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微亮,江霧尚未散盡。
孫策已披甲執槍,立于歷陽城頭。
一面督促民夫加緊搬運庫府囤積的糧草輜重過江,一面與周瑜點齊兩萬精兵,準備北進。
江風獵獵,吹得他身後的戰袍翻卷不休。
而他的目光卻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歷城的北方。
與此同時,漢軍大營中,王凌早已得報,下令全軍戒備。
營寨依山勢而建,鹿角森然,壕溝縱橫,旌旗嚴整,壁壘如鐵。
弓弩手居高臨下,刀矛森森,寒光映日。
軍容之肅整,氣勢之森嚴,令人心悸。
孫策與周瑜率軍抵達時,只見漢軍陣列如山,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孫策勒馬陣前,遙望敵陣,瞳孔微縮,心頭一凜。
周瑜輕\"咦\"一聲,手中羽扇微滯,眼中閃過一絲訝異︰\"觀其旌旗不亂,甲冑生輝,進退有度,絕非尋常擾襲之師......統兵者,絕非庸才。\"
他目光如電,掃過了漢軍的營寨布局。
只見弓弩居高,伏兵隱現,壕溝深闊,鹿角密布,顯然深諳兵法,調度有方。
兩軍遙遙對峙,唯有戰馬不安的響鼻與鎧甲摩擦的輕響在寂靜中回蕩,仿佛暴風雨前的死寂。
孫策征戰多年,同樣感受到了對面漢軍的強大,但他何曾懼戰過?
他按捺不住胸中的熊熊戰意,側身問周瑜道︰\"公瑾,要不要某去陣前挑戰一番?\"
他手中長槍已微微抬起,烏騅馬感應到主人戰意,不安地刨動著前蹄。
周瑜點了點頭,羽扇輕搖︰\"嗯,去試試漢軍的領軍大將也好!\"
孫策一夾馬腹,胯下烏騅馬長嘶一聲,如同離弦之箭般躥了出去。
不一會兒,孫策便打馬來到了兩軍陣前。
他勒馬而立,手中霸王槍直指對面漢軍軍陣,大喝道︰\"某乃孫策孫伯符,對面是何人領軍?可否出來搭話!\"
肅立漢軍陣前的王凌瞳孔一縮,孫策孫伯符?果然是他!
他如今代表的可是大漢朝廷,不,應該說是代表的是自己的妹夫、大將軍劉昆,絕不可能怯場。
就算是聲名鵲起的江東孫郎又如何?他王凌還沒有放在眼里。
想到了這里,王凌朝自己的副將低聲吩咐了一聲。
不一會兒,王凌策馬緩緩而出。
他銀甲白袍,雖然年紀輕輕,卻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凜然氣度。
王凌勒馬立于孫策十丈之外,目光如炬,冷聲喝道︰\"孫伯符!汝父孫文台昔年亦曾為漢臣,曾與大將軍一起討董卓、扶社稷,天下稱頌!誰知虎父竟生犬子!今日爾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提狼虎之師越江而來,爾意欲何為!?\"
孫策正待開口,王凌卻猛然抬手直指其面,厲聲截斷他的話頭︰\"休要巧言令色!歷陽以北即是偽帝袁術巢穴壽春,爾此時引兵來此,莫非是要與那僭越國賊、篡逆狂徒南北呼應,好教那無君無父之輩趁機遁走?”
“汝孫氏世受漢恩,竟甘為偽帝鷹犬,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九泉之下,爾有何面目見孫文台!\"
孫策被這劈頭蓋臉的怒斥激得氣血上涌,急聲辯道︰\"將軍何出此言!策此來,正是因聞大將軍檄文,號召天下共誅國賊!袁術逆天稱帝,人神共憤,我江東子弟亦欲效一份力,特來襄助大將軍,共擊壽春——\"
\"襄助?\"王凌驟然爆發一陣冷笑,笑聲中盡是譏諷。
\"好一個"襄助"!大將軍麾下雄兵二十萬,圍困壽春已如鐵桶,破城只在旦夕之間!爾早不來晚不來,偏待偽帝窮途末路之時,率數萬精兵強將突至我後防重鎮——\"
他猛地揮鞭遙指孫策身後那軍容鼎盛的江東兵馬,大喝道︰\"此乃助戰之道乎?本將看爾分明是包藏禍心!欲趁兩軍膠著,坐收漁利!若真有心討賊,何不早奉檄文,北渡受調?又何不遣使通傳,卻行這鬼祟偷襲之舉!?”
“孫伯符,爾之肺腑,路人皆知!無非是欲假援手之名,行割據之實,或救那偽帝于危難,以為爾日後江東自立之籌碼!\"
王凌字字如刀,句句誅心,更佔盡朝廷大義名分。
孫策雖勇冠三軍,于此唇槍舌劍之間,竟被堵得面色鐵青,一時氣窒。
他欲待反駁,卻發現對方早已將\"救援偽帝\"的罪名與\"居心叵測\"的意圖死死扣下。
任何言辭在周遭漢軍將士灼灼鄙夷的目光注視下,都顯得蒼白無力。
烏騅馬焦躁地踏動四蹄,映照著其主人此刻洶涌卻難以宣泄的憋悶。
而漢軍陣中,不知誰先發出一聲嗤笑。
隨即引來一片不加掩飾的噓聲,更讓孫策額角青筋暴起。
面對王凌犀利的言辭,孫策怒不可遏,正欲拍馬向前,直取這名折辱他的漢軍敵將首級。
忽見漢軍陣型如潮水般向兩側分開,從中推出兩輛形制奇特的重型弩車。
這兩輛弩車較尋常所見更為龐大,車身以精鐵鑄就,在陽光下泛著冷硬的森寒幽芒。
其上的弩臂粗如兒臂,繃緊的弓弦預示著蘊藏著駭人的力量。
更令人心悸的是,那粗長的弩箭尖端,寒光流轉,竟隱隱透出暗紫色澤,顯然是淬有劇毒。
孫策的瞳孔驟然收縮,一股冰冷的威脅感如毒蛇般倏地竄上脊背,令他握住韁繩的手下意識地收緊。
他身經百戰,對危險有著野獸般的直覺。
這兩輛弩車出現的時機和角度都極為刁鑽,絕非臨時起意。
倒像是早已算準了他的沖擊路線,專為克制他這等猛將的突襲而設。
他仿佛能感覺到那巨大的弩矢已然鎖定自己,一股寒意自心底彌漫開來。
若在平日,以他\"小霸王\"的悍勇,或許會叱 一聲,憑借高超的騎術和絕世神駒的速度冒險一搏。
但此刻,他清晰地意識到,此路不通。
那並非怯懦,而是一名頂尖武將在血火中淬煉出的、對死亡威脅的本能警醒。
若執意莽撞前沖,即便能格開一枝巨弩,也絕難同時避開另一枝。
更何況那淬毒的箭頭,沾之即亡。
這弩車,就是為他這等喜好陷陣沖殺之人準備的絕命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