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信息。北歐電力交易所的數據,花點錢就能查到。\"
他看向瑪麗亞︰”按您的算法,這批火電生產的電池,碳排放是多少?\"
歐盟環境委員會高級顧問不說話了。
丹麥的火電主要是天然氣,碳排放雖然比煤電低,但也超過了歐盟標準。
\"還有。\"孟遠繼續,
\"瑞典的電池廠用的是三元材料,鈷和鎳的開采過程碳排放極高。而我們用的是磷酸鐵鋰,主要原料是鐵。\"
他調出另一份數據。
\"如果算全生命周期,誰的碳排放更高?\"
辦公室里安靜下來。
施密特額頭冒汗了,他沒想到孟遠準備得這麼充分。
”當然。\"孟遠話鋒一轉,\"我理解歐盟對環保的重視。\"
他看著瑪麗亞︰\"所以我有個提議。\"
\"什麼提議?\"
\"遠新願意在德國建立歐洲第一個零碳電池工廠。\"
三人都愣住了。
\"零碳?\"彼得森冷笑,\"你在開玩笑嗎?\"
\"不。\"孟遠正色道,\"工廠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過程零排放,所有原材料都來自認證的綠色供應鏈。\"
他頓了頓。
\"作為交換,我希望這個工廠能成為歐盟碳中和調節機制的示範項目。\"
瑪麗亞眼楮亮了。
如果真能建成,這將是她在歐盟環境委員會政績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您確定能做到?\"
\"給我六個月。如果做不到,我孟遠自動退出歐洲市場。\"
狂妄!
彼得森幾乎要跳起來了。
六個月建零碳工廠?做夢吧!
\"但如果我做到了。“孟遠看向施密特,”眾特的訂單要翻倍。\"
施密特看看瑪麗亞,又看看孟遠。
他知道自己被架在火上了。
答應,萬一孟遠做到了,瑞典就完了。
不答應,就是不支持歐盟的環保政策。
\"我……需要向董事會匯報。\"
孟遠站起身,”不必急于表態,我先做個樣板給你們看看。\"
他走到門口,回頭一笑。
\"對了彼得森先生,听說瑞典最近在搞ipo?\"
彼得森心中一緊︰\"是又怎樣?\"
\"沒什麼。\"孟遠聳聳肩,\"就是提醒您一句,投資人最討厭不確定性。\"
\"比如……突然發現公司的綠色標簽是假的。\"
說完,他推門離去,留下三人面面相覷。
回到酒店,小劉忍不住問︰\"孟總,零碳工廠真能建成?\"
\"能不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信不信。\"
\"可萬一……\"
\"沒有萬一。\"孟遠打開筆記本,\"通知趙總,馬上聯系國內的光伏企業。\"
\"光伏?\"
\"對,中國的光伏板已經是白菜價了,但歐洲人不知道。\"
原來早有準備。
小劉恍然大悟。
\"還有。“孟遠繼續道,”讓投資部查查瑞典的股權結構。\"
\"您要……\"
\"商業競爭嘛。“他笑了笑,”總要留幾手。\"
當晚,一條消息在歐洲能源圈炸開了鍋︰
《遠新集團宣布投資50億歐元建設零碳電池工廠》
配圖是孟遠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照片。
他身後的展板上,赫然寫著︰零碳承諾,中國方案。
彼得森看著新聞,手中的紅酒杯應聲而碎。
\"瘋子!\"
而此時的孟遠,正在和趙建國通電話。
\"老趙,立刻啟動b計劃。\"
\"b計劃?\"電話那頭的趙建國一愣。
\"對,收購一家冰島的地熱發電公司。\"
\"冰島?\"
\"歐洲最干淨的能源在冰島。\"他眯起眼楮,\"既然他們要玩碳排放,那我們就玩個大的。\"
掛斷電話,孟遠陷入沉思。
上輩子的碳關稅,讓中國制造業吃了大虧。
這輩子,他要把劣勢變成優勢。
第二天一早,施密特的電話就來了。
\"孟總,董事會同意了您的提議。\"
意料之中。
\"但有個條件。\"施密特說,\"瑪麗亞女士希望能全程監督工廠建設。\"
\"沒問題。\"孟遠爽快答應,\"透明是最好的證明。\"
放下電話,他吩咐小劉︰\"訂機票去雷克雅未克。\"
\"冰島?\"
\"嗯。“孟遠拿起外套,”該收網了。\"
一周後,震驚歐洲能源界的消息傳來︰
遠新集團以3.5億歐元收購冰島第二大地熱發電公司,獲得穩定的清潔能源供應。
同時宣布,將通過海底電纜,把冰島的地熱電力直接輸送到德國工廠。
\"這不可能!“彼得森在董事會上咆哮,”海底電纜的成本……\"
\"2000公里,5億歐元。“
助手遞上報告,”中國的特高壓技術,成本只有歐洲的三分之一。\"
彼得森癱坐在椅子上。
他終于明白,自己惹了一個什麼樣的對手。
不是只會打價格戰的中國商人,而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家,更讓他崩潰的消息還在後面。
\"老板,美國投資者要撤資了。\"
\"什麼?\"
\"他們說……\"助手支支吾吾,\"說瑞典的綠色概念,已經不是唯一賣點了。\"
彼得森只覺得天旋地轉。
而此時,瑪麗亞正站在遠新的新工廠預定地。
“孟先生,你們的速度真是驚人。\"
工地上,上百台工程機械同時作業。
更讓她驚訝的是,工地旁邊已經堆滿了光伏板。
\"這些是?\"
\"工廠的屋頂和牆面。“孟遠介紹道,”全部采用建築一體化光伏,預計年發電量8000萬度。\"
\"加上冰島的地熱,完全可以實現零碳生產。\"
瑪麗亞快速計算著。
如果這個工廠真的建成,將是全球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零碳電池工廠。
這個政績……
“孟先生,我為之前的誤解道歉。”
\"不必,推動環保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但我有個小小的請求。\"
\"請說。\"
\"這個工廠建成後,能否成為歐盟碳中和政策的官方示範項目?\"
瑪麗亞眼楮一亮︰”當然!我會親自向委員會推薦!\"
目的達到。
孟遠心中暗笑︰有了歐盟的官方背書,遠新在歐洲將再無阻礙!
至于瑞典?
一個靠概念吃飯的公司,失去了概念,還剩什麼?
三個月後。
\"彼得森申請破產保護了。\"小劉向孟遠匯報。
\"意料之中。\"孟遠頭也不抬。
\"美國投資者撤資後,其他投資人也跟著跑了。最後瑞典政府也不願意接盤。\"
商場如戰場。
心慈手軟,死的就是自己。
\"對了。\"小劉想起什麼,\"施密特發來郵件,說要把訂單增加到原來的三倍。\"
\"回復他。“孟遠終于抬頭,”產能有限,最多兩倍。\"
\"為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