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混為途

第137章 電話背後的游戲規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關進小黑屋 本章︰第137章 電話背後的游戲規則

    電話那頭的嘟嘟忙音,像重錘一樣敲在我心上,一聲聲震得耳膜生疼。

    我緩緩放下手機,指尖還殘留著冰涼的觸感,仿佛剛從雪地里抽出來似的。

    會議室里,團隊成員們交換著眼神,空氣中彌漫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像是被無形的手拉緊了呼吸。

    窗外偶爾傳來樓下車輛駛過的聲音,模糊而遙遠。

    “盧總,剛才……”市場部的小李最沉不住氣,試探著開口,聲音壓得很低,帶著點小心翼翼。

    我擺了擺手,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听起來平靜︰“沒什麼,一個潛在的機會在醞釀。八字還沒一撇,先別聲張。”

    話是這麼說,但我知道自己的臉色恐怕好不到哪里去——蒼白、緊繃,像一張被風吹皺的紙。

    唐悅坐在我對面,她那雙總是清澈的眼楮此刻正帶著幾分審視和擔憂看著我,目光如針尖般刺入心底。

    等其他人七嘴八舌地開始討論下一個議題時,她身體微微前傾,用只有我們兩人能听到的聲音問︰“你在擔心什麼?”

    我搖了搖頭,避開她的目光,低聲道︰“我還得先弄清楚他是誰。”

    這個自稱陳投資家的人,聲音沉穩,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卻又透著一股老狐狸般的狡黠。

    他沒有明說投資意向,只是約我“有空喝杯茶,聊聊你們那個有意思的廚房項目”。

    但我能感覺到,這杯茶,絕對不簡單。

    散會後,我立刻動用了能動用的所有人脈。

    從大學時的導師,到前幾家公司的舊同事,再到幾個在創投圈混得風生水起的朋友。

    信息像涓涓細流一樣匯集過來,逐漸拼湊出一個模糊又清晰的輪廓。

    陳投資家,本名陳啟明,圈內真正的隱形大佬。

    他不像那些喜歡拋頭露面的明星投資人,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但經他手操盤的資本,無一不是大手筆。

    更讓我心頭一凜的是,他最擅長的,就是將一些瀕臨困境或發展緩慢的公益項目,通過商業化運作,盤活甚至打造成行業標桿。

    這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伯樂”。

    然而,附帶的條件也如同一根尖刺,扎得我有些不安。

    所有提供信息的人都提到了陳啟明的一條鐵律︰“只投能掌控的品牌。”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他可能會注入巨額資金,提供我們夢寐以求的資源,但也可能在我們壯大的同時,逐漸稀釋我們的股權,甚至改變我們最初的理念。

    這是裹著蜜糖的毒藥,也是通往天堂的陷阱。

    我把這些信息在腦子里過了一遍又一遍,一時間有些猶豫。

    第二天一早的例會上,張策劃師,我們團隊里點子最多的人,興沖沖地提出了一個新方案。

    “盧總,唐總監,我有個想法,”他推了推眼鏡,打開投影,“最近我們‘共享廚房’的概念在社交媒體上小火了一把,不如趁熱打鐵,搞個聯名款快閃店!”

    他展示的ppt上,是一個充滿設計感的空間,打著“城市溫情補給站”“你的第二個深夜食堂”之類的標語,意圖將其打造為新的網紅打卡點。

    “主打城市溫情,讓每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食物的溫暖和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張策劃師越說越興奮,語調高昂,眼神里閃爍著激情。

    我看著那些效果圖,色彩明亮,設計新潮,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空氣里似乎缺少了煙火氣,那種鍋碗瓢盆踫撞的聲音,還有牆角掛著的舊毛巾散發出的淡淡皂香。

    “可以。”我點了頭,打斷了他的滔滔不絕,“但有一個要求,所有物料,從桌椅到餐具,甚至牆上的每一張海報,都必須真實還原我們最初設想的廚房場景,要有生活氣息,不能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包裝。”

    王導演,負責我們宣傳片拍攝的老搭檔,立刻皺起了眉頭︰“盧總,這樣搞,廣告片拍出來會很平淡,沒有視覺沖擊力,恐怕沒什麼看點啊。”他習慣了用炫酷的鏡頭和快速剪輯來吸引眼球,說話時手指不斷敲擊桌面,發出輕微的“嗒嗒”聲。

    我淡淡一笑,看著他︰“老王,這次,你試試用真實去打動觀眾。”

    王導演還想說什麼,但看到我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會議結束,張策劃師和王導演立刻去細化方案了。

    我獨自站在窗邊,看著樓下來來往往的人群。

    他們的腳步聲、車流聲交織在一起,卻顯得格外安靜。

    陳啟明的事情像一塊巨石壓在心頭,而這個快閃店,或許不僅僅是一個營銷活動那麼簡單。

    它更像是一個展示我們決心和理念的窗口,也是我對陳啟明無聲的回應。

    我需要確保這個快閃店的每一個細節,都完美傳達出我們品牌的內核——真實,溫暖,不被資本輕易裹挾。

    這個快閃店,我必須親自盯著。

    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出差錯。

    尤其是現在,真實,比任何花哨的技巧都重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或許,我該拉上一個人一起。

    夜色深沉,我和唐悅並肩走著,路燈將我們的影子拉得悠長。

    晚風拂過臉頰,帶著一絲涼意,也吹散了我心中的陰霾。

    她那句“你越來越像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了”,像一顆投入湖心的小石子,在我心頭蕩開一圈圈漣漪。

    是啊,企業家,這三個字以前對我來說,遙遠得像另一個星球的生物。

    我咧嘴一笑,握緊了她的手︰“可我還是那個想讓你過好日子的盧宇,以前是小混混,現在頂多算個……嗯,努力創業的小混混。”

    唐悅被我逗樂了,頭靠在我肩上,發出滿足的輕哼。

    今天的快閃店太成功了,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好。

    那些真實的鍋碗瓢盆,那些掛滿用戶笑臉的照片牆,還有王導最終被我們“策反”,用紀實鏡頭捕捉到的每一個動人瞬間,都讓“一碗飯的溫度”這個話題,再次熱氣騰騰地沖上了熱搜。

    連趙消費者代表都親自到場,體驗之後贊不絕口,說這是他見過最有生活氣息的品牌活動,還主動提出要幫我們做口碑追蹤。

    一切都像夢一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我甚至能感覺到,兜里那幾張薄薄的鈔票,似乎也厚實了許多。

    快到家門口,口袋里的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打破了這份寧靜。

    我掏出來一看,是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

    > “明早十點,金灣大廈頂樓見。——陳助理。”

    陳助理?哪個陳助理?

    我的腦子飛快地轉著。

    金灣大廈……頂樓?

    那地方我知道,本市最頂級的寫字樓之一,能在那里辦公的,非富即貴。

    “誰啊?”唐悅好奇地湊過來看。

    我把手機遞給她。

    她看完,秀眉微蹙︰“陳助理?會不會是……陳投資家?”

    我心頭一跳。

    陳投資家!

    那個在創投圈呼風喚雨,眼光毒辣,出手也大方的傳奇人物。

    之前通過一些渠道,我們嘗試著遞交過項目計劃書,但一直石沉大海,沒想到……

    “他找我干什麼?還是在頂樓?”我有點蒙。

    這種大佬,通常不都是在自家豪華辦公室,或者哪個私密會所見人嗎?

    頂樓,听著就有點……不尋常。

    唐悅把手機還給我,眼神里也帶著一絲凝重和期待︰“不管怎麼樣,這絕對是個機會。盧宇,你不是一直希望能有更充足的資金,把共享廚房推廣到更多城市嗎?”

    是啊,資金,這是壓在我心頭的一塊大石。

    快閃店的成功只是一個開始,後續的擴張、運營、團隊建設,哪一樣不需要錢?

    那一晚,我幾乎沒怎麼睡著。

    腦子里翻來覆去都是陳投資家的名字,以及“金灣大廈頂樓”這幾個字。

    他為什麼要見我?是看中了我們的項目,還是……有什麼別的變故?

    快閃店的熱搜,他肯定也看到了。

    趙消費者代表的背書,分量也不輕。

    第二天一早,我特意挑了件最體面的襯衫,對著鏡子反復整理領口,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沉穩一些,而不是像個剛從街頭打架回來的愣頭青。

    唐悅幫我把頭發梳理整齊,拍拍我的肩膀︰“別緊張,就當是去見一個普通朋友,把我們共享廚房的理念和價值告訴他就行。”

    我深吸一口氣,點點頭。

    出租車在金灣大廈前停下。

    我仰頭望去,這座高聳入雲的建築在晨光下熠熠生輝,玻璃幕牆反射著刺眼的光芒,讓人有些眩暈。

    我走進富麗堂皇的大堂,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昂貴”的味道,混合著淡淡的香水香和金屬冷冽的氣息。

    跟前台報上預約信息,一位干練的女士很快領著我走向專屬電梯。

    電梯飛速上升,我的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叮——”

    頂樓到了。

    電梯門緩緩打開,一條鋪著暗紅色地毯的走廊出現在眼前,盡頭是一扇厚重的實木大門,門上沒有任何標識。

    領路的女士做了個“請”的手勢,便悄然退下了。

    我站在門前,調整了一下呼吸,抬手,輕輕叩響了那扇門。

    “請進。”一個沉穩而略帶沙啞的男聲從門內傳來。

    我推開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並非我想象中的奢華辦公室,而是一個視野開闊到極致的巨大露台。

    城市的全景在我腳下一覽無余,仿佛整個世界都被踩在了腳下。

    一個穿著中式盤扣上衣的男人背對著我,正憑欄遠眺。

    他沒有回頭,聲音卻清晰地傳來。

    喜歡以混為途請大家收藏︰()以混為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以混為途》,方便以後閱讀以混為途第137章 電話背後的游戲規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以混為途第137章 電話背後的游戲規則並對以混為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