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

第303章︰一條繩上的螞蚱拴得多了,誰還敢輕易來燒這條繩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那是朕的錢 本章︰第303章︰一條繩上的螞蚱拴得多了,誰還敢輕易來燒這條繩

    過了八月,這天時節氣仿佛也曉得了世事更迭,來得比往歲要早,涼意也更透徹衣衫。

    南船北馬的淮安府清江浦,依舊是千帆過盡的鼎沸景象,可那水面上氤氳的霧氣里,卻似乎夾雜著從金陵城飄來的血腥與肅殺。

    這風聲便是順著運河水路,比官府的八百里加急文書傳得還要快。

    說是新登基的皇爺,那位從信王府里走出來的朱由檢,親離京華,巡幸江南。

    這一路行來可不是什麼與民同樂的景象,倒是真真應了那句“天子一怒,伏尸百萬”。

    從甦州到松江,那些個世代簪纓的豪紳,富可敵國的織造,凡是與“隱田”、“虧空”能勾連上的,輕則鎖拿抄沒家產,重則就地正法,連個喊冤的機會也無。

    一時間,江南官紳兩道,竟是風聲鶴唳,人人自危,頭頂上仿佛懸了一把無形的利劍,不知何時便會斬落下來。

    這股凜冽的南風,自然也沿著運河刮到了淮安鈔關。

    然而,在這風暴將至的緊要關口,鈔關監督太監林遠山的府邸卻是隔絕了外界的惶恐,依舊是一派歌舞升平,仿佛紅塵之外的一處洞天福地。

    林府坐落在清江浦最是寸土寸金的地界上,然則高牆深院,鬧中取靜,將外頭的喧囂與塵土盡數隔絕。

    府內亭台樓閣,曲水流觴,一草一木,無不透著江南園林的雅致與內廷司監的豪奢。

    此時此刻,後花園的水榭之中,正上演著一出與外頭那緊張氣氛格格不入的閑情逸致。

    那水榭四面臨池,只掛了半卷的湘妃竹簾,既可賞玩池中搖頭擺尾的各色錦鯉,又能將滿園秋菊的繽紛景致收于眼底。

    榭中燃著一爐上好的伽南香,那似有若無的香氣,混著新沏的茶香,釀成一種醉人的富貴氣息。

    林遠山就半倚在一張紫檀木雕西番蓮紋的軟榻上,身上隨意穿著一件寶藍色的素面杭綢常服,腰間松松系著一根碧玉帶。

    他年過五旬,面皮卻保養得極是白淨,不見一絲褶皺,唯有兩鬢間雜的幾縷銀絲,泄露了歲月的痕跡。

    與宮中那些形容猥瑣的同僚不同,他身形頗為魁梧,嗓音沉穩,開闔之間,一雙眸子精光內斂,並無半分陰柔之態。

    此刻他雙目微闔,手指隨著身旁一個清秀小優用吳儂軟語唱著的昆曲《牡丹亭》,在膝上輕輕敲著板眼,神態自若,渾然不以天下事為意。

    他身邊伺候的干兒子,小太監李進卻是急得額上見了汗。

    他踮著腳尖,碎步挪到跟前,壓低了聲音,幾乎是用氣聲稟道︰“干爹,剛從揚州那邊來的準信兒,織造監的孫公公…被拿了,家也抄了,說是……說是從他府里搜出金銀百萬,各地田契更是數以萬畝計……”

    林遠山眼皮也未曾抬一下,只將手中那只雨過天青色的汝窯茶盞送到唇邊,輕輕呷了一口今年的新茶碧螺春,口中淡淡吐出三個字︰“知道了。”

    這般雲淡風輕,直教李進心內更是焦躁,他忍不住又湊近了些,聲音里帶了哭腔︰“干爹!這火眼瞧著就要燒到咱們清江浦了!外頭那些個管事、書辦,一個個都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私底下都在傳,說皇爺下一個要整頓的,便是這漕運和關稅!咱們……”

    “咱們如何?”林遠山終是睜開了眼,那雙眸子清亮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略擺了擺手,示意那唱曲兒的小優退下。

    水榭里瞬時安靜下來,只余下風過竹簾的颯颯輕響。

    “小進子,你跟著咱家,有幾年了?”林遠山坐直了身子,慢條斯理地問道。

    李進一愣,忙躬身回話︰“回干爹的話,從您在司禮監將小的領出來,到如今,整整九年了。”

    “九年了,還是這般沉不住氣。”林遠山哂笑一聲,拿起桌上的一雙銀箸,夾了一塊冰糖燕窩,卻不入口,只在碗里輕輕撥弄著,“你當今上這位皇爺在江南大開殺戒,真是為了肅清吏治,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不成?”

    李進哪里敢接這個話頭,只得把頭垂得更低。

    “痴兒。”林遠山將銀箸往白玉碗上一擱,發出一聲清脆的微響。

    “天啟爺給如今這位爺留下的,是個什麼樣的攤子?國庫里老鼠都得含著眼淚進去,抹著眼淚出來。邊關上幾十萬大軍嗷嗷待哺等著糧餉。他新君登基,要立威,更要錢!殺誰最便宜?

    自然是江南這些個自以為是的官紳。

    他們手里有的是錢,有的是地,平日里還總愛自詡清流。

    如今拿他們開刀,一則抄沒的家產盡歸內帑,解了燃眉之急;二則博一個聖君清明的好名聲,收攏民心。這等一舉兩得的好買賣,換了你,你做不做?”

    他話鋒一轉,端起茶盞,目光越過池水,望向那煙波浩渺的運河水道,語氣里滿是洞悉全局的從容︰“可咱家,和你方才說的那個孫織造,不一樣。”

    “咱家是何等人?是紫禁城里出來的,是天子的家奴!從孝宗爺算起,到先帝,再到當今皇,咱家伺候了三代主子。這皇權的規則,咱家比那些個只會引經據典的腐儒看得透徹。

    他們那些官紳是朝廷的臣子,說到底,是皇爺眼里的外人。外人養得太肥了,自然是要宰了吃肉的。可咱家呢?咱家是皇爺自家的錢袋子!”

    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鏗鏘︰“這大明朝的漕運,是國之血脈。南方的糧食,北地的軍需,哪一樣離得開咱家這清江浦?咱家不止是會撈錢,咱家是能做事的人!

    每年數百萬石的漕糧,一粒不少地安安穩穩運到通州,這才是皇爺心尖尖上最看重的事。

    他殺幾個官紳,是為著敲山震虎,讓剩下的官紳乖乖听話,把銀子交出來。

    可他若是動了咱家,且不說這運河上上下下幾萬口人誰來管?

    這漕運一旦亂了,北邊九鎮的兵將吃什麼?京師里百萬的軍民嚼什麼?”

    李進听得是目瞪口呆,心中那份惶恐不安竟在這番條分縷析的話語中,漸漸消散了大半。

    林遠山見他神色稍緩,繼續道︰“再者說了,咱家在京師里也不是孑然一身,沒個根基。英國公府上,張老公爺,那可是先帝親封的托孤重臣,如今皇爺最是信重。

    咱家與老公爺的交情雖不敢說情同骨肉,卻也算得上是故交。逢年過節的書信問候、節禮孝敬,何曾斷過?皇爺真要辦咱家,也得掂量掂量老公爺的面子不是?”

    此言半真半假。

    他與英國公張維賢確有往來,但這交情的分量,遠沒到能為他豁免生死的地步。

    這不過是他用來安撫人心,更是用來堅定自己信念的說辭。

    在這宮里出來的人,最擅長的便是借勢與造勢,虛虛實實,真假難辨。

    “行了,”林遠山擺了擺手,又恢復了那副波瀾不驚的神態,“與其在這兒杞人憂天,自己個兒嚇唬自己個兒,不如去做些正經事。傳我的話下去,讓各處閘口的管事都把精神給咱家打起來!

    湖廣的頭幫漕糧眼看就要到了,驗糧、入倉、發放浮頭米,一樁樁一件件,都給咱家辦得妥妥帖帖,不許出絲毫的紕漏!倒要叫皇爺瞧瞧,誰才是他真正離不開的能臣!”

    “是!干爹!”李進听了這番話,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整個人的精氣神都提了起來,腰桿一挺,領了命,腳步輕快地退了出去。

    水榭之中,復又歸于寧靜。

    林遠山獨自一人,重新躺回軟榻之上。

    他瞧著池中那些為了幾粒食餌而相互推擠爭搶的錦鯉,臉上露出一絲不屑的冷笑。

    皇帝?

    不過是這天下最大的一個主子罷了。

    主子需要的,是一條既會看家又會咬人,還能自己刨食吃的狗。

    只要這條狗足夠有用,又懂得搖尾乞憐,主子又怎會輕易將它宰了炖湯?

    他林遠山,自認就是那條最有用,最懂規矩的狗。

    ……

    靜觀其變,卻不代表坐以待斃,听天由命。

    林遠山這只在紫禁城和運河上浸淫了三十年的老狐狸,比誰都明白“狡兔三窟”的道理。

    明面上,他穩坐釣魚台,盡心竭力為皇帝操辦漕務,以示忠心與能干;暗地里兩手準備,早已悄然布局。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

    林遠山書房內,卻依舊是燈火通明。

    與白日水榭的閑散奢靡不同,此處的陳設簡樸而肅穆,牆上只掛了一幅“靜水流深”的行書條幅,據說是前朝大儒的手筆,筆力沉雄,正合他心境。

    林遠山端坐在寬大的黃花梨書案後,親手研著一方龍尾歙硯,上好的徽墨在硯台中緩緩化開,滿室皆是墨香。

    他面前攤開一張澄心堂素箋,提筆在手,寫下的卻非公文,而是一封寄往河間老家的家信。

    收信之人是他的親佷兒,林文宇。

    “文宇吾佷如晤……”

    信的開頭,俱是些尋常的問候,問家中長輩身體安康,問田莊秋收光景如何。

    只寫了數行,筆鋒便陡然一轉,變得隱晦曲折起來。

    “……近聞江南秋雨連綿,恐有水患,波及北方。為叔身在淮安,遙為爾等懸心。家中那幾處老宅,歷經多年風雨,當早作綢繆,加固梁柱為上,更需深挖窖井,以備不虞。昔年為叔置下的幾處閑田薄產,地契繁多,不便看管,或可暫寄于幾家親厚鄰里名下,代為照看,待得來年天時晴好,再作計較。切記,凡事低調,不可張揚,鄉里之間,當以和睦為貴,往來多施恩惠,方為長久之道……”

    這信中字字未提金銀,句句不離田宅。

    然其中的機鋒卻是明白不過,所謂“加固梁柱,深挖窖井”,便是讓他將家中那些不便挪移的浮財細軟,盡數打包,藏入密窖地宮之內。

    而那“暫寄于親厚鄰里名下”的田產,更是再明白不過的指令,要他將大部分家產化整為零,轉到旁人名下以避風頭。

    這套江湖暗語,林文宇自小由他一手提點,只需一看便能心領神會。

    寫罷,他將信紙舉到燭火下,仔仔細細地又看了一遍,確認無一字一句會留下把柄,方才小心翼翼地折好裝入信封,用火漆封緘。

    這封信自然不會走官府的驛傳。

    做完了這樁事,林遠山卻絲毫沒有歇息的意思,而是從書案下的一個機括暗格里取出了一個黑漆描金龍紋的匣子。

    匣子打開,內里並非什麼金銀珠寶,而是一本薄薄的冊子。

    冊子封皮素雅,無一字痕跡,內里卻用蠅頭小楷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一個個京中顯赫的名字,以及每個名字後面對應的日期和禮單名目。

    這,才是林遠山真正的“護身符”,是他用三十年心血和無數金銀編織起來的一張看不見的大網。

    他喚來一直侍立在門外的另一個心腹,一個名喚趙猛的中年漢子。

    此人原是運河上的一個船幫頭領,因得罪了權貴幾乎家破人亡,被林遠山所救,從此便死心塌地追隨左右,專門替他處理一些見不得光的勾當。

    “趙猛。”林遠山的聲音在寧靜的夜里,顯得格外清晰。

    “在,公公。”趙猛躬身入內,腳步無聲,神情一如既往地恭謹木訥。

    “冊子上的這些人,這個月的‘炭敬’,也該送過去了。”林遠山將一本早已抄錄好的單子遞了過去,“如今時局不穩,更要叫他們安心。你親自去辦,告訴他們,淮安這邊一切如常,漕運上的事咱家擔著,誤不了他們的好處。”

    趙猛接過單子,只飛快地掃了一眼,便見上面赫然寫著︰

    “英國公府︰上等南海東珠一雙,長白山五十年老山參一匣,西洋自鳴鐘一座。”

    “韓輔老︰前朝王右軍《平安帖》唐摹本一卷。”

    “兵部王侍郎︰上好和田白玉如意一柄,‘福’字赤金錁子五十個。”

    “司禮監王公公︰……”

    這份名單,從內閣輔臣到六部要員,從禁中紅人到勛貴國戚,幾乎將半個京師朝堂都囊括其中。

    趙猛看罷,卻有幾分遲疑,低聲道︰“公公,這節骨眼上,風聲這麼緊,還送這麼重的禮出去,會不會太扎眼了?”

    林遠山聞言,發出一聲冷笑,道︰“就是要扎眼!咱家就是要讓所有人都曉得,淮安這條船穩得很!他們收了咱家的東西,就是和咱家坐在一條船上的人。皇爺在江南殺得是痛快,那是因為被殺的那些人,要麼是根基淺,要麼就是牆頭草。可咱家這張網,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皇爺真要查咱家,就等于是在查半個京城。到時候,不用咱家開口,自然會有人站出來替咱家說話。一條繩上的螞蚱拴得多了,誰還敢輕易來燒這條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方便以後閱讀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第303章︰一條繩上的螞蚱拴得多了,誰還敢輕易來燒這條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第303章︰一條繩上的螞蚱拴得多了,誰還敢輕易來燒這條繩並對開局掌控魏忠賢,先抄他一個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