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

第190章 灶台論劍,新意藏拙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怡晨室主 本章︰第190章 灶台論劍,新意藏拙

    軋鋼廠的煙囪在晨霧里冒出筆直的青煙。

    此時,何雨柱已經站在了食堂門口。

    門軸“吱呀”一聲轉動。

    張師傅正踮著腳往爐膛里添煤,听見動靜猛地回頭,手里的煤鏟“當啷”掉在地上。

    “柱子?你咋回來了?不是說去廣州……”

    “不去了。”

    何雨柱放下背包,上前撿起煤鏟塞進師傅手里。

    “您這胳膊剛好,咋能干重活?”

    張師傅的左胳膊還打著繃帶,是摔下山崖時被石頭劃的。

    雖然不用截肢,卻得養上三個月。

    他拍了拍何雨柱的後背,眼眶紅了。

    “傻小子,那可是全國比賽……”

    “啥比賽也沒您的紅燒肉重要。”

    何雨柱笑著從包里掏出桃酥,用紙包著遞過去。

    “供銷社剛進的,您嘗嘗,不硌牙。”

    張師傅捏起一塊桃酥,顫巍巍地放進嘴里。

    沒嚼兩下就掉了眼淚。

    這徒弟,打小就實誠,沒白疼。

    王師傅扛著白菜從外面進來,看見何雨柱先是一愣。

    隨即咧開嘴笑。

    “我就說你小子舍不得食堂!昨晚我還跟張師傅打賭,說你準得偷偷跑回來!”

    “回來得正好。”

    李懷德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他手里拿著張紅榜,上面用毛筆寫著“職工廚藝大賽通知”。

    “市里的比賽章程下來了,下周六開賽,分初賽復賽,最後在工人文化宮比決賽。”

    紅榜上的字跡遒勁有力,寫著比賽要求。

    “以家常菜為基,顯創新之巧,供職工品鑒,揚勞動之美。”

    何雨柱的目光在“創新之巧”四個字上停了停。

    趙文斌的舅舅是評委,這話怕是對著他說的。

    “其他廠報了多少人?”

    何雨柱問。

    “光是咱們區就有八個廠參賽。”

    李懷德指著紅榜角落。

    “紅星機床廠的馬大勺,听說得了去年的市勞模,最擅長做糖醋魚;還有紡織廠的劉大姐,她的繡球丸子,在廠里辦過專場……”

    張師傅突然開口。

    “柱子,馬大勺那人我知道,以前是飯館的大師傅,後來下放到工廠,做菜講究‘一菜一格’,花哨得很。”

    何雨柱沒說話,轉身往灶台走。

    他掀開鍋蓋,里面還剩著昨晚的玉米糊糊。

    用勺子攪了攪,突然有了主意。

    創新不一定非得花哨,把家常菜做到極致,也是一種創新。

    接下來的幾天,食堂成了何雨柱的試驗場。

    他把白菜幫切成細絲,用鹽腌過後擠去水分,拌上辣椒油和蒜泥,做成爽口的小菜。

    他把剩下的面肥揉進玉米粉里,蒸出帶著酸香的窩窩頭。

    就連最普通的蘿卜湯,他都試著往里面加了把蝦皮,鮮味頓時提了三分。

    “柱子,你這是干啥?”

    王師傅啃著改良版窩窩頭,吃得直咂嘴。

    “好好的白面不用,摻這麼多玉米面干啥?”

    “比賽要求家常菜。”

    何雨柱往鍋里撒著蔥花。

    “60年代誰家頓頓吃白面?摻點玉米面,才像咱工人師傅的飯。”

    張師傅坐在旁邊,一邊看著一邊點頭。

    “對嘍,創新不是瞎折騰,得接地氣。”

    “就像咱炖肉,有人往里面加八角桂皮,咱就加把山楂干,既能去膩,又不用額外花錢買調料,這才是咱工人的創新。”

    這話點醒了何雨柱。

    他想起何雨水以前說的,“把平凡的菜炒出不平凡的味道”,不就是這個道理?

    初賽那天,工人文化宮的院子里擺滿了臨時灶台。

    八個廠的廚師圍著白圍裙,手里的鍋鏟“當當”作響,像在演奏一場交響樂。

    馬大勺的糖醋魚剛下鍋,就引來一片叫好。

    他把魚炸得金黃,澆汁時手腕一抖,糖汁在魚身上畫出個漂亮的弧線,看著就像件藝術品。

    劉大姐的繡球丸子也不含糊,每個丸子都搓得圓滾滾的,上面還點綴著顆枸杞,紅的紅,白的白,格外養眼。

    輪到何雨柱時,他端出來的卻是一碟再普通不過的紅燒肉。

    評委席上的趙師傅皺起眉頭。

    他就是趙文斌的舅舅,穿著藏青色中山裝,戴著金絲眼鏡,看著就透著股挑剔。

    “小何師傅,”

    趙師傅推了推眼鏡。

    “別人都做新菜,你怎麼還是紅燒肉?”

    “趙師傅,”

    何雨柱拿起筷子,夾起一塊肉遞過去。

    “您嘗嘗就知道了。”

    肉剛進嘴,趙師傅的眼楮就亮了。

    這紅燒肉看著油亮,吃著卻不膩,肉質酥爛卻不散,仔細一品,里面還帶著股淡淡的果香。

    “你往里面加了啥?”

    趙師傅追問。

    “隻果。”

    何雨柱笑著說。

    “炖肉的時候放塊隻果,既能去油,又能帶點甜味,還不用放太多糖。”

    “現在糖票金貴,咱工人師傅過日子,得精打細算。”

    周圍的工人爆發出一陣哄笑,紛紛點頭。

    “這話在理!”

    “咱就愛吃這樣的!”

    趙師傅沒說話,又夾了塊肉,慢慢嚼著,鏡片後的目光柔和了些。

    這廚子,倒是把創新藏在了實在里,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強。

    初賽結果出來,何雨柱、馬大勺和劉大姐進了復賽。

    馬大勺路過何雨柱身邊時,撇了撇嘴。

    “運氣好罷了,復賽比的是刀工,我看你還怎麼蒙混過關。”

    何雨柱沒理他,心里卻盤算著。

    刀工比的是精細,可精細不一定非得切得細如發絲。

    他想起張師傅切菜時總說,“切菜要跟著菜走,蘿卜適合滾刀塊,白菜適合手撕,順著紋理來,吃著才香”。

    復賽比的是切土豆絲,要求粗細均勻,能穿針孔。

    馬大勺的刀工確實厲害,土豆在他手里像活了似的,“刷刷刷”幾下就切成了細如棉線的絲,輕輕松松穿過針孔,引來一片叫好。

    輪到何雨柱時,他卻沒急著下刀,而是把土豆放在水里泡了泡。

    “怎麼?不敢切了?”

    馬大勺在旁邊陰陽怪氣。

    何雨柱沒說話,拿起刀,手腕轉動間,土豆絲紛紛落下。

    他切的絲比馬大勺的稍粗些,卻根根挺直,長短一致,透著股爽利勁兒。

    “這不行啊,穿不過針孔!”

    有人喊。

    何雨柱拿起一根土豆絲,輕輕往針孔里一穿,剛好卡住。

    他笑著說。

    “土豆絲是炒著吃的,太細了一炒就斷,這樣的粗細正好,有嚼頭。”

    評委們湊過來一看,果然,他的土豆絲雖然稍粗,卻更適合烹飪,不像馬大勺的,好看卻不實用。

    趙師傅這次沒說話,只是在評分表上打了個勾。

    復賽結果,何雨柱和馬大勺進了決賽。

    決賽前一天,何雨柱正在食堂練手,何雨水突然來了,手里拿著封信。

    “哥,趙文斌給你寄的。”

    信里只有一句話。

    “我舅舅說,決賽比創新菜,你要是還做家常菜,肯定輸。”

    何雨柱把信揉成一團,扔進灶膛。

    “他懂個啥。”

    “哥,你別大意。”

    何雨水看著他。

    “馬大勺的師傅以前是御廚,听說會做一道‘百鳥歸巢’,用二十幾種食材拼成鳥窩的樣子,花哨得很。”

    何雨柱沉默了。

    二十幾種食材,在60年代可不是小數目,馬大勺能弄到,肯定動用了關系。

    張師傅突然說。

    “柱子,別跟他比花哨。咱工人吃飯,講究的是實在。你想想,啥菜既能代表工人,又能看出創新?”

    何雨柱看著灶台上的鐵鍋,突然一拍大腿。

    “我知道做啥了!”

    決賽當天,工人文化宮擠得滿滿當當,連窗台上都坐滿了人。

    馬大勺果然端出了“百鳥歸巢”。

    用雞蛋做鳥蛋,用雞肉做鳥身,用胡蘿卜刻成鳥巢,擺在盤子里,五顏六色,確實好看。

    台下發出一陣驚嘆,連評委們都忍不住點頭。

    馬大勺得意地看了何雨柱一眼,仿佛勝券在握。

    輪到何雨柱時,他端上來的卻是一口黑  的鐵鍋,里面炖著大塊的排骨,旁邊擺著幾個玉米和土豆。

    “這是啥?亂炖?”

    有人笑了。

    何雨柱沒說話,掀開鍋蓋,一股濃郁的肉香混著玉米的甜香飄出來,饞得人直咽口水。

    “這叫‘團結一鍋香’。”

    何雨柱拿起勺子。

    “排骨是咱工人的脊梁骨,玉米土豆是地里的收成,擱在一鍋里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咱工人階級,團結一心才能出力量。”

    他舀起一塊排骨遞給趙師傅。

    “趙師傅您嘗嘗,我炖的時候加了點廠里新出的啤酒,去膩增香,這叫‘工業反哺農業’,也算咱廠的創新。”

    趙師傅咬了一口排骨,眼楮亮了。

    啤酒的麥香和肉香完美融合,比放料酒更有風味,而且這寓意,比馬大勺的“百鳥歸巢”實在多了。

    台下的工人師傅們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有人喊。

    “說得好!這才是咱工人的菜!”

    評委們開始打分時,馬大勺的臉白了,他沒想到,自己費盡心機弄來的食材,竟然比不過一鍋樸實的亂炖。

    何雨柱站在灶台前,看著沸騰的鐵鍋,突然覺得,這才是他最該待的地方。

    沒有棋盤的緊張,沒有賽場的輸贏,只有踏踏實實的煙火氣,和工人們滿足的笑臉。

    就在這時,趙師傅突然站起來,手里拿著評分表。

    “我宣布,本次廚藝大賽的冠軍是……”

    他的話還沒說完,門口突然傳來一陣喧嘩,只見馬大勺的師傅,那個據說當過御廚的老頭,怒氣沖沖地闖了進來,指著何雨柱喊道。

    “他作弊!那啤酒是廠里特供的,他怎麼能用來做菜?”

    全場頓時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何雨柱身上。

    何雨柱放下勺子,看著老頭,突然笑了。

    “老師傅,您這話就不對了。啤酒是廠里的產品,工人用自己廠的產品做菜,咋就作弊了?”

    老頭被問得啞口無言,馬大勺趕緊拉住他,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趙師傅皺了皺眉頭,正要說話,李懷德突然站起來。

    “啤酒是我批準用的,算廠里支持比賽的,有問題我擔著!”

    局勢瞬間逆轉,台下的工人又開始歡呼。

    何雨柱看著趙師傅,等著他宣布結果。

    可趙師傅卻放下了評分表,走到何雨柱面前,低聲說。

    “小何師傅,有件事我得跟你說。”

    “文斌那孩子,在上海比賽輸了棋,心里不服氣,說了些不該說的話,我替他給你道個歉。”

    何雨柱愣了愣,隨即笑了。

    “沒事,年輕人嘛,好勝心強。”

    趙師傅拍了拍他的肩膀,重新拿起評分表,清了清嗓子。

    “現在,我正式宣布……”

    就在這時,何雨水突然從人群里擠出來,手里拿著份電報,臉色焦急。

    “哥,廠里來的急電,說……說倉庫著火了!”

    何雨柱的心猛地一沉。

    倉庫里不僅有物資,還有張師傅剛整理好的食堂賬冊!

    他顧不上听比賽結果,轉身就往外跑,身後的歡呼聲和議論聲漸漸遠去,只剩下他急促的腳步聲,和心里越來越強烈的不安。

    這場火,來的也太巧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第190章 灶台論劍,新意藏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第190章 灶台論劍,新意藏拙並對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