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主,這事會影響到咱們嗎?\"
\"用不用我吩咐手底下的兄弟,這段時間先老實一些?\"不解其意的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後,于弘志便是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這兩年,他實在是受夠了提心吊膽且顛沛流離的日子,如今好不容易在這灤州老家安穩了些,實在不想因為些許風吹草動而落荒而逃,甚至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想到這里,曾經與徐鴻儒同時在王森坐下\"求學\"的于弘志便是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眼眸深處露出一抹轉瞬即逝的驚恐和心悸。
去年夏天,自號為\"中興福帝\"的徐鴻儒在兵敗身亡之後,其頭顱被山東總兵楊肇基以石灰覆蓋,傳回京師示眾,他雖然因為跟隨王好賢逃亡南京的緣故,沒有親眼瞧見那徐鴻儒的尸首,但據教中的信徒所說,徐鴻儒死相猙獰,叫人不寒而栗。
\"呵,瞧把你嚇得,跟咱沒關系。\"瞧著于弘志那如臨大敵的模樣,王好賢便忍不住搖了搖頭,但念及其在教中的地位及重要性,終是沒有出言譏諷。
經過朝廷近些年的圍剿,他\"聞香教\"早就不似當年那般輝煌,去年徐鴻儒的兵敗身亡,更是讓曾經對他們教義深信不疑的教中信徒們嚇破了膽子,教中信徒銳減。
為了減弱自身的存在感,他對外宣傳教義的時候,甚至不敢以\"白蓮教\"的名義傳教,轉而換回了最初的\"聞香教\"。
時至如今,他這個\"教主\"身旁只剩下了屈指可數的幾名心腹肱骨,實在經不起\"內訌\"了。
\"連累不到咱們就好,要我說這小皇帝也是命好,正好趕上關外建奴走下坡路,這要放在前些年,小皇帝敢如此大張旗鼓對西南動兵?\"听聞京中詭譎影響不到自身,臉色漲紅的于弘志肉眼可見的松了口氣,並忍不住發起了牢騷。
說起來,他們\"聞香教\"確實有些時運不濟,當年的老教主何等王森雄才偉略,硬是靠著一張三寸不爛之舌,秘密發展了數百萬的教眾信徒,勢力遍布大江南北。
可就當他們\"聞香教\"即將在老教主王森的率領下圖謀大事的時候,王森卻因教中叛徒出賣,被區區十余名差役緝拿,于獄中含恨而終。
假若老教主王森當年能夠逃過一劫,撐到那女真老酋努爾哈赤起兵造反,這窮途末路的明王朝說不定早就四分五裂了,他們這些人也不必像下水道的老鼠一樣東躲西藏,稍有些風吹草動便惶恐不安。
\"關外建奴?\"
聞听耳畔旁響起的自言自語,正欲起身離開的王好賢身形頓時一滯,臉上也露出了若有若思的神色,並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向遼東的方向。
說的對啊,他怎麼將關外的建奴給忘了?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如今他們\"聞香教\"惶惶不可終日,女真建奴也在朝廷大軍的圍剿下屢戰屢敗,听說連清河城都丟了,備不住哪天便會國破人亡。
此等情形之下,他們\"聞香教\"或許可以和那關外建奴守望相助,共同圖謀這大明江山?
\"教主,您想到什麼了?\"不知過了多久,神情憤懣的于弘志終是察覺到了王好賢臉上的異樣,並一臉興奮的追問道。
自家人自家事。
眼前的王好賢之所以能夠\"子承父業\",成為這\"聞香教\"的新任教主,可不全因為王森的關系,其自身的謀略和眼界也十分重要,不然也無法與那山東的徐鴻儒平起平坐,甚至還與南京那邊搭上了關系。
\"如今西南大亂將起,要是遼鎮建奴能夠起兵相助,我聞香教何愁大事不成?\"在于弘志目瞪口呆的注視下,王好賢有些癲狂的揮舞著臂膀,臉上呈現出有些病態的潮紅。
西南土司,遼鎮建奴,再加上佛國信徒,這三方勢力加起來所爆發出的能量,足以瞬間摧毀苦苦支撐的大明。
\"教主,您莫要玩笑,\"許是沒有料到王好賢竟會如此癲狂,于弘志足足呆滯數秒之後方才反應過來,並有些結巴的說道\"不提我聞香教與那數千里之外的西南土司從未有半點聯系,就是關外遼鎮那邊,信仰咱們聖教的信徒也是少之又少吶..\"
雲貴川西南三省,自古以來便被當地的土司所把持,在中原地區大行其道的\"教義\"在那偏遠地區根本沒有半點生存空間,當地的夷人百姓生不出半點對于土司的反抗之心。
而遼鎮的百姓們也迫于女真建奴的淫威,無暇信仰教義。
眼前的教主想要與西南土司和遼鎮建奴遙相呼應,屬實是有些痴心妄想。
\"西南諸省距離這北直隸足有數千里之遙,我等自是有心無力,\"蠻不在乎的點了點頭,王好賢便是朝著遼鎮方向面露精光\"但遼鎮建奴,卻是我等可以爭取的對象吶。\"
建奴于深山老林之中崛起,且國內青壯滿打滿算也不過十萬而已,縱使能夠一時逞凶,卻也無法像當年的蒙古人那般入主這大好河山,故此他完全不用擔心\"引狼入室\"的問題。
相反,這些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建奴還會成為他們\"聞香教\"最好的盟友。
\"怎麼爭取?\"見王好賢的神色不似玩笑,于弘志便忍不住小聲提醒道\"自北京城的小皇帝登基之後,這建奴的日子可是一日不如一日。\"
\"退一萬步講,縱使這些建奴願意與我聞香教遙相呼應,恐怕也越不過那重兵把守的遼西走廊吶。\"說到最後,于弘志的臉上便是涌現出些許訝色。
這些遼鎮建奴在萬歷末年的時候是何等跋扈囂張,幾乎達到了讓遼鎮士卒望風而潰的程度,可到了這天啟朝卻好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勝難求。
\"呵,建奴若是困在遼鎮,確實幫不到我聞香教,\"沒有理會于弘志愈發狐疑的眼神,王好賢像是勝券在握一般,突然壓低了聲音,神秘莫測的嘲弄道\"但若是這些建奴殺進關內,兵臨北京城下呢?\"
\"到了那時候,可就是我聞香教重新崛起的機會了。\"
兵臨北京城下?
當得知王好賢的最終計劃之後,于弘志心中頓時涌現出前所未有的荒誕感覺,那些遼鎮建奴又不是天上的飛鳥,怎麼可能繞過重兵把守的遼西走廊,兵臨北京城下呢?
眼前的教主,太過于異想天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