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邊走邊說。
陳林發現這個劉麗華非常善談,落落大發,有點江湖女子的風采。
與他之前見到那個如同小家碧玉一般的劉麗華完全不同。
也許是秘密暴露在陳林的面前,劉麗華徹底展現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陳公子,你一定跟過名師吧,我看你看問題非常通透。我們會中也有不少知識淵博的前輩,感覺他們也沒你看得清楚。而且,你怎麼對洋人那麼了解?”劉麗華追著陳林問東問西。
陳林漸漸有些不耐煩了。
他頭也不回地說道︰“都說了,不要問我的事情。我也不問你的事情。”
“為什麼啊?”劉麗華也不生氣,而是繼續說道,“我們本就是同道中人,大家不是應該坦誠相待嗎?要不,我們合作怎麼樣?”
“合作?”
陳林可不想找一群豬隊友。
不過這話,他不可能說出來。
“我現在不過是個小小的洋行通譯,可沒有跟你們合作的資本。”
陳林說得非常委婉︰“等以後我有實力了再說吧。”
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了陳林的茅草屋前。
天黑了,苗苗一個人守在家中,心里害怕極了。
她找不到火折子,點不了燈,就將自己裹在被子里。
當她听到外面的動靜時,她嚇得躲進了床底下。
陳林還以為妹妹不見了,趕緊點亮油燈,在屋內尋找起來。
最後在床底下找到了苗苗。
“嗚嗚嗚…哥哥,苗苗害怕。”
苗苗一頭撲到陳林的懷中,傷心地哭了起來。
跟在陳林身後的劉麗華心中也泛起一陣傷感。
她很小的時候就與兄長相依為命,那時候的她就跟苗苗一般,經常一個人待在家里。
兄長帶著他走南闖北,遇到很多危險。
有時候她都覺得自己能夠長大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顧。
“你家里沒別的人了嗎?”劉麗華關心地問道。
陳林搖了搖頭。
“你的父母呢?”
似乎是感受到劉麗華的善意,陳林只好簡單地說了一下家里的變故。
“該死的朝廷走狗。”劉麗華心中義憤填膺,轉頭又一臉關切地問道,“那你去洋行上班,苗苗怎麼辦?你總不能帶著她去洋行吧。”
“還能怎麼辦,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陳林搖了搖頭,他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但是他可以保證這時間不會很長,因為他已經有了完整的計劃,自己要在一年之內成為威震外灘的富商。
“要不,讓苗苗跟著我吧,我白天的時候在成衣店做衣服,可以帶著苗苗,就當是我的小學徒。晚上她可以住在我家,你知道我家房子多。”
看到了苗苗,劉麗華就想到自己,她不想這個小女孩受跟自己一樣的苦。
“對了,你弟弟的事情,我會讓幫會的人關注一下,洋涇鎮那邊的人員復雜,各地的勢力糾纏,拍花子的團伙至少有十幾個。”
“我知道,多謝了。苗苗住在你那,我每個月算錢給你吧,就當是住店。”
陳林又變得禮貌客氣起來,反倒是讓劉麗華不適。
她更喜歡剛才那個與自己說話不耐煩的陳林。
劉麗華上前將苗苗抱在懷里道︰“今天要不是你,我說不定就被那幫惡棍抓走了。我欠你一條命,這點事情算啥?”
“苗苗,以後跟著姐姐好不好?”劉麗華貼在苗苗的耳邊輕聲道。
苗苗點了點頭︰“我喜歡跟姐姐在一起。”
不過她接著又道︰“姐姐能不能帶上我哥哥一起,我不想哥哥一個人。”
苗苗童言無忌,但是這個時代的女孩都早熟,劉麗華听了之後耳根子都紅了。
陳林連忙跟苗苗道︰“苗苗,你跟著姐姐,哥明天就要去工作了,等哥下了工就去找你,好不好。”
這一夜,劉麗華就摟著苗苗睡在了陳家。
陳林則跑到隔壁的“實驗室”,陪著那一對瓶瓶罐罐,聞著化學藥劑的味道睡了一夜。
他以前就經常住在實驗室,聞著這些奇怪的味道,反倒是睡得更香。
第二天一早,他起來的時候,劉麗華已經幫他們煮好了早飯。
她從門口當做廚房的小茅草屋中鑽出來,臉上還抹了一點灰︰“幫你們煮了點粥,熱了幾個包子,快吃吧,你不是說今天要到洋行報道嗎?”
看著劉麗華這樣,陳林心中泛起了一絲漣漪。
前世的他對女朋友那麼好,那個女人似乎都從未幫自己煮過一頓飯。
眼前這個女孩子,雖然相比于他的心理年齡要小很多,但是看起來比後世的很多大齡剩女還要成熟。
“嗯,謝謝你。”
“都說了,讓你不要客氣。我去幫苗苗扎頭發,你看一下苗苗有什麼東西,幫她收拾一下,我吃好就帶她回去。
“一晚上沒回去,我哥估計要急死了。”
三個人吃好飯,陳林將劉麗華和苗苗送到河邊,臨別時,陳林送上兩個竹筒。
“這就是我昨晚用的東西,遇到危險時對著敵人按動後面的木桿。”
“昨天我也聞到了一點,似乎有些辣味。”劉麗華高興地接了過去。
“確實用到了辣椒。我叫它辣椒水,不過這東西沒有什麼殺傷力,只能讓對手短時間被干擾。”
見到渡船離開,陳林揮了揮手,有些不舍,心中又像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
劉麗華的出現是一個意外,不過她確實幫了自己大忙,至少陳林現在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回到茅草屋,換上一件嶄新的長衫,拎上一個小木箱。陳林踏上了自己穿越後的洋行生涯。
從陳家的茅草屋到租界的碼頭,其實並不遠。
兩年前,《南京條約》剛剛簽訂的時候,就已經有大量洋人到滬上來。
但是那個時候,租界沒有定下,他們只是過來探探路,不敢下血本投資。
現在租界的範圍確定,在他們看來,這里就是他們的地盤了。
所以這些洋人開始放開手腳搞建設。
陳林從家向東走了五六百米就有一條正在修建的碎石子馬路。
這里就是後世的外灘大道。另外一次的江面上隨處可見穿行的船只。
大部分都是華人的舢板,江邊有幾艘三桅帆船分外的顯眼。
這種船相比舢板大多了。不過陳林知道,這在洋人那里不過是護衛艦一個級別的小船罷了。
碎石馬路上一群穿著破布爛衫的華工正在勞動,有的用大錘碎石,有的用鏟子將路面修平,還有的拉著石碾子,來回碾壓。
他們一個個都是面黃肌瘦,營養不良。
不時還能夠看到一小隊穿著龍蝦服的英吉利士兵在路上巡邏。
他們腳上的皮靴踩在十字路上咯吱作響。
那些華工見到他們,眼神中滿是畏懼。而這些英軍士兵,甚至還有一些殖民地招募的僕從兵,則昂著頭,鼻孔朝天,對這些華工一臉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