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窗簾拉得嚴嚴實實,只有牆角那台老式空調在嗡嗡作響。
劉邦坐在轉椅上,手里捏著一塊狗肉串,油光順著指縫滴到鍵盤上。
“他們不信任我們。”他盯著屏幕上不斷刷新的新聞標題,“投資人跑了,監管來了,連門口賣煎餅的大媽都知道我們要完蛋。”
韓信站在窗邊,沒說話。他剛收到一封匿名郵件,標題是“k線異動預警007”,附件是一段加密視頻。
蕭何正在電腦前敲代碼,屏幕上的進度條已經跑到98。他的手指飛快,像是在彈鋼琴,只不過彈的是區塊鏈協議和哈希算法。
“地宮鏈”系統終于啟動了。
這玩意兒是他花了三個月時間偷偷搞出來的私有鏈,專門用來記錄未央宮工地的施工進度。理論上講,只要數據上鏈,就無法篡改,具有法律效力。
“我們可以偽造進度。”蕭何突然開口,“把還沒蓋好的樓提前上傳,生成時間戳。等審計組來查,看到的都是‘已完成’。”
劉邦眼楮亮了。“你這是要把豆腐渣工程變成元宇宙地標啊?”
“不是豆腐渣。”蕭何冷笑,“是我們還沒開始倒水泥。”
韓信皺眉,“這不是造假嗎?”
“格局打開。”劉邦咬了一口狗肉,“現在誰還分得清現實和虛擬?只要他們在鏈上看得到,那就是真的。”
——
第二天一早,未央宮工地像過年一樣熱鬧。
紅色橫幅掛在腳手架上︰“熱烈歡迎國家基建審計組蒞臨指導!”底下一群穿西裝的人正拿著平板比對數據,嘴里念叨著“哈希值匹配”、“時間戳驗證”。
蕭何站在角落里,額頭冒汗。他剛剛發現後台有個未知ip在訪問“地宮鏈”的節點,來源是鴻溝支付接口,時間是凌晨四點零七分。
他悄悄記下了那個地址。
“老樊,盯住他們吃飯。”劉邦低聲吩咐,“別讓他們空著肚子干活。”
樊噲點頭,轉身進了臨時搭建的接待帳篷。桌上擺滿了熱騰騰的狗肉煲仔飯,香氣撲鼻。
“各位領導辛苦啦!”他笑嘻嘻地端起一碗湯,“這是我們特制的‘審計通關湯’,喝了保證思路清晰、審查順利。”
審計組長是個禿頂男人,姓李,四十多歲,一臉嚴肅。他夾了一塊狗肉放進嘴里,眉頭頓時舒展了些。
“嗯……確實不錯。”
驗收流程繼續推進。蕭何打開了鏡像服務器,將真實進度與鏈上數據同步映射。審計組掃描二維碼後,果然看到所有施工日志都完整無缺,甚至還有3d建模圖。
“進度完全符合預期。”李組長在報告上簽字,筆帽不小心掉在地上,滾到了韓信腳邊。
他彎腰撿起來,發現筆帽底部嵌著個微型攝像頭。
——
慶功宴擺在工地旁的集裝箱食堂里,ed屏滾動播放著“未央宮榮獲元宇宙基建先鋒獎”的字樣。桌上堆滿狗肉拼盤、冰鎮啤酒,氣氛熱烈。
劉邦舉杯,“感謝大家的努力!這一局,我們贏了。”
眾人紛紛踫杯,笑聲一片。
韓信卻沒動。他低頭看著手機,剛才調出的原始施工圖和鏈上數據有些對不上。比如b區地下三層的鋼筋用量,圖紙上寫著三千噸,鏈上記錄卻是五千噸。
“你們怎麼做到的?”他問蕭何。
“什麼怎麼做到的?”蕭何不動聲色地夾菜。
“進度明明差兩個月,但鏈上數據看起來像完工了。”
“這就是區塊鏈的魅力。”劉邦笑著拍他肩膀,“它不會騙人。”
韓信沒再說話,默默打開郵箱,把對比結果加密發送出去,標題是“k線異動預警007”。
他抬頭看了眼李組長,對方正和樊噲喝得火熱,臉紅得像個熟透的番茄。
“再來一杯!”樊噲熱情洋溢,“這可是用沛縣黑狗炖足八小時的秘方,喝了能通靈!”
李組長豪爽地仰頭灌下,一抹油漬沾在嘴角。
——
酒過三巡,劉邦示意韓信開個ar投影助興。
“我這兒有個新功能,可以還原未來建成的樣子。”他說著,掏出手機打開app。
畫面一閃,整個工地瞬間被虛擬建築覆蓋。原本空蕩蕩的地基變成了巍峨宮殿,塔吊變成了浮空平台,工人們變成了穿著銀色戰甲的機器人。
“哇哦!”有人驚呼。
“太震撼了!”另一個喊道。
然而下一秒,韓信悄悄滑動屏幕,調出了隱藏的“原始模式”。虛擬影像消失,露出真實的工地——一半是鋼筋裸露的地基,另一半還是黃土坑。
全場嘩然。
“這……怎麼回事?”
“不是說已經完成七成進度了嗎?”
李組長猛地站起來,臉色煞白。
“你們……你們這是欺詐!”
他話音未落,胸口一陣劇痛,整個人往後一仰,摔在椅子上。
“快來人!”有人尖叫。
急救車的警笛聲很快響起,劃破工地的寧靜。
劉邦站在原地,臉色陰沉。他看向蕭何,“還能補救嗎?”
蕭何搖頭,“鏈上數據沒法刪了,只能等它自然失效。”
“那就讓它失效。”劉邦咬牙,“再發一輪短信。”
“這次說什麼?”
“就說……”劉邦頓了頓,“就說李組長突發心髒病,證明我們壓力測試成功。”
他拿起一塊狗肉,狠狠咬了一口。
“格局打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