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弦、繪彩、賦才,此時都已轉職。
因甦皓常年在外,這三個稱號斷了傳承,再無新鮮血液補充。
樂弦改回原名甦承,被分到清風書院任圖書館助理。三大書院屬甦氏共有,未被鄭氏召回。
繪彩改回原名甦郁,分配至管仲碼頭貨棧。
賦才改回原名甦德,分配至管仲碼頭商號。
陸續有十七名家奴回歸,包括一名大掌櫃、兩名二掌櫃及一名紙廠槽長。這些人或是儲備干部,或是正式干部,意味著管仲甦氏的家族產業正逐步移交到甦皓手中,然而鄭氏卻選擇全部放棄!
“當!”
茶杯砸地,四分五裂,瓷片飛濺。
甦元禮渾身發抖,怒道︰“她究竟想干什麼,莫不是要鬧分家?”
家奴們噤若寒蟬,生怕觸怒老太爺。
甦元禮除了生氣,無計可施。他本只想挑些紕漏,處罰景行苑外放奴僕,斷掉景行苑財政供給,逼兒媳鄭氏主動認錯,如同皇帝敲打太子般。未曾想,他還未出招,鄭氏便已戰略大撤退,將家奴全部召回宅中待用。
一拳打空,甦元禮憋得難受!
二少爺甦 聞訊趕來,故作震驚道︰“父親,听聞大嫂把尚茗號大掌櫃都撤走了?”
甦元禮余怒未消,瞪著兒子問︰“怎麼,你想接手?”
“萬萬不敢,”甦 連忙否認,繼而嘆息,“大嫂性子太烈,都是一家人,有何事不能好好說,非要做得這般決絕。”
甦元禮冷笑道︰“你高興壞了吧?”
甦 苦著臉道︰“父親冤枉孩兒,家和萬事興,孩兒難過還來不及,怎會高興?”
“沒有便好。”甦元禮氣呼呼坐下。
甦 趁機進言︰“大嫂那邊,總不能讓父親主動服軟吧?”
“休想!”甦元禮怒拍交椅扶手,顯然被兒子戳中痛處。
甦 道︰“依孩兒之見,便這般耗著,看誰先撐不住。大嫂那一院子奴僕,需花費不少銀子供養,干脆斷了他們每月例錢。她把人都撤回來,外頭收入也沒了,看她如何養活那麼多人!”
“也只能如此,”甦元禮捋著胡子說,“尚茗號沒了大掌櫃,便由你去接手。”
甦 欣喜道︰“那孩兒先頂著,等大嫂哪天服軟,便立即把商號讓出。”
“滾吧。”甦元禮頭疼不已,家里沒一個讓人省心的。更頭疼的是,四個兒子中只有甦皓較為成器,如今做了大縣知縣,以後全家都得仰仗他。鬧得這般僵,恐怕難以收場,等甦皓回家怕是又要鬧一場。當下唯一的辦法,便是斷掉財政供給,逼鄭氏盡快低頭認錯!
景行苑忠勤院,家中奴僕全部集結。
甦廩、柳氏夫婦及其子甦爽,此刻都跪在院里听候發落。
靜坐片刻,鄭氏開口︰“甦廩。”
“小的在,夫人請吩咐。”甦廩跪著往前爬了一步。
鄭氏道︰“你是大少爺書童出身,與大少爺一起長大,名為主僕,實則兄弟。”
“不敢,不敢。”甦廩連連磕頭。
鄭氏說︰“你貪了多少銀子,我也懶得追究。自己估量著拿出一些,分給院內兄弟姊妹,此事便徹底翻篇,如何?”
甦廩感激涕零︰“夫人仁慈。”
鄭氏笑道︰“景行苑總管事,還是由你擔任,今後可要收斂些。再被我抓住把柄,恐怕就顧不得大少爺的面子了。”
“小的定不敢再胡來,一切听夫人吩咐。”甦廩再次瘋狂磕頭,額頭磕得流血不止。
鄭氏不再理會他,說道︰“甦洪、甦福、甦喜、甦落。”
四人立即上前,年齡最大的已近五十歲。
鄭氏微笑道︰“你們跟隨大少爺多年,皆能獨當一面。尤其是甦洪、甦福,一個是商號大掌櫃,一個是造紙坊槽長。不說紅利和外快,每月工錢就有十貫。如今被我召回,權財皆失,心里恐怕怨恨我吧?”
“小的不敢。”四人連忙否認。
鄭氏道︰“我在九江有幾百畝好田,還有幾間商鋪,都是娘家陪嫁。這些年只讓娘家人打理,已搞得一團糟。甦洪,你帶幾人去九江接管那些商鋪;甦落,你帶幾人去九江接管田產!”
“是!”甦洪和甦落立即領命。
鄭氏又說︰“管仲山西北麓有一片山林,我已買下。甦福,若讓你新開一家紙廠,你能否勝任?”
“需有工人。”甦福回答。
“能否挖來?”鄭氏問。
甦福答︰“可以挖人,不必挖費家工人,信州官局有的是造紙工匠。”
唐初,朝廷在江西信州增設造紙官署,依托當地豐富的竹麻資源發展官營造紙業,所產“信州紙”成為江南地區重要的貢紙之一。兩百年過去,西山楮木砍伐殆盡,朝廷將造紙坊遷至信州。
鄭氏對此不太清楚,問道︰“挖官局工匠,他們願意來嗎?”
甦福解釋︰“信州官局貪腐成風,官匠淪為私奴。只要咱們出得起價,又能庇護工匠,怕是官匠全都願意來。”
“如此便好,你去辦吧。”鄭氏點頭贊許。
信州官方造紙廠早已名存實亡,產量和質量嚴重下滑,利潤都裝進了私人腰包。朝廷需要貢紙時,便上下勾結,趁機興風作浪,以行政命令擾亂市場,強迫穎上縣私人紙廠低價出售。
甦福提醒︰“夫人,若新開紙槽,即便一切順利,也要半年才能出紙。若想得到上品好紙,非得一年以上不可。”
“一年而已,我還耗得起!”鄭氏信心十足。
甦福拱手道︰“如此,小的定當竭盡全力。”
鄭氏又對另一家奴說︰“甦喜,你帶幾人去接管管仲鎮的酒樓。”
管仲鎮的酒樓是甦皓得來的,原本屬于甦松年產業。甦松年氣死之後,五成產業捐給書院,三成由甦元祿分配,其中酒樓被甦皓分走,但管理人員一直未動。如今酒樓每況愈下,鄭氏早想整頓,正好趁此機會更換管理層。
李佑突然說︰“夫人,我想討個差事。”
“講來。”鄭氏微笑道。
李佑道︰“管仲鎮酒樓,我想去做副掌櫃。”
正掌櫃只有一個,俗稱大掌櫃;副掌櫃可以有多個,俗稱二掌櫃、三掌櫃等,分別負責不同部門。
鄭氏也不多問,只提醒︰“做事可以,莫要耽擱念書。”
李佑又說︰“我還要幾個人手。”
“自己挑吧。”鄭氏答應得很干脆。
喜歡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請大家收藏︰()唐末︰從一介書生到天下共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