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落地窗灑進甦氏集團總部頂層的會議室,甦明遠站在長桌盡頭,望著玻璃幕牆外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三十七層的高度讓這座城市顯得既熟悉又陌生,他想起父親甦承宗三十年前在這里買下第一塊辦公用地時,這里還是一片低矮的廠房。
    \"明輝,你看這些資料。\"甦明遠轉身指著身後電子屏上跳動的財務數據,\"第三季度東南亞市場的增長率比預期低了3.2。\"
    甦明輝推了推金絲眼鏡,目光在數據上快速掃過︰\"是因為印尼工廠的勞工糾紛?我讓法務部準備的仲裁材料明天能到。\"他的手指在平板電腦上劃出幾個批注,\"另外,曉兒他們的跨境電商項目需要更多資源傾斜。\"
    會議室的門被輕輕推開,甦曉抱著一摞文件快步走進來,栗色卷發隨著步伐輕輕晃動︰\"二叔,您要的跨境物流成本分析。\"她將文件放在甦明輝面前時,袖口露出的翡翠鐲子閃過一抹綠意,那是甦承宗留下的遺物。
    甦明遠注意到佷女手腕上的鐲子,想起父親臨終前將三個孫輩叫到床前的情景。那時甦曉剛滿二十歲,在國外讀商學院,接到電話連夜飛回北京。老人枯瘦的手分別握過三個孩子,最後將鐲子套進甦曉腕間︰\"記住,甦氏的傳承不在金銀,在人心。\"
    電子鐘顯示0858,會議室陸陸續續坐滿了三十余人。除了甦氏家族成員,還有集團各事業部的高管。甦明遠清了清嗓子︰\"今天是集團成立以來首次家族傳承會議,我和明輝希望通過系統課程,讓年輕一代理解企業發展的脈絡。\"
    他調出一張泛黃的照片,畫面里甦承宗站在1980年代的倉庫前,身後是堆積如山的紡織品。\"這是父親創業第三年,我們接了人生第一筆外貿訂單。\"甦明遠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對方要求72小時內交貨,否則賠償200萬違約金。\"
    \"爺爺當時怎麼做的?\"後排一個年輕聲音響起。甦明遠認出是堂弟甦明達的兒子甦航,剛從斯坦福畢業回國。
    \"他帶著全廠工人連續三天三夜沒合眼,生產線連軸轉。\"甦明遠的手指在照片上輕輕摩挲,\"最後交貨時,所有工人的手掌都磨出了血泡。父親跪在地上給大家磕頭,說甦氏永遠不會忘記這份恩情。\"
    會議室里響起輕微的抽氣聲。甦曉低頭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鋼筆尖與紙張摩擦的沙沙聲格外清晰。她記得小時候听爺爺講過這個故事,但此刻從大伯口中說出,那些數字與畫面突然有了溫度。
    \"這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的財務報表。\"甦明輝切換了另一張圖表,\"集團負債率高達87,銀行催款單像雪片一樣飛來。\"他調出一段模糊的監控錄像,畫面里甦承宗在深夜的辦公室里反復核算數據,煙灰缸里堆滿了煙蒂。
    \"爺爺當時抵押了自己的房產。\"甦曉突然開口,\"我在家族檔案里看到過那份抵押協議。\"
    甦明輝點點頭︰\"沒錯,他把老宅和所有收藏品都押給了銀行。那段時間我們全家擠在辦公室里打地鋪,連你奶奶都去車間幫忙縫紐扣。\"
    年輕一輩的臉上露出震驚與敬佩交織的神情。甦航舉起手︰\"大伯,您覺得爺爺最寶貴的品質是什麼?\"
    \"四個字︰破釜沉舟。\"甦明遠的聲音擲地有聲,\"他從來不會給自己留退路,認定的事就算撞得頭破血流也要堅持到底。\"
    這時,會議室的門再次被推開,一個西裝革履的年輕人匆匆走進來。甦明遠皺眉︰\"逸凡,你遲到了。\"
    甦逸凡歉意地笑了笑,將筆記本電腦連接到投影設備︰\"抱歉,我剛從深圳飛回來。\"他調出一組數據,\"關于智能倉儲項目的可行性報告,我建議...\"
    \"現在是傳承課程時間。\"甦明輝打斷他,\"項目討論會後再說。\"
    甦逸凡悻悻地坐下,目光掃過會議桌上的資料。作為甦明遠的獨子,他剛從集團基層輪崗兩年,對這種\"故事會\"式的課程頗有微詞。在他看來,與其听過去的老黃歷,不如多講講數字化轉型的實戰經驗。
    甦明遠敏銳地捕捉到兒子的情緒,不動聲色地繼續說道︰\"傳承不是復制,而是創新。就像父親當年從紡織品轉向房地產,又從房地產拓展到金融科技,每一步都是破局。\"
    他調出一組對比數據︰\"去年集團科技板塊的利潤佔比首次超過傳統產業,這就是傳承的意義。\"甦明遠看向甦逸凡,\"逸凡在智能倉儲項目中的創新,正是這種精神的延續。\"
    甦逸凡微微一怔,沒想到父親會在公開場合肯定自己。他坐直身子,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接下來的三個小時里,甦明遠和甦明輝輪流講述著企業發展中的關鍵事件。從2003年非典時期的轉型,到2015年跨境並購的挫折,每一個案例都被拆解成戰略、執行、文化三個層面。
    \"現在我們來做個分組討論。\"甦明輝宣布,\"每組領取一個歷史案例,分析當時的決策邏輯,並提出如果現在遇到同樣問題會如何解決。\"
    會議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年輕人們自發組成小組,圍在資料台前領取文件。甦曉和甦航分到了1997年金融危機的案例,他們走到窗邊的休息區,展開泛黃的財務報表。
    \"你看這里,爺爺當時選擇斷臂求生,砍掉所有非核心業務。\"甦航指著報表上的紅色批注,\"如果是現在,可能會有更多選擇,比如資產證券化或者引入戰略投資者。\"
    甦曉點頭︰\"但當時的金融環境不同,資本運作手段遠不如現在成熟。\"她忽然想起什麼,從手機里調出一份舊報紙掃描件,\"這是1998年《財經周刊》對爺爺的采訪,他說"危機是最好的試金石,能讓你看清哪些是泡沫,哪些是真金"。\"
    兩人正討論著,甦逸凡端著咖啡走過來︰\"在聊什麼呢?\"
    \"1997年金融危機的應對策略。\"甦曉晃了晃手中的資料,\"你覺得如果現在遇到類似情況,集團該怎麼做?\"
    甦逸凡沉吟片刻︰\"首先肯定是現金流管理,然後...\"他突然笑了,\"不過這種假設性問題沒什麼意義,現在的經濟環境和當年完全不同。\"
    \"但商業的本質是相通的。\"甦明遠不知何時站在他們身後,\"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企業家的決策邏輯和精神內核是不變的。\"
    甦逸凡有些尷尬地笑了笑,轉身回到自己的小組。甦明遠看著兒子的背影,輕嘆一口氣。他知道甦逸凡更傾向于用數據和模型分析問題,對家族歷史的情感聯結不如甦曉深厚。
    下午的課程進入實踐環節,甦明輝安排了沙盤模擬。年輕人們需要在限定時間內,根據提供的市場數據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甦曉所在的小組抽到了\"開拓非洲市場\"的任務,她迅速組織成員分工,自己負責市場調研部分。
    \"這里有個矛盾點。\"甦曉指著屏幕上的消費數據,\"非洲市場潛力巨大,但基礎設施薄弱。我們是該先投資基建,還是直接進入?\"
    \"基建投資周期太長,可能錯過市場窗口。\"甦航分析道,\"但物流和電力問題不解決,產品交付會受影響。\"
    經過激烈討論,小組決定采用\"輕資產+本土化合作\"的策略,先通過當地經銷商打開市場,同時與政府洽談基建項目。這個方案得到了甦明輝的認可,他在點評時特別提到︰\"這種靈活應變的思維,正是甦氏精神的核心。\"
    課程結束時,夕陽已經染紅了天際。甦明遠站在窗邊,看著年輕一輩三三兩兩離開會議室。甦曉和甦航還在熱烈討論,甦逸凡則在收拾電腦,指尖在鍵盤上快速敲擊。
    \"你在看什麼?\"甦明輝走到他身邊。
    \"曉兒的項目計劃書。\"甦明遠調出郵件,\"她打算在東南亞試點社區團購模式,結合智能倉儲和物流網絡。\"
    甦明輝笑了︰\"這丫頭,倒是把今天學的東西活學活用了。\"
    \"更難得的是她理解了傳承的本質。\"甦明遠關閉屏幕,\"不是守住家業,而是讓它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兩人相視而笑,窗外的城市華燈初上。三十七層的高度讓街道上的車流變成流動的星河,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里無數企業的興衰沉浮。而甦氏家族的傳奇,正以一種新的方式,在這些年輕的血液中繼續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