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

第415章 澳洲戰事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霧山行者 本章︰第415章 澳洲戰事

    澳洲北部,凱恩斯至湯斯維爾的泥濘征途上,日軍南進兵團的步伐雖因惡劣的環境而放緩,卻依舊帶著一股被目標和狂熱驅動的執拗。

    茂密、潮濕且充滿未知危險的原始雨林取代了相對開闊的沿海平原。這里的植被比東南亞更為古老和“不友好”,盤根錯節的根系、隱藏著致命毒刺的植物、以及防不勝防的毒蟲,每一樣都在消耗著部隊的士氣和體力。即便是最擅長叢林機動的銀龍突擊隊,也不得不在這種極端地形下小心翼翼,行進速度大減。

    幸運的是,指揮官山下奉武以其豐富的熱帶作戰經驗,提前做了堪稱教科書般的準備。大量奎寧的配發有效遏制了瘧疾的爆發;充足的驅蟲粉讓士兵們免于大量非戰斗減員;甚至不起眼的正露丸也在穩定因水土不服而鬧騰的腸胃方面立下大功。整個行軍過程中,竟沒有出現因疾病導致的大規模癱瘓,這在此類環境中堪稱奇跡。僅有的一些減員,來自于個別倒霉蛋觸踫了有毒植物或被罕見毒蟲咬傷,屬于難以完全避免的非戰斗損失。

    就這樣,日軍主力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兵臨湯斯維爾城下。

    對于澳大利亞而言,湯斯維爾的意義遠超其作為第三大港口的商業價值。它是昆士蘭州北部最重要的戰略支點,是連接澳洲東北部與內陸的樞紐,更是阻止日軍進一步南下、掐斷澳洲與外界(尤其是通過珊瑚海與美國聯系)生命線的最後一道屏障。一旦此地失守,澳洲大半壁江山及主要人口中心都將暴露在日軍的兵鋒之下,戰爭潛力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因此,澳大利亞最高指揮部下達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湯斯維爾!

    此時的澳軍,已然是一支被逼到絕境的“大雜燴”軍隊。本土正規軍、從北非和中東撤回的疲憊之師、倉促組建的民兵、甚至被強制征召來的、對現代戰爭幾乎一無所知的土著士兵,都被填充到了防線之中。他們的士氣時而高昂,時而低落,但退無可退的絕境反而激發了一種悲壯的抵抗意志。

    就在這關鍵時刻,美國終于擠出了一點寶貴的援助。雖然數量有限,但足以讓瀕臨絕望的澳軍看到一絲希望。一批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被緊急運抵,雖然這種擁有怪異布局(車體右側一門75短管榴彈炮,炮塔一門37炮)的坦克設計思想落伍,更側重于支援步兵而非坦克對戰,但其75火炮至少了可觀的火力輸出,厚重的正面裝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日軍的反坦克火力。澳軍裝甲力量因此得到了一次勉強的“現代化”升級,總算不是完全赤手空拳面對日軍的戰車了。

    相比之下,日軍的裝甲力量則顯得寒酸。八個師團的龐大兵力,僅配備了不到40輛最新式的“旭日”坦克(前裝甲加厚至60,裝備一門76長身管炮,專門為對抗龍國坦克而緊急改進),其余仍是老舊的九七式中戰車等型號。在數量上,澳軍新獲得的3坦克群甚至略佔優勢。

    然而,戰爭的勝負並非簡單的紙面數據對比。

    日軍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零式戰斗機和九九式轟炸機幾乎不間斷地在澳軍陣地上空盤旋,肆意掃射投彈,嚴重打擊守軍士氣並阻礙其調動補給。

    還有一點,日軍步兵的反坦克能力也非浪得虛名,畢竟東亞怪物房出來的哪個沒兩把刷子。在龍國境內被龍國裝甲部隊,打得懷疑人生的小日子靠著龍國的鐵拳3搞出來了像迦具土這種火箭筒,盡管“迦具土”火箭筒精度不佳、有效射程近,但其破甲能力確實驚人,甚至有過在極近距離內重傷龍國“天牛”坦克的記錄(雖屬極端個案,但足以證明其威力)。面對裝甲更為薄弱、戰術更為呆板的澳軍3坦克,“迦具土”簡直就是催命符。加之日軍步兵在狂熱“肉彈”沖鋒精神的加持下,往往利用地形和煙幕掩護,逼近到極近的距離發起攻擊,其效果更是拔群。

    湯斯維爾戰役,從一開打就進入了最殘酷的消耗戰階段。

    日軍在艦炮和空中火力的掩護下,發起了潮水般的進攻。澳軍則依托城鎮廢墟、預先構築的野戰工事和少量永備火力點,進行了頑強的抵抗。3坦克被當作移動堡壘使用,試圖用其火力阻擋日軍的步兵浪潮,但卻頻頻被日軍的新型的“旭日”坦克遠距離點名,或是被抱著“迦具土”甚至簡易爆炸物的日軍步兵敢死隊近距離摧毀。

    城市巷戰、郊野戰、灘頭反擊戰……每一寸土地都反復易手,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雨林的邊緣被炮火剃光,碧藍的海水被硝煙和油污染黑。湯斯維爾,這座美麗的港口城市,迅速淪為一座巨大的血肉磨坊,吞噬著來自太平洋兩岸年輕的生命。

    日軍的攻勢凶猛而殘忍,(這種殘忍是對自己也是對敵的)但澳軍依仗地形、逐漸到位的援軍以及破釜沉舟的意志,硬是頂住了最初最危險的幾波進攻。戰局暫時陷入了膠著,但所有人都明白,這場決定澳洲命運的絞肉機之戰,才剛剛開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

    日軍四大將官——沉穩的今村均、擅長防御轉進攻的栗林忠道、精通叢林戰的山下奉武,以及從達爾文港急調而來、以狂熱著稱的牟田口零也——罕見地齊聚一堂。

    原因是大本營方面對于他們的戰果很不滿意,于是便將牟田口零也派了過來,他們知道如今的速戰速決的打法是不可能了,如今只能夠依靠硬鋼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絞肉機戰術了。

    栗林忠道麾下的部隊首當其沖,其進攻之凶狠、戰術之刁鑽,給主要由新兵組成的澳軍防線帶來了毀滅性打擊。炮火準備後的步兵突擊精準而殘酷,缺乏經驗的新兵們在日軍精準的擲彈筒和機槍火力下成片倒下。開戰僅僅五天,澳軍新兵單位的傷亡率就飆升到了一個可怕的數字——14!恐懼和混亂在守軍中蔓延。

    美軍援助的3格蘭特坦克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它們在開闊地或許還能發揮一些火力優勢,但在日軍滲透、迂回的近距離戰斗中,笨重的車身和糟糕的視野成為了致命的弱點。日軍士兵抱著“刺雷”高呼“萬歲”從廢墟中躍出,或者利用殘垣斷壁隱蔽接近,用“迦具土”火箭筒進行致命一擊。這些不要命的攻擊方式,使得技術裝備佔優的盟軍反而在心理和戰術上陷入了被動。

    令人意外的是,那些被強制征召來的澳洲土著士兵,卻展現出了遠超預期的堅韌和戰斗力。他們對土地有著天生的直覺,擅長利用地形進行隱蔽和狙擊,並且往往在絕境中爆發出驚人的勇氣。牟田口零也組織的幾次大規模“萬歲沖鋒”,勢頭凶猛,卻屢次在這些土著士兵憑借地形優勢構築的火力點和精準冷槍下被挫敗,損失慘重。若非這些土著部隊的頑強抵抗,湯斯維爾的外圍防線恐怕在一天前就已全面崩潰。

    戰至第七天,瀕臨崩潰的澳軍終于迎來了一線生機。一支由經驗豐富的新西蘭毛利人士兵組成的師,以及兩個整編澳軍步兵師,連同美軍托起組織運來的新一輪補給(包括更多的彈藥、藥品和少量新式反坦克炮),終于突破了日軍的海上封鎖線,成功增援湯斯維爾。守軍士氣為之一振,搖搖欲墜的防線暫時穩定了下來。

    然而,日軍方面同樣得到了加強。素有“九州猛熊”之稱、以凶狠頑強和軍紀敗壞著稱的第六師團(熊本師團)被緊急調往澳洲前線。這支部隊在龍國戰場曾遭受重創,幾乎被打殘,後在東南亞經過長時間休整和補充(補充了大量來自熊本地區好斗的農民),才恢復了編制。憋著一股雪恥和劫掠欲望的熊本師團士兵,剛一投入戰場,就展現出了可怕的瘋狂和戰斗力。

    他們根本不顧及傷亡,以密集隊形發動一波接著一波的決死突擊。澳軍中的土著部隊雖然勇猛,但從未經歷過如此完全不按常理、仿佛野獸般的瘋狂進攻。在熊本師團不計代價的猛攻下,土著師所在的防線最終被撕裂,引發了災難性的潰退。

    潰退如同瘟疫般蔓延,引發了連鎖反應。日軍趁勢猛攻,終于成功地、大規模地突入了湯斯維爾城區。

    真正的噩夢,此刻才剛剛開始。

    城區巷戰眾所周知這是最難打的戰斗。不過山下奉武對此早有準備,日軍大量使用了從印度戰場代英軍那里“學來”並改進的戰術槍榴彈被廣泛用于清理房間和據點;火焰噴射器則成為了對付堅固工事和制造恐懼的利器。灼熱的火焰吞噬著街道,將澳軍據守的建築物變成煉獄,這種戰術剛一用,就在戰斗中達成了很不錯的戰果。

    但是很快澳軍便找到了破解之法,特別是針對噴火兵的。

    要知道用火焰噴射器本身就是一項極高風險的任務。澳軍也意識到了,于是日軍的噴射兵及其輔助手便成為了眾矢之的,澳軍的狙擊手和機槍手每次發現了這些背著燃料箱的家伙就會優先照顧這些移動的火炬。士兵們往往只需要一顆精準的子彈擊中燃料罐,就可以導致噴射兵及其周圍數名同伴瞬間被自己攜帶的烈焰吞噬,死狀極其慘烈。也因此,火焰噴射器兵的傷亡率開始逐漸升高。

    湯斯維爾城內,硝煙彌漫,槍聲、爆炸聲、慘叫聲和燃燒的 啪聲交織在一起。日軍的瘋狂,盟軍的頑強,在這片破碎的城市廢墟中激烈踫撞。每一小時的流逝,都意味著成千上萬生命的消逝。這一場破仗硬是打了整整一個多月。

    隨著戰局持續焦灼,看不到迅速勝利的曙光,甚至隱隱有惡化之勢,澳洲聯邦政府內部一股悲觀和自保的暗流開始涌動。一部分所謂的高層官員和精英階層,居然背著首相開始了搞起了小動作,說得好听,就是秘密籌劃組建流亡政府。

    這種搞法在東方大國有個叫法叫做人還沒死就開始辦葬禮了,但凡一個腦子清醒的人都不會搞的事,這些該死的高官精英們居然就開始搞了。

    最初,這一切都在秘密中進行,僅限于極少數他們小圈子里的人知曉,同時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然而,正所謂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一類的計劃不可能完全不留痕跡。大量國家儲備黃金、重要外匯以及多家銀行的核心資產開始被秘密打包,通過特殊渠道運往海外(很可能是計劃前往加拿大或代英)。這種規模的資金異常流動,引起了首相的左右手的注意,為前線之事焦頭爛額首相經過分析,誤以為是戰時經濟的問題,以及代英方面又有什麼新動作,調集了他們金庫里的資金向漂亮國購買什麼武器裝備啥的,于是並沒有注意太多,絲毫沒有往逃亡方面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首相沒提起注意,這倒是起了嗅覺敏銳的金融界人士和一些政府內部中層官員的注意。

    紙終究包不住火。消息先是在小範圍內竊竊私語,隨後,某位秘密參與了部分轉移工作的政府職員在酒後向友人抱怨和宣泄,細節雖模糊,但“政府內部大量資金調動”的關鍵信息卻被清晰地透露了出來。一傳十,十傳百,經過無數張嘴巴的添油加醋,加之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一個可怕的“真相”在澳洲民間迅速炸開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爺們,準備拋棄這片土地和人民,自己跑到國外去繼續享福!

    隨後,不久之後恐慌和憤怒如同野火般席卷了澳洲各大城市。人們涌上街頭,原本同仇敵愾的氛圍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被背叛的滔天怨氣。

    更致命的是,這些消息不可避免地傳到了前線。負責運輸補給的士兵們從後方听到了這些令人心寒的傳聞,並將它們帶到了戰壕里。湯斯維爾前線的澳軍士兵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正在這里浴血奮戰,保住自己的家園,每一天都有無數同伴倒下,為的就是保衛家園和親人,而他們誓死保衛的國家,竟然計劃著拋棄一切逃跑?

    “我們在這里為了什麼?”

    “我們的犧牲還有意義嗎?”

    “原來我們只是被拋棄的棋子!”

    絕望和憤怒的情緒在戰壕中彌漫,士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雪崩般滑落。如果不是軍官們極力彈壓,甚至不惜動用憲兵隊,恐怕大規模的嘩變和投降事件早已發生。

    再次知道消息的澳洲首相,先是迷茫最後是暴怒!原來,這些該死的家伙不是去買武器!居然是在刨澳洲的根!!!

    這些該死的家伙居然背著他搞這種小動作,他們難道不知道這對整個國家意味著什麼嗎?這些家伙就應該吊死在路燈上!

    最後首相為了穩定局勢,被迫舔著個臉進行了全國廣播講話,試圖澄清“謠言”,聲稱政府絕不會離開人民,將戰斗到底,為那些該死的家伙的騷操作擦屁股。然而,空洞的言辭在確鑿的資金轉移跡象和廣泛傳播的“細節”面前,顯得蒼白無力。沒有人是傻子。

    這一變化,很快被前線嗅覺靈敏的日軍指揮官山下奉武察覺。他發現對面澳軍方面的抵抗強度明顯下降。起初他以為是對方的彈藥補給終于跟不上了,或是部隊傷亡過大所致的士氣低落還是其他啥的。

    但是,直到一次小規模突擊後,他們抓獲了一名軍餃不低的澳軍尉官。在進行例行昭和式審訊後,這名意志瀕臨崩潰的軍官在絕望和憤懣中,咆哮著說出了真相“你們贏了又怎麼樣?反正那幫該死的混蛋已經帶著我們的錢跑了!拿下整個澳洲你們也只能得到個空殼!”

    當這個消息被迅速匯報給日軍前線指揮部時,包括今村均、栗林忠道、山下奉武和牟田口零也在內的一眾日軍將領先是愕然,隨即幾乎忍不住要放聲大笑。

    牟田口零也咧著嘴,嘲諷道“真是……真是天照大神庇佑!我們還在想著如何瓦解他們的斗志,沒想到他們自己竟然幫了我們一個大忙!我想問一問,他們高層里面是不是有咱們四君子組的情報人員啊?”

    栗林忠道也搖頭失笑“愚蠢至極。自毀長城,我覺得趕一群豬進他們的內閣都比這些玩意有用,至少這些豬知道拱人。”

    山下奉武立刻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下令“諸君!我建議將所有預備隊投入進攻!同時,用一切手段向澳軍陣地喊話,告訴他們真相,告訴他們已經被他們的政府拋棄了!投降,將是他們唯一的生路!從心理到物理多重方面瓦解他們!”

    眾指揮官一拍即合。

    一時間,日軍的攻勢變得更加凶猛,而伴隨著槍炮聲的,還有用高音喇叭播放的、極具蠱惑力的勸降宣傳。本就搖搖欲墜的澳軍防線,在軍事和心理的雙重打擊下,開始呈現出全面崩潰的態勢。澳洲政府內部的這步最臭的棋,正在親手將自己推向失敗的深淵。

    喜歡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方便以後閱讀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第415章 澳洲戰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第415章 澳洲戰事並對從一戰開始準備抗戰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