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某坊。
扶甦和李斯兩人穿著便服行走在這里。
扶甦覺得光坐在王宮里听報告不行,必須要看一看百姓真實的生活,父王和國師也經常說官員要多下基層。
李斯原本不同意,太子是儲君,怎能等同于我們這些官員?
“朝廷所有人都是官員,我只是權力大一點,但也是靠著百姓愛戴才坐上這個位置的。”扶甦一句話給李斯干沉默了。
他嚴重懷疑扶甦這是在搞政治正確或者道德綁架……
你都這麼說了,我還能說什麼呢?
于是李斯帶著他出來了。
這個坊是一個普通的坊,挑選的方式也很簡單,扶甦拒絕了李斯和王宮衛士的推薦,翻開咸陽城地圖後拿個小石子隨手一扔,小石子落到哪去哪。
李斯暗暗記下了這種方式。
以後各級朝廷對下方的巡查也按照這個來,杜絕當地官員特意挑一些好的地方來糊弄的情況。
“李廷會,你以前是住在這種地方嗎?”
“不是。”李斯說︰“臣以前雖只是個小官,但那時畢竟是在文信侯手下做事,他對臣這種看得上的人,還是挺大方的。”
李斯那時只是一個郎官,俸祿不高。
但那又如何?
文信侯有錢啊!
只要是他看得上且確認你有才華,別的不說,房子他給你解決。
所以哪怕李斯當時在官員中依舊算窮困潦倒,但對于這些普通百姓來說,仍舊是人上人。
前方,一個巷口。
三個老人坐在地上,借著正午的日光在這和老友說著話。
對于他們來說,年輕人都出去了,孩童也耐不住性子在周圍玩,只有他們既干不動也沒多少朋友,日子過一天少一天。
“三位老人家好!”扶甦走過去對著他們打著招呼。
即便是便裝,可扶甦和李斯身上的衣服依舊是普通百姓買不起的,遠處還能看到幾個望著這邊的壯漢,明顯是大戶人家的公子。
三個老者也回了一禮,兩人回答著扶甦的問題,其中一人卻看著扶甦陷入了思索。
這娃娃,有點眼熟……
這條巷子里,總共十六戶人家,其中只有五戶人家是近些年才搬來的,其他的十一戶都住了很久了。
而他們住這的方式……
有靠著把兒女賣給大戶人家的,有兒子在戰場上戰死、家中老弱無法再操持田地于是干脆進城的,還有些人,是兒女在城中做事他們在城外種田,老了干不動了才來的。
三個老人中,一位甚至是前幾天才來的,每個月來孩子這住幾天,其余時候依舊住在鄉下。
當扶甦問及生活收入和支出,情況則更加嚴峻。
十六戶人家中,只有九戶是自家的房子,其他七戶都是租的,而他們每月收入的大半都用來維持租金了。
“要不是大王親政後我們日子好起來了,恐怕這巷子中有好幾戶都會搬走了。”
“為什麼?”
“欠錢太多了唄,還不起只能走了。”
扶甦陷入了沉默。
這時,李斯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
國師出現之前,秦國城市里的人口少得可憐,且大部分城市里的百姓依舊很困苦,時不時就會有人因為生活維持不下去而成為奴僕、佃農或者奴隸。
但村落里許多人們依舊會往城市里擠。
無他,能住在城里,本身就代表你的經濟實力比城外的農人要好了,而且城內離官府近一些,自然也有許多便利之處。
“我能去你們家看看嗎?”
三個老人對視著,猶豫著。
一個剛才除了回禮就沒有說過話的老人點了點頭︰“跟老朽來吧,他們二人有些不便。”
等到了老人的家,扶甦才知道什麼叫不便。
這個老人的兩個孩子都在商人手下做事,生活較為寬裕,有三間房,還能落得下腳。
“那兩人家都不如老朽這里,恐怕會怠慢殿下。”
“你……認得我?”
“殿下有一次去國師府時,老朽正好在國師府門外的廣場上散步,有幸見過您一眼。”老人一邊收拾著東西一邊說,他就住在最外面這間屋子,他想騰出點地方︰“殿下只是換了裝束,老朽想了好一會才想起來。”
“這屋子很久了吧?”
“好像二十多年了,要是有余錢,我那兩個娃也想翻新一下。”
“您有孫子嗎?”
“兩個娃都沒娶親,老朽也著急……”
看著扶甦絲毫不在意環境,坐在老人睡的稻草床上和他攀談著,站在門口的李斯很是欣慰。
他和扶甦幾乎都是因為國師的到來而確立地位的,看著扶甦一步步成長,他心里居然有種……老父親的欣慰感?
這難道就是諸葛亮對劉禪的那種感情?
許久後,兩人離開了,去往下一個地方。
臨走時,扶甦讓人給他們送了一點吃食。
“李廷會,以前的秦國,是不是比現在還差?百姓日子比現在還苦?”走出這條巷子去往下一個地方的路上,扶甦問了句。
李斯想了想︰“和現在比是的。”
“你是想說和六國比很好是吧?”
“那是相當好了。”
“能跟我說說六國的事嗎?”
“自然可以,臣曾經在楚國做小吏,也算……”
……
北地郡一處山林里。
一場戰斗正在這里的兩支部隊中發生著。
藍軍部隊兩個連找到了位于深山老林中的紅軍指揮部,此刻雙方人馬正打得不可開交。
每個士兵脖子上都有一個布條,一旦布條被撕下或者損壞即判定為陣亡退出演習。
此刻,由于地形限制,雙方陷入了最原始的肉搏戰。
“師長,快!”
一片混亂中,一些紅軍士兵開始‘後撤’,並帶上了那些保證自己還處于演習中的資料。
其中一個士兵正拉著身邊的戰友,朝著更深處的山林而去。
身邊戰友實際上就是師長,只不過換裝了。
若是其他戰斗,他死也不會以這種方式逃離。
但這場不行……
打了兩個多月,終于打進決賽了,這時候要是輸了,那臉可丟光了。
因此他放棄了所謂的面子,在指揮部被發現後果斷選擇轉移,一切以勝利為最終目標。
至于可能有的嘲笑……笑就笑吧。
成者為王敗者寇,我贏了就行。
真正打仗的時候,難道還不允許我‘戰略轉移’嗎?非要留在原地等死?
山谷里的紅軍留守部隊還在拼命阻攔,紅軍師部已經消失在了密林中。
除了師長外,還有十幾個士兵搬著沙盤、戰情資料、部隊數據、通訊密碼等等東西,只要這些東西還在,自己也還活著,那指揮部就不算被摧毀。
忽然間,前方傳來一聲大笑!
“哈哈哈!終于等到你們了!”
聲音落下的同時,前方的草叢里鑽出來九個人影,身上還有著草葉和……一些臭味?
紅軍師長臉色瞬間就變了。
己方雖然人數比他們多幾個,但他們還帶著東西,跑的話跑不了,打的話短時間內又不可能解決他們,就算解決了,己方可能也會少幾個人,到時候東西帶不走指揮部一樣算完……
如今看來,只能等身後山谷里的戰斗解決了,看能不能先跑來的是自己的士兵,拖住他們然後讓自己跑。
“你們為什麼在這?”師長開始與他們交談。
“我們和大部隊走散了,三天前發現了你們,然後我派人回去報信後就一直盯在這。”這個班長咧嘴一笑︰“不枉我們躲了這麼久啊,終于等到你們跑出來了!”
“你們就在這等了三天?”紅軍師長有些疑惑。
這里依舊屬于師部的警戒範圍,巡邏士兵不可能不到這里來。
這些士兵難不成都不活動的嗎?
只要有活動跡象,巡邏士兵怎麼可能發現不了?
“你們吃飯怎麼辦?”
班長從地上抓起一把草,直接放到嘴里嚼著。
這一幕看呆了紅軍師長。
這時,他好像想起來對方身上那股隱約的臭味怎麼來了的……
“你們不會這三天就趴在這里沒動吧?”
“恭喜長官,答對了!”
“……”
這特麼是真狠啊……
紅軍師長頓時讓手下搬來了一個裝文件的箱子,自己坐了上去。
事到如今已經沒辦法了。
輸在這些對手手里……他認了。
他以為自己已經夠不要面子了,沒想到對方更厲害……
“只是一場實戰演習,至于嗎?”
紅軍師長笑著問了句。
趴在原地不動潛伏三天……這听上去簡單,實則一點也不容易。
“至于。”
藍軍班長取下了腦袋上別著的樹枝和草葉,還抓下來了好幾只螞蟻。
“長官,我們不懂別的道理,我們只知道一件事。”
“大王和國師在看著。”
“我們這幫以前會被官員稱呼為賤民的人,家里如今能過上好日子,我們自己能有前途,都是他們給我們帶來的。”
“在他們面前,只要有一點希望,我們不想輸。”
“別說趴三天,就是讓我們趴上一個月,我們也要試試。”
紅軍師長還沒說話,對面另一個藍軍士兵就開口了︰“長官,我們班長說了,這要是能成功堵到你們,我們能得到大王和國師的接見,是真的不?”
紅軍師長神情復雜的點了點頭。
他是貴族出身,身後的親兵們在跟著他之前也是自家的人,衣食無憂。
所以別說他,他身後的親兵們都無法共情這群士兵。
但他感覺到了這群士兵心里的信念。
這是一種能把忠誠度拉滿的信念。
他們是這樣,那自己麾下的普通士兵們呢?
如果十幾萬秦國野戰軍士兵全是這種情況,那這……
嘶……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幸好,自己所在的家族選擇了迎合大王和國師。
回去就寫信,讓他們把佃農和隱戶全向朝廷公開,多余田畝要麼分發要麼上交。
有這麼一股力量在,沒有誰能阻攔大王和國師;看來他們之所以不對那些不怎麼听話的貴族下狠手,只是因為讀書人不夠啊……
身後。
一陣腳步聲傳來。
紅軍師長扭頭一看,是藍軍……
“的!”
紅軍師長罵了一句,認命了。
……
演習指揮部。
隨著最新消息傳來,指揮部里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後方,桓 湊到了王翦身邊︰“恭喜啊,第二名。”
王翦看了他一眼,眼神充滿殺意。
桓 則心情大好。
雖然他的部隊第一場就被淘汰了,但這並不妨礙他此刻說這句話。
另一邊,一個少將軍長激動得滿面通紅。
這可真是長臉了!
座位上。
看到前方遞來的報告,嬴政感慨道︰“我想過士兵會為了榮譽、為了利益去拼命,但唯獨沒想過他們是為了我們。”
“其實也可以算是利益。”李緣說︰“我們能給他們帶來好日子,這就是。”
尉繚笑了下︰“國師,此話可以不用說的。”
嬴政嘆了口氣,習慣了。
李緣的聰明總是沒用在該用的地方。
這道理他能不明白嗎?
可如果是用他的說辭,那這不是一件極其適合宣傳的事嗎?
以後去見了嬴家的祖宗,嬴政都不用說別的,只要拿出這件事然後問一句︰你們誰有我得軍心?
那豈不是長臉?
尉繚低聲解釋了一遍,李緣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你也喜歡這種虛榮啊?”
“我從來沒說過我不喜歡這個。”嬴政說︰“只是我喜歡的是這種真實的、高尚的,而不是那些低俗且帶著利益目的的。”
“還有,這不叫虛榮,這叫民心。”
“對對對,民心哦!”李緣笑了。
嬴政起身就走。
哪個帝王不會喜歡這種士卒們發自內心的愛戴呢?
第二天。
嬴政宣布了第一屆全軍師級比武的冠軍,並且留下了那一個班的士兵,讓他們和自己一起吃了一頓飯。
李緣也在,並且給了他們一些賞賜——這是他和嬴政商量好的。
當他們回到咸陽時,正值正餐時分。
此時,扶甦正在咸陽新城區的工地上和工人們一起吃著飯。
“這幾日,殿下經常去民間詢問民情,現在滿城百姓都知道,太子隨時可能出現在任何一戶人家門前。”看著遠處那個混跡在人群里、受到百姓熱烈歡迎的少年,李斯的笑容是發自真心的。
“百姓甚至自發的清理路面、整潔家中環境,哪怕他們知道太子走到他們那的可能很小。”
“咸陽朝廷的官員們辦公時都用心了許多,臣還從未見過他們那麼盡責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