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藍色對綠色的得票數是6,471,970︰6,442,452
只差三萬余張。
而如今,因為這群老兵們的意外加入,局面陡然逆轉——藍色反而領先六萬多票。
這個結果,不僅綠色那邊完全摸不著頭腦,連藍色自己人也一片茫然。
整個指揮室里先是靜得可怕,繼而響起一片交頭接耳的嗡嗡聲,電話鈴聲、傳真機接收訊號的嘀嗒聲混雜在一起,襯得人心更加惶惑不安。
有人反復核對著數字,有人盯著電視屏幕上跳動的票數統計圖,仿佛仍不能相信眼前的一切。
“什麼情況?”
一名穿著深色西裝的中年干部忍不住站起身,朝統計組那邊張望,“是不是系統出錯了?”
“票是從哪兒多出來的?”另一人湊到電腦前,眉頭緊鎖。
此時有人匆匆跑進來,喘著氣說︰“我……我之前不是去聯系了老兵嗎?本來只想拉點票,沒想到他們一下子發動了十幾萬人……”
藍色這邊的負責人老連原本緊繃的臉上頓時喜形于色,他一把抓住來人的肩膀︰“還有這種好事?!你仔細說,怎麼回事?”
一旁那位報社主編卻面露難色,低聲補充︰“那個……還有一件事。我答應他們,如果我們勝選,就為返鄉探親的老兵補貼一半機票錢。”
“我……”
整個指揮室頓時陷入一片沉默。幾個原本已經露出笑容的人瞬間收斂了表情,互相交換著眼神。經費問題一向敏感,尤其是在這種剛剛險勝的關頭。
“不是,這事你之前怎麼沒和大家商量?”一位戴金絲眼鏡的女性率先發難,她的聲音不高,卻帶著明顯的責備。
“我提過的啊,”主編推了推眼鏡,語氣有些委屈,“我們還曾在報紙上報道過他們的事跡。大概三個月前,第二版整版。”
上一次老兵能夠獲得善待,背後也有藍營媒體的聲援。
那是一系列關于老兵生活狀況的調查報道,引發了不小的社會反響。當時綠色方面出于對抗藍色的需要,也對老兵問題表示關注。
他們兩家就是這樣——
八十年代,綠色為爭取支持而聲援老兵,以此對抗藍色;二十年過去,藍色反而調轉槍頭,尋求老兵的支持。
就是這麼諷刺,昨日的敵人可能成為今日的盟友,而原則往往讓位于現實的需要。
歷史也總是如此。
弱勢的一方,總會向外尋找盟友。
總之,你支持的,我就反對;你反對的,我便支持。
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已經深入骨髓,成為島內的基本運作邏輯。
“你是提過,可你沒說他們能量這麼大啊!”那位女干部不依不饒,“十幾萬人?這可不是小數目!”
老宋站出來打圓場︰“事已至此,責怪他也無濟于事。最關鍵的是我們贏了,既然贏了,之後從預算里擠出一點錢,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作為團隊中的領導,他的話還是有幾分分量的。
“可老兵人數……”財務部門的負責人面露憂色,“這不是個小數目啊。”
“現在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了。”
老宋擺擺手,語氣沉穩,“我听說現在還健在的老兵不到五萬人,除去一些身體不好、無法乘機的,最多也就三萬人。按一張往返機票兩萬新島幣算,一半就是一萬元,三萬人也就是三千萬新島內幣,總共也就幾千萬的事。”
“才幾千萬啊!”老連一听,頓時松了口氣,“確實不算什麼大錢。”
他臉上的笑容又回來了,拍了拍主編的肩膀,“好了好了,這事辦得不錯!雖然有點意外,但結果是好的!”
很快,他們沉浸在勝選的狂歡之中。
有人開香檳慶祝,有人已經開始打電話安排晚上的慶功宴。
與“老兵補貼”這類小事相比,藍色贏得選舉,才是真正的大事。
政界就是這樣,只要大局已定,細節問題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
消息傳回內地,連統戰部也大為震動。
值班室內,電話響個不停。幾位負責人聚在顯示屏前,看著從島內傳回來的實時票數統計,臉上都寫著難以置信。
“什麼情況?李琦牽頭聯絡的老兵,居然發揮了這樣的奇效?”
“藍色居然贏了?”
“好家伙…這小子真可以啊!”
一位中年干部激動地拍了下桌子,隨即拿起專用電話︰“喂?是老林嗎?我老徐啊,有個好消息告訴你……”
更多的電話被撥出,消息在各個相關部門之間迅速傳開。這一夜,京都許多辦公室的燈光亮到很晚。各方都在議論這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分析著可能帶來的影響和機遇。一些早就準備好的預案被重新拿出來討論,新的指示也在逐步形成。
……
島內。
老高騎著那輛老舊自行車回到律師事務所,一邊翻著當天報紙,一邊看電視新聞。听到開票結果的那一刻,他猛地從椅子上跳起來,眼眶瞬間濕潤。二話不說蹬上車就往眷村趕,連西裝外套都忘了拿。
剛進村口,就看見外面早已人聲鼎沸。
老兵們都走出來了,聚在一起,情緒激動。這些平均年齡超過八十歲的老人,此刻卻像孩子一樣興奮。有人拄著拐杖,有人坐在輪椅上,但每個人的眼楮里都閃著光。
“老高,成了!”
“真的成了!”
“我知道。”高冰函望著大家歡欣鼓舞的樣子,忍不住抬手抹了抹眼角,“能回家了……” 他的聲音哽咽了。作為眷村第二代,他從小听著這些老兵講述大陸的故事長大,深知“回家”兩個字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他們這些人,從未把島內當作故土。
這些隨軍來島內的老兵,大多在大陸還有親人,記憶中仍是長江黃河、故鄉的炊煙。
而島內的人也從未視他們為同鄉,只稱他們是“外省人”。
這種隔閡幾十年如一日,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就業機會到通婚選擇,從語言習慣到飲食文化。
直到這一代人逐漸老去、凋零,島內的本土意識才悄然興起,各式本土腔調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這一次,老兵們讓所有人見識了什麼叫作“血性”。
這些平日被忽視的老人,用手中的選票發出了驚人的聲音。
“可以回去了!”
“終于能回家了……”
“ ——”
有老兵點燃了一掛長鞭炮,不知是被煙嗆的,還是情緒使然,這群白發蒼蒼的老人眼中都閃著淚光。許多人抱在一起,拍著彼此的背,仿佛想要確認這不是夢境。有人拿出珍藏多年的老家照片,指著上面的人說︰“這次真的能見到了......”
……
島內風雲涌動,而李琦這邊卻是一臉懵。
“啊?我不知道啊……”
他是真的不知情。之前只是請島內的江德旺盡力聯絡老兵,需要錢他出錢,需要人他出人,但具體操作他完全沒有干預。他原本的預期是能拉個幾千票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畢竟這些老兵年事已高,而且分散在全島各地。
沒想到,竟引發如此巨大的“變局”。
一舉改寫了島內的選舉歷史。
“我簡直了……”
李琦抓了抓頭發,仍覺得難以置信。他在酒店的房間里來回踱步,腦海中快速回想著整個事情的經過。這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甚至打亂了他原本的一些計劃。但無論如何,結果是有利的。
“李琦?李琦你在听嗎?”
“李琦?”
電話那頭的林和泰連叫了兩三聲,他才回過神來︰“哦,我在听。”
“通知你一下︰老兵返鄉探親的另一半差旅費,統戰部已經表態,不用你們「璀璨娛樂」承擔。”
“不是,這點錢我還是出得起的。”李琦下意識地回答。他確實已經做好了這筆預算,甚至讓財務部門準備了相應的資金。
“這不是商量,是正式通知。”林和泰的語氣溫和但堅定。
李琦轉念一想,也是——這麼具有統戰價值的事情,統戰部自然不會讓他個人獨佔這份人情。而且由官方出面,也能更好地掌控後續的進程。“那行吧。”他最終接受了這個安排。
“另外,今年國慶,上面希望你也推出一部主旋律電影。”
“我……”
李琦剛想開口,卻被林和泰笑呵呵地打斷︰
“這可是上頭點名要你參與的。其中的意義,你應該明白。”林和泰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意味深長。這不是普通的電影項目,而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期待。
“好,我知道了。”李琦深吸一口氣,感受到肩上的責任。這既是一個機會,也是一次考驗。他需要拿出一部既符合主旋律要求,又能獲得市場認可的作品。
……
拍一部主旋律?
李琦坐在酒店的書桌前,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我和我的祖國》肯定不合適,它講的是祖國七十年的變遷,時代背景還遠未到達那個時候,再過十年還差不多。
那拍《建國大業》?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他就搖了搖頭。題材太過宏大,涉及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太多,不是現階段能夠駕馭的。而且拍攝這樣的影片需要協調的資源太多,審批流程也會非常復雜。
正想著,一個電話打斷了他的思緒。李琦拿起手機看了一眼︰
陌生號碼,他本來想掛掉。
卻忽然覺得有些眼熟,于是按下接听。
“李總,我是老江,江德旺。”
“哦,听出來了。”李琦有些驚訝。他剛才還在想這件事,沒想到對方就打來了。
江德旺語氣激動︰“听說您在米國,我也過來了。覺得在這兒見面,比在香江或內地都更方便。”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興奮。
“那你現在……”
“我就在您樓下。”
很快,敲門聲響起。
李琦開門,正是島內的江德旺。他穿著一件略顯皺巴的西裝,手里拎著一個公文包,臉上帶著旅途的疲憊,但眼楮卻很亮。
“哈——老美還是有點用處的嘛!”李琦笑著與他握手,“快來,仔細跟我說說,你們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越詳細越好。”
自從接到林和泰的電話,他心里就一直癢癢的。現在正主來了,自然要問個明白。他引江德旺到套房的小客廳坐下,倒了兩杯茶。
江德旺長嘆一聲,接過茶杯︰“說實話,我也沒想到老兵們有這麼大的能量。”
他抿了一口茶,開始講述︰“當時我們聯系上了《新生報》,他們支持老兵返鄉,還幫我們印傳單、發文章,標題叫作《我們沉默60年》……”
“我們還去了島北集會……那時候天氣已經很熱了,很多老人家坐在輪椅上,汗流浹背,但沒人說要放棄。”
“哈?”
李琦一听就警覺起來︰“這個時間點太敏感,他們沒對你們動手?”他指的是綠色這邊的支持者,甚至是當局的安全力量。在這種敏感時期,集會很容易引發沖突。
江德旺眼楮一瞪,通紅之中帶著狠勁︰“怕什麼?大不了挨頓打!我們當中不少人連遺書都寫好了,還怕這個?很多老兵就一個念頭︰臨死前回去看老娘一眼,哪怕只是到墳前磕個頭也行……”他的聲音哽咽了,“有些人等了六十年,真的等不起了。”
“可惜之前一直沒掀起太大水花,媒體報導有限,社會關注度也不高,我們甚至開始懷疑這樣做到底有沒有意義。”
“正好趕上選舉,你之前提過,實在不行就找國黨的人。
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了,沒想到對方一口答應報銷一半差旅費,他們說,老兵是島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福祉應當得到保障。”
江德旺說到這里,露出一絲苦笑的笑容,“變臉就是這麼快…”
“啊?”李琦撓頭——鬧了半天,背後的“高人”竟是自己。
他有點臉紅,畢竟當初只是隨口一提。那時候他更多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覺得這些老兵實在可憐,能幫一點是一點。沒想到會引發如此巨大的連鎖反應。
“對了,你們資金夠嗎?需不需要我資助一些?”李琦想起那些生活困苦的老兵,心中一陣酸楚。他知道很多老兵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有的甚至靠撿廢品維生。
江德旺喝了口茶,笑道︰“放心,已經解決了。剩下的另一半,還得感謝您出了錢。”
“……”李琦更不好意思了,“其實那筆錢不是我出的,是統戰部……”他覺得自己像是冒領了功勞,心里很不自在。
“誰都一樣,老兵能回去,比什麼都強。”
江德旺擺擺手,表示不在乎錢的來源。對這些等待了一甲子的人來說,能回家才是最重要的。
李琦沉吟片刻,又問︰“听說老兵生活大多困難,你們以後有什麼打算?”他知道,返鄉探親只是一時的慰藉,長遠來看,這些老人的生活保障才是更大的問題。
“這個……”
江德旺突然語塞。
他還真沒想那麼遠。這段時間全部精力都放在推動返鄉探親上,還沒來得及考慮後續的事情。
“要不這樣,”李琦提議,“你在島內成立一家公司,我提供一些文化產品資源,主要是米國、香江的電影電視劇,你們靠這個變現,貼補老兵生活。”
“你覺得怎麼樣?”
“呃……”
江德旺一時怔住。直覺告訴他這個方式很好,可又隱隱覺得哪里不對。他原本只是個熱心幫助老兵的志願者,突然要變成文化公司的負責人,這個轉變有點大。
李琦沒有催促,只靜靜等他回應。
門外,向英宇眼中閃著興奮的光。作為李琦的助手,他立刻明白了這個提議的深遠意義。
好家伙,李總果然謀局宏大——這又是在島內埋下一顆釘子啊。
通過文化產品的影響力,不僅可以改善老兵生活,還能潛移默化地傳播理念,增強兩岸的文化紐帶。
這是一舉多得的好棋。
江德旺腦子急轉。
他做這一切本是為了幫老兵返鄉,但若真要他徹底“投共”,他仍有顧慮。
畢竟家人、工作和生意,都還在島內。
他需要權衡利弊,考慮這個決定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
猶豫良久,他終于開口︰“這確實能賺錢,可賺了錢之後……您需要我做什麼?”他還是不放心,想要一個明確的答案。
“不需要你做什麼。”
“啊?”
江德旺徹底愣住,不敢相信地追問︰“真的……什麼都不用做?”
李琦擺手︰“對,我不干涉,我只是听說老兵生活孤苦,想幫他們過得好一點。如果可能,我建議你們成立一個老兵基金會,制定章程,商業化運營。”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老兵凝聚起來,形成一股力量,去爭取更多權益。”
江德旺目光閃爍︰“您的意思是……讓我們另立一派?”
他的敏感度立刻被激活,擔心這會被視為一種分裂行為。
“不——”李琦連連擺手。
雖然他很想,但不能這麼明說,否則樹大招風,反遭其害。
“我是說,你們通過正規機構運作,有資金、有人手,發聲才有分量,才能爭取應得的利益。”
江德旺眼中漸漸亮起光芒︰“我明白了……你是要讓老兵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以後不管誰上台,都必須善待他們……”
他終于理解了李琦的深意。
這不是政治操作,而是一種賦能,讓弱勢群體擰成一股繩,有能力為自己爭取權益。
李琦點頭︰“沒錯。”
他欣賞地看著江德旺,這個人既有熱情,又有頭腦,是理想的合作對象。
這次事件或許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
《觸不可及》預算2000萬美元,布萊恩•科蘭斯頓和凱文•哈特兩人的片酬就佔去1000萬。這在好萊塢屬于中上水平的制作,但對李琦來說已經是一次重要的投資。
其中,「璀璨娛樂」投資1200萬,佔比60。
其余由派拉蒙和米高梅聯合投資,並負責發行——協議按李琦提出的條款簽署。
這意味著他在創作和制作上有相當大的話語權,對一個華夏人來說是極其罕見的。
雪莉•蘭辛與王建霖作為代表出席了簽約儀式。現場鎂光燈不斷,記者們爭相提問。這是中國資本在好萊塢的又一次重要布局,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編劇協會的罷工仍在持續。理論上《觸不可及》劇本由李琦撰寫,不受工會約束。
但正值罷工時期,行事仍需低調。李琦特意叮囑團隊不要大肆宣傳,避免刺激正在罷工的編劇們。
畢竟所有人都被掐著脖子,唯獨你洋洋得意,容易招人眼紅。
好萊塢是個小圈子,人際關系復雜,得罪人的成本很高。
其實對于罷工,好萊塢幾大廠早已見怪不怪。不是這個工會鬧,就是那個協會罷。
以往通常兩周就會結束,可這次眼看兩周將至,卻仍沒有平息的跡象。
編劇們的訴求很明確︰要求更高的流媒體分成和更好的工作保障。
而資方則試圖控制成本,雙方僵持不下。
這種事,說到底就是看誰能扛。
誰扛到最後,誰就是贏家。
小雷石雖然有些擔心,但並沒太當回事。
作為經驗豐富的制片人,他經歷過多次罷工,最終都以妥協告終。
他讓公司的人該干嘛干嘛,認為風波很快會過去。
項目開發、前期籌備、場地勘察等工作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只有李琦沉默不語。
因為他知道,這次的規模史無前例,不過也正是知道,所以他在想著怎麼利用這次的機會,多拿點資源。
讓自己的團隊穩穩的扎根下去。
“卓韋,你密切關注一下罷工的動態,尤其是一些影響較小的獨立制作人。”
“好!”
罷工期間,許多項目停滯,人才閑置,這正是吸納資源、拓展人脈的好時機。
危機中往往蘊藏著機遇,他相信,只要策略得當,這次罷工反而能成為「璀璨娛樂」在好萊塢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