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除夕。楚家和葉家一起過年,兩家人圍坐在桌前,其樂融融。楚硯舉杯敬葉文軒和葉夫人︰“多謝岳父岳母成全,晚輩定當好好待棠兒。”
葉文軒笑著飲了酒︰“以後就是一家人了,不說這些客氣話。”
葉棠看著身邊的楚硯,又看看滿桌的飯菜和歡笑的家人,覺得心里無比踏實。她知道,這一世的緣分,才剛剛開始。
紅妝十里——
元和二十年,春。
三月初三,宜嫁娶。
楚家老宅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楚硯穿著一身大紅喜服,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迎親的隊伍去府衙接親。他的臉上滿是抑制不住的笑容,胸前的紅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艷。
府衙後宅里,葉棠正坐在銅鏡前梳妝。丫鬟們為她描眉畫眼,梳起繁復的發髻,插上精致的鳳釵。當最後一支海棠木簪被插在發間時,葉棠看著鏡中那個穿著大紅嫁衣的自己,眼眶微微發熱。
“小姐,楚公子來接您了!”丫鬟笑著通報。
葉棠深吸一口氣,蓋上紅蓋頭,被母親牽著走出房門。門口,楚硯早已等候在那里。他伸出手,握住她的手,掌心溫暖而有力。
“葉棠,我來接你了。”他輕聲說。
葉棠隔著紅蓋頭,能感受到他聲音里的喜悅與珍重,她輕輕“嗯”了一聲,任由他牽著自己,一步步走出府衙,走向那頂等候在外的花轎。
迎親的隊伍穿過甦州府的大街小巷,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人們都說,楚舉人雖出身寒門,卻娶到了知府千金,真是一段佳話。楚硯騎著馬走在花轎旁,听著周圍的祝福聲,心里充滿了感激——感激命運的眷顧,更感激身邊這個願意陪他從青衫到紅妝的姑娘。
拜堂儀式在楚家老宅舉行。當司儀高喊“夫妻對拜”時,楚硯輕輕掀開葉棠的紅蓋頭,兩人四目相對,眼底都盛滿了笑意與溫柔。楚德海和葉文軒看著這對新人,一個抹著眼淚,一個捋著胡須,滿是欣慰。
洞房花燭夜,紅燭高燃。楚硯為葉棠斟了一杯合巹酒,輕聲說︰“葉棠,謝謝你。”
葉棠接過酒杯,臉頰微紅︰“謝我什麼?”
“謝你在我最落魄的時候不離不棄,謝你願意嫁給我這個窮書生。”楚硯看著她,目光真摯,“往後余生,我定護你周全,讓你一世安穩喜樂。”
葉棠的眼淚掉了下來,笑著說︰“我不要什麼一世安穩,我只要你心里一直有我,就像現在這樣。”
楚硯把她擁入懷中,下巴抵著她的發頂︰“會的,一直都會。”
紅燭搖曳,映照著相擁的兩人。窗外的海棠花悄然綻放,空氣中彌漫著花香與酒香,還有一絲甜甜的、名為“幸福”的味道。屬于他們的第一世,在這場盛大的婚禮中,翻開了最圓滿的篇章。
柴米情深……
婚後的日子,平淡卻溫馨。
楚硯依舊潛心讀書,準備來年的會試。葉棠則將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她放下了大小姐的身段,學著買菜做飯,漿洗衣物,把小小的楚家老宅收拾得干淨整潔。
清晨,楚硯讀書時,葉棠會端來一碗熱騰騰的蓮子羹,輕聲叮囑他注意休息;傍晚,楚硯練字時,葉棠會坐在一旁做針線活,偶爾和他說說話,分享一天的趣事。楚德海夫婦看著小兩口恩愛和睦,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葉棠畢竟是知府千金,剛開始做家事時難免手忙腳亂。第一次做飯,她把青菜炒糊了,還差點燒了廚房;第一次洗衣服,她把楚硯的長衫搓破了個洞。楚硯從不責怪她,總是笑著說︰“沒關系,慢慢學,我不嫌棄。”
有一次,葉棠學著做楚硯愛吃的桂花糕,不小心被燙到了手。楚硯心疼得不行,拉著她的手又是吹又是上藥,嗔怪道︰“以後這些事讓娘做就好,你別累著自己。”
葉棠卻笑著說︰“我想為你做點事呀。”她看著他緊張的樣子,心里暖暖的,覺得這點小傷不算什麼。
楚硯要去京城參加會試,葉棠提前半個月就開始為他準備行囊。她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把常用的書籍仔細包好,還在行囊里塞了不少她親手做的點心。臨行前一夜,她為他縫補衣衫,眼淚忍不住掉下來。
“又不是不回來了,怎麼還哭了?”楚硯幫她擦眼淚。
“我就是擔心你,京城路遠,你要照顧好自己,別舍不得花錢,也別和人起爭執……”葉棠絮絮叨叨地叮囑著,心里滿是牽掛。
楚硯把她擁入懷中︰“放心吧,我很快就回來。等我考中進士,就接你和爹娘去京城住。”
葉棠點點頭,把一個平安符塞到他手里︰“這個你帶著,就像我在你身邊一樣。”
楚硯在京城參加會試的日子里,葉棠每天都在牽掛中度過。她一邊照顧公婆,一邊打理家事,還要抽空去廟里為楚硯祈福。每次收到楚硯從京城寄來的信,她都小心翼翼地拆開,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能背下來才放心。
兩個月後,京城傳來消息,楚硯考中了進士,雖然名次不算太靠前,卻也足以進入官場。葉棠拿著信,激動得哭了,連忙把好消息告訴公婆和父母。
楚硯很快被授予翰林院編修的職位,雖然官階不高,卻是個清貴的差事。他在京城安頓下來後,立刻派人接葉棠和父母去京城團聚。
離開甦州府的那天,葉棠看著熟悉的海棠樹,心里有些不舍,卻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期盼。她知道,無論走到哪里,只要身邊有楚硯,哪里都是家。
京城歲月——
大靖王朝,元和二十一年,秋。
楚硯帶著家人來到京城,在翰林院附近租了一處不大的宅院。雖然沒有甦州府的老宅寬敞,卻也收拾得溫馨雅致。葉棠很快適應了京城的生活,她學著和鄰里相處,研究京城的菜式,把小家庭打理得有聲有色。
楚硯在翰林院任職,工作勤勉,為人正直,很快得到了上司的賞識。他每天早出晚歸,回來後總會和葉棠分享朝堂上的趣事,或是遇到的難題。葉棠雖然不懂官場之事,卻總能安靜地傾听,偶爾提出一些樸素卻實在的建議。
“今日有位同僚排擠我,把一份難辦的差事推給我。”楚硯有些疲憊地說。
葉棠為他捶著背︰“難辦的差事或許也是機會,你用心去做,總能做好的。”
楚硯點點頭︰“你說得對,是我太計較了。”
在葉棠的支持下,楚硯的仕途漸漸順利起來。他先後擔任了幾個地方的知縣,政績卓著,得到了百姓的愛戴。每次調任,葉棠都毫無怨言地跟著他搬家,無論條件多麼艱苦,都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帖帖,讓他能專心處理政務。
在一個偏遠的縣城任職時,當地爆發了瘟疫。楚硯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帶著大夫下鄉救治百姓,連續幾天幾夜不回家。葉棠擔心他的安危,卻沒有抱怨,只是默默在家里熬制湯藥,做好飯菜送到疫區,為他和百姓們加油打氣。
瘟疫過後,百姓們為楚硯立了生祠,稱贊他是“父母官”。楚硯看著葉棠熬紅的
添丁之喜……
大靖王朝,元和二十三年,冬。
京城的雪比甦州府更冷,卻也更熱鬧。楚硯調任吏部主事的第三個月,葉棠有了身孕。這個消息讓楚家上下欣喜若狂,楚德海每天都要去廟里燒香祈福,葉棠的母親也從甦州趕來照顧女兒。
葉棠懷孕初期反應劇烈,吃什麼吐什麼,整個人迅速消瘦下去。楚硯心疼不已,每天下朝後第一件事就是趕回家里,親自為她熬制清淡的米粥,陪她在院子里散步透氣。
“你看這雪下得多大,等孩子出生,就能陪他堆雪人了。”楚硯扶著葉棠的腰,輕聲說。
葉棠靠在他懷里,感受著腹中小生命的悸動,臉上滿是溫柔︰“男孩還是女孩都好,只要像你一樣正直善良就好。”
孕期的日子漫長而甜蜜。楚硯親手為孩子做了小木馬和撥浪鼓,葉棠則一針一線地縫制著小衣服和襁褓,把對孩子的期盼都融入其中。他們常常一起猜測孩子的模樣,是像楚硯的眉眼,還是像葉棠的笑容。
元和二十四年,秋。
葉棠臨盆那天,楚硯守在產房外,心急如焚。听著妻子痛苦的**,他幾次想沖進去,都被穩婆攔了下來。不知過了多久,一聲響亮的啼哭終于傳來,穩婆抱著襁褓出來,滿臉喜氣︰“恭喜楚大人,是個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楚硯沖進產房,看著疲憊卻帶著笑容的葉棠,又看看襁褓中皺巴巴的小家伙,眼淚瞬間涌了出來。他握住葉棠的手,聲音哽咽︰“辛苦了,棠兒。”
葉棠虛弱地笑了笑︰“你看他多像你,剛生下來就這麼有力氣。”
孩子的到來,為這個小家庭增添了無盡的歡樂。楚硯為兒子取名“楚念安”,希望他一生平安順遂。葉棠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看著他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第一次喊“爹娘”,每一個瞬間都讓她覺得無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