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夏,奉天城,聯合國際總部大廈。
關于如何處置戰敗的同盟國集團——尤其是其核心德士蘭——的最終方案,在經過長達數月的激烈博弈、幕後交易和炎國的“積極協調”後,終于被提上了最終審議日程。
這場所謂的“和會”,其真正決策場所並非在公開的會議廳,而是在奉天大廈少數幾個絕密會議室里。
英士蘭、法士蘭的代表帶著復仇的清單和瓜分的渴望而來,意圖徹底榨干德士蘭,將其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永絕後患。
然而,他們很快發現,最大的障礙並非來自柏林,而是來自東道主。
首席張揚親自定下了調子︰
“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締造和平,而非播種更多仇恨的種子。
一個徹底破產、陷入永久混亂的德士蘭,不符合歐大陸的穩定,更不符合帝國的利益。”
會議室內,唇槍舌劍。
法士蘭代表揮舞著損失報告,情緒激動︰
“德士蘭必須支付天文數字的賠款!
要補償我國北部被摧毀的一切!
要讓他們這一代甚至下一代人都只能在償還債務中度過!
這是他們應得的懲罰!”
英士蘭代表雖然相對克制,但也堅持︰
“賠款必須足以覆蓋我國的所有戰爭開支和損失。
同時,其海外資產必須全部沒收,其軍備必須被徹底解除,永遠不能再對海上構成威脅。”
輪到炎國代表,外交總長顧維君語氣平和卻不容置疑︰
“諸位,憤怒可以理解,但我們需要理性。
首先,關于賠款數額。”
他出示了一份由炎國經濟學家“精確核算”的報告。
“我們認為,基于德士蘭的實際償付能力,總額應定為1320億金馬克這是一個足以讓德士蘭窒息但仍存一絲喘息空間的數字)。
支付方式為分期,並以實物煤炭、木材、化工產品、工業設備)抵償為主,這將有助于歐洲重建。”
潛台詞︰大量德國工業產品將涌入炎國市場,抵償炎國提供的“貸款”和“物資”,同時避免德士蘭現金流徹底枯竭。)
“其次,關于領土問題。”
顧維君走到歐洲地圖前。
“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士蘭,這是理所當然。”
“萊茵蘭地區非軍事化,並由聯合國際維和部隊由炎國主導)駐防15年,以確保安全。”
“出于‘民族自決’原則奉天版解釋),西部部分領土劃歸比士蘭,北部劃歸丹士蘭,東部大片領土‘波士蘭走廊’)劃歸新獨立的波士蘭,並將但澤設為自由市。”
潛台詞︰大幅削弱德國,但確保其主體民族聚集區基本完整,避免產生 領土收復主義的徹底絕望。
同時,在東歐制造一個強大的、依賴炎國的波蘭以制衡德士蘭和甦什維利。)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顧維君加重語氣。
“關于德士蘭的工業。”
“我方堅決反對任何旨在徹底去工業化德士蘭的方案。
其基礎工業,尤其是煤炭、鋼鐵、化學和機械制造,必須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一個擁有一定工業能力的德士蘭,才能擁有償還賠款的能力,才能成為歐洲經濟復甦的引擎,而不是一個需要持續輸血的黑洞。”
核心意圖︰保留德士蘭的工業筋骨,使其未來能成為炎國在歐大陸的“代工廠”和重要貿易伙伴,同時也是一個能牽制英法的潛在力量。
一個半死不活但具備工業潛力的德士蘭,最符合炎國的長遠地緣經濟利益。)
英法代表臉色極其難看。
炎國的方案看似折中,實則完全打破了他們徹底肢解、閹割德士蘭的企圖。
“這太便宜他們了!”
法士蘭代表抗議。
“這將留下後患!”
英士蘭代表警告。
但他們的反對在炎國的意志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炎國手握《奉天公約》的解釋權、全球輿論的導向、以及駐扎在萊茵蘭的龐大維和部隊。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重建資金和未來市場,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炎國的“援助”和“合作”。
經過又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一份以炎國方案為藍本的《奉天對德和約》艱難出爐。
和約核心內容︰
1. 戰爭罪責︰德士蘭及其盟國承擔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
2. 領土︰如上所述,喪失約13的領土和10的人口。
3. 軍備︰陸軍限10萬人,廢除總參謀部,禁止擁有空軍、坦克、潛艇、大型艦艇。
4. 賠款︰總額1320億金馬克,以實物和分期現金支付。
5. 殖民地︰全部由聯合國際“委任統治”實則大部分由炎國及其盟友控制)。
6. 工業︰基礎工業得以保留,但需接受聯合國際炎國主導)委員會的監督,其部分產品優先用于賠償。
消息傳回德士蘭,舉國悲憤。
盡管避免了最壞的情況徹底肢解和去工業化),但巨額賠款、領土喪失、軍事閹割依然被視為奇恥大辱。
“背後捅刀”的傳說和“十一月罪人”的指責開始流傳,認為是在前線軍隊“尚未戰敗”的情況下,被軟弱政客和外部強權出賣了。
而在奉天,張揚看著最終條約,對左右心腹說︰
“不要抽干池塘的水去抓魚。要讓魚活著,才能持續地撈取好處。
德士蘭的工業機器不能停,它是我們拴在歐大陸的一頭奶牛,既要擠它的奶,又要用它去踢那些不听話的指英法)。
現在的怨恨,將來會化為有用的力量。”
《奉天對德和約》的簽訂,標志著歐陸戰後的正式格局以炎國滿意的方式確立。
德士蘭被戴上了沉重的枷鎖,但筋骨猶存,為未來的風暴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炎國則通過這份條約,不僅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更成功地將自己的影響力深深植入了歐大陸的心髒地帶,成為了歐陸事務名副其實的仲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