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傍晚,細雨如絲,林羽和林瑤的小吃攤籠罩在朦朧的水霧中。林羽翻動著鐵板上滋滋作響的章魚小丸子,金黃的丸子裹著木魚花,在熱氣中輕輕舞動;林瑤則將 freshy 煮好的關東煮盛進紙杯,昆布湯底的鮮香混著柴魚片的咸甜,引得路人頻頻駐足。
“你看這些木魚花,被熱氣一吹就像在跳舞!”林瑤突然指著章魚小丸子說道,“要是能讓食物主動‘跳舞’,肯定特別有意思!”林羽將最後一份章魚小丸子遞給顧客,若有所思︰“用聲波震動原理!結合傳統點心,做一款會‘動’的月光酥怎麼樣?”
兩人當晚便扎進系統資料庫,查閱古籍中關于酥皮點心的記載,又研究起現代分子料理中的聲波技術。天一亮,他們便冒雨前往食材市場。在面粉區,林羽挑選了600克低筋面粉,這種面粉能讓酥皮更加酥脆;還買了300克黃油,作為酥皮起層的關鍵。
“老板,給我來200克紅豆沙,要現做的。”林瑤對糕點鋪老板說道。接著,她又買了100克白芝麻、50克細砂糖和5克鹽。在電子元件市場,他們找到小型聲波震動裝置,這種裝置通過藍牙連接手機,能調節震動頻率。
回到家後,林羽和林瑤立刻開始制作。林羽先制作水油皮,將200克低筋面粉、50克黃油、30克細砂糖和100毫升清水倒入盆中,揉成光滑的面團。“揉面要達到‘三光’狀態,即手光、盆光、面光,這樣水油皮才有韌性。”林羽邊揉邊對林瑤說。
揉好的水油皮蓋上濕布,靜置30分鐘。趁著這個時間,林瑤制作油酥,將400克低筋面粉和250克黃油混合,用刮刀攪拌均勻,搓成細沙狀。“油酥不能過度攪拌,否則會影響起層效果。”林瑤解釋道。
30分鐘後,林羽將靜置好的水油皮分成12等份,林瑤則把油酥也分成相同份數。林羽取一份水油皮, 成圓形薄片,包入一份油酥,捏緊收口,再用 面杖 成長條形,從上至下卷起來,蓋上濕布,靜置15分鐘。重復這個步驟兩次,讓酥皮形成更多層次。
與此同時,林瑤將紅豆沙分成12等份,搓成圓球備用。待酥皮靜置好後,林羽將每個卷好的酥皮 成圓形薄片,包入一份紅豆沙,捏緊收口,搓成圓形,表面刷上一層蛋黃液,撒上白芝麻。
“現在可以進烤箱了。”林羽將烤盤放入預熱至180c的烤箱中,烤制25 30分鐘,直到酥皮表面金黃,層次分明。
在等待月光酥烤制的過程中,林羽和林瑤開始研究聲波震動裝置的安裝。他們將小型震動裝置固定在特制的底座上,這個底座同時也是盛放月光酥的盤子。通過手機app,他們可以調節震動的頻率和強度。
“叮!”烤箱的提示音響起,月光酥烤好了。林羽小心翼翼地將月光酥取出,放在震動底座上。打開手機app,選擇輕柔的震動頻率,只見月光酥表面的白芝麻在震動下輕輕跳動,仿佛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太神奇了!這真的像會跳舞一樣!”林瑤驚嘆道。她拿起一塊月光酥,輕輕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層層剝落,香甜的紅豆沙在口中散開,口感細膩綿軟。
兩人對這次的新品非常滿意,開始為出攤做準備。他們將月光酥用精美的包裝盒裝好,每個包裝盒里都附有震動裝置的使用說明。同時,還制作了一個巨大的招牌,上面寫著“新品上市——會跳舞的月光酥,讓美味動起來!”
出攤當天,小吃攤前圍滿了好奇的顧客。“老板,這月光酥怎麼會跳舞啊?”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問道。
林瑤笑著解釋︰“這是利用聲波震動的原理,通過手機app控制底座的震動裝置,就能讓月光酥‘跳酥’啦!而且味道也特別好,酥脆的外皮,香甜的紅豆沙,要不要來一份嘗嘗?”
小男孩听了,連忙點頭︰“我要一個!”
林羽和林瑤立刻忙碌起來,一個負責展示月光酥的“跳舞”效果,一個負責售賣。他們一邊操作,一邊給顧客講解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制作月光酥的關鍵在于酥皮的起層,水油皮和油酥的比例要準確, 卷的次數和靜置時間也很重要。”林羽耐心地說道,“而這個震動裝置的使用很簡單,只要掃描包裝盒上的二維碼,下載app,連接裝置,就可以自由調節震動頻率了。整套制作流程算上準備時間,大約需要3 4小時。”
顧客們品嘗後,紛紛贊不絕口。“這也太有意思了!不僅好吃,還能玩,拍照發朋友圈肯定點贊無數!”一位年輕女孩舉著手機興奮地說道。
在林羽和林瑤的熱情介紹下,會跳舞的月光酥大受歡迎,很快就銷售一空。看著顧客們滿意的笑容,林羽和林瑤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們知道,這次又成功地將科技與傳統美食結合,創造出了令人驚艷的新品。而未來,還有更多充滿創意的美食等待他們去探索和發現。
喜歡美食從系統︰擺攤開始請大家收藏︰()美食從系統︰擺攤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