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

第312章 ︰二桃殺三士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那是朕的錢 本章︰第312章 ︰二桃殺三士

    城東塌坊胡同深處,有座前朝侍郎的舊宅,兩扇黑漆獸環門終日緊閉,只門前兩尊石獅子,在秋風中默然對望著街巷的蕭條。

    偶有幾個碧眼高鼻的西洋僕從出來采買些米糧薪炭,亦是行色匆匆,旋即便又關門閉戶,似要將這一院子的寂靜與牆外的紅塵俗世隔絕開來。

    此間宅院,便是英吉利國東印度公司特使,埃德蒙•考特尼爵士的暫居之所。

    正堂之中,光線有些晦暗,斜斜地從雕花窗格里透進來,照著滿地的塵埃浮動。

    考特尼爵士正臨窗而坐,手中拈著一塊極細軟的鹿皮,一遍遍地,極慢地擦拭著身前長案上的一柄連鞘佩劍。

    那劍的形制,護手如籃,劍身狹長,是英吉利王家舟師的規制。

    三十載風濤,這柄劍曾隨他在加萊外海的怒濤中,親見過那號稱“無敵”的西班牙大艦隊是如何檣櫓灰飛煙滅。

    如今,這飽經風霜的老伙計卻隨他一道,被閑置在此深宅,一晃,已是半月有余。

    他的副手,一個名作菲利普的年輕人,卻遠沒有這份閑看庭前花開落的靜氣。

    此子出身名學府,懷著要在東方建功立業的雄心而來,此刻卻恰如一只被困在籠中的焦躁的猿猴在堂中來回踱步,終是按捺不住,走到考特尼身側,口中不免便帶了些怨懟之意。

    “爵爺,咱們就這般干耗著,也不行啊!自從咱們到了這金陵城,那份禮單遞上去便如石沉大海,連個回音也沒有。想那荷蘭人與葡萄牙人的使節,怕是早已成了紫禁城里的常客,將那東方的金銀與香料算計了無數遍了!咱們那四艘船……嗨,雖說是盡心改裝過的,可在見慣了奇珍異寶的東方君王眼里,恐怕……恐怕真就是個笑話罷了!”

    考特尼聞言,手上未停,眼皮也未曾抬一下,只將那佩劍舉起,迎著窗欞間漏進的一縷微光,眯眼細看。

    他像是在對著那柄老伙計說話,聲音平穩得听不出一絲波瀾,緩緩說道︰“菲利普,我的孩子,你見過獅子是如何捕獵的麼?在它縱身撲向羚羊之前,最擅長的,便是靜默與等待。你當那位年輕的皇帝,當真將咱們遺忘了麼?”

    他將佩劍復又置于案上,用鹿皮輕輕揩去一星浮塵,才又說道︰“你錯了。他非但沒有忘記,反倒是在時時刻刻地看著咱們。他在看,我們能在這份冷遇之下,沉得住多久的氣。他見過了太多急不可耐的商賈,也見過了太多搖尾乞憐的使臣。

    那狡詐如狼的荷蘭人只想從他餐盤里搶食,那日薄西山的葡萄牙病貓除了獻上過時的玩意兒,已無太多用處。這兩種角色,恐怕他都膩了。他在等,等一種新的可能,一個新的角色登場。”

    菲利普听得一怔,心下雖不盡然信服,但見爵士這般鎮定自若,自己的一腔焦躁倒也平復了些許,只得吶吶地點了點頭,退到一旁不敢再多言語。

    堂內又恢復了先前的安靜,唯聞鹿皮摩擦著皮革劍鞘的“沙沙”聲,像是歲月在低語。

    考特尼心中卻另有打斷,此行身負密信,意在長遠,非是單純的商賈之行,而是為英吉利的百年大計,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落下一枚至關重要的閑棋。

    而對手,那位年僅二十歲,剛愎自用卻又聰慧異常的大明天子,從各方匯集的情報來看,其心智之深,手腕之奇,算是有些優秀。

    這盤棋,開局便是殘局,一步踏錯,滿盤皆輸,急不得,也錯不得。

    這般又耗了一兩日,這日午後,考特尼正在書房中研讀一卷《坤輿萬國全圖》,宅門外終是傳來了一陣久違的喧嘩。

    一名小內官領著幾個錦衣衛校尉,手捧一卷明黃聖旨進了院子。

    那小內官尖著嗓子,言辭倒還客氣,只說是萬歲爺聞泰西大儒甚多,欲與英吉利使臣一晤,請爵士即刻更衣隨駕。

    菲利普聞之大喜過望,忙不迭地便要為考特尼尋那套最為華麗的絲絨朝服。

    考特尼自己卻留了神,只因那小內官言的是“隨駕入宮”,而不是“上殿覲見”,且隨行儀仗簡素,並無鳴鑼開道,不似朝會大典。

    他心下尋思,這第一場會面怕又是大有文章,遂只選了一身深色的海軍正裝,外罩一件素面披風便隨那內官去了。

    馬車轔轔,穿過南京城的街巷,最終卻非停在午門之外,而是繞至了紫禁城西華門。

    考特尼預想中的金殿傳臚的赫赫場面全然不見。

    引路的內官提著一盞紗燈,領著他與菲利普穿過數重宮門,繞過幾道幽深的回廊,腳下的石板在空寂的宮苑里發出清脆的回響。

    最終,竟來到了一處彌漫著濃郁書卷與沉香氣息的所在——文淵閣。

    此番情景,與他設想的任何一種會面都截然不同。

    這里沒有龍椅,沒有甲士,只有一排排直抵閣頂的巨大書架,架上楠木匣子里也不知滿了多少萬卷的典籍。

    幾位身著青色官袍的翰林官正在埋首整理書卷,見他們進來,也只是淡然地抬眼一瞥,便又沉浸于故紙堆中,仿佛他們不過是兩粒偶然闖入的塵埃。

    閣樓正中,設著一架紫檀長案,案上筆墨紙硯齊備,旁側一只小巧的紅泥火爐上,正“咕嘟咕嘟”地溫著一壺清茶。

    一位身著明黃暗龍紋常服的青年正坐于案後,手捧一卷羊皮裝訂的西洋書籍,看得入神。這般瞧著,倒不似一位九五之尊的帝王,反像個對萬事萬物都存著一份好奇的世家公子。

    考特尼心頭一震,暗道︰此必是那大明天子無疑了,瞧這般氣度,果非凡俗。

    一位氣質儒雅的翰林侍讀上前來,用一口頗為流利的拉丁語,將雙方身份作了引介。

    考特尼不敢怠慢,依著來前演練過多次的禮儀,躬身致敬,正欲開口,那青年皇帝卻已將書卷放下,抬起頭來,臉上竟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

    他的聲音清朗,透過那翰林官的翻譯,緩緩傳入考特尼耳中︰

    “考特尼爵士,平身,不必多禮。朕近日常讀西人之書,听聞貴國有一位先哲,名喚弗朗西斯•培根,著有《新工具論》一書,倡言‘知識即力量’。

    朕今日請你來此,非是為商貿,倒想向你請教一二,這‘新工具’究竟新在何處?貴國的牛津、劍橋兩大學府,又與我大明的國子監,教習之法有何不同?”

    考特尼在短暫的驚愕之後,瞬間便領會了皇帝的深意。

    他定了定神,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學究天人,遠在萬里之外,竟也知曉培根之名,下臣實萬分欽佩。《新工具論》之‘新’,不在于器物,而在于一種求知之法。

    它教導我等,不僅要從古人的書本里尋章摘句,更要用自己的眼楮去觀察,用自己的雙手去驗證,從天地萬物運行的法則之中,探尋那不易的真理。”

    他見皇帝听得饒有興味,微微頷首,便順勢而為,深入淺出地講解起皇家學會的萌芽,那是一群不問出身只問才學的智者,為了探究自然奧秘而自發組成的團體。

    最後,他話鋒一轉,將話題引向了自己最為熟悉的領域——舟師,也就是大明口中的海軍。

    “陛下,一支強大的舟師,並非只靠船堅炮利便可成就。”考特尼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軍人特有的篤定,

    “我英吉利舟師,軍官之升遷,依戰功而非門第;水手之操練,有標準化之典籍日夜研習;後勤之補給,更有專門的計司部門核算調度,每一磅火藥、每一塊帆布的去向皆有賬可查,有案可稽。如此方能聚沙成塔,讓遠在萬里之外的艦隊,亦如皇帝臂使。”

    閣中的氣氛,由最初的試探與戒備,漸漸變得融洽起來。

    朱由檢竟破例賜了座,命小內官為考特尼奉上了新沏的六安瓜片。

    考特尼心知,時機已至。

    他飲了一口茶,順勢起身,再次躬身道︰“陛下之聖明,遠邁臣平生所見任何君主。我王查理一世亦深慕中華之文治武功,願為陛下之臂助,只求能在舟山群島,尋一荒僻小島,效仿那葡萄牙人之于濠鏡舊例,建立商館,以便貨物囤積與船只補給,與大明帝國,共結百年之好。”

    話音剛落,閣內融洽的氣氛便如被一只無形的手猛地掐斷了。

    方才還滿面春風的皇帝,臉色瞬間沉了下來,如六月的晴空忽布烏雲,先前那一絲溫文爾雅的學者氣蕩然無存。

    他緩緩站起身,一言不發,踱步至牆邊懸掛著的一幅巨大的《大明輿圖》前。

    他的目光在圖上逡巡,最後,右手食指抬起,仿佛凝聚了千鈞之力,重重地點在了舟山群島的位置上。

    “爵士。”他的聲音帶著令人不寒而栗的冰冷與決絕,“你可看清了?此處,乃至這圖上每一寸土地,皆是朕的列祖列宗用鮮血與白骨開拓而來。朕的天下,一寸一厘皆是祖宗疆土,斷無與外夷共享之理!”

    一語既出,滿室皆寂。

    那翰林侍讀的臉色變得煞白,連翻譯的聲音都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菲利普更是嚇得面無人色,腿肚子發軟,幾乎要癱倒在地。

    這是最不留情面的拒絕。

    考特尼的心,也猛地往下一沉,如墜冰窟。

    但他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之人,在驚濤駭浪中對轟過炮火,在君王面前辯論過國事。

    他強抑住心頭的失望與驚駭,在那冰冷的帝王目光注視下,再次深深地彎下了腰。

    他的聲音里,沒有一絲慌亂︰“陛下的意志便是天意,英吉利絕不敢有半分覬覦之心。”

    他明白,這是皇帝在劃下最後的底線。

    考特尼緩緩直起身,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尋常的禮物清單此刻已是廢紙一堆。

    想要破此死局,唯有行險棋,下一場無人敢下的豪賭。

    他沒有再看皇帝,而是轉向那名翰林侍讀,用最誠懇的語氣說道︰“請代我轉告陛下。我們並非是來向陛下索取一片土地的貪婪之徒。我們更希望能成為陛下描繪宏偉藍圖時,最有價值的那一位工匠。”

    言罷,他從菲利普顫抖著的手中取過一卷用三道火漆嚴密封裝的羊皮紙文件。

    他親自上前,將它恭恭敬敬地呈放在皇帝的書案之上。

    朱由檢的目光中帶著審視的疑竇,他沒有立刻去踫那份文件,只是看著考特尼,看他葫蘆里究竟賣的什麼藥。

    考特尼坦然迎著他的目光,一字一句,清晰地道出了自己的“藍圖”。

    “陛下,我等深知舟山乃海防重地,方才之請,是下臣魯莽了。下臣斗膽在此提出一個新議。我們願放棄一切在貴國建立據點的幻想,只求能在貿易最為成的廣州城租一處宅院,作為我東印度公司的駐地,完全接受市舶司大人的監管,按時納稅,賬目公開,絕無一絲一毫逾矩之舉。”

    這第一步,是以退為進,盡顯服從之態。

    “我們亦深知大明與倭國之間的絲綢貿易,乃是荷蘭、葡萄牙人之命脈所在,英吉利無意介入此間。”

    朱由檢眉毛微微一挑。

    考特尼仿佛看穿了皇帝的心思,話鋒陡然一轉︰

    “因為我們的目標,是為陛下創造一片全新的貿易世界!我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在波斯皆有成熟的商路與港口。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可以通過我們的船隊,源源不斷地賣給莫臥兒帝國的君王、波斯帝國的貴族!

    陛下,荷蘭人賣給您的或許是幾條船,幾門炮;而我們願意為陛下帶來的,是整個印度、乃至更遙遠的市場!那里的白銀正堆積如山,等著來交換陛下的貨物!”

    此言一出,皇帝那雙眸子里,終是泛起了一絲波瀾。

    考特尼不給他太多思索的時間,繼續拋出自己的籌碼︰“作為誠意,我們帶來的那四艘船雖是改裝商船,非是戰船,但也堪用。若陛下不棄,可盡數納之。

    但我們更願意,在得到陛下的許可後,從本土為陛下訂造四艘真正的‘君主’級二等戰艦,連同全套的造船圖紙與最好的工匠,一並獻上!”

    他坦誠地承認了自己帶來的船只是改裝商船,這份誠實,比任何夸飾都更有分量。

    最後,他做出了這場豪賭的最終陳詞,幾乎是將自己的命運,乃至整個東印度公司在東方的未來完全交到了皇帝的手中。

    “陛下,我們今日,不求那人人夢寐以求的‘龍票’。我們只求一個在廣州的立足之地,以及陛下允許我們采購部分非戰略物資,如二等瓷器、棉布的許可,僅此而已。”

    他深深地看著皇帝,眼神銳利而真誠,如同一位孤注一擲的賭徒︰“我們願意用未來十年的貿易額來向陛下證明,英吉利才是您最值得信賴、最有遠見的伙伴。等到我們的船隊滿載著印度和波斯的白銀回到廣州港的那一刻,我們再來斗膽向陛下請求購買上等絲綢和茶葉的資格!”

    整個文淵閣,落針可聞。

    菲利普已經驚得呆了。

    他從未想過,爵士的腹中竟藏著這般石破天驚的計策!

    這簡直是用公司未來十年的命運,來換取一個當下看來虛無縹緲的許可!

    朱由檢久久不語。

    他看著眼前這個須發已然花白,但脊背挺得筆直的老人,心中略有波瀾。

    他登基以來見過的外夷使節,無一不是先要好處再談條件,個個都似餓狼見了肥肉。

    即使是那表面恭順的荷蘭人,其骨子里的貪婪也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而眼前這個人卻反其道而行之,他看透了自己寸土不讓的決心,更洞悉了自己內心深處那種急于開闢財源、建立新秩序的渴望。

    許久,朱由檢緩緩坐回案後,修長的手指在紫檀木的桌面上無意識地輕輕叩擊著。

    他終于拿起了那份《關于建立大明不列顛聯合印度貿易公司的初步構想》,細細地看了起來。

    又過了半晌,皇帝才抬起頭,眼中第一次流露出毫無掩飾的欣賞之色。

    “好一個‘未來的市場’,好一個‘十年的證明’。”他輕聲說道,語氣中已沒了方才的冰冷,“考特尼爵士,你的遠見確實勝過朕見過的許多人。”

    皇帝沉吟片刻,做出了一個讓考特尼都感到意外的決定。

    “準了。朕允你在廣州設立商館,受市舶司節制。那四艘船,朕也收下了。至于你說的二等戰艦,朕等著看。”

    考特尼心中一塊大石轟然落地,正要躬身謝恩,朱由檢卻又擺了擺手,提出了一個附加的條件。

    “不過,朕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他看著考特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朕听聞貴國學術昌明,朕想挑選一些資質聰慧的內書堂幼童,隨你的船,去英吉利留學。學成之日,再由貴公司送回。爵士,以為如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方便以後閱讀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第312章 ︰二桃殺三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第312章 ︰二桃殺三士並對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