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

第149章 遼東將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柯久 本章︰第149章 遼東將門

    二月下旬的遼東雖然寒風依舊凜冽,但道路上堆積的冰雪已然逐漸有了融化的跡象,沉睡了數月之久的遼東半島,即將徹底"復甦"。

    在建州女真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並將其國都由興建于山林間的"赫圖阿拉"遷徙至薩爾滸城之後,距離沈陽城約莫五百余里的廣寧城便成為了大明遼東戰場的後勤補給基地。

    廣寧城在下轄錦州及寧遠軍衛的同時,還牢牢守著遼西走廊,城池規模及戰略地位絲毫不亞于由遼東經略熊廷弼親自坐鎮的沈陽城。

    也正因為廣寧在遼東戰場享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昔日出身東林黨的廣寧巡撫王化貞方才有底氣與遼東經略熊廷弼"叫板"。

    但前些時日巡撫王化貞的突然離任,卻令廣寧城中的軍民百姓有些始料未及,城中的"將門世家"對此更是義憤填膺。

    畢竟這王化貞"志大才疏",對于城中妄圖擁兵自重的將校而言,乃是最好不過的"傀儡"。

    相比較之下,新任的廣寧巡撫薛國用老成持重,投身行伍多年,才剛剛走馬上任,便是馬不停蹄的下令整飭軍衛,其"奪權"的意圖,在這廣寧城中,幾乎人盡皆知。

    ...

    日頭偏西,身著甲冑的游擊將軍祖大壽悶悶不樂的自身後巡撫署衙而出,徑自朝著不遠處的"祖宅"而去。

    早在洪武六年,他們祖氏先祖便曾奉命領兵駐守遼東,後被授予定遼中衛的官職,世襲罔替。

    經過兩百余年的傳承,他們祖家早已是這廣寧城中首屈一指的將門世家,上任家主祖承訓曾官至遼東副總兵,乃是"寧遠伯"李成梁的左膀右臂,在其麾下任職二十余年。

    隨著李成梁受朝中御史彈劾,不得不引咎辭職,遼東副總兵祖承訓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將府中權柄交由其長子祖大壽。

    "大爺回來了.."離得老遠,便有徘徊在"祖府"附近的家丁部曲們便瞧見了身材魁梧的祖大壽,身後府邸的大門也被緩緩開啟。

    作為這廣寧城中的"地頭蛇",祖府的佔地規模比之離任遼東巡撫所在的署衙還要大上數倍不止。

    闊步邁入府邸,入目便是亭台樓榭,雕梁畫棟,令人仿佛置身于四季如春的江南水鄉,而不是以苦寒見長的遼東。

    "兄長.."听聞耳畔旁響起的腳步聲,正在官廳內閉目養神的一名壯漢便是緩緩起身,朝著眼前臉色鐵青的堂兄頷首道。

    "大樂來了.."聞聲,思緒稍有些恍惚的祖大壽先是一愣,隨即便擺了擺手,示意眼前的堂弟落座,臉上的陰霾有所緩解。

    自己這個堂弟來的正是時候,剛好為他出謀劃策..

    "兄長愁眉苦展,可是那薛國用又在指手畫腳?"雖然身上僅僅擔著個"把總"的差事,但面容與祖大壽有些許相似的祖大樂卻是全然不將遼東巡撫薛國用放在眼中,言語中毫無敬意。

    "不錯,還是老一套,言說女真建奴興兵在即,要我等加緊城防,以免蒙古內應混入城中.."如此淺薄的道理,以他祖大壽的本事,豈會不清楚其中厲害?哪里用得著三番兩次的召集城中文武官員議事?

    在他看來,這薛國用分明是借機彰顯其"遼東巡撫"的存在感,為日後"奪權"打下基礎。

    "寧遠及錦州情況可好.."彼此相顧無言半晌,祖大壽突然話鋒一轉,眼神犀利的詢問道。

    昔日遼東總兵李成梁"功成身退"的時候,作為其左膀右臂的祖承訓便是繼承了李成梁于遼東的全部"政治遺產",其中便包括了令無數女真人及蒙古韃子聞風喪膽的"遼東鐵騎"。

    萬歷年間,遼東總兵李成梁于遼東站穩腳跟之後,便肆意挪用軍餉,甚至私收商稅,從中獲取了大筆錢糧。

    靠著"以戰養戰",李成梁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便是訓練出了一支精銳騎兵,時人稱之為"遼東鐵騎"。

    為了達到擁兵自重的目的,李成梁對"遼東鐵騎"可謂是嘔心瀝血,麾下士卒皆是甲冑齊整,並且還能領到十倍于朝廷應有俸祿的軍餉。

    靠著豐厚的獎賞,這萬余名遼東鐵騎很快便淪為李成梁個人的"私兵",助其稱霸遼東。

    歲月荏苒,在數十年的時間里,遼東鐵騎也先後多次經歷了"更新換代",而其中絕大多數都在李成梁離開之後,被充入錦州衛及寧遠衛,歸屬他們祖家統率。

    換言之,他祖大壽雖然在前任廣寧巡撫王化貞的舉薦下,方才晉升為"中軍游擊",但只要他一聲令下,便可號令數千鐵騎。

    "還請大兄放心,軍中情況一切都好.."

    祖大樂自幼跟在祖大壽身旁長大,此時自是清楚自己堂兄的言外之意,故而趕忙回應道,但黝黑的臉頰上卻也流露出一抹若有若無的驚憂。

    "有話直說!"祖大樂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自是沒有瞞過祖大壽的眼楮,令其不由自主的提高了些許聲音,一股駭人的氣勢也是隨之涌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錦州衛及寧遠衛的騎兵乃是他們祖家在遼東立足的根本,絕對不容有失。

    "敢叫大兄知曉,自小皇帝登基以來,朝廷已是接連多次撥發軍餉,替遼鎮將士補齊歷年拖欠軍餉。"

    "長此以往,小弟只怕人心浮動吶.."

    沉默半晌,祖大樂終是將心中憂慮緩緩道出,鏗鏘有力的聲音中也摻雜著一抹幽怨。

    京師小皇帝雖是年齡不大,但政治手段卻是頗為成熟,不僅知曉一視同仁的道理,直接將整個遼鎮將士的軍餉補齊,並且還專門從派遣內官,會同戶部及兵部一同發餉。

    如此一來,便是徹底斷絕了他們祖家從中"上下其手"的機會。

    須知,那錦州衛及寧遠衛的"遼東鐵騎"之所以對他們祖家唯命是從,除了他們祖家自身的影響力之外,還與"足額足餉"脫不開干系。

    前些年,絕大多數遼鎮將士的軍餉都被拖欠,反觀駐扎在寧遠及錦州的"遼東鐵騎",卻是由他們祖家"自掏腰包",為其補齊軍餉。

    其待遇雖然無法與輝煌時期相比,但也勝過尋常將士無數。

    兩相對比之下,碩果僅存的遼東鐵騎自是對他們"祖家"忠心耿耿,唯命是從。

    但若是朝廷自此開始足額發餉,他們祖家便毫無"優勢"可言了。

    "莫慌,女真韃子興兵在即.."

    "我祖家,可沒有這麼好拿捏.."

    在祖大樂有些驚愕的眼神中,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祖大壽突然冷冷一笑,隨即便是不由自主的望向赫圖阿拉所在的方向,陰寒的聲音令人不寒而栗。

    如若太平年景,他祖大壽自是不敢"擁兵自重";但如今遼東局勢暗流涌動,女真建奴虎視眈眈,塞外蒙古蠢蠢欲動,形勢比之昔日李成梁在位時期還要復雜數倍不止。

    遼東將門,不甘寂寞。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方便以後閱讀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49章 遼東將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第149章 遼東將門並對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