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廠區北側空地被灑水車壓出一層微濕的土壤,幾面紅底白字的條幅在晨風中輕輕飄揚。奠基儀式沒有擺太多排場,李向東站在一塊磚砌簡台上,左手揣在風衣口袋,右手握著麥克風。
    “這不是加廠房,是造新能力。”他掃視全場,語氣平穩卻鏗鏘,“今天這一鏟土,不只是為了承接更多訂單,而是為了讓我們的制造方式,再往前跨一步。”
    隨即,幕布落下,一段cg模擬短片在臨時搭建的ed屏上亮起︰自動送料臂、高精注塑系統、模組自動裝配平台……每一環都寫著兩個字——效率。
    “智能注塑、模組集成、自動貼標、統一出貨——這是我們的新目標。”羅燕補充道,聲音壓過了周邊轟鳴的機械聲,“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擴產,是流程的一體化。”
    記者的快門聲此起彼伏,一家地方產業頻道在直播間打出大標題︰《春雷︰從制造到智造的躍遷之路》。
    “你們的產線在模仿世界,但你們的節奏在定義南方。”一位媒體人會後評論道。
    李向東看著那句話,沒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
    二期廠房還未封頂,幾台定制的多軸聯動注塑機便已運抵現場,工人們圍在吊裝區域,目光被那台墨綠色的龐然大物牢牢吸引。
    “這玩意兒,一台能干五個老設備的活。”負責對接設備的技術主管介紹時,語氣帶著自豪,“成型效率提升五倍,誤差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內,還節能四成。”
    王哥戴著安全帽走了一圈,望著機器甩臂般精準作業的模擬畫面,忍不住感慨︰“以前一個人從早干到晚才能弄完一批,現在兩小時就夠了,還不用喊腰酸。”
    廠區一角的中控室也正在裝修收尾,未來將成為整個春雷制造體系的“數據中樞”。數十塊大屏幕將同步顯示各條產線實時產量、耗材消耗、產品良率和預警信息,連電壓波動都能自動記錄歸檔。
    “別以為自動化就是不管人了。”李向東在一次施工例會上說,“效率是命,但數據是魂。沒魂的機器是鐵,有魂的工廠,才是未來。”
    老秦站在他身後,輕輕點頭。
    “這螺絲你先別擰,看這圖,是不是多了個密封圈?”
    車間一角,老工人孫師傅正指著顯示屏耐心地教著新來的年輕徒弟。過去他是憑手感干活的,如今卻得先掏出老花鏡盯著屏幕看流程。
    春雷二期的自動化升級帶來的第一件事,不是換設備,而是換觀念。
    “工人不是越苦越光榮,是越會看懂數據越值錢。”李向東在與技校合作簽約儀式上直言,“我們要的不是‘听話肯干’,而是‘能學會、能反饋’。”
    羅燕負責主持的新型技能培訓班,已在車間旁的多功能教室開課。課程分為“基礎機控”和“組裝調試”雙模塊,每位參與者需通過模擬操作與實操考核,才能正式上崗。
    “選人標準不再是身強力壯。”羅燕面對媒體時解釋,“是看誰能快速理解控制流程、誰能報出異常碼,不是以前那種看誰扛得多。”
    整個工廠的用工思維,正從“人海戰術”徹底轉向“技能密集型”——孫師傅也笑著感嘆︰“我這把年紀還得回爐重造,誰說干工廠不用腦子?”
    “我們不是蓋個廠房就完事了,我們要讓這片地,長出一條鏈來。”
    在春雷二期奠基儀式後的閉門會上,李向東一錘定音地說出這句話。
    他宣布,春雷已與兩家優質零件代工方及一家第三方檢測機構簽約入駐,三方將在廠區北側共建產業園配套區。“今後,從模具注塑到最終檢測封裝,全在園區內閉環完成。”
    為此,二期廠區特意預留出一塊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的聯合倉儲區,配有獨立裝卸口與信息同步系統,實現原料、半成品、成品全流程調度聯動。王哥看完布局圖,直言︰“這不只是快,是全鏈快。”
    羅燕帶領財務團隊進行過詳細測算——上下游就近整合後,單件出廠成本預計下降12,特別是在物流與庫存資金佔用方面,節省顯著。“這筆賬,在深圳這樣的地價和時間成本下,意義太大了。”
    媒體在報道中評價道︰“春雷不再只是制造產品的工廠,而是開始組織產業的能力單元。它不只是一個‘點’,更是一個節點,連通了更大的鏈。”
    奠基儀式還未結束,幾位西裝筆挺的中年人已在現場悄然亮相。他們來自南方一家知名產業基金,帶隊者一邊拍照一邊對同行低語︰“這地塊,明年就能出產效了,值得配一只基金。”
    午後的小會上,那位基金代表直接向李向東表達意向︰“我們正在籌建一支專項產業基金,想專投你們春雷的供應鏈。”話語坦率,語氣篤定,仿佛不是在尋求合作,而是在提前下注。
    李向東並未立刻點頭。他將茶盞放下,語氣平靜︰“資本要進來沒問題,但進來是為了推動產業,不是來套利一輪就走的。”一句話,將春雷的底線立住。
    羅燕聞言當場提議︰“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廠區成長指數’,把施工進度、產能爬坡、上下游協同、用工結構等數據都公開,每月更新。”她眼神明亮,“讓你們看得清楚,也讓我們自己走得透明。”
    這一提議得到對方高度認可,財務線也同步開始研究“資產證券化”方案,評估是否能將部分廠區未來收益打包形成可流通的資產產品,為後續融資試水鋪路。
    李向東站在新廠區的平整地面上,望著地平線︰“我們不怕被看見,只怕別人看不懂。那我們,就把賬、把路,都亮出來。”
    夜已深,新地塊邊的圍擋上映著燈光,剛挖出的基坑泛著潮氣。李向東站在一方松軟的泥土前,靜靜看著腳下那道新開的溝槽,像是在對話,又像是在回望。
    王哥穿著反光背心走近,手里提著一瓶熱水︰“當年咱倆從舊倉庫那塊破磚地干起,那時候連屋頂都漏,現在你還敢建二期廠子,是真有膽。”
    李向東扭頭看他,笑了笑︰“我建的,不是廠,是未來。”
    風從地基里吹上來,帶著泥土和水泥混雜的味道。燈光穿過薄霧,在尚未鋪平的地面上拉出一道斜影。
    沒有掌聲,沒有剪彩,這一刻只有兩人和一塊空地。但正是在這靜默中,一場草根制造者的工業革命,悄然扎下了根。
    喜歡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請大家收藏︰()重生90年代,從混混到商界狂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