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

第416章 混亂的代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霧山行者 本章︰第416章 混亂的代英

    聖彼得堡,這座沙皇時代留下的瑰寶、紅俄的北方窗口,在1941年7月的酷暑中,卻提前感受到了來自北方的凜冬寒意。拉美爾的裝甲矛頭,挾著征服波蘭和法國的余威,以驚人的速度碾過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新近臣服的三國土地,幾乎未遇像樣的抵抗,便已兵臨城下。與此同時,芬蘭人的復仇之師也從卡累利阿地峽洶涌而出,撕毀了那份短暫的停戰協議,與德意志北方集團軍群形成了對這座涅瓦河畔名城的致命夾擊。

    城內的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梅科夫大將的指揮部里,電話鈴聲、電報滴答聲與參謀人員急促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映射出外線陣地不斷失守、防線持續被壓縮的嚴峻態勢。

    這位以堅韌著稱的將領,臉上刻滿了疲憊與決絕,他向莫斯科發出了“與城共存亡”的電報,但收到的回電除了嘉獎和鼓勵,卻鮮有關于大規模援軍或物資的具體承諾。大林子內部的清洗余波仍在震蕩,他手下的歌利亞和葉拉夫簡直可說是互相殺瘋了,他們互相的潑髒水、拆台、為了弄倒對方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只是大林子,則是依舊穩坐釣魚台,對于托洛茨基影響近乎魔怔的他在這種關鍵的時候依舊還在相信國內有著托派的人在搗亂,在他的想法中不把那個隱藏的托派揪出來誓不罷休。

    這也導致紅俄龐大的戰爭機器陷入了一種混亂與遲疑,而這短暫的窗口期,正是德意志及其盟友所瘋狂利用的。

    “告訴每一個戰士,每一名市民!”梅列茨科夫的聲音在指揮部里回蕩,沙啞卻不容置疑,“背後就是涅瓦河,我們已無路可退!每一座房屋,每一條街道,都將成為德意志人的墳墓!” 紅俄軍隊和平民正在倉促構築街壘,籌集著一切可用的物資,準備迎接一場前所未有的殘酷巷戰。拉美爾的先頭部隊試探性的進攻已經遭遇了頑強的阻擊,代價不算太高。但是讓他知道了,這座城市的征服,注定不會像收拾波羅的三傻那樣一帆風順。

    然而,就在北線戰火連天之際,德意志的“新秩序”卻在另一處兵不血刃地擴大了版圖。

    那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自願”加入,如同一塊精心烹制的蛋糕,被威利不動聲色地納入了盤中。與奧地利類似,德意志並未急于吞並其全部領土,而是以滿足“民族自決”為由,先確立了甦台德地區的歸屬,繼而通過經濟捆綁和政治懷柔,將剩余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區置于其保護之下。

    布拉格的斯柯達兵工廠、布爾諾的武器生產商,這些歐洲頂尖的軍火制造商,沒有遭到收繳,反而迎來了萊茵金屬、毛瑟公司的“商業代表”。一份份巨額訂單雪花般飄來,要求生產符合德意志標準的彈藥、輕武器甚至坦克部件。捷克工程師和工人們驚訝地發現,工廠依舊由他們管理運營,只是客戶名單的首位變成了德意志國防軍。最主要的是德意志軍方直接上來就交了三分之一款項作為了定金。

    事實證明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遠比預想中戰爭帶來的破壞和失業要好得多。這種“軟刀子殺人”的方式,悄然瓦解著潛在的抵抗意志,甚至讓一部分人開始覺得,其實留在德意志的經濟圈內並非不可接受。

    相比之下,波蘭總督府境內的企業主們則怨聲載道。他們原本指望靠著給德意志生產低端物資和進行初級加工分一杯羹,如今卻被“更優質、更可靠”的捷克產品搶走了訂單。其真實原因就是這幫滑頭居然敢在德意志的訂單當中偷工減料、偷奸耍滑,明明需要三道工序的工件這幫家伙拿著在其他歐洲國家都算優渥的價格只加工兩道就交差了,換作你是老板你會願意這種搞法麼?

    抱怨的信件雪片般飛向克拉科夫的總督府,但得到的回復往往是冰冷的官方辭令,提醒他們注重“產品質量與競爭力”讓他們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要怪別人。

    此時,在柏林威利對這點商業糾紛毫無興趣,他的目光牢牢鎖定在東方的廣袤土地和即將到來的與紅俄主力決戰上。只要能有源源不斷生產出冬季所需的軍大衣、皮靴、防凍液和武器彈藥,誰在乎波蘭工廠主那點微不足道的抱怨呢?

    能夠稍微吸引一點威利目光的還是南歐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匈牙利攝政王米克洛什•霍爾蒂的野心在德意志的漠不關心下開始一點點膨脹。啃不動跳反到德意志陣營的捷克斯洛伐克這塊硬骨頭,他便將目光投向了資源豐富、但軍力孱弱的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曾請求威利來協調雙方的矛盾,但是自從威利在與丹麥的邊境挖出石油後,就再也不管羅馬尼亞的破事了,這破地方4個國家想弄他,威利可不想摻進去。

    因為沒了德意志的干預,在這兩國邊境線上,小規模的武裝沖突和摩擦不斷升級,布加勒斯特方面頻頻向柏林發出抗議和求援。然而,威利的回復總是外交辭令式的“呼吁冷靜與克制”,說白了就是不想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

    在地球的另一端,澳洲大陸的悲劇仍在繼續上演。湯斯維爾巷戰的殘酷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日軍的瘋狂進攻與澳新軍隊的絕望抵抗,將整座城市變成了巨大的廢墟和血肉磨坊。然而,比日軍刺刀和火炮更致命的,是來自後方的那一記“背刺”。

    澳洲聯邦政府內部高層秘密籌劃流亡、轉移資產的消息,如同最惡毒的瘟疫,終于徹底擊垮了前線將士僅存的斗志。盡管首相發表了緊急廣播講話,呼吁士兵們回到自己的位置去,試圖力挽狂瀾,但信任一旦沒了,再談的話,就難了。

    “他們拋棄了我們!” 戰壕里,士兵們互相交頭接耳,他們的眼中不再是保家衛國的堅定,而是被背叛後的茫然與憤怒。整排整連的士兵拒絕執行反擊命令,軍官的權威蕩然無存。甚至發生了小規模的火並,憲兵隊彈壓得手軟,卻無法阻止士氣整體的雪崩,最高指揮官只能眼睜睜看著戰線土崩瓦解,而無能為力。

    山下奉武和牟田口零也自然不會放過這天賜良機。日軍一方面加強了攻勢,另一方面則是用高音喇叭里循環播放著精心策劃的攻心台詞“澳洲的士兵們!你們的政府已經帶著黃金逃跑了!他們用你們的生命換取自己的安逸!放下武器吧!皇軍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為什麼還要為拋棄你們的賊人來送死?至少如今生命是你自己的。”

    正如山下奉武想象的那樣,心理防線的崩潰往往比軍事防線的崩潰來得更快。越來越多失去希望的澳新士兵選擇放下武器,舉著雙手走出廢墟。湯斯維爾的陷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最高司令在政府大樓的地堡內,飲彈自盡了。

    在堪培拉,首相面對的是一個近乎癱瘓的政府和洶涌的民怨。他知道,必須有人為這場災難負責,必須用最嚴厲的手段來挽回哪怕一絲絲的威信。一場針對“叛國者”和“臨陣脫逃者”的清洗正在秘密策劃中,但這一切,對于即將陷落的湯斯維爾,已然太遲。

    但澳洲的命運,卻還有著一線生機,如今澳洲的命運開始了一場生死時速,因為就在剛剛,漂亮國的大西洋艦隊與代英艦隊正在往這里趕來……

    而在柏林,威利•施克爾格魯勃平靜地听取著來自各方戰場的匯報。在他眼中都只是宏大棋局上不斷變化的棋子。他的手指最終重重地點在了地圖上斯摩稜斯克的方向。

    “告訴博克(中央集團軍群司令),”他的聲音沒有任何波瀾,“時間不在我們這邊,也不在紅俄那邊。必須在秋季泥濘季節到來之前,不……”威利想起了蕭河曾經的那一句,專業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愣了兩秒鐘的他,最終放棄了對前線的干涉。

    ————————

    1941年的夏夜,整個世界都亂成一鍋粥的時候。

    在北大西洋冰冷漆黑的海面上,一場截然不同卻同樣至關重要的“戰爭”正在寂靜中上演。一艘孤零零的輪船,熄滅了大部分燈火,如同幽靈般小心翼翼地破開濃霧,向著英國北部海岸線迂回前進。此刻船上的船員三班倒。他們的目光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航行室里的那一台破聲吶,生怕上面出什麼動靜。要知道,在這片被德意志u型狼群徹底扼住咽喉的海域,每一次航行都是一場豪賭,幸運的是一路上並沒有突然竄個什麼冒泡的玩意或者是讓聲吶呱呱直叫喚的東西。

    現任羅斯福總統特使的赫伯特•胡佛,此刻懷揣著一份足以重塑英美關系乃至世界格局的文件,至少他們認為是的重要文件——《租借法案》的附加條款草案。他這次前來,便是要和代英首相進行一番“友好”的磋商。

    又經過了一天一夜的航行,輪船最終有驚無險地駛入了甦格蘭北部一個大型但顯得破敗的港口。當胡佛在嚴密護衛下踏上碼頭時,眼前的景象讓他瞬間皺緊了眉頭。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與眾不同的味道。就在不遠處,另一艘剛剛靠岸的商船正在卸貨。但卸貨者並非只有穿制服的碼頭工人,更多是一群群衣著混雜、動作卻異常迅捷的紅頭發甦格蘭漢子。他們像螞蟻搬運食物一樣,有組織地將成箱的罐頭、成袋的面粉、捆扎的布匹從貨艙搬出,迅速裝上等候的馬車和卡車,整個過程高效得令人吃驚,一旁的警察揮舞在警棍,吹著哨子,除此之外,他無能為力,畢竟對方人多勢眾,而他只有一人。

    胡佛現在無比慶幸帶了一支衛隊過來的,甲板上那些眼神銳利、裝備精良的漂亮國海軍陸戰隊員起到了決定性的威懾作用。

    之前他還看見有幾個甦格蘭人不懷好意地看了他幾眼,但是看著荷槍實彈的護衛後,紛紛無視了他們,繼續他們的“工作”。若非這面旗幟和這些士兵,胡佛毫不懷疑自己可能會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盟友港口被平民洗劫的特使。

    “簡直無法無天!”胡佛對身旁一位匆忙趕來、臉上帶著尷尬與焦慮的英國外交部低級官員嗤之以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那位官員擦了擦額頭的冷汗,無奈地解釋道“萬分抱歉!胡佛先生,請您務必理解……自從……自從北愛爾蘭出了那檔子事情之後,甦格蘭這里就一直不太平。獨立呼聲越來越高,各種騷亂隔三差五。我們……我們不得不將本土將近三分之一的陸軍兵力部署在這里維持秩序,但是長期的維系,效果也僅僅只能維持像現在這樣,不出大亂子。”他壓低了聲音,“今晚這情況還算好的,至少沒有交火。上周在格拉斯哥那邊,為了爭奪一批燃油,當地民兵和我們的皇家軍團直接發生了槍戰……”

    他苦澀地補充道“我們現在對港口的要求很低,只要能確保八成的貨物最終能運往南方和倫敦,我們就……就謝天謝地了。德意志人的潛艇幾乎封鎖了所有南部和西部的港口,這里是北海,他們的潛艇活動相對少一些,是我們目前唯一能相對安全接收大規模援助的入口了。他們甚至懶得來轟炸港口設施,只是瘋狂攻擊我們的商船隊……這是一種陽謀,先生你明白的,他們在慢慢地勒死我們。”

    胡佛听著這番解釋,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只是目光掃過那些忙碌的紅頭發身影和遠處沉默的英軍士兵,最終化為一聲輕微的、近乎無聲的嘆息和搖頭。他沒有再說什麼,畢竟他也不能做什麼。最後在嚴密護衛下,他迅速坐上了前往附近機場的汽車。

    幾小時後,飛機降落在倫敦郊外的機場。這里的氛圍與甦格蘭港口截然不同。秩序得到了維持,街道上有警察和士兵巡邏,沒有公然搶劫的景象。但另一種絕望無處不在行人面色菜黃,衣衫雖舊卻盡量整潔,排隊購買配給品的長龍沉默而漫長,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種壓抑的、營養不良的灰暗色調中。

    首相丘胖子親自前來迎接,他龐大的身軀努力挺直,臉上擠出熱情的笑容,試圖展現大英帝國的不屈與風度,但那笑容背後的沉重壓力,幾乎肉眼可見,胡佛發現這個胖子居然比上次見到的時候,看起𠸖了十幾斤。

    簡單的寒暄後,車隊駛向唐寧街。最終,黑色的轎車在唐寧街10號那扇著名的黑漆大門前停下。車門打開,胡佛和丘吉爾先後下車。

    就在這一刻,早已等候多時的大批記者如同潮水般涌了上來,鎂光燈瘋狂閃爍,幾乎照亮了唐寧街的黃昏。無數問題被爭先恐後地拋了出來

    “胡佛先生!漂亮國會加大援助力度嗎?”

    “首相先生!甦格蘭的局勢是否會影響戰爭努力?”

    “租借法案的條件是什麼?”

    “漂亮國何時參戰?”

    “代英能堅持下去嗎?”

    丘胖子試圖說些什麼安撫記者,但胡佛只是面無表情,在護衛的簇擁下,快步走向那扇象征著代英權力核心的大門。丘胖子見狀,也只好迅速跟上。

    在記者們的呼喊和相機快門聲中,那扇黑漆大門在胡佛和邱胖子身後緩緩關閉,將外界的喧囂、疑問以及整個不列顛的沉重期望,都隔絕在外。

    門內,即將開始的,將是一場遠比北大西洋航行更加冰冷、更加艱難的談判。

    喜歡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方便以後閱讀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第416章 混亂的代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第416章 混亂的代英並對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