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試日期漸近,
沭陽縣的文學氛圍也愈發濃稠起來。
這日,城東“雅集軒”茶館辦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文會,
發起者是本縣幾位頗有文名的老秀才,
意在讓備考的童生們互相切磋,
交流心得。
茶館臨河而建,二樓雅間打通,
布置得清雅別致,
牆上掛著幾幅水墨丹青,
窗外垂柳依依,河風送爽,
倒是個以文會友的好去處。
收到帖子的,
多是本次府試成績靠前或有家學淵源的童生,
約莫二十來人。
甦惟瑾本不欲參與,
但七叔公和趙教諭都暗示他需適當露面,
既可探听風聲,亦可揚名固譽,
他便也來了。
他一襲半舊青衫,
坐在靠窗的不起眼位置,
神色平靜,與周遭或興奮、或緊張、
或故作矜持的學子們格格不入。
孫志遠自然也來了。
他今日特意穿了件嶄新的寶藍色直裰,
頭戴方巾,手持一柄泥金折扇,
顧盼之間,頗有幾分風流自賞的意味。
自府試被甦惟瑾壓過一頭,
他憋屈了許久,
今日打定主意要在這文會上找回場子。
他身邊照例圍著幾個以他馬首是瞻的跟班,
不時發出刻意壓低的奉承笑聲。
文會伊始,照例是品茗閑談,
繼而以“臨河詠柳”為題,
各作詩一首暖場。
這是常規流程,眾人皆提筆蘸墨,沉吟起來。
不多時,便有詩作陸續呈上。
有寫“碧玉妝成綠絲絛”的穩妥之作,
也有“煙波江上惹離愁”的傷春悲秋。
孫志遠沉吟片刻,
揮筆寫就一首︰
“萬縷千絲拂畫橈,
春風剪出小蠻腰。
灞橋煙雨年年似,
一曲離歌送客遙。”
詩成,周圍頓時響起幾聲叫好。
“孫兄此詩,化用古意而出新,妙哉!”
“尤其‘小蠻腰’之喻,生動俏皮,真乃點楮之筆!”
孫志遠面露得色,折扇輕搖,
目光卻瞥向窗邊的甦惟瑾,帶著幾分挑釁。
甦惟瑾神色不變,略一思索,
提筆落墨,紙上現出詩句︰
“不斗 華不佔紅,
自飛晴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