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里灰塵多,您走遠一點。”
“沒關系,我就是來看看你們的工作環境。”
一處水泥工地上,扶甦看著幾個工人問道︰“負責你們的組長沒有克扣你們工錢吧?”
“您都在這,他們哪敢啊!”
“就是,他們都給我們發了這個……什麼罩?”
“你個鄉巴佬,口罩!”
“對對對,口罩!您監國這幾日,工地上口罩都發得勤快了許多。”
扶甦敏銳的察覺到了問題。
“什麼叫我監國這幾日?難道以前不發?”
“以前也發,但一般一天也就一個,現在一天兩個 !”
扶甦沒說話,他想起國師曾經和他說過的話︰現在的口罩這塊布的防護作用其實很小,但有總比沒有強。
他也記得父王和他說過︰許多事情其實底下人也有難處,政策和現實不可能完美貼合,只要政策是往下走的,那短時間有一些小問題也無傷大雅。
他還記得李廷會跟他說過的話︰醫學院研究發現,這幾年下來一直在從事這種有粉塵工作的人到如今,身體比其他人差了一些,這些工作很可能是在消耗壽命。
這個算小問題嗎?
這個算用命換錢嗎?
他很想下令用異族奴隸來代替這些事算了。
可他也知道,在現在的秦國,異族奴隸可是個稀罕物,還有更多比這種事情更加危險的工作需要他們;加上秦國威勢一日大過一日,除西南夷能穩定供給少量奴隸外,其他異族勢力對秦國完全就是跪著求和。
這種情況下再強行抓,會影響國家形象……
他告別這幾個工人,朝著另外一個在建設的街區走去。
忽然,沉思中的他撞到了一個人。
“想什麼呢?不看路?”
李緣有些吊兒郎當的問道。
扶甦露出了笑容,看到了幾步之外走來的父王,更是激動的揮了揮手︰“父王,你們終于回來了!”
“怎麼?你這幾日不是做得很好嗎?”
“可你們不在,有些事我心里沒底。”
“比如?”
“比如國庫再過一個多月就沒錢了。”扶甦收起了笑容︰“我想過把父王賞給我的那些東西賣了換錢,李廷會說沒人敢要的,可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嬴政和李緣對視了一眼,都笑出了聲。
三人朝著王宮走去。
周圍的工人和官員看到他們後都會激動的行禮。
直到走出正在建設中的新城,上了馬車,嬴政才問道︰“你怎麼會想到賣一些東西呢?”
“因為李廷會說過,有時候太子以身作則會給國家帶來好的風氣;我想著,如果我帶頭捐出一些東西,是不是也能讓其他也這麼做?”
李緣摸了摸扶甦的腦袋。
很聰明的孩子,但對人心的認識還不夠深。
扶甦這麼想是出于一個孩子的善良,可這種善良對于大人、尤其是掌握財富的權貴們來說,極其可笑。
歷史上也有過相似的事,那還是一個皇帝呢——一個實在沒辦法也沒什麼能力的皇帝。
然後呢?
然後權貴們給了他極大的諷刺……
“此事父王已有辦法,你好好看著便是。”嬴政說。
“父王是要加商稅嗎?可是年初時,那些商人和貴族們不是快挑事了嗎?”
“這種挑事,跟你剛才的想法一樣。”李緣插嘴道。
扶甦疑惑了︰“什麼意思?”
“極其可笑。”
“……”
兩天後。
一道公文直接發到了各地府衙,商稅真的加上了——所有商稅稅率在原有基礎上全部提高一成。
官員在府衙時,一派公心為上的態度。
可下了值回到家,許多人立馬就召來了心腹商人,試圖搞事。
“兄長,最近我們還是安穩點吧?”
三川郡一座宅邸。
一個商人面對著自家遠親大哥的囑咐,有些為難。
“怎麼?難道你怕了?”
“不是……最近有點風聲。”
“什麼風聲我都不知道?”
“是村里的。”商人組織了一下語言︰“前幾天我去下面一個村子里找人簽租地合同,但入村的時候感覺一些農人對我的態度很不好,就好像……我不是要租他們的地,而是要搶他們的命一樣。”
“你錢給少了?”
官員頓時一瞪眼︰“我不是跟你說過不要在乎一時錢財嗎?地到手了之後你能賺回更多……”
“我沒給少!”商人連忙說道︰“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好像就是看我不順眼……”
“哪有這樣的事?”官員不信。
五天後,由不得他不信了。
內史地區,有數十個農人集體鬧事,把前來村里試圖租地種植經濟作物的商人給打了,當地縣令想辦了這群打人的刁民,卻被人直接跑到了咸陽,在大街上控訴當地商人罪狀。
同時,三川郡內部,一些流言也在民間傳了起來。
“商人的租地合同是假的,他們欺負我們不識字在里面加了很多別的條件,租約一過你會發現被騙了,要麼租期作假、要麼就是賣地合同!”
“那些辣椒、花椒的賣價很高,他們租地花的錢還不到一成,他們就是靠著信息差騙我們呢!”
“我听說五國已經有一些百姓被騙了,現在他們騙完那里的人來騙我們自己人了!”
“別瞎說,我們和他們從來都不是自己人,商人一直都是那麼可惡!”
“就是,也就大王和國師仁慈放開了限制,要是嚴查許多人早死了!”
“……”
……
“哪有這樣的事?”
听著底下人的回報,官員臉都綠了。
他不否認確實有一些黑暗,那些租地條款里確實有一些坑,而且也確實有許多人在五國坑人不過癮來坑秦國人了。
但那些都是隱秘的、極少數的事件。
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什麼時候知道‘信息差’這個玩意了?
那些經濟作物由于產量少,一直都是供給有錢富戶階級,那些泥腿子進城次數都屈指可數,又怎麼可能去那些餐館里知道價格?
而且為什麼早不發生晚不發生,偏偏加了商稅之後百姓就全知道了?
除了咸陽那兩位,特麼還有誰有這本事?
“老爺!不好了!”
管家迅速沖了進來︰“我們商行一個掌櫃被人殺了,現在外面都在傳……是當初他騙過的一個百姓尋仇殺的。”
官員咽了咽口水,只覺得脖子上好像有點涼。
好像有什麼東西架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