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時搭建的窩棚里,昏黃的煤油燈,將一家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氣氛,有些沉悶。
張桂芳一邊流著眼淚,一邊手腳麻利地,將家里僅有的幾件,像樣點的厚衣服。
還有那幾塊,剛剛獎勵下來的高級布料,全都塞進了一個嶄新的帆布包裹里。
“鐵柱……曉梅……听說那西風農場,在天邊邊上,比咱們這兒,冷上好幾百倍!”
“你們去了,可千萬要多穿點,別凍著了……”
她絮絮叨叨地說著,聲音里,充滿了濃濃的不舍和擔憂。
她想不通,自己那個好不容易才出人頭地,當上了“大官”的兒子。
為什麼放著城里的好日子不過,非要去那個,听都沒听說過的,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受苦。
“老婆子!你少說兩句!”
一旁的李大山,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他狠狠地瞪了張桂芳一眼,沉聲說道︰
“鐵柱現在是國家的干部!是去為國家做貢獻的!你哭哭啼啼的,像什麼樣子?!”
雖然嘴上說得硬氣,但那雙,因為用力而微微顫抖的手,卻早已暴露了他內心的不舍。
他的兒子,是英雄,是他們李家,祖墳上冒了青煙,才出的麒麟兒!
現在,國家需要他。
他這個當爹的,就算心里再有一萬個舍不得,也絕對不能拖兒子的後腿!
“爹,娘,你們放心。”
李鐵柱走到父母面前,臉上,帶著讓二老安心的笑容。
“我都打听清楚了,那軍墾農場,雖說苦了點,但也是部隊單位,吃穿用度,都是國家供給的,餓不著,也凍不著。”
“我這一去啊,不僅是當干部,更是去搞技術革新的!”
“等我把那戈壁灘種植技術,在那邊推廣開了,到時候,就能讓更多的邊疆戰士和人民群眾,吃飽肚子!”
“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
他這番話,說得是大義凜然。
瞬間,就將這次充滿了凶險的“營救行動”,給拔高到了“為國為民”的無上高度。
果然,李大山和張桂芳一听這話,臉上的擔憂之色,頓時就消散了大半。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
驕傲!
“好!好啊!不愧是我李大山的兒子!”
李大山猛地一拍大腿,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紅光!
“有出息!鐵柱啊!你這才是真的,給咱們老李家,光宗耀祖了!”
“哥!你放心去吧!”
“我們一定听嫂子的話,好好讀書,好好學習!”
“等你回來的時候,我們也要像你一樣,當英雄!做對國家有用的人!”
招娣、盼娣、來娣三個小丫頭,將自己的哥哥,團團圍住。
那三雙,烏溜溜的大眼楮里,充滿了毫不掩飾的崇拜和濡慕!
在她們幼小的心靈里,自己的哥哥,早已成為了一個,無所不能的,頂天立地的偶像!
看著眼前這,充滿了“正能量”的一幕。
甦曉梅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暖流。
她知道,李鐵柱之所以這麼說,都是為了減輕家人的擔憂,更是……
為了讓她,安心。
這幾天,她也曾無數次地,在夜里驚醒。
她害怕,親眼看見父母被人毒打教訓。
她更害怕,到了西風農場,依舊父母的處境無能為力。
但是,每當她看到李鐵柱那雙,充滿了自信和力量的眼楮時。
她那顆,惶恐不安的心,便會奇跡般地,平靜下來。
她選擇,無條件地,相信自己的男人!
此刻,她收起了心中所有的悲傷和恐懼。
臉上,露出了一個溫柔而又堅定的笑容。
她走到公婆面前,以一個,標準得不能再標準的“革命伴侶”的姿態,款款地,說道︰
“爹,娘,你們就放心吧。”
“鐵柱他不是一個人去,還有我呢。”
“到了那邊,我會照顧好他的生活起居,讓他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可以一門心思地,撲在革命工作上!”
“我們也會經常給家里寫信的,等在那邊安頓好了,一有假期,我們就回來看你們!”
甦曉梅這番,溫婉得體,又充滿了覺悟的話。
讓李大山和張桂芳老兩口,徹底地,放下了心。
有這麼一個,知書達理,又深明大義的好兒媳陪在身邊。
他們的兒子,一定,不會有事的。
……
……
啟程的那天,天剛蒙蒙亮。
青陽縣的領導班子,幾乎是傾巢出動!
縣委書記陳建國,親自開著縣里唯一的那輛,除了喇叭不響,哪兒都響的破吉普車。
將李鐵柱和甦曉梅,一路護送到了地區火車站。
站台上,早已是人山人海。
那輛,如同綠色長龍一般的綠皮火車,正靜靜地,停靠在鐵軌上。
車頭那高聳的煙囪里,不斷地,噴吐著白色的蒸汽。
“嗚——!!!”
一聲悠長而又嘹亮的汽笛聲,劃破了清晨的寧靜。
也宣告著,一段全新的,充滿了未知和挑戰的征程,即將開始。
“鐵柱同志!曉梅同志!”
陳建國書記緊緊地握著兩人的手,語重心長地,囑咐道︰
“你們此去,山高路遠,一定要保重身體!”
“你們,是我們青陽縣的驕傲!我們,等著你們,勝利歸來的好消息!”
在眾人那充滿了期盼和祝福的目光中。
李鐵柱牽著甦曉梅的手,登上了那節,專門為他們準備的,軟臥車廂。
隨著車身,一陣劇烈的晃動。
火車,緩緩地,啟動了。
窗外的景物,開始飛速地,向後倒退。
那一張張,熟悉而又親切的面孔,也漸漸地,變得模糊。
甦曉梅將自己的腦袋,輕輕地,依偎在李鐵柱那寬闊而又堅實的肩膀上。
感受著從他身上,傳來的那股,令人安心的,溫熱的體溫。
她那顆,一直緊繃著的心,終于,有了一絲松懈。
火車,一路向西。
穿過平原,越過丘陵,窗外的景色,也變得越來越荒涼。
綠色的田野,漸漸被黃色的戈壁所取代。
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一股,干燥而又蕭瑟的味道。
甦曉梅看著窗外那,一成不變的,荒蕪的景象,心中,那剛剛才壓下去的恐懼和不安,又不受控制地,冒了出來。
她轉過頭,看著李鐵柱那,如同刀削斧鑿一般的側臉。
用一種,幾不可聞的聲音,低聲地,問道︰
“鐵柱……”
“我們……真的能行嗎?”
那聲音里,帶著一絲顫抖,一絲迷茫,和一絲,對未知的……
深深的恐懼。
李鐵柱聞言,緩緩地,轉過頭來。
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伸出手,將懷中的女人,又摟緊了幾分。
然後,他的目光,重新投向了窗外那片,飛速倒退的,荒蕪的戈壁。
那雙,漆黑如墨的眼眸深處,閃過了一道,如同出鞘利刃一般的,銳利寒芒!
“放心。”
他的聲音,依舊是那樣的平靜,那樣的……
不容置疑!
“到了那里,一切,都得按我的規矩來!”
他頓了頓,嘴角,勾起了一抹,冰冷而又嗜血的弧度。
用一種,充滿了絕對自信和霸道的氣勢,一字一句地,說道︰
“誰敢欺負你父母,我就收拾誰!”
“敢動他們一根汗毛……”
“我就讓那些人,用命來償!”
……
綠皮火車如同一個鋼鐵巨獸,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不知疲倦地,向西奔馳。
一連兩天,車廂里都顯得有些空曠。
除了李鐵柱和甦曉梅,以及幾個零星的、前往西北探親的旅客,這節軟臥車廂,幾乎成了他們的專屬空間。
然而,當火車“ 當 當”地,緩緩駛入石門市火車站台時。
這份難得的寧靜,被徹底打破了。
“嗚——!!!”
伴隨著一陣刺耳的剎車聲和濃重的蒸汽,月台上,瞬間涌上了一大群年輕男女。
她們身穿統一的草綠色軍裝,胸前戴著紅像章,胳膊上還套著“首都知識青年”紅袖章!
他們每個人,都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行軍包,手里,還提著各式各樣的行李。
有的,甚至還抱著吉他、手風琴之類的“時髦”樂器。
他們吵吵嚷嚷,推推搡搡,臉上,洋溢著一種,獨屬于首都青年特有的,驕傲、熱情,和……
一絲,掩飾不住的優越感。
“同志們!都跟上!別掉隊!”
一個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渾身都透著一股“干部子弟”派頭的年輕人,正站在車廂門口,扯著嗓子,指揮著眾人。
他叫王浩,是這批知青的領頭人。
“咱們的目的地,是西風軍墾農場!那是祖國的邊疆!是階級斗爭的最前線!”
“條件艱苦,路途遙遠!但我們是首都來的革命青年!我們有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王浩的聲音,洪亮而富有煽動性,瞬間就引得他身後的那些知青們,群情激昂!
“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把我們的青春和熱血,獻給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震耳欲聾的口號聲,在狹窄的車廂里,回蕩不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