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

第46章 案首之爭,文章驚四座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毒酒飄香 本章︰第46章 案首之爭,文章驚四座

    府試結束,龍門再啟。

    考生們或垂頭喪氣,或志得意滿,

    或麻木茫然,如潮水般涌出貢院,

    很快消散在沭陽城的大街小巷,

    只留下無數懸著的心

    和關于那個“特許參考的書童”的竊竊私語。

    貢院深處,至公堂旁側的閱卷房內,

    氣氛卻截然不同。

    燈火通明,香煙裊裊。

    十數位被聘為此次府試同考官的官員正襟危坐。

    這些同考官多由鄰近州縣的州縣學官(教諭、訓導等)以及德高望重的致仕(退休)老臣擔任。

    他們負責初步評閱試卷,

    其學問人品均需受人認可。

    面前堆疊著厚厚的試卷。

    房內只聞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偶爾的輕咳聲、

    以及壓抑著的、

    因看到狗屁不通文章而發出的無奈嘆息。

    提學御史周孚先周大人端坐主位。

    提學御史乃一省最高教育長官,

    由中央都察院御史出任,

    掌管一省學政、科舉考試,

    位高權重,本次府試即由他擔任主考官。

    周大人面色沉靜,

    手指卻無意識地輕叩著紫檀木案面,

    顯示出他內心的不平靜。

    他的目光,時不時會掃過被單獨放置在手邊的那份“玄字柒拾參號”答卷。

    經過糊名(將考生姓名籍貫密封)、

    謄錄(為防止筆跡認人,所有答卷由專人以朱筆重新抄寫,生成“朱卷”)等嚴格程序後,

    這份答卷的朱卷雖混于眾多試卷之中,

    但其內容,周大人早已爛熟于心。

    初步閱卷評級(采用“圈、尖、點、直、叉”五等標記)已畢,

    各房考官正在推薦本房“高薦”之卷

    ——即他們認為優秀、有資格取中的試卷。

    按照流程,這些被各房考官看好的試卷,

    才會被送到主考官周大人面前

    進行最後裁定,尤其是決定名次高下。

    “諸位,”

    周大人清了清嗓子,

    打破了閱卷房的沉寂。

    “各房可有佳卷推薦?

    尤其是那策問,關乎本府水利民生,

    乃此次取士重中之重,

    若有真知灼見,切莫遺漏。”

    幾位考官紛紛呈上本房選出的最優試卷,

    多是一些經義功底扎實、詩賦工整、

    策論四平八穩之作,

    符合一貫的取士標準,

    但鮮有令人眼前一亮者。

    周大人耐心地一一翻閱,

    點評幾句,卻不置可否。

    直到最後,他才仿佛不經意般,

    拿起手邊那份早已看過的試卷,

    遞給他下首一位資歷最老、

    以學問嚴謹著稱的致仕翰林陳老相公。

    陳老曾任翰林院學士,

    是兩朝元老,致仕後歸隱鄉里,

    因其德高望重、學問淵博,

    故被周大人特意請來擔任首席同考官,

    他的意見極具分量。

    “陳老,您看看這份。

    經義部分,對《春秋》‘鄭伯克段于鄢’的解讀,

    頗有幾分…嗯,奇峭之風。”

    周大人語氣平淡,

    眼神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陳老相公接過試卷,

    扶了扶老花眼鏡,

    初時神態悠閑。

    他是兩朝老臣,學問淵博,

    等閑文章難入法眼。

    然而,看著看著,

    他花白的眉毛漸漸擰了起來,

    嘴里發出“咦?”的一聲。

    “此子…膽量不小!”

    陳老相公點著經義部分的一段。

    “竟敢質疑朱注?

    言‘克’字並非全然貶斥鄭莊公之失德,

    亦有彰顯其政治手腕、

    維護國家穩定之意?

    還引《左傳》中‘多行不義必自斃’佐證,

    強調共叔段之咎?

    這…這雖非正解,

    倒也能自圓其說,

    提供了個新角度看問題…”

    其他考官聞言,也略感好奇。

    敢于在科舉考試中質疑權威注解,

    要麼是狂妄無知,

    要麼是真有見地。

    周大人不答,只示意他繼續看。

    陳老相公接著看詩賦,微微頷首︰

    “嗯,詠史懷古,筆力雄健,

    氣象開闊,不像少年人手筆,

    倒似飽經滄桑之士所作,難得。”

    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那篇讓周大人失態的策論之上。

    起初,他看的速度還正常。

    很快,他的閱讀速度慢了下來。

    身體不由自主地前傾,

    手指一行行劃過紙面,

    嘴唇無聲地翕動著,

    分明在逐字咀嚼。

    看到設立水則、數據預警部分,

    他眼中露出思索;

    看到“植被固土”、“梯田”之策,

    他猛地一拍大腿(差點把旁邊一位打瞌睡的考官嚇出好歹);

    看到“治水如治軍”、“系統籌劃”之論,

    他霍然抬起頭,眼中精光四射,

    看向周大人,聲音都因激動有些變調︰

    “周大人!此卷…此卷何在?!

    快找出其墨卷(原卷)!

    老夫要看看這究竟是哪位大才所作?!

    這…這治水之策,高屋建瓴,

    切中時弊,既有古聖先賢之遺風,

    又有…又有前所未聞之創見!

    若真能施行于沭水,

    實乃百姓之福,朝廷之幸啊!”

    陳老相公的激烈反應頓時吸引了所有考官的注意。

    一時間,那份朱卷被爭相傳閱。

    “唔,經義是有些離經叛道,

    但細究之下,並非胡言亂語…”

    “詩賦極佳!當為此次魁首!”

    “妙啊!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江河之上’!

    此言壯哉!”

    “咦?

    這‘以數術窺天時’…

    雖顯匠氣,卻似乎…頗有實效?”

    “何止實效!

    老夫在地方為官十載,

    深知河工之弊,

    歷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從未見過如此統籌全局之策!

    此子有相才之略!”

    驚嘆聲、爭論聲此起彼伏,

    閱卷房前所未有的熱鬧起來。

    幾乎所有考官都被這篇策論折服,

    那超越時代的眼光和極強的可行性,

    讓他們這些熟讀詩書、

    深知民間疾苦的官員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然而,當周大人緩緩道出此卷作者,

    正是那鬧得滿城風雨、

    特許參考的“奴籍書童”甦小九時,

    房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方才還贊嘆不已的幾位考官,

    臉色頓時變得精彩紛呈。

    “竟…竟是他?”

    一個胖胖的考官捻著胡須的手停住了,

    滿臉難以置信。

    “這…這怎麼可能?

    一個書童,豈能有如此見識?”

    “是啊,周大人,莫非其中…”

    另一位瘦高考官面露遲疑,

    暗示是否有槍手或者提前泄題的可能。

    “糊涂!”

    陳老相公卻猛地一杵拐杖,

    厲聲道。

    “爾等皆是讀聖賢書的,

    豈不聞‘英雄不問出處’?

    此文之氣象、之謀略,

    豈是尋常槍手能代筆?

    至于泄題,此次策問題乃周大人臨考前所出,

    如何泄露?

    難道周大人會自毀長城不成?”

    周大人面色一沉︰

    “試卷糊名謄錄,

    流程爾等皆在當場,

    本官亦是閱卷時才知此卷對應何人。

    莫非諸位信不過本官,

    也信不過這科舉法度?”

    那瘦高考官頓時冷汗涔涔,

    連稱不敢。

    但仍有考官顧慮重重︰

    “大人,陳老,非是我等迂腐。

    此子才華,確乎驚人。

    然其身份特殊,若點為案首,

    恐惹物議,說大人您…

    呃…有失權衡,

    恐于大人官聲有礙啊。”

    這話說得委婉,意思卻很明白︰

    點一個奴籍案首,

    容易招來非議,為了個寒門小子,不值得。

    “迂腐!迂腐之極!”

    陳老相公氣得胡子直翹。

    “為國取士,自當以才學論高低!

    豈能因出身而屈才?

    若因懼怕物議便埋沒此等經世之才,

    才是真正的有負聖恩,有損官聲!

    周大人,此子之才,

    遠超同儕,其策論尤為國士之風!

    老夫以為,此卷當為案首!”

    周大人目光掃過全場,

    將眾人神色盡收眼底。

    他心中早有決斷,

    此刻不過是要壓下所有異議。

    他緩緩起身,拿起那份朱卷,

    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本官受天子之命,

    提學一省,代天取士。

    首重者,才學德識!”

    “甦小九之卷,經義不落窠臼,自有風骨;

    詩賦氣象恢宏,已顯格局;

    而其策論…”

    周大人停頓了一下,目光灼灼。

    “諸位皆已看過,本官不再贅言。

    其論高遠務實,

    非皓首窮經之輩所能道,

    更非錙銖必較之吏所能企及。

    乃真正能安邦濟民之良策!”

    “若因門戶之見、出身之疑,

    便使明珠蒙塵,使國失良才,

    方才是本官失職,

    才是真正愧對朝廷,愧對陛下!”

    “本案首,非他莫屬!若有物議,本官一力承擔!”

    話音落下,擲地有聲!

    周大人以其絕對的權威和鏗鏘有力的理由,

    徹底壓下了所有質疑。

    眾考官面面相覷,最終齊齊拱手︰

    “大人明鑒!我等並無異議!”

    案首既定,余者名次便快了許多。

    當最終排名落定,

    書吏們開始拆開糊名,

    填寫榜文時,

    所有人才真正將那個名字

    ——“甦小九”——與那份驚才絕艷的答卷徹底對應起來。

    一股復雜的情緒在閱卷房內彌漫。

    有驚嘆,有嫉妒,有欣慰,

    也有一絲歷史在眼前發生的恍惚感。

    周大人負手立于窗前,

    望著窗外漸露的晨曦,

    嘴角終于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笑意。

    他知道,他親手挖出了一塊足以震動朝野的璞玉。

    而這塊璞玉的鋒芒,

    才剛剛露出第一縷光。

    沭陽城的清晨,注定將因這張榜文,

    而掀起前所未有的狂瀾。

    那張寫著“甦小九”名字的案首之位,

    如同一記無聲卻響亮的耳光,

    即將抽在所有曾輕視、

    欺辱過他的人臉上。

    好戲,才剛剛開場。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方便以後閱讀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第46章 案首之爭,文章驚四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第46章 案首之爭,文章驚四座並對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