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

第154章 “未來已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長安省的鐘吟聲 本章︰第154章 “未來已來”

    清晨六點半,東邊剛泛起亮光,塔吊的鋼臂已劃破天幕。李向東穿著工裝、披著風衣,獨自站在春雷二期工地的一角。腳下泥濘未干,鋼筋交錯;耳邊是工人起早裝模的吆喝,混著機器啟動的低鳴。

    他望著正在吊裝的第一根立柱,腦中卻一陣空白。十年前,他手里連一台bp機都不敢多壓貨;而現在,三萬平米的廠區正緩緩生長在腳下。可他忽然意識到,再往前的路,已經不只是把貨做出來了。

    “春雷未來靠什麼繼續擴張?”他第一次將這個問題完整地念出口。

    當天的內部晨會,李向東沒先談施工進度,而是突然問道︰“我們能靠賣產品,撐到幾時?”

    羅燕皺眉翻開資料︰“今年訂單穩,利潤也還行。但如果未來要進更大市場,僅靠產線規模,會被天花板卡住。”

    王哥倒是老實︰“那就別貪,穩扎穩打,不擴太快。”

    李向東看了他一眼,眼神卻透著鋒芒︰“我們靠自產自銷,能熬到多遠?別人用一筆錢,就能買下一個市,我們還在等機器調平,這公平嗎?”

    話音落下,會議室一時間靜得落針可聞。

    他站起身,指了指桌上的廠區規劃圖︰“春雷不是只要一棟廠房——我們要的是一局棋。制造之後,春雷在哪?我們要在哪?”

    這一刻,一個新的起點,已悄然埋下。春雷,不只想活得好——它開始想活得久、活得大、活得能影響別人。

    午飯過後,廠區食堂里人還沒散盡,老秦捧著茶杯,在窗邊坐下曬太陽。他年紀大了,最近話少了不少,但今天,見李向東也沒走,忽然悠悠地開了口︰

    “你知道嗎?省里有幾個國企的資產快批出來了,傳得挺凶——有倉庫、有廠房、還有幾個帶地皮的工業公司。現在政策在松,干得好的民企,有可能能接手。”

    李向東放下筷子,眉頭一動︰“誰在接盤?”

    老秦輕笑了一聲,聲音低了些︰“反正不是我們這種底子輕的。那是給‘有準備的’留的。你要真感興趣,就得記住一句話——現在這年頭,找錢的能力,比干活的還快。”

    這一句,看似隨口,卻像在李向東腦中點燃了一把火。

    他沒立刻接話,只是緩緩坐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目光望向窗外那排舊廠房的屋頂。那一片屋頂下面,曾是他從零起家的地方;而如今,如果真有機會整合國企遺留資產,是否意味著春雷能一口氣跨過“地權壁壘”“資質門檻”與“融資門檻”,提前進入下一場博弈?

    他第一次認真地思考起“收並購”“資產整合”這些本屬“資本玩家”的詞匯。

    風從窗縫里灌進來,帶著秋初的干燥。李向東眼神微沉。也許,做產品的時代,是時候轉入——掌握資源的時代了。

    辦公室里,羅燕將一份厚厚的資料放到李向東桌上,上頭貼著紅條︰“近年民企股改與資產證券化案例分析”。

    “這是一周前我托人從財經學院拿到的。”羅燕語氣很平靜,“你看,這些原本跟我們差不多起步的制造企業,有的通過定增、優先股、產業基金,早就把自己拆成了‘融資機器’。”

    李向東翻了幾頁,眉頭漸緊。多個案例清晰寫著︰利潤平平,但靠“股改”與“資產包裝”成功登陸區域股權市場或引入國資基金,市值翻倍,估值遠超現金流水平。

    “我們是不是也該從‘賺現金’的邏輯,轉向‘融資本’的邏輯了?”他頭一次在春雷內部會議上這麼說。

    會議室內,一片沉默。

    老會計老吳皺眉開口︰“東子,不是我唱反調,金融那玩意兒……你不懂它,它就先吃了你。”

    “那就學,立刻學。”李向東話音堅定。

    “我們這些年靠的是利潤過冬。”他目光掃過在座所有人,“但做老板的,不該只靠利潤過冬,還得有風來的時候,能撐帆出海。現在這風,從制度那邊刮來了,我們得準備好船。”

    春雷財務組隨後啟動了“資產再評估”與“融資模型設計”雙軌制。廠房、設備、庫存,開始不再只被當作會計數字,而是變成了可重組、可質押、可證券化的資源資產。

    風口前夜,春雷,開始轉舵。

    “訂單比去年翻了近一倍,回款周期也壓到了45天以內,我們賬上趴著三千萬現金。”財務報表甫一呈上,王哥語氣帶著一絲自豪。

    李向東點頭,卻未笑。

    幾天前,他帶隊去見了一家老牌券商,試圖摸清春雷若轉向資本市場,能值幾何。會議室里,投行代表听完介紹、翻了數據,只淡淡來了一句︰“你們是好工廠,但不是好標的。”

    這句話像鈍刀子,一點點磨進心里。

    “什麼才叫好標的?”會後李向東壓著火氣追問。

    對方聳肩笑笑,聲音不急不緩︰“資本不是看你現在賺多少,而是看你未來能放大什麼。”

    “現金流穩固很好,但那是‘存量邏輯’;我們要看你能不能講出‘增量故事’——比如產業擴張、平台復制、資產證券化、渠道整合,最好還能把社會價值也說進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向東回程路上一直沉默。

    他突然意識到︰過去十年,他拼命構建的是一座“能賺錢的廠”,但在資本眼中,這卻是一座“封閉的孤島”。

    不是你跑得慢,而是你沒有連上下一張地圖。

    資本的尺子,從來不只是利潤。

    “把這個招標公告再調一遍,我記得上周還掛了兩個附帶廠房的包。”李向東坐在辦公室里,指著電腦屏幕,目光卻越過屏幕,像是在看更遠的地方。

    羅燕站在一邊,皺著眉︰“你是說……要去參加那個省會的國企掛牌拍賣?”

    “對。”他點頭,語氣沒有絲毫猶豫。

    “可我們準備好了嗎?法律結構、盡調、融資通道……這可不是自己蓋廠房。”

    “我們以前建廠,是等準備好才開始的嗎?”李向東回頭看她,嘴角挑起一點微笑,“我們從來都不是等好了才動身的。”

    羅燕沒再說話。

    王哥坐在沙發上,低聲咕噥︰“這一仗,不是招工,不是進貨,這是要進‘局’了。”

    李向東起身,走到窗前,窗外吊塔轉動著,夕陽將工地鍍上一層橘金。他緩緩道︰“我們過去拼的是一錘子一鏟子;但未來,拼的是誰敢先把格局打開。”

    他回頭看向他們,語氣堅定︰

    “未來不是來了,未來已經在我們身邊轉圈,就等誰敢伸手拉它進門。”

    夜已深,施工現場仍燈火通明。二期廠區的塔吊緩緩轉動,映出一片鋼筋林立的未來輪廓。

    李向東站在塔吊作業平台最高的一層,工帽下的眼神冷靜而清亮。他緩緩俯瞰腳下——焊接火光在黑夜中閃爍,泥地中堆放著尚未啟用的鋼構,每一塊,都像是未被翻頁的下一章。

    風很大,他壓低聲音,卻仿佛對整座城市說話︰“從倒賣到今天能讓資本市場抬頭——”

    他停頓了一下,眯眼望向更遠的方向。

    “下一步,不是讓別人來評估我們,而是我們去定別人的價值。”

    身後,是仍在建設中的工業地基;眼前,是城市燈光與星辰交匯的天際線。

    那是資本市場的方向,是國企改制的方向,是和真正“巨人”對話的方向。

    而此刻的李向東,站在制造與資本的交界線上,已經邁出第一步。

    未來已來。

    喜歡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請大家收藏︰()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方便以後閱讀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第154章 “未來已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第154章 “未來已來”並對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