩,今天下葬,女人是不能跟著上山的,說是陰氣重,對女人不好。
    所以,李山河的那幾個媳婦兒,這會兒應該都在老常家幫忙準備後頭的席面呢。
    他正想著,忽然一拍腦門,想起個事兒來。
    那塊黃仙上供的肉干!
    他趕緊從自己隨身背著的那個軍綠色帆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把那塊用油紙包著的肉干給拿了出來。
    這玩意兒,他可不敢私吞。
    這可是“仙家”送給老常太太的,是份天大的體面。他得原原本本地交到主家手里。
    他拿著肉干,走到還有些失魂落魄的常老三跟前。
    “三大爺。”李山河把手里的油紙包遞了過去。
    “山河,這是?”常老三一臉的疑惑。
    李山河湊到他耳邊,壓低了聲音,把昨天晚上那只白色黃皮子前來拜山,並且留下這塊肉干當“供品”的事兒,簡單地說了一遍。
    他沒敢說得太詳細,怕嚇著常老三,只說是山里的生靈有靈性,感念常奶的恩德,特來送行。
    饒是如此,常老三听完,也是驚得目瞪口呆,半天都合不攏嘴。
    他捧著那塊還帶著點溫熱的肉干,手都開始哆嗦了,嘴里喃喃地說道︰“這怎麼可能,黃大仙給俺娘上供?”
    他顯然是被這事兒給震住了,一時間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捧著那塊肉干,像是捧著個燙手的山芋。
    “先生!先生您快給瞅瞅!這……這可咋辦啊!”常老三沒轍了,只能捧著肉干,跌跌撞撞地跑去找那個山羊胡先生。
    那先生正在收拾自己的法器,听見常老三的呼喊,抬起頭。
    當他看到常老三手里那塊肉干,又听完常老三結結巴巴的敘述後,那張一直波瀾不驚的臉上,終于露出了掩飾不住的震驚。
    他快步走過來,從常老三手里接過那塊肉干,放在鼻子底下,仔細地聞了聞。
    隨即,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李山河,那眼神,復雜極了。
    李山河被他看得渾身不自在,心說你瞅我干啥,又不是我讓那黃皮子來的。
    先生沉思了片刻,才對常老三說道︰“這是天大的福報。老太太在天有靈,德行感召了山神。這供品,受得起。”
    他頓了頓,又說道︰“把這塊肉干,和家里的貢品放在一起,供在靈前。”
    常老三听完,激動得眼淚都下來了,連連點頭︰“哎!哎!謝謝先生!謝謝先生指點!”
    一場小小的風波,就這麼被先生幾句話給化解了。但這件事在送葬隊伍里引起的震動,卻是巨大的。
    所有人都用一種又敬又畏的眼神,看著那個嶄新的墳包,也看著站在一旁的李山河。
    他們都明白了,今天這趟活兒,不簡單。
    這李山河,怕是也不簡單。
    接下來,就是下葬儀式的最後一步——燒紙。
    一大堆黃澄澄的紙錢,被堆在了墳前,點燃。熊熊的火焰升騰而起,黑色的煙灰隨著山風,漫天飛舞。
    所有戴孝的親人,都把自己頭上、胳膊上系的白布孝帶解下來,扔進了火堆里。
    這寓意著,把悲傷和孝心,都隨著這把火,送給地下的親人。
    李山河看著那熊熊燃燒的火堆,也招呼著彪子他們幾個。
    “來,都把家伙什拿過來。”
    他帶頭把自己的鐵鍬,在火堆上方來回燎了幾下。
    “這叫‘過火’,”他給幾個一臉不解的小子解釋道,“咱們今天動了土,見了棺,家伙什上都沾了陰氣。用這陽火燎一燎,把晦氣都燎干淨了,省得帶回家去。”
    幾個小子一听,恍然大悟,連忙有樣學樣,把自己的鐵鍬、鎬頭,都在火上燎了一遍。
    做完這一切,山上的儀式,才算是真正地結束了。
    先生對著墳包,又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然後對常老三說道︰“行了,下山吧。記住,下山的時候,誰也別回頭。”
    “好,好,都听先生的。”
    于是,浩浩蕩蕩的一群人,又開始順著來時的路,往山下走去。
    山路上,李山河走在最前面。
    他能感覺到,身後那幫小子,還有村里其他人看他的眼神,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他心里頭暗自苦笑。
    這下好了,以後村里再有誰家辦白事,估計第一個就得想到他李山河。
    他這“朝陽溝小太歲”的名頭,怕是要往“朝陽溝白事一條龍”的方向發展了。
    他可不想干這個。太他娘的折磨人了。
    眾人浩浩蕩蕩地回到了山腳下,李山河那輛威風凜凜的拖拉機,還靜靜地停在那兒。
    這一下,拖拉機可就成了香餑餑了。
    來的時候,就李山河他們七個人。
    現在回去,這送葬的隊伍里,光是壯年老爺們,就有二三十號。
    誰不想坐個現成的車,省點腿腳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