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代當知縣

甘泉破賊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葉河那拉提 本章︰甘泉破賊

    雍正五年,陝甘地界旱了整三月。甘泉縣外的子午嶺像塊烤焦的炭,連山坳里的酸棗刺都卷著邊,唯獨山深處的黑風寨,夜夜飄著肉香。這日天剛擦黑,縣城西頭的“福順鏢局”突然炸了鍋——鏢頭王虎帶著十二名鏢師押著三十車鹽糧進了山,再出來時,只剩三具被馬拖得稀爛的尸體,鹽糧和活人全沒了蹤影。

    縣丞周敬之跌跌撞撞沖進縣衙時,知縣劉滿倉正蹲在院里,對著塊剛從地里刨出來的土疙瘩發呆。他三十出頭,穿著件洗得發白的青布官袍,褲腳還沾著泥——下午剛去城外查看過耐旱的谷種。听見周敬之帶著哭腔的稟報,劉滿倉把土疙瘩往懷里一揣,起身時眼里的溫和全褪了,只剩股沉得壓人的冷。

    “帶仵作,去現場。”他只說了五個字,腳步已經跨出了院門。

    福順鏢局的院子里,三具尸體被草席蓋著,血腥味混著汗味,嗆得人嗓子發緊。仵作老陳掀開草席,劉滿倉一眼就盯住了尸體的傷口——傷口邊緣齊整,是被厚背鬼頭刀砍的,但切口處沾著點暗綠色的粉末。他蹲下身,用指甲挑了點粉末捻了捻,又湊到鼻尖聞了聞,眉頭皺得更緊︰“這不是咱們縣里鐵匠打的刀,刀上淬了東西。”

    周敬之在一旁哆嗦︰“大人,定是黑風寨的山賊干的!這伙人盤踞子午嶺五年了,前幾任知縣要麼不管,要麼派兵去剿,反被他們劫了糧草,連縣尉都折了兩個……”

    “慌什麼。”劉滿倉打斷他,目光掃過院子角落——那里有幾道新鮮的車轍,轍印比尋常糧車寬些,而且每道轍印邊緣都有個小小的三角缺口。他站起身,走到鏢局掌櫃跟前︰“王鏢頭押鏢前,有沒有說過要走哪條路?”

    掌櫃的哭紅了眼︰“說、說走老龍溝那條近路,說黑風寨的人一般不往那邊去……”

    “不往那邊去,偏往那邊劫,”劉滿倉摸著下巴上的短須,“要麼是有人報信,要麼是他們早就等著了。”他轉頭對周敬之說︰“派兩個衙役,去老龍溝查探,記住,別驚動任何人,只看路面的痕跡,尤其是馬蹄印和車輪印。再讓人去城里所有鐵匠鋪問問,最近有沒有人打過大號的厚背鬼頭刀,刀上要淬東西的。”

    安排完,劉滿倉又蹲回尸體旁,老陳正在解一具尸體的衣服,胸口處有個烏青的掌印。“大人,這掌印力道極重,肋骨都斷了三根,不像是尋常山賊能有的功夫。”老陳低聲說。

    劉滿倉點頭︰“黑風寨的寨主叫什麼?”

    “叫‘過山風’,沒人知道真名,只說他拳腳厲害,手里有百十來號人,還有十幾匹好馬。”周敬之趕緊答。

    “百十來號人,劫三十車糧,至少要二十輛馬車,老龍溝的路窄,馬車不好錯車,他們得提前把路堵上。”劉滿倉站起身,“走,去老龍溝。”

    老龍溝離縣城有二十里地,等劉滿倉趕到時,天已經黑透了。衙役舉著燈籠,照亮了路面——果然,路中間有棵被砍倒的大樹,樹干上的切口還在滲汁,是剛砍沒多久的。樹旁的路面上,車輪印雜亂,有新有舊,劉滿倉蹲下來,借著燈籠光看那轍印,果然和鏢局院子里的一樣,邊緣有三角缺口。他順著轍印往溝里走,走了約莫半里地,發現路邊的草被踩倒一片,地上有幾滴暗紅色的血跡,還有個掉落的銀簪子,簪子上刻著個“李”字。

    “這簪子不像是山賊能戴的,倒像是大戶人家的姑娘用的。”周敬之拿起簪子看了看。

    劉滿倉接過簪子,在手里掂了掂︰“甘泉縣姓劉的大戶不多,城西的李秀才家,城南的李員外家,還有……”他頓了頓,“鏢局掌櫃的夫人,好像也姓李?”

    “對!鏢局王掌櫃的夫人李氏,前幾天還去城隍廟上香呢!”周敬之眼楮一亮。

    劉滿倉沒說話,又往前走了一段,路面突然變干淨了,像是被人刻意掃過。“這里就是他們裝車的地方,掃得這麼干淨,是怕留下痕跡。”他站起身,“回去吧,明天去李秀才家和李員外家問問,看有沒有姑娘丟了簪子。再去鏢局,問問王掌櫃的夫人,這簪子是不是她的。”

    第二天一早,衙役先回來了——城里的鐵匠鋪都問遍了,沒人打過淬東西的厚背鬼頭刀,倒是有個鐵匠說,半個月前有個蒙面人來問過,說要打二十把,鐵匠覺得不對勁,沒敢接。另兩個去老龍溝的衙役也報,說在溝深處發現了幾處馬蹄印,馬蹄鐵上有個小豁口,像是被石頭磕的。

    “二十把刀,二十輛馬車,”劉滿倉坐在大堂的椅子上,手指敲著桌面,“過山風要這麼多刀干什麼?他平時劫道,用不上這麼多制式的刀。”正想著,去李員外家的衙役回來了,說李員外家的小姐上個月確實丟了支銀簪,和撿到的一模一樣,但小姐說丟在自家後花園了,不知道怎麼會到老龍溝。

    “後花園丟的,卻出現在山賊劫鏢的地方,”劉滿倉皺起眉,“要麼是小姐撒謊,要麼是有人從她家偷了簪子,帶到了老龍溝。”他又問︰“李員外家最近有沒有客人來?尤其是從外地來的。”

    “有,李員外的遠房佷子,叫李三,上個月來的,說是來投奔他,現在還住在府里。”衙役答。

    劉滿倉眼楮眯了眯︰“李三?帶幾個人,去把李三帶來問話。”

    沒過多久,李三被帶來了。他二十多歲,長得精瘦,穿著件綢緞袍子,卻總忍不住撓胳膊——像是身上有虱子。劉滿倉打量著他︰“你是李員外的佷子?哪里人?”

    “回、回大人,小的是西安府人,家父是李員外的堂弟,去年去世了,小的沒人依靠,就來投奔叔父。”李三低著頭,聲音有點發顫。

    “上個月你堂妹丟了銀簪,你知道嗎?”劉滿倉問。

    “知道,叔父還讓家里人找了好幾天,沒找到。”李三答得干脆。

    劉滿倉突然提高聲音︰“那老龍溝里撿到的銀簪,刻著‘李’字,你怎麼解釋?”

    李三猛地抬頭,眼里閃過一絲慌亂,又趕緊低下頭︰“小的、小的不知道什麼老龍溝……小的從沒去過那里。”

    “沒去過?”劉滿倉冷笑一聲,“那你胳膊上的傷是怎麼來的?”

    李三下意識地把胳膊往身後藏,卻被衙役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上有道新鮮的刀傷,還沒愈合。“這、這是小的不小心在廚房里切菜劃的!”李三急著辯解。

    “切菜能劃這麼深的口子?而且傷口邊緣是斜著的,像是被刀砍的,不是切菜劃的。”劉滿倉站起身,走到李三面前,“你上個月來甘泉,正好趕上縣里旱情嚴重,鹽糧漲價,而王鏢頭押的,正是鹽糧。你堂妹的銀簪出現在劫鏢現場,你胳膊上有刀傷,你說你沒去過老龍溝,誰信?”

    李三的臉瞬間白了,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劉滿倉盯著他的眼楮︰“說,是不是你給黑風寨報的信?過山風許了你什麼好處?”

    李三撲通一聲跪下來︰“大人饒命!小的不是故意的!是過山風的人找到小的,說如果不給他們報信,就殺了小的……小的害怕,就、就告訴他們王鏢頭要走老龍溝……”

    “他們怎麼找到你的?”劉滿倉追問。

    “小的以前在西安府賭錢,欠了賭場的錢,是過山風的人幫小的還了,讓小的來甘泉盯著鏢局的動靜……”李三哭著說,“他們還說,等劫了鏢,給小的五十兩銀子,讓小的離開甘泉……”

    “過山風現在在哪?”劉滿倉問。

    “小的不知道……他們只和小的在城外的破廟里接頭,從不讓小的去黑風寨……”李三搖頭。

    劉滿倉讓人把李三關起來,又對周敬之說︰“看來過山風不止想要鹽糧,還想利用李三在城里探消息。現在知道了他們的接頭地點,我們可以守株待兔。”他頓了頓,“再派個人去西安府,查一下李三說的賭場,看看和過山風有沒有關系。”

    接下來的兩天,劉滿倉讓人盯著城外的破廟,可一直沒人來。倒是去西安府的衙役傳回消息,說李三說的賭場早就關了,老板半年前就帶著錢跑了,據說是去了陝甘邊境。

    “跑了?”劉滿倉覺得不對勁,“過山風在子午嶺待了五年,前幾任知縣剿不動他,要麼是他太狡猾,要麼是有人在縣里幫他。”他想起之前尸體上的掌印,“那掌印的力道,不像是綠林莽夫能有的,倒像是練過武的世家子弟。”

    正想著,鏢局的王掌櫃來了,一進門就磕頭︰“劉大人,求您一定要找到我的兄弟和鏢車啊!那些鹽糧是城里幾戶大戶湊錢買的,要是找不回來,小的沒法交代啊!”

    劉滿倉扶起他︰“王掌櫃,你仔細想想,押鏢前有沒有什麼異常?比如有人問你鏢車的路線,或者家里有沒有陌生人來過?”

    王掌櫃皺著眉想了半天︰“異常……好像沒有。就是前幾天,我夫人回娘家,回來後說她的銀簪丟了,還哭了一場。對了,我夫人的娘家就在老龍溝附近的李家村!”

    “李家村?”劉滿倉眼楮一亮,“你夫人回娘家,有沒有遇到什麼人?”

    “她說遇到了幾個打獵的,看著像是山里的人,不過沒說話就走了。”王掌櫃答。

    劉滿倉立刻讓人備馬,帶著周敬之和幾個衙役去了李家村。李家村就在老龍溝山腳下,只有十幾戶人家,大多靠打獵和種地為生。劉滿倉找到王掌櫃的岳丈李老漢,問他女兒回來那天有沒有陌生人來村里。

    李老漢想了想︰“有,那天下午來了個穿黑衣服的人,問我老龍溝的路怎麼走,還問最近有沒有鏢車經過。我沒敢說,就把他打發走了。”

    “那人長什麼樣?”劉滿倉問。

    “個子挺高,臉上有道疤,從眼角到嘴角,看著挺嚇人。”李老漢答。

    “臉上有疤……”劉滿倉心里有了數,“李老漢,你知道黑風寨怎麼走嗎?”

    李老漢臉色一變︰“大人,那地方可去不得!山高路險,而且寨子里有崗哨,一靠近就會被發現。”

    “你去過?”劉滿倉追問。

    李老漢低下頭︰“年輕的時候去過一次,找過山風買過野味……那寨子在子午嶺深處的黑風洞,洞口有塊大青石,上面刻著個‘風’字。”

    劉滿倉謝過李老漢,帶著人往子午嶺深處走。山路越來越陡,兩邊的樹木越來越密,陽光都透不進來。走了約莫兩個時辰,前面突然出現一塊大青石,上面果然刻著個歪歪扭扭的“風”字。青石後面是個黑漆漆的山洞,洞口站著兩個山賊,手里拿著刀。

    “誰?干什麼的!”山賊大喝一聲。

    劉滿倉使了個眼色,身邊的兩個衙役突然沖上去,手里的鐵鏈一揮,就把兩個山賊的脖子套住了。沒等他們喊出聲,衙役已經捂住了他們的嘴,拖到了樹後。

    “大人,現在怎麼辦?直接沖進去?”周敬之壓低聲音問。

    劉滿倉搖頭︰“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硬沖會吃虧。先看看情況。”他順著山洞旁邊的小路往上爬,爬到半山腰,能看到山洞里面的情況——洞里擺著十幾輛馬車,正是王鏢頭押的那些,車旁有幾個山賊在喝酒,遠處還有幾個帳篷,隱約能听到說話聲。

    “馬車都在,人應該也沒走遠。”劉滿倉小聲說,“我們只有五個人,打不過他們,得回去調兵。”

    正準備往下爬,突然听到洞里有人說話︰“大哥,那批鹽糧什麼時候運走?縣里的劉知縣好像在查我們,會不會有麻煩?”

    另一個聲音粗聲粗氣地說︰“怕什麼!他一個文官,能奈我何?等過幾天,把鹽糧運到邊境,和那邊的人交易了,咱們就換個地方。”

    “那邊的人什麼時候來?”

    “快了,說是這幾天就到。對了,那個李三沒出什麼事吧?”

    “應該沒有,他只是個小嘍�@ 退惚蛔Х耍 膊恢 澇勖塹牡紫浮!br />
    劉滿倉心里一沉——過山風果然要把鹽糧運到邊境交易,而且還有同伙。他悄悄爬下山,帶著人往回走,路上對周敬之說︰“趕緊回縣衙,調派所有衙役,再去請駐守在鄰縣的綠營兵幫忙,就說有山賊勾結境外勢力,意圖謀反。”

    周敬之愣了︰“謀反?這會不會太嚴重了?”

    “不嚴重,綠營兵不會輕易出動。”劉滿倉說,“過山風要把鹽糧運到邊境,肯定是和那邊的叛軍有關,雍正爺最恨的就是謀反,只要說清楚,綠營兵一定會來。”

    回到縣衙,劉滿倉立刻寫了公文,讓人快馬加鞭送到鄰縣的綠營兵營。第二天一早,綠營兵千總張猛就帶著兩百個兵來了,個個手持長槍,腰佩大刀,氣勢洶洶。

    “劉知縣,山賊在哪?老子這就去把他們剿了!”張猛是個急性子,一進門就問。

    劉滿倉把黑風寨的位置和里面的情況說了一遍,又叮囑道︰“張千總,山洞里路窄,不宜強攻,最好分兩路,一路從正面進攻,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另一路從山洞後面的小路繞過去,斷他們的退路。”

    張猛點頭︰“好主意!就按你說的辦!”

    當天下午,兩百個綠營兵和幾十個衙役分成兩路,往黑風寨進發。劉滿倉和張猛帶著一百個綠營兵從正面走,另一路從後面繞。走到黑風洞洞口,里面的山賊已經發現了他們,紛紛拿起刀沖了出來。

    “殺!”張猛大喊一聲,綠營兵們立刻沖了上去,和山賊混戰在一起。山賊雖然勇猛,但綠營兵訓練有素,手里的長槍更是厲害,沒一會兒就倒下了十幾個山賊。洞里的過山風听到動靜,提著一把厚背鬼頭刀沖了出來——他果然臉上有疤,個子高大,眼神凶狠。

    “哪個不要命的,敢來攪老子的局!”過山風大喝一聲,一刀砍向旁邊的一個綠營兵。那綠營兵躲閃不及,被砍中了胳膊,鮮血直流。

    張猛見狀,提著大刀沖了上去︰“老子是綠營兵千總張猛,今天就來取你的狗命!”兩人刀來刀往,打了十幾個回合,過山風的功夫果然厲害,張猛漸漸有些吃力。

    劉滿倉在一旁看著,突然發現過山風的腳下有個小坑,每次他往左移動時,都會頓一下。他立刻對張猛大喊︰“張千總,打他左邊!他左邊腳有問題!”

    張猛一听,立刻改變招式,專攻過山風的左邊。過山風果然慌了,腳步亂了起來,被張猛一刀砍中了肩膀。就在這時,山洞後面突然傳來喊殺聲——另一路綠營兵到了!山賊們見狀,頓時慌了神,有的想跑,有的想投降。

    過山風知道大勢已去,轉身就想往山洞深處跑。劉滿倉早就料到他會這樣,讓人在山洞深處放了幾捆柴草,上面澆了煤油。過山風剛跑進去,劉滿倉就讓人點燃了柴草,濃煙瞬間彌漫了整個山洞。

    “咳咳……”過山風被濃煙嗆得直咳嗽,跑不動了,被追上來的張猛一腳踹倒在地,用鐵鏈捆了起來。

    山洞里的山賊見寨主被抓,紛紛放下武器投降。劉滿倉讓人清點人數,一共抓住了八十七個山賊,找到了三十車鹽糧,還有十幾匹好馬。他又讓人在山洞里搜查,發現了一個密室,里面有不少金銀珠寶,還有幾封書信——都是過山風和境外叛軍的往來信件,信里說要用鹽糧換武器,幫助叛軍造反。

    “好啊,果然是勾結叛軍!”張猛看完書信,氣得大罵,“劉知縣,這次多虧了你,不然這伙山賊還不知道要鬧出多大的事!”

    劉滿倉笑了笑︰“都是張千總帶兵勇猛,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他讓人把山賊和鹽糧都押回縣城,又去查看被關押的鏢師——他們都被關在山洞的另一間密室里,雖然受了點傷,但都還活著。

    回到縣城,百姓們听說劉知縣剿滅了黑風寨,都跑到街上歡呼,有的還送來了糧食和蔬菜。王掌櫃更是激動得磕頭謝恩,說要把自己的鏢局一半的利潤捐給縣衙,用來修橋鋪路。

    劉滿倉把過山風和幾個頭目押到大堂審訊。過山風一開始還嘴硬,說自己只是劫道,沒勾結叛軍。劉滿倉把書信扔在他面前︰“這些書信都是從你密室里搜出來的,上面還有你的字跡,你還敢狡辯?”

    過山風看著書信,臉色煞白,終于低下了頭︰“是……是我勾結的。我以前是叛軍的小兵,後來叛軍被打散了,我就帶著幾個人逃到了子午嶺,當了山賊。後來叛軍的人找到我,讓我幫他們收集鹽糧和武器,說等他們東山再起,就讓我當將軍……”

    “李三是你安排的?”劉滿倉問。

    “是,我讓他在城里探消息,尤其是鏢局的動靜。那天他報信說有鏢車走老龍溝,我就帶人去劫了。”過山風答。

    “那尸體上的掌印,是你打的?”劉滿倉又問。

    過山風點頭︰“是,那幾個鏢師反抗得厲害,我就用掌打了他們……”

    審訊完,劉滿倉讓人把過山風和幾個頭目關入死牢,其他山賊根據罪行輕重,有的判刑,有的發配邊疆。李三因為報信,也被判了流放。

    幾天後,劉滿倉把案情寫成公文,上報給了陝甘總督。總督看了公文,對劉滿倉大加贊賞,還把他的事跡上報給了朝廷。雍正皇帝听說後,下旨嘉獎劉滿倉,賞了他五十兩銀子,還升他為西安府同知。

    離開甘泉縣那天,百姓們都來送他,有的拉著他的手,有的塞給他自家種的水果。劉滿倉看著眼前的百姓,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這次能破了案,不光是靠智慧和勇氣,更靠了百姓的幫助。如果沒有李老漢指路,沒有王掌櫃提供線索,他可能還找不到黑風寨的位置。

    坐在馬車上,劉滿倉摸了摸懷里的土疙瘩——那是他在甘泉縣的地里刨出來的,雖然不起眼,卻承載著他在那里的記憶。他知道,不管到了哪里,他都不會忘記自己是個知縣,要為百姓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子午嶺的風從車窗外吹進來,帶著一絲草木的清香。劉滿倉望著遠處的山巒,嘴角露出了微笑——甘泉縣的旱情應該快緩解了,等下了雨,地里的莊稼就能活了,百姓們也能過上好日子了。而他,也要去西安府,開始新的工作,繼續為朝廷效力,為百姓謀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清代當知縣》,方便以後閱讀我在清代當知縣甘泉破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清代當知縣甘泉破賊並對我在清代當知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