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視頻後的第一天,趙北北幾乎每隔半小時就要刷新一次手機。電量從滿格掉到紅色預警,充電寶是她從周家帶出來的為數不多的“現代裝備”之一,此刻正兢兢業業地工作著,數據線另一頭連著那個老舊插座,像一根維系著她與外界聯系的脆弱臍帶。
    播放量像蝸牛爬坡,好不容易蹭到了一千多。點贊數停在三十幾個,大多是系統推送的“僵尸粉”或者隨手一劃的“愛心”。評論區的空白,像一塊巨大的嘲笑,無聲地提醒著她的自不量力。
    “急什麼,種子剛埋下去……”她喃喃重復著昨晚安慰自己的話,可心底那點微弱的火苗,還是被這冰冷的現實一點點壓了下去。
    她把注意力轉回到糖坊里。失敗是常態,成功是偶然。熬過火的糖稀帶著一股糊味,只能心疼地倒掉;溫度掌握不好,花生糖切開來盡是氣孔,賣相難看。爺爺筆記上那些看似簡單的字眼——“火候到了”、“手感對了”,實踐起來卻如同隔著一層迷霧。
    下午,她嘗試做松子糖。松子貴,她只舍得買了一小罐,下手便格外謹慎。熬糖時生怕過了火候,結果糖稀掛旗的狀態稍欠,倒入松子後還沒來得及完全拌勻壓實,邊緣就開始凝固了。成品坑坑窪窪,松子分布不均,吃起來粘牙。
    挫敗感像潮水般涌來。她看著那盤失敗的松子糖,又看了看毫無動靜的手機,一股巨大的疲憊和自我懷疑將她淹沒。也許周偉說得對?也許婆婆是對的?離開他們,她真的什麼都不是?這間破糖坊,這本老掉牙的筆記,根本撐不起她的未來。
    她靠在冰冷的灶台邊,閉上眼楮,努力把涌上眼眶的酸澀逼回去。不能哭,趙北北,哭了就更沒人看得起你了。
    就在這時,手機屏幕忽然亮了一下,伴隨著一聲清脆的提示音。
    是評論!
    她的心猛地一跳,幾乎是撲過去抓起手機。手指因為激動和寒冷有些僵硬,劃了好幾下才解鎖屏幕。
    果然,在“趙氏糖坊”唯一的視頻下面,出現了一條評論。ID只有一個簡單的詞︰“淮南”。
    不是鼓勵,不是好奇,而是一條長長的、措辭極其犀利的“差評”。
    “博主勇氣可嘉,但創業光靠情懷和蠻力遠遠不夠。恕我直言,從這個視頻里,我看到的只有問題︰
    1.內容層面︰節奏拖沓,前3秒沒有抓住觀眾眼球的核心鉤子。整個拉糖過程長達數分鐘,雖有獵奇性,但缺乏剪輯和重點提煉,用戶耐心有限。
    2.視覺層面︰光線昏暗,無法凸顯產品的質感。拉糖成功後本該是視覺高潮,卻因光線問題,糖體色澤大打折扣。背景雜亂,無法建立品牌高級感。
    3.產品層面(根據成品形態推測)︰拉糖成品切面大概率氣孔不均,說明熬糖溫度或攪拌時機有誤,影響酥脆口感。包裝(如有)毫無設計感和品牌辨識度,地攤貨既視感。
    4.核心問題︰你的競爭力到底是什麼?是‘百年老店’這個虛名,還是你能做出比別人更好吃、更具吸引力的糖?目前看來,兩者皆不突出。
    建議沉下心,先打磨好產品,理清商業模式,再談‘盤活’二字。否則,這只是又一場很快就會熄滅的自嗨。”
    每一個字都像一根針,精準地扎在她最痛的地方。尤其是最後那句“自嗨”,像一記耳光,扇得她臉上火辣辣的。
    疲憊和委屈瞬間被一股難以抑制的怒火取代。她辛辛苦苦、耗盡力氣拍出來的視頻,在這個“淮南”眼里,竟然一文不值?他懂什麼?他了解這老糖坊的歷史嗎?他知道拉糖需要多大的力氣嗎?他嘗過這糖的味道嗎?就在那里大放厥詞!
    什麼內容、視覺、產品、商業模式……滿口听起來高大上的詞,不就是看不起她這土作坊嗎?
    憤怒讓她手指發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她點開回復框,指尖在屏幕上用力敲打,恨不得戳穿屏幕︰
    “這位‘淮南’老師,您站著說話不腰疼!您這麼懂,怎麼不去盤一家試試?我的糖好不好吃,您嘗過嗎?!您知道熬糖火候多難掌握嗎?知道拉糖要多大的力氣嗎?什麼商業模式,什麼高級感,我就想老老實實把爺爺的手藝傳下去,把糖做好,有錯嗎?!!”
    一連串的質問和感嘆號,像子彈一樣發射出去。發送成功後,她胸口還在劇烈起伏,呼出的白氣都帶著憤懣。
    她把手機扔到炕上,仿佛那是什麼燙手山芋。走到水缸前,舀起一瓢冷水,咕咚咕咚灌了幾大口,冰涼的液體順著喉嚨滑下,才稍微壓下了心頭那股邪火。
    冷靜下來,一絲後悔又悄然浮起。是不是太沖動了?那個“淮南”說話雖然難听,但好像……又沒說錯?
    她重新撿起手機,一字一句地又把那條長評看了一遍。拋開那些刺眼的詞匯,他指出的問題——節奏慢、光線暗、包裝差、競爭力不明確……似乎每一條都客觀存在。她自己拍的時候不也覺得不夠好嗎?只是不願意承認罷了。
    還有他說的“核心競爭力”……爺爺的糖,和超市里賣的,到底有什麼不同?除了情懷,還有什麼?
    這些問題,像石頭一樣投入她原本就混亂的心湖,激起更大的波瀾。
    她煩躁地放下手機,目光落在爺爺那本攤開的筆記上。翻到某一頁,上面是爺爺記錄某次熬糖失敗的心得︰“心浮氣躁,火候必過。做糖如修行,需靜心。”
    她怔住了。
    是啊,她太急了。急著證明自己,急著做出成績,急著打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的臉。以至于別人一句批評,就讓她方寸大亂。
    那個“淮南”或許說得不對,或許方式討厭,但他的出現,至少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她此刻的狼狽和慌亂。
    她再次拿起手機,看著自己那條充滿火藥味的回復,覺得幼稚又可笑。她沒有刪除,就讓它留在那里,像是一個成長的印記。
    然後,她做了一件自己都沒想到的事。她點開了“淮南”的頭像,那是一片空白的默認圖像。他的主頁沒有任何內容,關注和粉絲也都是零。像個幽靈,只為給她留下那條刻薄的評論而存在。
    真是�奇怪的人。
    窗外,天色徹底暗了下來,又下雪了。雪花無聲地飄落,覆蓋了老糖坊破敗的屋頂和院落,也仿佛暫時覆蓋了外界的喧囂和內心的焦灼。
    趙北北把今天失敗的松子糖收起來,雖然賣相不好,但味道還行,可以自己吃,或者送給五嬸家的小孩。她重新生起爐火,準備給自己煮點粥。
    灶膛里的火苗重新燃起,驅散了些許寒意。她看著那跳躍的火焰,心里忽然平靜了許多。
    “淮南”是吧?她舀起一勺米,心里默默地想。
    你說我不行,我偏要做給你看。
    你說產品不行,我就把糖做得無可挑剔。
    你說內容不行,我就拍出更好的視頻。
    商業模式?核心競爭力?她不懂那些復雜的詞,但她知道,爺爺的手藝是真的,這片黑土地長出的東西是真的,她趙北北想活下去、想活好的心,也是真的。
    這就夠了。
    至于那個藏在屏幕後面的“毒舌評論家”……
    粥在鍋里咕嘟咕嘟地冒著泡,米香漸漸彌漫開來。
    咱們走著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