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前的最後一個月。
一場大雪席卷了整個華夏大地。
而在秦國,與風雪一同前來的,還有各地百姓對不法商人的怨言。
有百姓跟商人簽了租地合同,擔心商人坑騙自己,尤其是地方府衙的官員萬一包庇那些商人怎麼辦?
還有百姓以前被行商騙過,花高價買了低價商品。
更有一些五國百姓越過形同虛設的邊關,特意來到秦國找秦國官府控訴一些商人的罪行。
也不知道這些連飯都吃不飽的百姓是怎麼有錢跨過幾百里來秦國的……
更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在從沒來過秦國的前提下、記住那些只有一面之緣的商人信息的……
有官員提出過這個問題。
然後第二天他就因工作調動守池塘去了……
在群情激憤下,廷會下達了《嚴厲整治不法奸商,還百姓一個公道、還商人一個清白》的整風運動。
但在許多貴族眼里,這不是什麼文件。
這就是一句威脅。
不法商人怎麼判定的?
那些百姓的控訴究竟有多少是真實的?
尤其是當一些心有不忿的官員想找那些沒問題的商人去敲竹杠時,第二天他就被玄衣衛找上門了。
合著玄衣衛還保護那些商人?
“要麼老實給錢,要麼死。”
這威脅太過直白,以至于讓人懷疑這命令可能是出自國師府的——只有國師是真的說殺人就殺人。
而面對這種威脅,商人們毫無辦法。
因為不管這命令是大王下的還是國師下的,對他們來說都沒有反抗的能力。
特別是當他們背後的貴族也不吭聲後,他們徹底老實了。
“你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吭聲嗎?”
王宮里。
嬴政看著各地送來的文件,心情大好的同時考驗了一下扶甦。
扶甦沉思了許久,說道︰“兩個理由吧。”
“第一,現在百姓唾棄的是商人,如果他們誰有意見,萬一明天他們和自己手下的商人關系被公開了怎麼辦?被百姓唾棄是小事,被父王您抓到理由干掉他們才是大事。”
嬴政笑著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第二,他們雖然是貴族,也不忿我們從他們那掏錢,但他們明面上的身份依舊是我們手下的官,我們賦予他們權力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上名為秩序的枷鎖;而且許多貴族自持身份,雖然家族在撈錢自己也在享受,但他們依舊瞧不起商人,只要沒觸踫到他們的核心利益,一些錢財他們未必會在意。”
嬴政驚訝了︰“誰教你的?”
他承認扶甦聰明,但畢竟只有十歲,你要說他能自己想到這麼多,嬴政是不信的。
“國師。”
“他居然懂這些?”
扶甦眨了眨眼,他感覺父王好像……瞧不起國師?
“估計是張蒼告訴他的吧。”嬴政若有所思。
“我怎麼一來就听見這種壞話?”
宮室門口,李緣走了進來︰“我承認我是咸魚,但政哥你這也太瞧不起我了,我好歹也當了四年國師了好吧?”
“你是指連廷會文件上的字都認不全的國師?”嬴政反問道。
李緣︰“……”
“我只是學得慢而已。”
嬴政笑笑不說話,已經表明他的態度。
“商行那邊已經停下了。”李緣說︰“但張蒼跟我說,有幾個地方做得不干淨,讓人發現了一些手腳,還是他拜托他一些師兄弟處理的。”
之前嬴政暗中讓三大行的商人在民間傳播消息,雖然做得比較隱秘、涉及者也只是一些經過考驗的人,但畢竟是第一次以商人進行這種全國性的活動,總歸是有些痕跡。
其他的商人中也有聰明的,一些人發現了蛛絲馬跡,正準備查下去呢,稅局來人了。
張蒼的師兄弟大部分可都在稅局。
而這個部門……
怎麼說呢,有這個權力的部門,不管是漢朝時還是後世,對商人來說都是‘天敵’一般的存在。
然後世界就清淨了。
“馬上就年節放假了,如今許多人卻還要加班,估計有人怨恨上你了。”李緣看著嬴政道。
嬴政挑了挑眉︰“這和我有什麼關系?這不是國師府下的令嗎?”
李緣看著他不說話,試圖把他看得臉紅。
但嬴政面色淡定。
“你贏了。”
“謝謝夸獎。”
“……”
“你說商人這玩意究竟是誰發明的?打一下就吐金幣。”
嬴政翻出了一份文件︰“這還不到一個月呢,從查處的不法商人、違反律令和商人有不法勾結的官員、處罰的罰金等等方面,光現在就查出兩千多萬錢了;你說,如果真的嚴格執行所有政策上的條例,能從這幫奸商身上拿出多少錢?”
“九成九的身價吧。”李緣說。
在他的印象里,生意但凡做到一個程度,你不搞點法律之外的路子是不可能的。
但真要這麼查下來,商人估計就絕跡了。
而且也不可能做到,底下的官員一定會偷奸耍滑的,畢竟查抄的與其說是商人的錢,還不如說是他們的錢……
“對了。”
嬴政忽然說道︰“原本的計劃里,明年要再開兩所郡級學宮,但趙國那事……”
郭開快忍不住了。
這期間,他看李緣沒給他回應,他直接把信寫到了王宮,強烈請求嬴政滅了趙國算了,他也好解脫。
但嬴政只給了他一封勉勵信,表示我記得你的功勞和苦勞,你現在的一切工作都是對秦國有利的,卻對于郭開的請求完全沒有正面回應。
他不是不想滅趙國。
天底下的寒門學子何其之多?之前幾百年戰國落魄下來的貴族子弟、讀書人,在這四年間已經在秦國鍛煉得差不多了,許多人都可以走上官員崗位。
如果只從可以為官的人數上看,秦國朝廷如今有可以吞下趙國後穩定社會的實力。
但吞不下其他四國。
而如今天底下的民心早就向往秦國了,五國朝廷實際上已經形同虛設。
如果真滅了趙國,那其他四國怎麼辦?
雖然趙國百姓如今可以接受秦國統治,但相比于其他四國,他們向往秦國的情緒是最低的。
秦國滅了趙國,可對其他更想加入秦國的百姓卻不管不顧嗎?
到時候,怕是會起反作用……
可另一個問題又來了。
四國百姓不會理解他們的行為。
什麼確保朝廷以秦人為主體保持社會穩定,俺們不懂。
俺只知道一件事︰
你秦國都去了趙國,但卻沒來我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