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

第597章 子明獻圖,圍師必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貓啃月亮 本章︰第597章 子明獻圖,圍師必闕

    帳內的氣氛因魯肅、程普和諸葛亮的相繼表態而陷入一種微妙的僵持。

    周瑜端坐主位,面沉如水,顯然在權衡利弊,但眉宇間的不甘與銳氣並未消散。

    支持追擊的將領們屏息凝神,等待著最終的裁決;而主張穩妥的一方,則靜立原地,目光沉靜。

    就在這寂靜之中,我緩緩站起身來。

    所有的目光,或銳利,或探尋,或好奇,或審視,瞬間聚焦在我身上。

    作為劉備一方的副使,又是剛剛被孫權破格任命的“江東參軍”,我的立場和發言,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

    “都督,”

    我先是對周瑜拱手一禮,語氣不卑不亢,

    “諸位將軍,子敬先生,孔明先生。

    方才諸位高見,昭一一聆听,深感佩服。

    無論是都督乘勝追擊的決心,還是子敬先生與孔明先生穩妥圖存的遠慮,皆是為我聯軍大局著想。”

    我先是肯定了雙方的出發點,緩和了對立的氣氛。

    周瑜的臉色稍霽,魯肅和諸葛亮則向我投來鼓勵的目光。

    “然,兵者,詭道也,亦需因時因地而制宜。”

    我話鋒一轉,聲音清晰而沉穩,

    “追與不追,並非簡單的取舍。關鍵在于,如何追,追何處,以及,我們的最終目的為何。”

    我走到大帳中央懸掛的巨幅軍事地圖前,帳內諸將的目光也隨之移動。

    這幅地圖描繪了赤壁至江陵、襄陽一帶的地形,但細節相對粗略。

    “都督欲親率精銳,窮追曹操,此決心可嘉。

    然,曹操敗逃之路,並非只有一條。”

    我一邊說著,一邊從袖中取出一卷繪制精細的帛圖,在一名親衛的幫助下,將其覆蓋在原有的地圖之上。

    這幅帛圖一展開,帳內頓時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嘆聲。

    與帳內原有的地圖相比,我這幅圖精細了何止十倍!

    不僅山川河流、道路關隘標注得一清二楚,

    更用不同顏色的線條和標記,清晰地勾勒出了曹軍可能的數條撤退路線,

    以及沿途的地形特征、據點分布,甚至還有對曹軍殘部兵力、構成以及曹仁援軍位置和行進速度的預測。

    這自然是玄鏡台連夜工作的成果。

    通過審訊俘虜、分析戰場繳獲的文書、結合我預先部署在荊州各地的密探傳回的情報,

    再加上我基于歷史知識和現代軍事地圖判讀經驗進行的推演,才繪制出這幅遠超這個時代水平的戰場態勢圖。

    “此乃昭連夜派人搜集情報,並結合俘虜口供、戰場遺留痕跡,粗略繪制而成,未必完全精準,但大致情況應不離十。”

    我輕描淡寫地解釋了地圖的來源,將玄鏡台的存在巧妙地隱藏在“搜集情報”和“分析推演”之下。

    周瑜的目光銳利地掃過地圖,臉上露出了明顯的驚異之色。

    他深諳兵法地理,自然看得出這幅圖的價值。

    魯肅捻著胡須,湊近細看,眼中精光閃爍。

    諸葛亮也走上前來,羽扇輕搖,仔細審視著圖上的每一個細節。

    “諸位請看,”

    我指著地圖上的一處,

    “曹操敗逃,理論上有數條道路可返回江陵或襄陽。

    其一,是經烏林西北,過華容道,趨江陵。此路最為便捷,但,”

    我手指劃過圖上標注的泥濘沼澤區域,

    “據最新情報,連日陰雨赤壁之戰前後的氣候,我早已讓玄鏡台重點關注),華容道一帶已成澤國,泥濘難行,大軍輜重通過極為困難。

    曹操若走此路,固然距離最短,但風險極大,一旦陷入泥濘,便是插翅難飛。”

    “其二,”我手指移動,“可繞行雲夢澤西側,經孱陵、作唐等地,再北上江陵。

    此路相對平坦,但距離較遠,且沿途需渡過幾條河流,對我軍水師而言,倒是有攔截之機。”

    “其三,則更為迂回,或向西進入荊南山區,借道武陵、零陵等地,再圖北上,

    此路最為遙遠艱難,可能性不大,但亦不能完全排除其為迷惑我軍而行的險棋。”

    “更重要的是,”

    我加重了語氣,手指點向地圖東北方向的一個標記點,

    “據可靠情報,曹仁所部先鋒騎兵,已進抵竟陵、沔陽一帶,距此不過兩三百里。

    若我軍主力盡出,全力圍堵華容道,萬一曹操主力選擇其他道路,或曹仁援軍及時趕到,內外夾擊,我軍豈非陷入險境?”

    我的分析基于詳盡的情報和地理知識,邏輯清晰,層層遞進。

    帳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我的分析所吸引。

    之前主張全力追擊的將領們,臉上也露出了凝重之色。

    他們或許勇猛,但並非不知兵。

    面對如此清晰的風險分析,不能不掂量其中的分量。

    周瑜的眉頭緊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佩劍的劍鞘。

    顯然,我的情報和分析,動搖了他之前的決心。

    “依子明之見,當如何?”周瑜沉聲問道,目光中帶著審視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昭以為,擒殺曹操,固然是蓋世奇功,但並非當前最優之選。”

    我迎著周瑜的目光,坦然說道,

    “曹操乃一代梟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麾下尚有精銳護衛,若將其逼入絕境,必作困獸之斗。

    屆時,我軍縱能勝之,亦必付出慘重代價。

    這代價,無論是對我江東基業,還是對孫劉聯盟的長遠未來,都過于沉重。”

    我頓了頓,目光掃過帳內眾人,繼續說道︰

    “兵法有雲︰‘圍師必闕’。意指包圍敵人時,要故意留一個缺口。

    其目的,並非放縱敵人,而是為了瓦解其死戰之心,誘使其從缺口逃跑,

    從而在追擊中將其殲滅,或使其在潰逃中自行崩潰。

    徹底圍死,敵人無路可走,反而會激起其拼死反抗的決心,給我方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子明的意思是…放曹操一條生路?”呂蒙有些不解地問道,眉頭緊鎖。

    “非是放他生路,”

    我搖了搖頭,糾正道,

    “而是不以生擒或斬殺曹操為首要目標。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最大限度地擴大戰果,瓦解曹軍的組織,

    奪取其丟棄的無數糧草、軍械、馬匹,分割包圍並殲滅其落單潰散的部隊,

    徹底摧毀其再次南下的物質基礎和軍隊建制!”

    “具體而言,”

    我指向地圖,

    “昭建議,都督不必親率主力冒險深入。

    可派遣數支精銳部隊,由熟悉地理、驍勇善戰的將領分別率領,

    沿著曹軍可能潰逃的各條路線,進行襲擾、追擊、攔截。

    重點打擊其側翼、後衛以及輜重部隊。

    不必強求合圍,而是像狼群捕獵一般,不斷撕咬、消耗、驅趕,使其疲于奔命,不得休息,加速其崩潰。”

    “同時,我軍主力,可穩扎穩打,控制長江要道,肅清江面殘敵,收攏降卒,打撈物資。

    並可派遣偏師,趁勢南下,奪取荊南四郡。

    如此,既能獲取實實在在的利益,又能最大限度地削弱曹軍的有生力量,

    還能有效避免我軍陷入苦戰、惡戰的風險,保存實力,以利再戰。”

    “至于曹操本人,”

    我的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

    “給他留一條‘看似’能夠逃生的路。

    讓他時刻處于被追殺的恐懼之中,不斷地奔逃,不斷地損兵折將,不斷地拋棄輜重。

    如此,比直接殺了他,更能打擊他的威望,更能摧垮他麾下殘兵的士氣。

    待其逃回北方,所剩者,不過殘兵敗將,數年之內,再難構成威脅。

    而我等,則可從容消化戰果,壯大自身。”

    我的這番“圍師必闕”之論,既解釋了不強行圍堵曹操的原因避免己方重大傷亡),

    又提出了更具實際利益的替代方案擴大戰果、奪取物資、削弱敵軍、保存實力),

    並且賦予了這種策略一種心理戰的意味攻心為上)。

    魯肅听得連連點頭,眼中滿是贊賞︰

    “子明此論,深合兵法虛實之道!

    不以殺傷為唯一目的,而以瓦解敵軍、奪取實利、保存自身為要務,此乃萬全之策!”

    諸葛亮也微笑著頷首︰

    “子明將軍所言極是。‘圍師必闕’,攻心為上,避實擊虛,此乃上智之言。亮以為,此策可行。”

    他說話時,眼神中似乎還帶著一絲別的意味,仿佛看穿了我這番言論背後,那一點點“保存劉備實力”的私心。

    我心中坦然。

    我的確有私心,但這私心與聯軍的整體利益並不沖突,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一致的

    ——避免無謂的消耗,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程普、韓當等宿將也陷入沉思。

    他們雖然渴望軍功,但也深知戰爭的殘酷和風險。

    陸昭的方案,顯然比周瑜的強攻和魯肅的純粹穩守,更具操作性和合理性。

    周瑜沉默了片刻,銳利的目光在我臉上停留了許久,似乎想從我的表情中看出些什麼。

    最終,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子明所獻之圖,價值千金。所言之策,亦頗有見地。”

    他緩緩說道,語氣雖然依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遺憾,但顯然已經接受了這個折中的方案,

    “擒殺曹操,固然痛快,但若因此損耗我江東精銳,確非明智之舉。

    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戰果,方是用兵之道。”

    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在上面劃過︰

    “好!就依子明之策!傳令!甘寧、凌統各率本部精銳,沿江北岸向西追擊,重點襲擾曹軍側翼!

    呂蒙、韓當率水陸兵馬,沿江南岸向孱陵方向追擊,攔截可能南逃之敵!

    程普老將軍坐鎮赤壁大營,肅清殘敵,收繳物資!

    我親率主力,稍作休整,隨後沿江北上,控制烏林要地,以為策應!”

    他的命令清晰而果斷,雖然核心思路采納了我的建議,但在具體部署上,仍然體現了他作為主帥的權威和風格。

    主力部隊依舊要北上,顯示其積極進取的姿態,

    但追擊任務分散給了幾位猛將,並且明確了重點是襲擾和攔截,而非死戰。

    “至于子明,”周瑜看向我,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意味,“你既為參軍,便隨我一同北上烏林,為我參贊軍機吧。”

    “謹遵都督將令!”我躬身領命。

    我知道,周瑜這是既要用我的智謀,也要將我置于他的掌控之下。

    這正合我意。

    留在中軍,才能更方便地獲取情報,並在關鍵時刻施加影響。

    至此,關于是否追擊曹操的爭議,終于塵埃落定。

    一場可能導致孫劉聯軍重大損失的冒險追擊,被我巧妙地化解,轉變為一場更注重實利和心理打擊的消耗戰。

    而這,也為我後續在荊州的布局,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

    望著帳外那依舊火光沖天、殺聲隱隱的夜空,我深吸一口氣。

    赤壁之戰,遠未結束。

    而屬于我的棋局,才剛剛展開更重要的一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方便以後閱讀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597章 子明獻圖,圍師必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第597章 子明獻圖,圍師必闕並對算鼎三國︰玄鏡紅顏錄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