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內穿堂風卷著咖啡香撲過來,我這才發現露台中央擺著張黑檀木茶台。
    穿盤扣上衣的男人轉過半張臉,眼角細紋像被刀刻過,卻把笑紋堆得很開︰"小盧,坐。"
    我喉結動了動,褲縫蹭過藤編椅面時發出輕響。
    他伸手斟茶,青瓷盞底在木頭上磕出清脆的"叮",茶水表面浮著層細密的沫子,我盯著那沫子看——跟我在夜市擺炒粉攤時,瓦罐里滾開的湯沫一個樣。
    "直說吧,我看了你們快閃店的數據。"他把茶盞推過來,指尖沾著點茶葉末,"單日翻台率百分之三百,趙老太太在鏡頭前抹眼淚說"像回了老家廚房",那條視頻我看了七遍。"
    我捧著茶盞的手緊了緊。
    茶水有點燙,燙得虎口發麻——這跟我預想的開場白不一樣,我以為他會先問估值,問擴張計劃,問團隊構成。
    可他說的是趙老太太,那個在快閃店幫我們揉面的退休教師,那天她兒子在外地打工,她蹲在操作台前說"這灶台熱乎,比我家電磁爐有煙火氣"。
    "我要注資。"他突然用指節叩了叩茶台,聲音沉下來,"一個億,佔股百分之五十一。"
    我喉嚨發緊。
    一個億夠鋪三十個城市的共享廚房網點,夠給每個廚房配智能溫控系統,夠把我們現在擠在居民樓里的小辦公室搬到cbd——可百分之五十一,意味著他能提名董事長,能改公司章程,能讓我的"共享廚房"變成"陳氏廚房"。
    "陳總這條件..."我捏著茶盞,指腹蹭過盞身冰裂紋,"太慷慨了。"
    "不慷慨。"他從褲袋里摸出煙盒,抽出根細煙卻沒點,"我要的是決策權。
    你那個什麼"讓每個普通人都能有間專屬廚房"的理念,听起來漂亮,可資本等不了你慢慢講故事。"他突然笑了,眼角細紋更深,"你以為我為什麼約在頂樓?
    因為站得高,才能看見哪片雲要下雨。"
    我後背沁出冷汗。
    三年前在建材市場收保護費,被聯防隊追著跑上頂樓時,也是這種感覺——風往衣領里灌,往下看全是黑  的人頭,那時候我想的是"跳下去肯定摔成泥",現在我想的是"要是應了這條件,共享廚房會不會也摔成泥"。
    "我得跟團隊商量。"我把茶盞放回茶台,杯底壓出個水痕,"您知道的,唐悅管運營,她要是不同意..."
    "可以理解。"他終于點了煙,火星子在指間明滅,"三天後給我答復。"
    電梯下行時,我盯著數字屏跳動的紅點數,58、57、56...像有人拿錘子一下下砸在太陽穴上。
    手機在褲袋里震動,是唐悅發來的消息︰"談完了?"我回了個"嗯",又刪掉,改成"等會回公司說"。
    推開公司玻璃門時,前台小妹正踮腳掛新到的工牌。
    我路過茶水間,听見張策劃師的大嗓門︰"這次快閃店要不是我把懷舊風貫徹到底,能上熱搜?"王導演嗤笑︰"你那懷舊風都快成復古博物館了,要不是唐姐硬砍了三個老物件,顧客差點以為我們在賣古董。"
    我敲了敲會議室的門。
    七個人陸陸續續坐進來,唐悅把投影儀遙控器往我手里塞時,指尖涼得像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
    "今天不聊數據。"我把會議記錄本推到中間,"假設現在有筆大投資,對方要參與決策,我們得先定個底線——什麼能讓,什麼不能讓。"
    張策劃師最先舉手,鏡片上沾著咖啡漬︰"當然是擴張優先!
    現在全國有八十個城市在問加盟,我們缺的就是錢!"他伸手比劃,"我都想好了,下季度可以在每個廚房裝互動屏,讓顧客上傳菜譜..."
    "裝互動屏?"王導演敲了敲桌面,他後頸還沾著拍廣告時的發膠,"上回拍樣片,你非要在灶台上嵌觸摸屏,結果油點子濺上去,修設備花了兩千八!"他翻出手機里的照片,"你看這指紋,擦都擦不干淨,顧客罵我們"花里胡哨不實用"。"
    李市場調研員推了推眼鏡︰"根據我們的調研,用戶最在意的是...呃...是操作便捷度和衛生。"他翻著筆記本,"上次有個阿姨說,"灶台要是能調高低就好了,我這老腰彎不下去"。"
    趙消費者代表突然哼了聲。
    她六十來歲,穿洗得發白的藍布衫,是我們從社區活動中心"挖"來的義務顧問︰"我就說句實在的,你們要是為了錢改了規矩——"她指節敲了敲桌面,"比如收廚房使用費,比如限制使用時間,那我第一個帶著老姐妹退群。"
    會議室突然安靜下來。
    唐悅攥著馬克筆,筆帽在指縫間轉得飛快,她盯著白板上的"共享廚房"四個字,聲音輕得像嘆氣︰"盧宇,你記不記得第一年?
    我們在舊倉庫改的第一個廚房,牆面還是我刷的。
    有個外賣小哥說,"終于有地方熱飯了,不用蹲在電動車旁邊吃涼包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喉嚨發緊。
    那年冬天,唐悅蹲在地上刷牆,油漆濺在她磨破的棉鞋上,她抬頭沖我笑︰"等以後我們有大廚房了,要留個專門熱飯的窗口。"
    "我知道你想讓更多人用上。"她突然抬頭看我,眼楮亮得像剛擦過的玻璃,"可要是為了錢,把"共享"變成"賣廚房",那跟那些收高價的商用廚房有什麼區別?"
    我伸手握住她轉馬克筆的手。
    她的手指還帶著當年刷牆時留下的薄繭,硌得我掌心發癢︰"我不想讓你一輩子都活在別人的評價里。"我輕聲說,"你媽說你"沒本事只能給人打工",你前公司領導說你"搞不出什麼名堂"...我想讓你站在頂樓,看他們仰頭看你的樣子。"
    她的手指在我掌心里頓住。
    過了好一會兒,她輕輕抽回手,把馬克筆按在白板上︰"那你要答應我,"她畫了個圈,把"用戶主導"四個字圈起來,"不管什麼時候,這個不能改。"
    散會時已經九點。
    我站在落地窗前,看樓下霓虹燈把街道切成彩色的碎片。
    唐悅的馬克筆還擱在白板上,"用戶主導"四個字被她畫得粗粗的,像道防線。
    手機在桌上震動,是陳投資家的短信︰"等你消息。"
    我盯著屏幕,突然想起快閃店那天,趙老太太把揉好的面團遞給我時說的話︰"小盧啊,和面講究個"揉透了再松",太緊了發不起來,太松了不成形。"
    我摸出煙盒,又放下——唐悅最討厭我抽煙。
    窗外的風灌進來,吹得白板上的便簽紙嘩啦響,有張紙飄下來,上面是唐悅的字跡︰"下季度目標︰讓十個獨居老人有固定廚房。"
    我彎腰撿起那張紙,對折兩下收進西裝內袋。
    手機屏幕還亮著,我盯著"等你消息"四個字,突然笑了——或許有個辦法,既能松松筋骨,又不至于散了形。
    我把便簽紙塞進西裝內袋時,指尖還留著唐悅字跡的觸感。
    會議室的燈突然" 嗒"一聲滅了,王導演罵了句"又跳閘",摸黑去按電閘。
    借著手機屏的冷光,我看見唐悅的側臉——她盯著白板上"用戶主導"那圈粗線,睫毛在眼下投出小扇子似的影子。
    "或許..."我清了清嗓子,電閘"啪"地合上,燈光刺得人眯眼,"我們可以換個思路。"所有人的目光唰地轉過來,李調研員的眼鏡片閃了下光。
    我摸出手機劃開備忘錄,上面記著趙老太太揉面時說的話︰"太緊發不起來,太松不成形","陳總想要決策權,無非是怕我們燒錢沒方向。
    但如果我們能證明,現有團隊比他更懂怎麼把錢花在刀刃上..."
    唐悅的馬克筆突然在白板上劃出道斜線︰"財務投資?"她眼楮亮起來,"只接受資金,不松運營權。
    他要的是回報,我們要的是方向,這中間..."
    "有個平衡點。"我接話,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沿——跟當年在夜市攤顛鍋時的節奏一模一樣,"我們可以簽對賭協議,設定三年盈利目標,達不到他有權增持;但三年里,品牌定位、用戶規則這些核心,必須我們說了算。"
    張策劃師的椅子"吱呀"響了聲,他往前撲著身子,咖啡漬鏡片都快貼到桌面︰"這招妙啊!
    既給了資本安全感,又沒把命門交出去!"王導演摸著後頸的發膠笑︰"上次你非要在灶台上嵌觸摸屏,我還說你瘋,今兒倒看出點門道了——瘋得有章法。"
    李調研員推了推眼鏡,突然"啪"地合上筆記本︰"我查過陳總的投資記錄,他投過三家社區服務類企業,全是財務投資模式。
    盧哥,這方案他大概率吃這套。"
    唐悅沒說話,只是把"用戶主導"那圈線又描了一遍,馬克筆在白板上發出"沙沙"響。
    我望著她筆尖的影子,想起三年前她刷牆時,也是這樣專注——那面牆現在還在舊倉庫里,被我們當文物似的留著,牆皮都剝落了,可"共享廚房"四個紅漆字還鮮得像剛刷的。
    跟陳總第二次見面約在他頂樓的茶室。
    這次我沒等他斟茶,直接把方案推過去︰"陳叔,您要的是穩賺不賠,我們要的是不丟魂兒。
    這對賭協議,您看看合不合適。"
    他捏著協議的手指節泛白,翻到對賭條款那頁時突然笑了︰"小盧,你比我想象中精。"他把協議推回來,青瓷茶盞在木頭上拖出條水痕,"但有個條件——每年的用戶滿意度必須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我喉嚨發緊。
    那年冬天外賣小哥蹲在電動車旁吃涼包子的畫面突然涌上來,我伸手按住協議︰"我保證。"
    簽約儀式定在周五上午。
    前台小妹把"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的橫幅掛歪了,王導演踩著椅子去扶,張策劃師舉著手機錄像︰"歪點好,顯得真實!"趙老太太穿了件新藍布衫,口袋里露出半張證書——她說是社區老姐妹連夜繡的"年度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唐悅今天穿了條米色連衣裙,是我上個月在快閃店看見她盯著看的那件。
    她站在落地窗前,陽光透過玻璃灑在她發梢上,我突然想起第一次見她時,她蹲在巷子里幫流浪貓包扎傷口,也是這樣的光,把她的睫毛照成半透明的。
    "簽約開始。"主持人的聲音響起來。
    我和陳總握手時,他掌心的繭蹭得我有點疼——跟夜市攤老主顧的手一樣,是經年累月磨出來的。
    交換協議時,他壓低聲音說︰"小盧,我等你證明,情懷能當飯吃。"
    輪到趙老太太頒獎時,她舉著證書的手直抖。"我們老姐妹商量過,"她把證書往我手里塞,指甲蓋蹭到我手背,"這獎不是給公司的,是給那個冬天在舊倉庫刷牆的丫頭,和蹲在旁邊給她遞油漆桶的小子。"
    唐悅的手指在我後腰輕輕掐了下。
    我轉頭看她,她眼楮里亮得像有星星落進去,嘴角卻抿得緊緊的——跟當年我蹲在建材市場角落哭,她蹲下來拍我背時的表情一模一樣。
    散場時,陳總把個泛黃信封塞給我︰"剛才太忙,差點忘了。"他轉身時,西裝下擺帶起陣風,吹得趙老太太的藍布衫晃了晃。
    我捏著信封往辦公室走,路過茶水間听見張策劃師嚷嚷︰"看見沒?
    盧哥這招叫王炸!"王導演笑罵︰"你之前還說他瘋呢。"李調研員的聲音悶聲悶氣︰"本來就該這樣..."
    推開門,陽光正曬在唐悅的馬克筆上。
    我把信封擱在桌上,封皮上是陳總的字跡,筆鋒凌厲得像刀刻。
    拆開時,一張薄紙滑落——是封舉報信,最上面一行字刺得我眼楮疼︰"關于共享廚房..."
    窗外突然響起鳴笛聲,我抬頭望去,對面寫字樓的玻璃幕牆反射著強光,晃得人睜不開眼。
    唐悅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我迅速把信塞進抽屜,轉身時她已經撲進我懷里。
    "我就知道你會做到。"她的聲音悶在我胸口,帶著點鼻音,"從你在夜市攤說"我幫你"那天起,我就知道。"
    我抱著她,聞見她發間淡淡的茉莉香——跟舊倉庫那面紅漆牆的味道一模一樣。
    抽屜里的信還帶著陳總的體溫,我輕輕拍了拍唐悅的背,在她耳邊說︰"以後的路,我們一起走。"
    窗外的雲慢慢移開,陽光重新灑在"用戶主導"四個字上。
    抽屜里的紙頁發出細碎的響動,像某種預兆,輕輕叩著未來的門。
    喜歡以混為途請大家收藏︰()以混為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