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鋒芒

第526章 高空拋物2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上官游龍 本章︰第526章 高空拋物2

    這時,方梅,那位來自晨報的記者,來到了服務中心。她一直關注著高空拋物這個社會熱點問題,听說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在處理一起高空拋物糾紛,便想進行采訪報道,希望能借此引起社會對這一問題的更多關注。

    方梅在了解了調解的進展後,提議道︰“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媒體的力量,向公眾普及高空拋物的法律後果,這樣既能讓更多人了解法律知識,也能給這些住戶施加一定的輿論壓力,促使他們配合調解。”

    戴世龍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和方梅一起策劃了一期關于高空拋物法律知識的專題報道。報道中,不僅詳細解讀了民法典中關于高空拋物的相關規定,還列舉了一些類似案件的處理結果。

    報道一經發布,立刻在青山縣引起了廣泛關注。許多市民紛紛在網上留言,譴責高空拋物這種危險行為,也有不少人表示支持法律服務中心的工作。那些原本不願意配合調解的住戶,在輿論的壓力下,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轉變。

    在周萬發的再次努力下,住戶們終于同意坐下來繼續協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大家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共同給予王強一定的經濟補償。

    就在大家以為這件事即將圓滿解決時,一個意外的情況出現了。一位名叫李華的住戶站了出來,聲稱自己找到了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證據。原來,李華家在事發當天安裝了一個智能攝像頭,正好記錄下了花盆墜落的瞬間,畫面顯示花盆並不是從他家扔出來的。

    戴世龍和周萬發仔細查看了李華提供的視頻證據,確認無誤後,根據法律規定,李華無需承擔補償責任。其他住戶得知這個消息後,又開始擔心自己會多承擔賠償份額,調解工作再次陷入了混亂。

    此時,司法局退休人員周萬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他雖然沒有律師證,但在司法系統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的經驗和人脈。他聯系了一些法律專家,對類似情況進行了咨詢,並根據專家的意見,提出了一個新的補償方案︰按照樓層高度和住戶數量等因素,重新分配補償比例。

    這個方案得到了大多數住戶的認可,經過再次協商,大家終于達成了最終的調解協議。王強也順利拿到了補償款,他激動地握著戴世龍和周萬發的手,熱淚盈眶地說︰“謝謝你們,要不是你們,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在這起高空拋物糾紛的處理過程中,法務助理張彩嬌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協助周萬發收集證據、整理資料,還負責與各方進行溝通協調。她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這起案件的成功調解,不僅讓受害者得到了應有的賠償,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高空拋物的法律後果,起到了很好的普法宣傳作用。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的名聲也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的人在遇到法律問題時,都會想到來這里尋求幫助。

    戴世龍、周萬發、張忠民、周萬全、方梅和張彩嬌等人,也在一次次的法律服務工作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普法和法治建設的重要性。他們決心繼續努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熱情,為青山縣的法治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讓普法之光照亮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讓法律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堅實後盾。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又陸續接到了多起與高空拋物相關的咨詢和糾紛調解請求。他們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方法,與相關部門加強合作,共同推動解決高空拋物這一社會難題。

    他們聯合青山縣的物業協會,制定了一套關于高空拋物監控設備安裝和管理的規範標準,要求各小區在重點區域安裝高清監控攝像頭,確保能夠清晰記錄高空拋物的情況。同時,他們還定期組織法律宣傳活動,走進社區、學校、企業,向居民普及高空拋物的危害和法律責任,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

    在他們的努力下,青山縣的高空拋物現象逐漸減少,居民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安全和安心。而青山縣興華普法法律服務中心,也成為了這座城市法治建設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繼續書寫著屬于他們的普法故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律政鋒芒》,方便以後閱讀律政鋒芒第526章 高空拋物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律政鋒芒第526章 高空拋物2並對律政鋒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