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富商甦半城

第102集︰萌芽初現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102集︰萌芽初現

    甦曉︰商業嫩芽的破土時刻

    第一章 老照片里的商業基因

    六月的蟬鳴穿透甦氏集團總部的落地窗,在寬敞明亮的會議室里織成一層薄紗。長桌兩側坐滿了甦家年輕一輩,紅木桌面上攤開的不僅是燙金的會議議程,還有一疊泛著歲月痕跡的老照片。甦明遠站在投影幕布前,指尖劃過一張泛黃的黑白合影——1980年代的街巷里,幾個年輕人正汗流浹背地搬運布料,背景是\"甦氏布行\"斑駁的木質招牌。

    \"這是你們曾祖父甦承宗創業的第三年,\"甦明遠的聲音帶著厚重的歷史感,\"當時他用全部積蓄租下這個不足二十平米的鋪面,為了拿到上海紡織廠的一批尾貨,在廠長辦公室外蹲了三天三夜。\"照片里的甦承宗穿著洗得發白的的確良襯衫,眼神卻像淬火的鋼,這種鋒芒在甦曉的記憶里時隱時現——她從小在祖父書房看到的那尊\"天道酬勤\"銅匾,似乎就凝結著這種力量。

    坐在第三排的甦曉輕輕摩挲著面前的資料冊。作為甦明遠的獨女,她對這些家族故事並不陌生,但此刻以\"商業傳承學員\"的身份重新審視,那些模糊的碎片突然有了清晰的邏輯鏈條。當大伯甦明輝展開一張企業戰略演進圖,講解2008年金融危機時如何通過供應鏈整合逆勢擴張時,甦曉的指尖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忽然在\"渠道下沉\"策略旁畫了個問號——這個當年被視為激進的決策,與如今互聯網電商的下沉市場邏輯,是否存在某種基因上的相似性?

    \"所以你們看,\"甦明輝合上文件夾,目光掃過全場,\"甦氏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運氣,是三代人對"變與不變"的把握。不變的是對產品品質的執念,變的是適應時代的商業模式。\"他的話音剛落,會議室里響起稀疏的附和聲,多數年輕成員還沉浸在歷史敘事的震撼中,唯有甦曉的目光停留在牆上的世界地圖上,那些代表海外辦事處的紅色圖釘,在她腦海里正逐漸連成一張動態的貿易網絡。

    第二章 咖啡杯里的市場洞察

    午休時分,甦曉沒有像其他堂兄妹那樣聚在茶水間討論剛才的課程,而是端著咖啡走到露台。手機屏幕上跳出的財經新聞推送——\"z世代消費偏好報告︰體驗式消費佔比超65\"——讓她想起上午提到的那個家居布藝新項目。按照傳統規劃,這個項目將主打高端定制市場,目標客群鎖定4055歲高淨值人群,但甦曉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她翻開自己的手賬本,里面貼著上周在大學城做的隨機訪談記錄︰幾個藝術系女生抱怨,市場上的窗簾布藝要麼老氣橫秋,要麼價格離譜,她們更願意為\"可diy更換的模塊化簾頭\"買單。當時她只是出于興趣記錄,此刻卻突然意識到,這或許就是大伯所說的\"時代變量\"。

    \"在想什麼?\"甦明遠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手里端著和女兒同款的骨瓷咖啡杯,杯沿印著甦氏第一代產品的纏枝蓮紋樣。甦曉轉身時,看到父親領帶夾上那枚微型織布機造型的胸針——那是曾祖父創業時的第一件工具復刻品,父親在重要場合總會佩戴。

    \"爸,\"甦曉指著手機屏幕,\"上午說的那個"雲境"家居項目,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一個重要客群?\"她遞過手賬本,\"您看這些數據,2535歲的年輕消費者,他們的購房主力是9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更注重空間的可變性和個性化,但目前市場上的高端布藝定制,起訂量和價格都讓他們望而卻步。\"

    甦明遠的目光在字里行間移動,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領帶夾。他注意到甦曉不僅記錄了消費痛點,還附上了競品分析︰某快時尚家居品牌的可拆卸簾頭系列,上市三個月銷量突破十萬件,但材質和設計感都有明顯短板。\"你繼續說。\"父親的語氣平靜,眼底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我覺得可以做"輕定制",\"甦曉的語速加快,眼神發亮,\"用模塊化設計實現外觀的個性化,同時通過標準化生產控制成本。比如開發三種基礎簾型,搭配十款可替換的3d打印簾頭,再結合ar技術讓客戶在手機上預覽效果。這樣既能保留甦氏的工藝精髓,又能切入年輕市場。\"

    一陣風掠過露台,吹起甦曉額前的碎發。她看見父親端著咖啡杯的手頓了一下,杯中的褐色液體在陽光下泛起金色的漣漪。遠處寫字樓的玻璃幕牆上,正映出父女倆並排而立的剪影,如同老照片里的曾祖父與祖父,在時光的褶皺里完成某種隱秘的對話。

    第三章 會議室里的鋒芒初露

    下午的議程是分組討論\"雲境\"項目的初步方案。當甦明輝宣布各組派代表發言時,甦曉所在的第三組陷入短暫的沉默。組長是比她大五歲的堂兄甦曉峰,他推了推眼鏡,小聲問︰\"要不我先講?按上午的規劃來。\"

    甦曉握著筆的手緊了緊。她想起剛才在露台與父親的對話,想起手賬本里那些年輕人的真實聲音。就在甦曉峰準備起身時,她突然開口︰\"哥,我能先分享一個不同的想法嗎?\"

    全場的目光瞬間聚焦過來。甦明遠和甦明輝交換了一個眼神,前者不動聲色地調整了坐姿,後者則微微前傾身體,指尖在桌面上輕輕敲擊——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

    \"我們組認為,\"甦曉站起身,下意識地撫平裙擺,\"項目定位可以更具前瞻性。\"她沒有看準備好的提綱,而是直視著主位的兩位長輩,\"當前家居消費市場正在發生代際轉移,2025年z世代將成為購房主力,但現有產品線對他們的需求響應不足。\"

    她走到投影幕布前,熟練地切換到自己制作的ppt︰\"這是我整理的三組數據︰一是2535歲消費者對"可迭代家居"的搜索量年增長率達187;二是模塊化設計在年輕群體中的偏好度比傳統定制高42個百分點;三是某競品的輕定制系列客單價雖降低30,但復購率提升至行業平均水平的2.3倍。\"

    甦明輝的手指停止了敲擊。他注意到ppt的最後一頁,甦曉用紅色字體標注了一個公式︰\"工藝傳承x技術創新=新世代價值認同\"。這個公式讓他想起自己當年力主引入數字化生產設備時,父親寫下的\"固本維新\"四個字。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甦曉深吸一口氣,語氣更加堅定,\"在保留高端定制線的同時,開闢"雲境•輕享"子品牌。核心策略有三點︰第一,產品模塊化,開發可拆卸、可升級的布藝組件;第二,營銷場景化,聯合短視頻平台打造"15分鐘煥新家居"挑戰賽;第三,渠道輕量化,試點城市快閃店+線上ar定制系統。\"

    她從文件夾里拿出一張手繪的效果圖︰\"這是我設計的第一款概念產品——"四季簾頭",通過磁吸結構實現春櫻、夏竹、秋楓、冬雪四種主題的快速更換,材質選用甦氏專利的雲錦提花工藝,但通過激光切割技術降低損耗率。\"

    會議室里鴉雀無聲。陽光透過百葉窗,在甦曉年輕的臉龐上切割出明暗交錯的光影。甦明遠看著女兒眼中閃爍的光芒,那是一種混合了自信、熱情與專業的光彩,像極了三十年前自己第一次在廣交會上簽下百萬訂單時的模樣。他轉頭看向弟弟,發現甦明輝嘴角噙著一絲笑意,眼神里的欣慰幾乎要溢出來。

    第四章 父輩眼中的傳承微光

    \"這個思路很有意思。\"甦明輝率先打破沉默,他指了指ppt上的成本分析圖表,\"但模塊化生產對供應鏈的要求更高,你考慮過如何平衡工藝標準和量產效率嗎?\"

    \"考慮過,\"甦曉立刻回應,\"我們可以借鑒德國汽車工業的模塊化經驗,把核心工藝部分如提花面料)標準化生產,可變組件如簾頭造型)采用3d打印定制。我查過資料,甦氏現有的數字化織造設備,只需增加20的編程投入,就能實現基礎模塊的柔性生產。\"

    甦明遠注意到女兒在回答時,下意識地用了\"我們\"這個詞,仿佛已經將自己視為項目的主導者。這種角色代入感讓他想起甦承宗常說的一句話︰\"真正的生意人,要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孩子來養。\"

    \"關于快閃店的選址,\"甦明遠開口了,聲音比平時柔和一些,\"你為什麼選擇大學城周邊而非傳統商圈?\"

    \"因為目標客群的觸達場景不同,\"甦曉走到地圖前,用紅色圓點標記出幾個位置,\"傳統商圈流量雖大,但轉化率低;大學城周邊聚集了未來三年的潛在購房人群,快閃店可以作為品牌教育的前哨站,通過"學生設計大賽"等活動建立情感連接。這是我做的roi測算,前期投入雖高,但品牌忠誠度的提升會在後期體現。\"

    看著甦曉條理清晰的分析,甦明輝突然想起上個月董事會上的爭論。當時有元老反對開拓年輕市場,認為\"降低客單價就是自降身價\",而他和哥哥力排眾議,堅持\"不能讓品牌在代際更迭中失去話語權\"。此刻,佷女的方案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們一直思考的突破口。

    \"曉峰,\"甦明輝轉向第三組組長,\"你覺得甦曉的方案和你們原來的思路相比,優勢在哪里?\"

    甦曉峰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但很快坦誠道︰\"我們原來的方案更保守,側重維護現有客群。甦曉的方案雖然風險高,但確實抓住了市場趨勢,而且把甦氏的工藝優勢和新技術結合得很好。\"

    會議結束前,甦明遠做總結發言。他沒有直接評價甦曉的方案,而是說起了另一件事︰\"你們曾祖父去世前,留給我一本記賬本,里面除了收支明細,還有他對每個客戶的觀察記錄——"李太太喜歡湖藍色,張老板家的窗簾要遮光性好"。做企業,說到底是做人的生意,要能听見市場的聲音,尤其是那些還沒被滿足的聲音。\"

    他的目光最後落在甦曉身上,停頓了幾秒︰\"甦曉的方案,我和你大伯會讓戰略部做進一步論證。但更重要的是,她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一代的視角——不是簡單地繼承,而是用新的語言,講述老的故事。\"

    第五章 嫩芽根系的隱秘生長

    散會後,甦曉回到自己的工位,手心還殘留著剛才發言時的微汗。她打開郵箱,里面躺著凌晨三點發出的最後一封調研郵件回復——來自一位面料工程學教授,詳細解答了她關于3d打印與傳統織造結合的技術難點。

    抽屜深處,藏著一本厚厚的剪報本,從初中開始,她就習慣收集財經新聞和商業案例。高三那年,她偷偷參加了全國中學生商業模擬挑戰賽,用一份\"校園二手書循環系統\"的方案拿到冠軍,卻直到上大學才敢告訴父親。在國外讀管理學時,她選修了所有與制造業相關的課程,畢業論文寫的就是\"傳統工藝在數字化時代的傳承路徑\"。

    \"想什麼呢?\"甦明遠的聲音再次響起,手里拿著一份文件,\"戰略部剛才初步評估了你的方案,有幾個數據需要再確認一下。\"他沒有坐在辦公桌後的主位,而是拉了把椅子坐在甦曉對面,像同事一樣討論起細節。

    陽光斜照進來,在文件上投下窗欞的影子。甦曉忽然發現,父親鬢角的白發比上次見面時又多了些。她想起小時候,父親總是很晚回家,身上帶著淡淡的布料染料味,卻總會在睡前給她講商業故事——那些故事里,有冒險,有智慧,也有堅守。

    \"爸,\"甦曉遞過修正後的報表,\"其實這個方案我想了很久,從您上次帶我們參觀老廠房開始......\"她沒說出口的是,當看到老工匠們用傳統技法編織紋樣時,她就在想,如何讓這些精湛技藝被更多年輕人看見。

    甦明遠接過報表,目光在女兒專注的側臉上停留了片刻。他想起甦曉剛出生時,自己在產房外發誓要給她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卻沒想到女兒最終還是選擇了這條充滿挑戰的商業之路。但此刻,看著她眼中燃燒的熱情,他突然明白,有些基因的傳承,從來不是刻意的灌輸,而是如同種子遇見合適的土壤,自然而然地破土而出。

    \"去忙吧,\"甦明遠站起身,輕輕拍了拍女兒的肩膀,\"記住,商業不是冰冷的數字,是無數人的需求和期待。你的方案里,這點做得很好。\"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帶上。甦曉打開電腦,屏幕上跳出新的市場數據推送。她微笑著點開,指尖在鍵盤上飛舞,仿佛能听見那些沉睡在老照片里的商業基因,正在這個數字化時代,發出新芽破土的細微聲響。而在會議室的另一端,甦明遠和甦明輝站在巨大的企業願景板前。

    \"哥,\"甦明輝指著願景板上\"傳承與創新\"的字樣,\"看來我們可以開始準備下一階段的培養計劃了。\"

    甦明遠望著窗外鱗次櫛比的高樓,點點頭,眼角的皺紋里盛滿了欣慰︰\"是啊,傳承的希望,已經發芽了。\"夕陽的金輝灑在他們身上,將兩代人的身影,共同印刻在甦氏集團未來的藍圖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民富商甦半城》,方便以後閱讀大民富商甦半城第102集︰萌芽初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第102集︰萌芽初現並對大民富商甦半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