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

第598章 雲長請令,虛實難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貓啃月亮 本章︰第598章 雲長請令,虛實難料

    周瑜的將令迅速傳遍聯軍大營,各部將領紛紛領命而去,

    整個赤壁戰場仿佛從之前短暫的決策僵持中甦醒過來,再次充滿了緊張而有序的行動。

    甘寧、凌統的快船早已如離弦之箭,逆流而上,去尋覓曹軍的蹤跡;

    呂蒙、韓當的水陸部隊也開始集結登船,準備沿江南岸展開行動;

    程普老將軍則坐鎮中軍,指揮著士兵們打掃戰場,救治傷員,收繳那堆積如山的戰利品。

    周瑜的中軍大帳暫時恢復了平靜,只剩下魯肅、諸葛亮和我等少數幾人。

    周瑜正低頭看著一份剛剛送來的傷亡和繳獲初步統計報告,眉頭時而舒展,時而緊鎖。

    魯肅則在一旁,與幾名負責後勤的屬官低聲商議著糧草調度事宜。

    我的目光,卻不自覺地投向了諸葛亮。

    方才在周瑜帳中,我獻上“圍師必闕”之策時,諸葛亮的反應雖然是贊同,

    但我總感覺他的眼神中,除了認可,似乎還有著更深層次的思量。

    那種洞悉一切,卻又不動聲色的神情,讓我意識到,這位臥龍先生,恐怕早已看透了我言語之下的真實意圖

    ——在顧全聯軍大局的同時,也盡可能地保全劉備軍的實力,為後續奪取荊州積蓄力量。

    而他,似乎並不反對。

    這是一種無聲的默契,一種基于共同利益對抗曹操)和長遠目標圖謀荊州)的默契。

    孫劉聯盟,本就是各懷心思的暫時結合,能在關鍵時刻達成共識,已屬不易。

    就在這時,一名親衛匆匆走入帳內,向諸葛亮稟報︰“軍師,雲長將軍求見。”

    諸葛亮放下手中的茶盞,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微笑道︰“請雲長將軍進來。”

    片刻之後,一身戎裝,面色肅然的關羽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他那標志性的丹鳳眼此刻微微眯起,長髯飄拂,身上還帶著一絲尚未散盡的硝煙氣息。

    顯然,之前的戰斗他也參與其中,並且戰意未消。

    “軍師!”關羽對著諸葛亮抱拳行禮,聲音洪亮如鐘。

    雖然他對諸葛亮的智謀已是心服口服,但骨子里的傲氣和作為劉備結義兄弟的身份,讓他保持著一種獨特的姿態。

    “雲長辛苦了。”諸葛亮起身回禮,態度溫和,“不知雲長此來,有何要事?”

    “軍師,”

    關羽直截了當地說道,

    “某已听聞周都督將令,分派各部追擊曹賊。

    只是,某觀其部署,似乎並未有全力攔截曹賊本人之意。

    某以為,此乃放虎歸山,後患無窮!某願立下軍令狀,親率本部兵馬,前往華容道要沖設伏!

    若不能生擒或斬殺曹賊,某甘當軍法!”

    他的話語斬釘截鐵,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那雙丹鳳眼中燃燒著熊熊的戰意,以及一種近乎執念的光芒。

    我心中微微一動。

    來了。

    歷史的慣性,果然強大。

    即使周瑜采納了我的“圍師必闕”之策,分散追擊,避免主力決戰,

    但關羽,這位忠義無雙的武聖,還是將目光鎖定在了華容道,鎖定在了曹操本人身上。

    我下意識地看向諸葛亮。

    此刻,這位智者的臉上依舊掛著溫和的笑容,但眼神深處,卻掠過一絲復雜難明的情緒。他會如何應對?

    “雲長忠勇可嘉,亮深感佩服。”

    諸葛亮緩緩說道,語氣依舊平靜,

    “只是,方才陸參軍已詳陳利弊。曹賊雖敗,尚有余力,困獸猶斗,若強行圍堵,恐損我軍精銳。

    且華容道地勢險惡,泥濘難行,非伏兵之良地。貿然前往,風險甚大啊。”

    他這是在勸阻。但語氣,卻似乎並不那麼堅決。

    “軍師!”

    關羽聲調陡然提高,長髯無風自動,

    “某知軍師顧慮。然,曹賊乃國賊!今有此千載良機,豈能輕易放過?

    至于險阻,某視之如坦途!某麾下五百校刀手,足以破敵!軍師但請放心,某必不辱使命!”

    他言辭懇切,態度堅決,大有諸葛亮若不答應,他便要長跪不起的架勢。

    諸葛亮沉默了片刻,目光似乎不經意地與我交匯了一下。

    那眼神極快,卻仿佛傳遞了某種信息。

    是在征詢我的意見?還是在暗示他另有考量?

    我微微垂下眼瞼,沒有做出任何表示。

    這是劉備軍內部的事務,我一個“江東參軍”,不便直接插手。

    而且,從我的戰略目標來看,關羽去華容道,並非壞事。

    首先,正如我之前分析的,曹操走華容道的可能性並不算最大,

    即使去了,關羽以少量兵力也未必能成功攔截住拼死突圍的曹操主力。

    這符合我“不求全殲曹操”的原則。

    其次,關羽此去,必然會牽制一部分曹軍的注意力,甚至可能吸引曹仁的部分援軍,

    客觀上減輕了其他方向追擊部隊的壓力,有助于擴大整體戰果。

    再次,如果…如果歷史的軌跡真的無法完全改變,關羽最終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

    這或許也能在某種程度上,為日後孫劉聯盟破裂,甚至關羽自身的命運,埋下一個微妙的伏筆。

    當然,這是後話,現在還無法確定。

    但無論如何,讓關羽去華容道,利大于弊。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諸葛亮似乎看懂了我的沉默。

    他輕輕嘆了口氣,仿佛帶著一絲無奈,又仿佛是早已預料到這個結果。

    “也罷,”他緩緩說道,“雲長既有此決心,亮若再阻攔,倒顯得不近人情了。只是,軍中無戲言。”

    “某願立軍令狀!”關羽毫不猶豫地說道,聲音鏗鏘有力。

    “好。”諸葛亮點了點頭,“你便率本部兵馬,速往華容道埋伏。

    只是,切記,此去路途艱難,敵情不明,萬不可戀戰,以保存自身為要。若事不可為,可相機撤回,不必強求。”

    他這話,說得頗有技巧。既同意了關羽的請求,又似乎給他留下了一些回旋的余地。

    “萬不可戀戰”,“以保存自身為要”,“事不可為,可相機撤回”,

    這些話語,听起來像是關懷,但仔細品味,又似乎暗藏著某種“可以放水”的暗示。

    關羽何等樣人?

    他只听到了“速往華容道埋伏”,至于後面的叮囑,恐怕早已被他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拋諸腦後。

    “末將遵命!”關羽興奮地抱拳領命,轉身大步離去,背影中充滿了即將奔赴沙場,擒拿宿敵的豪邁之氣。

    看著關羽離去的背影,我心中思緒萬千。

    諸葛亮這一手,究竟是無奈之下的順水推舟,滿足關羽的心願?還是…另有深意?

    是算準了關羽會顧念舊情放走曹操,從而給曹操留下一個人情,為日後三足鼎立的格局埋下伏筆?

    還是僅僅為了利用關羽的勇武和聲名,去執行一個風險極高,但又必須有人去嘗試的任務?

    虛實難料。

    或許,兩者皆有。

    這才是諸葛亮的行事風格。

    在看似簡單的決策背後,往往隱藏著多重考量和長遠布局。

    我沒有去問諸葛亮。有些事情,點到為止即可。

    我們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默契。

    他知道我的意圖,我也大致能猜到他的想法。

    在共同的目標下,各自保留一些秘密和空間,或許更有利于聯盟的維持。

    周瑜和魯肅對此似乎並未有太多表示。

    關羽請令,是劉備軍內部之事,他們作為江東主帥和重臣,不便過多干涉。

    或許在他們看來,多一路兵馬去攔截曹操,總歸是好事。

    只是,他們恐怕不會想到,這看似普通的一次請令,在後世的演義中,會成為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收回思緒,目光再次投向帳外。

    無論華容道上會發生什麼,赤壁之戰的大局已定。

    曹操的敗亡之勢不可逆轉。

    而我,需要考慮的,是這場大勝之後,如何在這片即將重新洗牌的荊州大地上,為自己,為我的勢力,謀取最大的利益。

    江陵,襄陽,還有那更西邊的益州… 一幅更為廣闊的畫卷,正在緩緩展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方便以後閱讀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598章 雲長請令,虛實難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598章 雲長請令,虛實難料並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