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麻麻亮,父親終于回到了熟悉的家鄉,家在距離縣城四五十公里的偏遠山區,一路上,踫到熟人,都在詢問阿嬸的下落,父親一路搭車,一路慢走,心懷忐忑走在路上。
    父親只琢磨兩件事︰如何收拾梁平,如何給阿嬸的父母交代來龍去脈。
    終于在日落時分,父親回到了家中。爺爺奶奶很是奇怪,為何去了這麼幾天就回來了?為何只有自己一人回來?父親一五一十的交代了整個過程,爺爺氣的半死,拿著斧頭就要去找梁平,奶奶立馬攔住,當務之急是告訴阿嬸的爸媽,一家三口馬不停蹄地趕往謝家。
    謝家父母也很疑惑,為何不見自己女兒,父親連忙拿出家書,阿嬸的父親一把搶過,帶著老花鏡看了起來。
    媽老漢︰你們好!見字如面,我是謝芳桃,請原諒我私自做主嫁給蒙古大哥,形式所逼,梁平不安好心,背信棄義,騙取我們信任,趁我們睡覺,將我賣給蒙古大哥,劉敦福與這件事毫無關系,我是自願留下,如有機會,我會回來的。
    謝家父母無話可說,謝絕了父親三口,就要去找梁平麻煩。
    奇怪的是,有人說看見梁平回來了,可一眨眼的功夫,又消失不見了。找尋無果,各自都回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父親正穿好衣服,門外響起框框敲門聲,爺爺開門一看,竟然是警察。
    警察說明來由︰你涉嫌拐賣婦女,請跟著我們走一趟。父親一臉茫然,就被警察帶走了。
    爺爺奶娘急壞了,連忙跟著警察去往派出所。警察說明緣由,謝芳桃父母報警告父親騙其女兒去蒙古,並將賣給蒙古人,父親被審訊,一直堅持自己並未拐賣阿嬸,拐賣她的是梁平。
    警察立馬追尋梁平,可並未找到梁平,當時通訊較差,找一個有心躲藏的人比登天還難。而去蒙古尋找阿嬸也有很大風險,當地的人蠻橫無理,若是發生沖突,就算自己穿著這身衣服也難以脫身,所以,他們並不想去。
    父親說可以找阿嬸父母對峙,阿嬸在自己離開時寫了一封家書,承諾這事兒和自己並無關系,奈何阿嬸父母謊稱自己並未得到這封所謂洗罪的家書,警察也無可奈何,給出兩種方案︰要麼自己認罪進行勞動改造,要麼和阿嬸父母和解。
    爺爺奶奶當然選擇後者,自己唯一的兒子,不想她背負勞改犯的罪名過日子。
    阿嬸的父母獅子大開口,要八千安撫費,少于八千就去坐牢。
    父親一听,心里火冒三丈,先不說是不是我拐賣的,八千什麼概念,相當于現在的五六萬。不同意,對于當時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巨款,不吃不喝十年能不能存這麼多,父親不想拖累爺爺奶奶,自己決定去坐牢。
    爺爺奶奶東平西湊還是只湊夠了四千五,距離安撫費還差的很遠。
    姑姑結婚比較早,嫁了一個商人,也就是後的來姑父,托了很多關系,找了一個中間人做了調節,給父親保釋出來了,阿嬸父母也同意了四千五的安撫費。
    父親被關在看守所一個多星期,非常害怕且後悔,害怕自己因此含冤入獄,後悔自己頭腦一熱去外地打工被有心之人哄騙,甚至最不理解的是阿嬸父母反咬一口,明明自己也是受害者,卻變成了“凶手”。其實罪魁禍首是梁平。
    第一課還沒明白其中厲害,第二課又接踵而來。
    父親窩著一肚子火回到家中,拿著鐮刀就要去找梁平。爺爺奶奶還在後怕,連忙攔住父親,若是再出事兒,整個家就廢了。
    父親壓制住心中的怒火,平靜了下來,爺爺奶奶也勸父親就當是吃一塹長一智,父親不再冒火,就當是長一個教訓,不要輕信他人,盡管關系多鐵。這件事也在父親心中播下了一顆成長的種子。
    總之,社會這本書,父親才剛翻開第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